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天风MorningCall·0114 | 策略-中观景气-信用/宏观-拐点初现/房地产-转折点

机构研报精选   / 01月14日 08:15 发布

策略|中观景气度高频跟踪及运用——中观景气度数据库和定量模型应用


1、市场宽幅震荡,主题行情剧烈波动下机构较难参与,在春节归来基本面改善验证之前,切忌追高卖低。政策驱动与主题轮动把握信创和消费阶段大波动,重视恒生互联网。市场正处于“强预期,弱现实”的赛点2.0第二阶段,类似23H1的“杠铃策略”:一边是政策态度转向,对未来预期改善,风偏上行,成交额持续高位,导致主题行情占优、高换手的科技方向活跃;另一边是政策生效需要时间,政策出台节奏和力度也会根据经济现状“边走边看”,“弱现实”或将持续一段时间,垄断红利不时会有所表现。惠民生、促消费后续政策加力也值得期待。2、本周,我们预测了未来4周表现较优的申万二级行业。重视铁路公路、轨交设备Ⅱ、房地产服务、物流、房地产开发、专用设备、医药商业、电力、电机Ⅱ、工程机械、医疗器械、中药Ⅱ、炼化及贸易、通用设备、化学制药等申万二级行业。相对于上周,本周主要新增了轨交设备Ⅱ、医药商业、电力等行业。

风险提示:1)历史复盘仅供参考;2)市场波动性可能影响资产表现;3)基于模型的定量分析无法代替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定性分析。



图片


固收|信用:2025,二永供给的细节与策略


1、展望2025年,如何看待二永债和TLAC债的供给压力?我们预计2025年二永债发行规模为1.6万亿元,净融资规模3917亿元,同比下降29%。TLAC债方面,中农工建尚有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但由于其不计入资本,对银行日常经营中的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没有增量贡献,且距离达标时间尚有较长窗口期,2025年发行必要性似乎不高。整体来看,考虑到2025年可能存在的六大行特别国债注资,二永债和TLAC债净融资规模预计较2024年可能有所下降,资产稀缺性提升。22025年,如何看待二永债投资机会?二永债波动较大,流动性较好,信用资质整体较好,对于主要的国股行未来不用担忧底线的信用风险及不赎回的风险。基于以上特质,二永债既可以作为拉久期的选择,参与超长久期的二永债,也可以在市场走势不明朗时作为折中的选择。由于其较强的流动性,无论是信用利差压缩还是走阔,总是走在普信债之前,是信用债交易博弈的重要选择之一。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或有遗漏,宏观经济表现超预期,信用风险事件发展超预期。



图片


宏观|拐点初现——2025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1、销售方面,由于总需求可能已经边际企稳,但结构上尚未达到稳态,二手房占比大概率还将继续提升,因此新房的销售可能还会继续下滑。2、投资方面,根据我们的测算,在乐观、中性、悲观的假设下,预计2025年房地产建安投资增速可能分别为-7.7%、-12.2%、-16.7%。其中,在中性假设下的结果与2024年(-11.7%)基本一致。在建安投资增速可能边际企稳的同时,竣工端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根据我们的测算,2025年竣工面积的下滑幅度可能会超过30%,降幅较2024年进一步扩大。不过,从我们对竣工趋势的判断来看,2025年底可能会迎来地产竣工增速向上的拐点,后周期对经济的拖累或将开始收敛。而竣工是地产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当竣工回升后,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将整体结束。2025年可能是房地产对经济影响的“最后一跌”。3、从地产周期的角度来看,我们预计2026年有可能会看到中国经济“L形”一横的出现。

风险提示:房地产政策可能超预期;文中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仅供参考;本文暂未考虑城中村改造等政策的外生影响。



图片

房地产|年度策略:转折点与下半程


1、行业:迈入周期下半程。不走“涨价去库存”老路、采取市场化方式寻找新平衡的过程中,价格重估难以避免。本轮去库存周期,客观面临经济增长动能放缓、中长期需求支撑偏弱等宏观因素影响。传统政策调控效力显现不足,政府端目前辅以信贷及财政手段,主动式供给消耗实现协助去库。2、企业:产能与风险出清,策略与模式转型。展望2025年,在销售仍有小幅下行空间的判断下,房企“以销定投”策略大概率延续,投资端或同样走弱。伴随房企去库存进程深化,不排除边际投资强度增强,国央企市占率仍将提升。同时关注市场主体由“信用修复→经营恢复→业绩改善”逻辑链后的潜在预期差。3、估值:从贝塔走向阿尔法交易。破净修复是短期估值演绎主线。在价格逐步寻底、趋势分歧消除的过程中,高频政策博弈带来的边际收益或逐步递减,针对企业跨周期运营能力的差异化挖掘可能成为新的市场关注点,即从交易β逐步向交易α过渡。

风险提示:销售改善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价格下滑幅度超出预期。

图片


整体来看,市场近期调整并没有伴随牛市逻辑的破坏,更多是提供了下一轮行情的空间,后续无论是特朗普正式就职落地、汇率稳定与央行推进降准降息、春节后流动性改善预期、前的政策预期以及其他政策加码催化,都有望推动新一轮进攻行情,关注行业:tmt、军工、有色、银行、地产链、建筑、食品、休闲服务等;重点关注主题:AI+、低空经济、首发经济等。

图片

图片

电子|京东方A(000725)首次覆盖: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OLED盈利拐点将至


12024年上半年,京东方在LCD领域五大主流应用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OLED面板出货量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京东方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7.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3.80%,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2、伴随LCD出货规模增加、OLED渗透率提高、京东方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和技术优势,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分别能实现2001/2202/2406亿元营收,公司归母净利润在2024/2025/2026年预计能达到44.71/84.72/122.02亿元。估值方面,我们选取TCL科技与深天马A为可比公司,对应2025年平均PB倍数为1.11倍,基于LCD长期供需格局持续优化,京东方在该领域五大主流应用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随着10.5代TFT生产线将于2025年开始完成设备折旧,公司预计折旧退出,利润率提升;叠加OLED在新产品、新客户的拓展,带来较高的业绩弹性,考虑到公司OLED业务规模较大且具备较高成长性,故给予公司高于可比公司平均的1.5PB,预计公司2025年每股净资产3.73元,对应目标价5.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补贴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经营风险;面板景气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数据测算具有预测性。



电子|消费电子周观点:英伟达系列产品发布完善AI生态网,看好物理AI赋能产业革新


1CES2025期间,英伟达发布的一系列里程碑式新品,看好其推动AI产业即将踏入新的产业阶段。在游戏领域,推出了基于Blackwell架构的RTX50系列显卡,如RTX5090等,性能相比上一代大幅提升,AITOPS性能显著增强,为游戏玩家和创作者带来更好的体验。2、在自动驾驶方面,发布了新一代汽车智驾芯片DRIVEThor,单颗算力达2000TOPS,可将汽车的多种智能功能统一到一个架构中,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发布了Cosmos平台,这是一个世界基础模型平台,能够生成视频虚拟环境,供开发者训练自主机器人和车辆。3、英伟达推出了被称作“世界上最小的个人超级计算机”ProjectDigits配置128GBDRAM、4TBNVMe存储和GB10芯片等,计算能力达1PFLOP,可运行2000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主要面向学生、AI研究人员和数据科学家。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创新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消费电子产业链外移影响国内厂商份额。



图片

汽车|周观点: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支持范围与补贴标准提升


1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全年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2万辆,置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合计超662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在2024上半年汽车零售数据连续下降背景下,2024年9月以来加力政策效应发挥明显,9~11月汽车类零售额分别增长0.4%、3.7%和6.6%,实现由负转正,呈现积极向好态势。2、政策端&供给端发力,行业需求有望回暖,板块行情或将逐步乐观。财经委牵头推进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政策催化下需求悲观预期纠偏。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全年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2万辆,置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合计超662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两新”政策实施以来,为2024年的汽车市场带来了显著的正向拉动,2025年政策延续,并且加力提效。同时,2025年问界M8、小米YU7、比亚迪汉L、比亚迪唐L、小鹏G7、特斯拉ModelY焕新版、极氪007GT等重磅新车将接力上市,供给端强势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