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成刚 / 01月02日 12:47 发布
我还是要说,M1增速是完全无意义的。央行公布这个增速,也完全失去了它早期的意义,其实是鸡肋,完全可以不公布了。因为,M1核心体现的是企业活期存款余额。新注册的企业和企业闲散的钱,会体现为这种活期余额。现在,但凡有一点脑子的企业,都会把小额的零钱存到银行理财去,所以,M1增速长期必然是下降的。偶尔的增长,只不过是因为原来下降多了而已,根本、完全、彻底不反映企业有了更多闲钱。
M2的增速也是如此。由于任何的贷款都必然、肯定、绝对存在银行帐户里,而且必然会统计到M2里面去,于是,任何企业的贷款模式,包括信用卡透支的金额,都体现为M2的一部分,所以,这部分钱,已经完全不能反映经济形势了——
对了,我要告诉你,以前,企业或个人从银行里贷款,是可以提取现金,带在身上走四方的,这个贷款,是不会被统计成存款的,也不会变成M2。所以,那时候,你统计M2还有点意义。
现如今,所有的、所有的、所有的贷款,都必然、必然、必然存在银行里,而不能取出来作为现金。这个时候,你再机械地按照30年前的模式统计M1和M2,然后沾沾自喜说M2增长多少,多么有意义,就非常非常非常无聊了。
动动脑子吧,金融圈子里的大佬们,中国的M1和M2的统计数据早已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它们的增速高低,根本不反映经济情况。别再自欺欺人了!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中国特色的金融理论体系,别再跟在西方经济学的后面瞎晃悠了。
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金融的核心问题,是基础货币供给不足。你不要用M2谈成就,请你用“央行发行的货币”这个数据来说成就,告诉我们,这个数据到底是增长了还是下降了,增速是高了还是低了。这个数据,才关系的经济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