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兴: 紧盯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
文兴 / 2024-04-27 10:35 发布
我们必须紧盯人形机器人的头部企业,还要盯紧这些人形机器人一定会用到的配件、组件,控制系统、执行系统、感知系统中的构成要素。相信人形机器人会在2024年或2025年,成为比当下的智能电车更热的热点。
时间即将进入5月,笔者想起去年底写的关于2024年的展望文章,也到了自己给自己打分的时候了。当时笔者展望的主题是“人形机器人的未来”,4个月过去了,这方面的发展如何?也许我们还是绕不开波士顿动力机器人与马斯克的机器人吧。
我们知道,波士顿动力公司目前仍然处于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前沿,但笔者已经不看好它的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公司由Marc Raibert于1992年创立,是一家专注于工程和机器人设计的公司,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麻省理工学院。2020年12月,波士顿动力公司发布了一段机器人跳舞的视频,展示了其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和稳定性,引起了业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软银集团在2019年推出了首款商用四足机器人Spot,并尝试将Handle机器人商业化,但由于资金压力,软银集团最终将其出售给了韩国现代集团。
波士顿动力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如Spot Mini,虽然技术先进,但面临成本高昂的问题,这就限制了其在消费级市场和工业市场的普及。同时,竞争对手,如优必选和高新兴,也在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波士顿动力公司正在扩展其Spot的产品线,计划推出具有更高自动化水平的企业版机器人,并计划将Handle和Pick等机器人投入制造和物流自动化市场。现代汽车集团收购波士顿动力公司后,表示将利用其AI和人机交互技术与波士顿动力公司的3D视觉和操纵技术相结合,以扩大产品规模。波士顿动力公司在四足机器人领域保持领先,但也面临着来自ANYbotics、Unitree等公司的激烈竞争。公司计划推出新的机器人产品,如Stretch,以应对物流行业的自动化需求。波士顿动力公司在2024年宣布了其人形机器人Atlas的退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波士顿动力公司虽然在技术上保持领先,但在商业化和市场竞争方面仍面临挑战。公司正在通过扩展产品线和寻找新的应用场景来应对这些挑战,并继续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目前波士顿动力公司的机器人的大股东是现代汽车集团,说实话,笔者从软银卖掉波士顿动力公司那一刻起,就把它从关注的众多人形机器人清单中删除了,而把注意力更多地聚焦在特斯拉身上,也更留意马斯克对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言论。
在特斯拉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是所有人形机器人制造商中最有能力的公司,并提出在2024年底,人形机器人或将可以开始在工厂做简单的工作,同时暗示可能在2025年底前将其对外销售。后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确认,特斯拉将在纽约超级工厂投资5亿美元,构建Dojo超级计算机,这表明特斯拉正在全面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为人形机器人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在讨论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时,马斯克透露,部分Optimus有望在2024年的某个时间点交付,这表明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商业化方面取得了进展。马斯克还提到,Optimus的最终价格可能低于2万美元,并预计在未来3年至5年内实现量产,一旦产品成熟,量产数量可能将达到100亿台至200亿台,市场规模或超过电动汽车。尤其让笔者兴奋的一点,就是马斯克对人形机器人的展望。马斯克认为,未来地球上的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机器人。应该说,马斯克在对人形机器人的展望上太过乐观,别说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人形机器人,就只说每个家庭都会拥有一个人形机器人也是极度让人兴奋的事。“让每家都有汽车”到“每家都有机器人”是相当具有想象空间的言论,更别说在国内,电动汽车让汽车进入每个家庭成为现实。正在举办的北京车展,油车与电车的对比相当鲜明,国产电动智能汽车的长足发展,让国人买车时多了很多选择,也多了很多幸福的烦恼。
近日,马斯克表示,制造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成本仅为特斯拉电动汽车的一半。马斯克的这番话是对ARK Invest的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研究主管Sam Korus的回应。Korus认为,与汽车相比,阻碍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的因素主要在于软件能力,而非制造本身。在另一条回复中,马斯克告诉一位用户,Optimus最初的售价将在2.5万美元至3万美元之间,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当然,笔者在聚焦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同时,也在关注马斯克身后的众多跟随者。以下是一些知名公司及其人形机器人产品:优必选科技、智元机器人、达闼科技、傅利叶智能、小米集团的Cyberone人形机器人、阿尔德巴兰、缔造者机器人、乐聚机器人、维兴顺科技、星动纪元、欢乐飞机器人、加速进化、森汉科技(产品涉及人形机器人)、Figure.ai、宙斯机器人、图巴机器人、月泉仿生、中新智擎等。这些公司代表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多样性和创新力,它们的产品在功能、应用场景和技术水平上各有侧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和服务出现在市场中。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我们必须紧盯人形机器人的头部企业,还要盯紧这些人形机器人一定会用到的配件、组件,控制系统、执行系统、感知系统中的构成要素,比如线束、微电机、微齿轮等。也许我们不在意的那些小配件,正是生产人形机器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卡脖子”的东西。笔者相信,人形机器人会在2024年或2025年,成为比当下的电车更热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