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成刚 / 01月10日 13:28 发布
2025年元旦之后,有一个消息让人很悲痛,我国著名的无人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张代兵去世,年仅47岁。这位出身军队的优秀科学家,创立了无人机的公司,却因为无法及时偿还贷款,被追债者逼迫之下而了结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让人伤痛的事情啊。
有没有人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贷款就必须偿还且必须支付利息?如果贷款不必偿还或者不必及时偿还或者不必支付利息,是不是可以少却人间无数悲剧?
我们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为什么贷款要有利息。
首先,什么是贷款?就是你需要钱,但你又没有钱,不得已从别人那里借钱,但借的钱未来偿还的时候,必须要加一个利息。比如,你借了1万元,1年后偿还的时候,你需要还款1.1万元或者左右。如果不能偿还本金加利息,就是你违约了,债主(借钱给你的人)就可以索求无度,一直到你跳楼都不算完。
为什么借款就要有利息?
因为,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在硬通货时代,每个人手里的钱,都是真正的可以流通的硬通货币:铜币,白银,黄金。这些硬通货,具有极强的购买力。每个人,都舍不得放弃自己的硬通货。有人想借钱,所有人都不愿意出借硬通货。于是,借钱的人说:你借给我100个单位的硬通货,一年之后我偿还给你,我会给你105个单位的硬通货。有钱的人还是不相信,直到他通过各种渠道调查,确认这个借钱的人是有能力的,用钱可以赚钱,自己借钱的风险不大——风险有多少呢?此类人借钱,历史上还不上的概率不足5%。那么,如果借钱的人愿意支付5%以上的利息,就意味着自己的风险趋于0。这个时候,借钱的人才放心了,答应出借自己手里的硬通货。
这就是利息的诞生。
所以,什么是利息?利息就是对硬通货的风险回报:出借1万元硬通货,对方还不上的概率可能是4%。那么,如果借出很多很多次,还不上的概率都是4%,则寻求一个5%的利息,就可以覆盖风险而且有利润。
于是,硬通货时代的利息就产生了。
在中国,这个利息最早从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2700年前,管仲就发现当时的借贷利率20%以上甚至有的高达100%。到了汉代,虽然官方规定的利率上限为20%上下,但实际的利率远高于此,《汉书·货殖传》中有记载:“农工商贾,大率岁万息二千。”这就是20%的年利率。王莽新朝时期的官方借贷月息为3%,年利率为36%,这是汉代官方利率的历史新高。但是,民间的利率仍旧保持在20%-100%之间。《汉书·食货志》中就提到:“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意味着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达到100%。
到了北宋年间,王安石变法提出的青苗税,贷款利息仍然是20%。但这个利率太低,民间的借贷利率仍然高达100%。甚至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规定的借贷利息是36%,但上限仍是100%。到了清朝时代,朝廷要求的借贷利息上限是36%,而民间大多数都是超过这个标准的。
有一个可以参考的资料:中日甲午海战之后,清朝战败,签订的马关条约是赔偿日本人2亿两白银。但是,清政府手里没这笔钱,怎么办呢?就跟英法德等国签订借款协议,这些借款的年化利息是5%。
如果仔细考证,欧洲各国过去500年的货币利息就是年5%。这已经是近代比较宽松的条件了。
现在,我们就该明确了,什么是贷款利息?贷款利息,就是补足借款方风险的回报。是借款方绝对无损失、绝对能赚钱的最低水平。
为了给借款方这个利息,银行等所有借款中介,都要吸收存款,吸收存款的利息,必然低于贷款利息。所以,存款利息,就是能保证储户安全的最低成本且有盈余。
因此,什么是存款利率?就是为了吸引货币持有者将货币交给银行(中介机构)并由银行对外出借的最低风险补偿。
那么,谁有钱?谁愿意把钱交给银行?当然是有钱人。
从古至今,能够把钱存到银行并赚取利息的,有且只有一个群体:有钱人、富人。
穷人绝对不可能通过存款到银行获取利息来维持自己的生计。
利息,天生就是给富人的红利。利息,天生就是富人的游戏。利息,天生就是让富人不劳而获的工具。利息,是富人越来越富的人造工具。
因为存款有利息,所以,投资要有回报,这就是资本的回报,或曰:资本红利。
所以,什么是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为上、有资本才有发言权,谁的资本多则谁说了算。谁是资本家谁就天然拥有权利。
说,资本家剥削劳动者,资本家剥削工人。辩解者说,资本家本身要付出智慧或者劳动,资本家本来也应该有报酬,所以,资本家的资本利得,不算剥削。
这是看到了表象却没有看到本质。就本质而言,资本家的资本利得,其实是资本家索求的无风险回报。在硬通货时代,这似乎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因为社会如果不可能付出这个回报,则硬通货的持有者宁可储藏货币也不愿意拿出来,那样导致社会货币不足物价下降劳动者不足,经济由此无法增长。为了社会进步,给资本提供者补偿,乃是必然。
但是,当硬通货时代进入纸币时代,国家、政府成了货币唯一的发行者,国家和政府成了决定纸币印刷与否的唯一,为了不得罪富人,为了鼓励富人提供存款,就延续了存款利息制度。于是,富人手里的纸币,还是愿意存款到银行,让银行再放贷出去。所以,利息仍然保留着。
那么,你现在能够明白了吧:富人之所以越来越富,就是因为货币有利息。这个世界上,打工者、劳动者永远永远是弱者,是持有货币最少的群体。而富人,天然就是持有货币最多的人。利息,是给富人的补偿,是对穷人剥削。穷人的劳动,穷人血汗,转化成了富人的资本利息。富人剥削穷人,靠的就是资本的利息。
二战之后,尤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特别是电子时代开启后,全世界逐渐进入记账货币时代,所有的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所有的货币,都成为银行的记账符号,渐渐的,纸币也消失了,数字货币崛起。此时,任何人的货币,都天然是记账的数字符号,而不再有纸币,不再有金银,不再有任何形式的货币载体。此时,无论你是王公贵族还是亿万富翁还是贫苦的穷人,你的每一元钱,都只是银行的记账符号。这就意味着,全社会所有的货币,天然就是存款。
这个巨大的变革,谁注意到了?没有人注意到。所以,银行仍然在孜孜不倦地给存款以利息。似乎这是约定俗成,似乎这是天经地义。
现在,我问你:如果银行不再对存款支付利息,富人能不能把钱取出来作为钞票现金存在家里?
不能!没那个条件了,社会也不支持,国家也不允许。
所有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给你支付利息,你的钱,也一定在银行里那里。
既然如此,银行为什么还要支付利息?
为了吸引富人存款吗?为了给富人发红利吗?为了剥削穷人吗?
所以,当代社会,已经完全具备条件,废除一切存款利息。甚至于,对存款征收存款费用,简称:存款税或者现金税(支取现金的费用比存款费用更高)。
只有这样,才能斩断数千年来富人必然越来越富的链条。逼着富人消除银行存款,逼着富人必须对外投资,而投资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了,是富人的幸运,失败了是社会的幸运。如此,富人才不必然继续富下去,穷人才不必然穷下去,社会才有希望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如果不肯这么做,要继续给富人的存款支付利息,富人永远是越来越富。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要靠富人的自觉,让富人自觉做慈善,把钱捐出来,实现二次分配。而这,需要无穷的社会建设过程。
如果说,我们不愿意走极端,宁可实行0利率而不是负利率,不体现为对富人的货币征税,还有一种做法,就是面向全体国民发钞,由此扩大社会的货币供给。
利率,本来就是对货币的风险补偿。货币越多,这种补偿率就可以越低。如果面向穷人普遍发钞,社会货币极大丰富,货币的利率就自然降低,一直到负数。
利率变成负数,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助于投资,有助于借款,有助于消费,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所以,不要再说“不能让老百姓的钱变毛了”!老百姓根本就没什么钱,只有富人才有钱。不让富人的钱变毛了,你就实行高利率。让富人的存款有利息,社会的进步就受制约。反过来,只有让富人的钱动不动就变毛了,货币才会流动起来,社会才会发展起来!
这就是我说提倡的当代货币理论的基础:要发放足够多的货币给全社会的人,让货币的利息归零进一步到负数。由此,货币吸引人们劳动,劳动创造财富,财富增加,促进社会进步。
货币发多了会导致通胀?你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