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投资周记20240511:从强逻辑推演到明确预期改变

都不是   / 05月11日 13:44 发布

股市就是这样,行情的进展一波三折,惹得大家的心情也随着涨跌起起伏伏。一周多没写周记,还是用来玩和阅读思考的时间比较多,中间也有和一些朋友交流问题拓展了我的思考空间。

其实投资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选择投资对象时候也会有各种思前想后和犹豫不决。选个个头小的怕不确定怕长不大,个头大的呢又怕好快顶到头,股息高的怕没有成长性怕不持续,等等等等,而且有时候是越不想买的看的越清楚,特别想入手的反而拎不清。

我的股票持仓有点变化,光峰科技,迈瑞医疗,中控技术,麦格米特,博威合金,浙江荣泰,佐力药业,海康威视,顺络电子,晶盛机电。清空了恒生电子的仓位,减持了光峰科技,增持了其他几家公司。

这段时间,小徒弟骂的最多及一些好朋友聊的最多的还是光峰科技。谈到光峰科技的减持,其实也不是最重要的,还是得回溯一下自己的一些投资思路的变化。

交流够久的朋友肯定知道,亿纬锂能和天合光能前后带给我两桶金,使我的资产上了两个台阶,当时发现光峰科技的时候确实准备把它当成未来的第三桶金。这几只标的呢,都有一个共同的投资思路,就是基于我自己的强逻辑推演与预判,这里面就包含了逻辑实现的问题。

而这两年随着可投资资金的变化和全职投资的身份转变,我的投资思路也在逐渐改变,就是由强逻辑推演到明确预期改变,更明确更容易发现,我们只需要找到市场定价明显错误和局部失效,弱化逻辑推演和预判的作用,不追求强逻辑推演。两者区别是从收益可能更高的转到确定性更强的,凡事皆有两面,也不可能兼得。

从我这两年投资标的变化上也能看出这种趋势。科技创新我认为就是下一个所谓长期牛市的根本,核心就是新质生产力,AI,新能源,但是科技类公司的又很难把握尤其是外部投资者只能看到皮毛,所以大方向上是坚定的,不过我们可以适当向产业链上游偏移,目的是增加确定性。

比如问的比较多的问题:对低空经济怎么看?

无人的呢,一直在发展,不是新鲜事物,有人的,很难在短期内有赢家出现。之所以低空经济能炒,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它不能打。大多数人对这个内容的实质是不了解的。低空经济的关键除了技术上要有突破,更重要的是空域管理法规的健全,空中安全的保障,以及低空有人飞行器的适航性。而大多数人可能连我们国家的空域管理权在谁手里都不知道。这里面的东西太多太复杂我也不准备展开讲,总之,有人低空飞行器从产品出生到达到适航标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是确定无疑的,这还不包括适航标准以及相关管理模式,管控技术等等问题的解决,产业大规模的展开遥遥无期,这个变盘点远未到来。但是,有一点也是确定的,那就是在产业形成规模之前会有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前赴后继的走在验证的道路上,对于材料,元器件,甚至芯片,低空经济都是有力的助力,但是终端产品上量上利润那肯定没戏,所以可以适当的贴近,并向产业链上游移动投资方向。

对新的技术变革来临,我们既要靠近又不能陷进去,所以有时候适当向上游移动选股范围可能确定性更高一些。

再回到光峰科技的问题。亿纬锂能和天合光能当时都有着强大的时代背景和政策红利,这一点在光峰科技身上是很弱的,所以对光峰我一直有一种隐隐的担心,随着我自己投资思路的改变,也让我更加注重在它身上的逻辑实现问题。之前我一直讲要耐心,等到光峰科技的车载业务出来,我们看看究竟是怎么样的,那些逻辑实现了没有。

2024年一季度,车载来了,那我们就来算笔账。尽管公司模糊了一些数据分列,但是仍然可以根据公司发布数据进行一些大致推算。

影院部分收入1.53亿,根据公司之前的报告信息,毛利率可能在45-60%之间,随着折旧等浮动,保守净利率至少在15%以上,我们按照最保守9%,里面有部分联营性质,净利润最保守估计0.1-0.138亿。

专业显示部分没有提,可以保守视为稳定,保守估计营业收入1亿,根据公司之前的报告信息,综合毛利率净利率至少在40%,净利率按照最保守9%,净利润0.09亿。

其他业务没有专门提及,可以视为没有亮点,加在一起营收1.44亿,利润按照最保守0来设计(峰米科技同比减亏0.15亿,亏损幅度较同期下降 40.12%,那么倒推本季亏损是0.225亿,公司按持股比例亏损0.088亿。)。

另有一部分,公司称进行费用支出的优化及控制,期间费用同比下降 20.60%,降本增效成果显著。那么由于光峰科技没有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可以认为研发费用也是要列入期间费用的,加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一共是1.337亿,也就是说光峰利用费用优化,同比节约了0.35亿,这部分是直接进入当期损益的。

剩下的就是车载业务了,营收是0.48亿,利润是多少呢?

光峰科技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0.445亿,这里面包含了戈碧伽的投资收益几千万,剩下的扣非0.0062亿。

即使我把投资收益都加进去,我也拿不出来一个正的车载收益,更要注意的是所有数据我都是按照非常保守的计算,目的是把利润留给车载,主要是看看能不能得出个单机利润的结论,但是那些数字比较骇人就不写了。

结论就是车载投影业务可能根本不赚钱!

我当然希望我是错的,当初我一直讲要看个水落石出,看看车载业务新赛道的能量,现在初步结果已经出来了。问界M9已经是我知道的目前光峰科技可能得到的最大的订单了,即使后面有定点出来也很难讲怎么能盈利怎么能上量,它的产品不是给平价车准备的,而M9本身就是个奇迹。如果我的推算是对的,甚至有一种可能,我们还会看到一个惊掉下巴的中报。

当然我讲的这么狠也不代表后面车载产品的成本不会下降,毕竟产品刚上市不久,新的定点和大订单也可能出现,但是对于我来说,确定性在减弱,赢得利润的周期在拉长,而其他优秀标的的确定性在增加,所以我上一次的周记里讲在光峰身上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之后,就马上买单了。我仍然有一部分光峰,可能也是在自我怀疑,不过结果初现,知行合一还是要有所动作的。说实话,总是感觉有点当年华大基因的意思,看前景光明无比,看经营一塌糊涂。光峰科技仍然有炒作价值,催化剂来了谁也不知道能炒多高,但那不是个人投资者说了算的。

恒生电子的清仓也是因为不符合预期,财报出来马上就清了。

佐力药业越上涨我压力越大,因为当初成本是在8-10块钱,不过只有我自己的主账户买了,我提供决策意见的其他账户都没有买,这个主要是当时其他股也有很好的价格,感觉有点风险,我是可以扛的,而我买的又比较慢,有些事情希望想得清楚一点,结果后来佐力药业跳起来一路涨成这样,我压力山大,希望其他标的赶紧也涨上来,或者佐力药业跌下来再都买上那么一点呢。

其他几家的增持思路也很简单,就是上面讲到的,一个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方向其实就是新质生产力,AI,新能源,而这三者其实有交叉和结合的。也许是因为有过去投资经历和职业背景的路径依赖,我始终认为面向未来,符合时代发展被景,跟随技术创新的脚步,会是更好的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