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周记20240907:未来是属于新质生产力的
都不是 / 09月07日 22:18 发布
本周大A指数一路下跌,个股倒是有点各自为战了。我倒是在前面周记里讲过银行股的动向,那是不想有人来接盘,但是确实没想到市场会使用这么惨烈的方式让银行回到几个月前。唉,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大家这回谁也别笑话谁了。
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提到新质生产力,还要和他坚定地站在一起云云。
这实际上是一系列问题。
我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国家后面很长一个阶段继续发展提升的根本。
为啥这么说呢?
实际上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几乎卷过各种初级实体产品,吸管,袜子,打火机,等等一直到电动汽车,船舶,一步步拼到今天,在制造和科技方面能形成大规模产业的,大概只剩下正在崛起的大飞机和出口越来越多进口越来越少的芯片等少数品类,可以预见的是这些正在也一定会走向成功。也就是说所谓皇冠上的灰都被打扫干净了,明珠也没剩下几个了。这和当初西方世界欢迎我们开放的初衷和他们设定的剧本肯定是走样了的。
任何有远见的的政治家也都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有一天也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工程师红利和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本土企业,甚至远远超过那些原本享受着技术和资本优势的外资企业。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原本的逻辑就失去了惯性,贪婪会被反噬。
这个原有的逻辑是什么呢?就是大家交换,做贸易,你买我的衬衣,我买你的汽车。现在是变成什么了呢?你买我的衬衣,你买我的衣服,买我的打火机,买我的新能源汽车,你买我的光伏,你买我的。。。。。。,那我买你点什么呢?总得买点什么吧,芯片你不想卖,那我也只能勉强买点肉,买点粮。就这样贸易是不可能相对平衡的,那人家就只能筑起一道道墙了,提关税,搞限制,制裁。
欧洲早就开始这么搞了,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欧洲其实早就废了,大概有二十年,欧洲的企业整体一直在吃老本,走下坡路。但是挡住老美那些高科技企业了吗?动辄几十亿的罚款那也挡不住。所以其实欧洲实质上已经躺平了,现在我们又来了,老美在后面顶着腰,真是想躺也躺不平。
历史就是这么演绎的,要想这些手段挡不住我们,使贸易能够持续进行,那就得提高生产力水平,也就是新质生产力。我有你没有的,你虽然有,但是我比你好一大截还比你便宜的,那就可以交换,我勉强买点你能给我的,但是我给你的是你真没有,真需要的。这样我们的产业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就可以外溢,直到有一天,你的产业竞争力赶上来了,那么全球化再平衡。你要是赶不上来,那么要不江山易主,你俯首称臣,要不就是你在这之前决定先下手为强。
我们现在也别无选择,只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无论是为了提高产业规格,打进别人的市场,我们往高端走,低端就可以留给别人,亦或是为了准备应对将来最坏的局面。
无论是哪种结局,我们也许都看不到,但是完全可以预设走向,逻辑是完全合理的。如果我什么都不需要你的,你什么都需要我的,那这贸易是不可能平衡的,那还装什么文明人啊,利益使然,要么不服不忿,嘴里骂骂咧咧,身体举手投降,要么就刺刀上膛,不是咋呼就是开打,结局就那么几个。
现在这个阶段就是各种矛盾交织,我们的思路应该有所调整,以前确实是全球化,我们可能更关心产业规模扩张,不在乎或者暂时忽略了利润的要求。但是现在是寒冬,环境变了思路也要变,寒冬是需要储存能量的,研发是需要持续投入的。华为为什么一直屹立不倒,越战越勇,越发展越好,因为它为了保证机体是健康的,甚至可以下决心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下决心割舍掉一些我们看来很牛很重要的板块。光峰科技和华大基因都是比较反面的例子,为什么不敢加大研发投入,甚至为了保持报表的好看,不惜大幅削减研发投入,这可能就是把路走反了。这当然也不一定是企业的本意,只是由于肌体不健康,没有厚厚的利润过冬,不得已而为之。
那我们的投资思路也是要与时俱进的,不能停滞不前,环境变了思路也要变,要寻找那些现在和将来都能保持肌体健康,能熬过寒冬,能在寒冬里还有能力保持战略定力的的公司。冬天过去了他们也能更好的崛起,因为这些企业通过不间断的保持投入,一直在积蓄力量,将来他们就有可能是名符其实的新质生产力。
有些企业虽然现在暂时很困难,但看起来前景欣欣向荣,也可能会是新质生产力,但是在寒冬里,我们更应该去挑选的难道不是那些现在就欣欣向荣,正在走向欣欣向荣而同样被低估很多的公司吗?没有必要死磕有瑕疵的公司。与新质生产力和环境改变相关的思路改变是,寒冬里我们的容忍度要变低,有瑕疵的公司尽量不要碰,有些公司以往在正常的时期我们可以寄希望于困境反转或者预期之外的发展,那么在寒冬里我们要放弃很多幻想,不能忽略瑕疵。比如闻泰科技,很多投资者从6、70块钱大概就希望他困境反转,分析各种原因和可能的利好反转而忽略公司身上的瑕疵,光峰科技当时也有类似的情况。
即使将来我们真支棱起来了,也不大可能百业俱兴,也许就是新质生产力的那部分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