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桂浩明:辨析四大风险做理性投资人

桂浩明   / 06月15日 10:25 发布

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基本披露完毕后,不少投资者如释重负。认为虽然业绩好的公司不是很多,但毕竟风险也都揭示出来了,相关股票该跌的也跌了,接下去大盘也该涨了。也正是在这样的预期下,五月份A股录得“开门红”,月内还创出了今年以来反弹的新高。不料好景不长,不久大盘又重拾跌势,并且连续多日出现了个股大面积下跌的行情。究其原因,这与上市公司风险的进一步释放有关。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后,会有公司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而被交易所作出风险提示,也就是戴上ST帽子,还有些公司因为年报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公司状况陈述的准确性存疑,受到交易所的问询。此外,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后,个股的运行状况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些股票在股价、成交量以及市值方面距离触发交易类退市指标越来越近,也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所有这些,都成为导致5月中旬以来股市新一轮下跌行情的主要因素。


  客观而言,人们对上市公司风险的认识,往往较多集中在其业绩上,尤其是上市公司如果持续亏损、净资产变负,还有主营业务收入大幅下降等,都构成了公司的经营业绩风险。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很快得到改变,将导致公司丧失可持续经营能力,而这样的公司显然是缺乏投资价值的,也不符合在资本市场上市的条件。事实上,上市公司除了有业绩方面的风险,还存在其它四方面的风险。这段时间以来股市的下跌,正是这些风险继续释放的结果。

  风险之一来自信息的真实性。最近有几家公司的股票出现暴跌,原因在于被揭露出其信息披露造假,包括虚构利润、未按会计准则处理账务等。作为公众公司,投资者主要是通过对其披露的信息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如果所披露的信息是不真实的,那么必然对投资者带来误导,产生投资风险。最近就有报道说,某大型国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利润连续几年造假,结果股价遭遇暴跌,投资者因此蒙受重大损失。这种利润造假的行为,普通投资者一般很难识别,需要通过对其经营数据的详细分析以及与同行业企业的仔细比对,才可能发现蛛丝马迹,这就需要投资者特别警觉,同时要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来辨析。

  风险之二是行业波动。有的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显示业绩良好,可转眼就“变脸”,不久后公布的季报就很差。对此,其解释为受行业波动影响。应该说,在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情的确可能是真实的,行业有其周期性,企业难以全方位予以回避。譬如去年煤炭行业形势总体是可以的,但今年开始,由于煤炭价格下跌,企业盈利就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相应的信息,上市公司一般会予以披露,但未必会非常完整以及及时,投资者如果没有注意到,就可能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因此,对于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掌握其周期变动的情况,是防范此类风险的重要手段。一些投资者只看企业而不太关注行业,对行业波动知之甚少,这不是谨慎的投资态度。

  第三个风险来自管理。有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有很强的套现欲望,有的则是忽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企业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还有的在经营上不够规范,热衷于追逐热点制造题材。这样的公司,很明显存在管理风险。这种风险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将会对正常经营构成严重威胁。在A股市场上,这种风险在一些公司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如不加以防范,危害性很大。日前有媒体揭露,某上市公司刚表态不会被ST,随即就被戴帽,而这背后是控股股东进行了很多不规范的操作。这种经营风险有着很大的破坏性,投资者一定要予以警惕,防患于未然。

  第四个风险是股东不稳定。有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被大量冻结、质押,控制权确定性较低。还有的公司被大量游资介入,导致短期波动过于频繁,也不利于公司的正常经营。另外,控股股东的股票如果存在较多的通过转融通出借的现象,对股市本身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情。虽然说股东风险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公司的运行,不像其他风险那样外溢十分严重,但同样也是需要关注的。毕竟股东不稳定,很难想象公司是适合长期投资的。

  投资证券市场,本质上就是在管控风险,在投资过程中认真辨析各种风险,是掌握操作主动权的前提条件,也是每一个理性投资人所必须要做好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