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宝马重返“价格战”:国产新能源车竞争格局下,BBA何去何从?

猫大旺招财   / 2024-09-26 16:28 发布

宝马重返“价格战”。

 

据报道,日前,宝马旗下旗舰纯电车型——i7(2023款xDrive60L,原价145.9万元)在国内降价幅度高达51.1万元,售价降至“仅”94.8万元。

 

除此之外,宝马其他的热销车型(3系和5系),也都进行了不同幅度的价格调整。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变化意味着,宝马在经历了两个月的沉寂后,再次回到了价格竞争的行列。

 

image.png 

 

对此,宝马中国回应称,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几乎所有品牌都面临同样挑战。但是,宝马近期没有对建议零售价做任何调整。授权经销商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零售价格,最终成交价受具体交易情况影响。

 

据悉,早在7月12日,宝马就曾宣布退出价格战。这一决定引发热议,随后奔驰、奥迪、大众及理想等,也纷纷跟进调整。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宝马经销商在短短两个月内再次采取降价策略?

 

image.png 

 

在探讨宝马近期的降价策略前,需要先回顾其在7月主动退出价格战的原因。当时,宝马中国明确表示,将在下半年更加注重业务的健康发展,并助力经销商实现稳健增长。

 

然而,业内普遍认为,长达一年多的价格战并未给宝马带来理想的销量,反而对品象和经销商的利润空间造成了较大冲击。因此,宝马决定退出中国市场的价格竞争,转向“降量保价”的运营策略。

 

2023年,特斯拉率先发起价格战,随后比亚迪等品牌相继跟进,导致市场上掀起了多轮降价潮,BBA(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也未能逃脱价格下行的影响。数据显示,2021年是BBA品牌的成交均价峰值,奔驰、宝马和奥迪的平均成交价分别为46.4万元、46.1万元和33.7万元。然而,到2024年4月,这一数字已分别降至43.4万元、35.1万元和30.1万元。

 

尽管降价战打得火热,但宝马等品牌的销量并未因此大幅提升。

 

2024年上半年,宝马中国(包括宝马和MINI品牌)累计销量为37.59万辆,同比下降4.2%;奔驰的销量为35.26万辆,同比下降6.5%;奥迪则售出32.04万辆,同比下降1.9%。

 

相比之下,理想、问界、蔚来等中国本土高端品牌正在快速抢占豪华车市场份额。数据显示,理想汽车2024年上半年共交付18.9万辆,同比增长36%;问界累计销量达18.1万辆,暴增664%;蔚来也交付了8.74万辆,同比增长60%。

 

在退出价格战后,宝马频繁调整经销策略,以应对中国市场的复杂变化。据了解,宝马于6月份将批发任务下调了15%,并在7月份再次下调15%。同时,宝马还放宽了经销商的返利门槛,取消了金融渗透率和密采考核等要求。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为经销商减负,维持稳定运营。

 

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宝马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2024年8月,宝马在华仅售出3.48万辆,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42%,成为BBA品牌中降幅最大的。相比之下,奥迪8月销量为4.56万辆,同比下降19.4%;奔驰则售出4.87万辆,同比下降16.5%。

 

为了实现2024年的销量目标,宝马不得已再次开始降价。

 

部分销售人员透露,“近期降价是由于月底指标压力大,因此优惠幅度较大。指标尚未完成,价格会有所调整。此外,i3、3系等车型正在清库存,待到10月新款车型上市后,价格可能不会如此低。”

 

除了价格因素外,宝马等品牌销量波动的另一原因,是部分经销商因资金链问题导致车辆无法交付。2024年6月,江苏盐城最大的汽车经销商森风集团曝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该集团代理了包括宝马、奥迪、奔驰和林肯在内的20多个品牌。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宝马等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压力。

 

image.png 

 

如今,宝马等合资豪华品牌正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继续参与价格战将不可避免地削弱品牌价值和利润空间;而另一方面,如果不采取价格策略,市场份额和销量将面临持续下滑的压力。对于BBA而言,这一困境显然是巨大的挑战。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发展速度与合资豪华品牌的节奏不一致。根据数据和行业发展趋势,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在2025年突破50%,这一进程比原定目标提前了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突然加速,这让宝马等合资豪华品牌转型的节奏明显滞后。

 

目前,BBA的新能源车型大多属于“油改电”产品,即在原有的燃油车型基础上转换动力形式,而没有进行针对电动车特性的全面设计迭代。因此,这类车型在续航能力、舒适性、安全性和智能化方面,都无法与专为电动化打造的车型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

 

宝马等品牌的新一代纯电动车型,预计最快于2025年上市。奔驰的全新MMA平台车型同样要等到2025年在北京奔驰量产;而奥迪基于PPE平台的Q6 e-tron也预计到2025年才能国产上市。这意味着,BBA在未来几年内,将依然面临新能源领域的激烈竞争。

 

曾经主导中国豪华车市场的BBA,如今正面临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重大挑战,品牌价值也在受到冲击。坊间流传的调侃“再不努力,只能开BBA”似乎逐渐成为现实。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传统燃油车价格体系的全面崩溃。

 

过去几十年,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确立了相对稳固的价格体系。这一价格体系不仅是消费者购车时的心理预期,也成为车企在产品定位、成本管理和利润规划的核心依据。

 

然而,随着新能源车的强势崛起和价格战的持续发酵,尤其是比亚迪提出的“油电同权”和“电比油便宜”等概念,传统的价格主导权正逐渐向自主品牌转移。原有的定价体系正在被彻底打破,以往整个市场的价格逻辑已失效。

 

在这种情况下,各细分市场的价格混乱已成常态,不同车型的定价出现了相互踩踏的现象,导致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这种价格体系的紊乱不仅打乱了车企的产品策略,还使得品牌在市场中的定位变得模糊不清。

 

从当前市场态势来看,豪华品牌盲目跟进价格战的效果并不显著。特别是在产品力不足的情况下,单靠价格战刺激销量增长无法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如何与中国竞争对手“共舞”?现在压力给到了国外豪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