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利用与澶渊之盟
黑郁金香 / 03月06日 19:47 发布
以下由本博编摘自网络
第一篇: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朝,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朝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凛(一作览)。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辽朝每次派遣使者出使宋朝,宋朝也会给辽使赠送大量礼物。
第一部分:背景
自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
自雍熙北伐惨败后,宋朝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相反,辽朝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
从中原王朝来看,燕云十六州的得失,关系一代江山的安危。这十六州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东南,称为“山前”,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称为“山后”。今长城自居庸关以东向西南分出一支,绵亘于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复与长城相合,这就是内长城。中原失“山后”,犹有内长城的雁门关寨可守,失“山前”则河北藩篱尽撤,辽国的骑兵就可沿着幽蓟以南的坦荡平原直冲河朔。所以中原王朝从后周柴荣起,就开始了与辽争夺幽云十六州的战争。
宋辽战争长达25年,其目的在于争夺燕云十六州。由于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辽国本部地区发达。因此辽国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重视,他们把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应的许多官职,视为腹地,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对峙的北方。
从这时的辽朝来看,萧太后逐渐的治理内政,励精图治,国内逐渐稳定下来,奠定了发动战争的基础。
第二部分:过程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凭守坚城。宋廷朝野震动,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宋朝大臣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赵恒亲征。宋真宗被迫北上。这时寇准倚重的将领是在历次抗辽战斗中屡立战功的杨嗣和杨延朗(杨业之子,后改名延昭)等人。杨延朗上疏,建议“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可袭而取”,但未被采纳。宋军在澶州前线以伏弩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一作览),辽军士气受挫。
从以上资料来看,辽朝在北宋边境不断挑衅,直至挥师进逼,可见其觊觎中原之心,其妄图吞并北宋,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这便是之后两国所缔结的澶渊之盟的直接原因。
辽军至定州,两军出现相峙局面,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初为真宗所拒。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岢岚军的辽军因粮草不继撤军。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间)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辽军攻克德清(今清丰),三面包围澶州(今濮阳),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
辽朝统军萧挞凛恃勇,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宋军大将张环(一说周文质)在澶州前线以八牛床子驽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宋真宗御驾亲征鼓舞了士气,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大宋军民多达几十万人。
赵恒到北城转了一圈后,也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于是也就安下心来,留寇准在北城全权总理各项事宜,自己回南城住下。而这个时候,辽国方面却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尽管他们这次出兵进展顺利,但是战线拉得过长,补给非常困难,再加上孤军挺进宋朝腹地,万一战败,后果不堪设想。萧太后本身也是一个很务实的,在出兵之前,她已经做好了可战、可和的两手准备,见辽军初战失利,加上孤军深入,恐难取胜。于是就听从了降将王继忠的建议,派人赴入澶州转达了自己罢兵息战的愿望。
这也正是赵恒的心愿,所以当即回信表示宋朝也不喜欢穷兵黩武,愿与辽国达成和解,又派出殿直曹利用作为使臣去与契丹洽谈议和事宜。寇准在听到消息后,急忙赶回南城向赵恒苦谏,称辽国已是强弩之末了,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边防大将杨延昭也派人上书,称敌军人困马乏,我军士气高涨,正应该趁此良机,扼守各路要道,对敌围而歼之,然后再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赵恒畏敌如虎,只想媾和,而朝中大臣们也都惧怕辽国,纷纷表示支持合议,甚至联合起来攻击寇准拥兵自重,寇准无奈之下,也只得同意与辽国讲和。既然双方都有心和解,剩下的事情也就好办了,无非就是讨价还价上的问题了。赵恒贪图苟安,财大气粗,也不在乎钱,起先辽国派人说要宋朝归还被周世宗夺走的瓦桥关南之地,赵恒生怕失去合议机会,也怕割地求和,会遭后人唾骂,于是立即派曹利用去议和,并对他说:“只要不割地,能讲和,辽国就是索取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曹利用就问底线到底是多少呢? 赵恒不假思索地道:“如事不得已,百万亦可。”寇准听到之后,又暗中把曹利用叫了过去,说道:“皇上虽有百万之约,但要是超过三十万,我就砍了你的脑袋。”
曹利用领命去了辽营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1.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此论。
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瀛、莫二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3.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在岁币的问题上,辽国求和心切,也不敢狮子大开口,几经讨价还价,双方达成了宋朝每年给辽国三十万银绢的数字。曹利用自觉很光荣地完成了任务,兴冲冲地回去交旨。请见之时,赵恒正在吃饭,侍者就问曹利用许给辽国多少银两。曹利用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三个手指放在额头上,意思是三十万两。侍者误以为是三百万两,真宗得知后大惊:“太多了,太多了。”便召见他亲自盘问。曹利用战战兢兢地答道:“三十万两。”赵恒听完嘀咕一声:“才三十万,这么少。你很会办事,很会办事!”随后重重地奖赏了曹利用。
第三部分:后续
澶渊之盟以后,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治今河北雄县)、霸州(治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北宋政府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和丝织品等,交换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民间的交易也很发达。
考古工作者在今内蒙古和东北辽代古城和墓葬中,发现了宋朝制造的瓷器、漆器、铜钱等文物,这些都是通过贸易流入辽境的。
辽宋贸易促进了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增进了两族人民的友谊。澶渊之盟后,寇准功高望重,受到宋真宗的疑忌。不久,宋真宗借故把他贬斥出朝,任命妥协派王钦若为宰相。
这样,宋朝更不想收复幽云十六州了。辽这时也发生了变故,1009年,萧太后病死。1011年,就在萧绰去世后的第十五个月,韩德让也随之去世。澶渊之盟后,宋、辽在百年里没发生过战争。其间只发生了两次重要交涉。一次是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辽乘北宋同西夏交战的机会,向北宋勒索土地。北宋增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匹。另一次是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辽借口北宋在山西边境增修堡垒破坏边界,要求划界。第二年,宋政府允许以分水岭为界,又放弃一些土地。
第四部分:影响
积极
一、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二、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三、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消极
王安石和富弼认为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王钦若和陈尧叟深获宠幸,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
同时,百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接导致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后皆为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辽国残余势力只得西迁,在西域建立西辽苟延残喘。宋朝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国称臣。
第五部分:评价
澶渊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索取,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蒋复璁曾说及宋辽澶渊之盟“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整个历史”。
黄仁宇说:“所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第二篇:曹利用与澶渊之盟
曹利用(?—1029年),字用之,赵州宁晋(今河北宁晋)人,北宋大臣、将领。官至宰相,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南侵,宋真宗亲征,驻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射杀辽国主帅挞览,曹利用以阁门祇使、崇仪副使至辽国兵营议和,拒绝割地要求,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任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乾兴初年,加任左仆射兼侍中。后恃功益骄,并得罪太后及宦官。恰逢其侄曹汭犯罪,曹利用因被牵连,遂贬为知随州(今湖北随州),又被诬指私贷景灵宫钱。遂继贬房州(今湖北房县)安置,并命内侍杨怀敏护送,至襄阳驿站时,杨怀敏不肯再走,并用话威逼他,曹利用素来刚烈,于是上吊自杀。
人物平生
一、荫补为官
曹利用的父亲曹谏,考取明经,官至右补阙,后因有军事方面的才能而改任崇仪使。曹利用少年时喜谈善辩,为人慷慨而有节操大志。父亲曹谏死后,他以荫补殿前承旨的官职,后改任右班殿直,又被选为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
二、出使辽国
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侵犯河北,宋真宗赵恒亲临澶州,射死辽国大将挞览。辽国要收兵退去,朝廷派王继忠主持议和,挑选可以出使辽国的人。曹利用当时正因汇报事情在朝廷,枢密院便推他为候选人。宋真宗说:“这是重要大事,不能随便用人。”第二天,枢密使王继英又推荐曹利用,宋真宗因此授任他为阁门祗候、崇仪副使,奉诏书前往辽国军中。宋真宗对曹利用说:“辽人南下入侵,不是要夺取土地便是想求得财物。关南一地归属中国已久,不可许给辽国,汉代用玉帛赐给匈奴单于,有成例在先。”曹利用痛恨辽国,便愤愤不平地对宋真宗说:“他们若妄图有所贪求,臣绝不敢活着回来。”宋真宗很欣赏他的豪言壮语。
曹利用飞驰到辽国军中,辽圣宗耶律隆绪的母亲萧太后在车上接见他。车轭上放置一块横板,板上摆放着餐具。请曹利用一同饮食,而随从官吏则分两排陪坐。吃完后,果然议论割关南地的事,曹利用拒绝了她。辽国派官员韩杞与曹利用同来宋廷报命,曹利用奉命再次出使辽国。萧太后说:“后晋感激我,送给我关南一地,后又被后周夺取,今天应还给我。”曹利用说:“后晋把地送给辽国,后周又把地夺回,对此我大宋朝不知道。像每年求取一些金银玉帛之类来补助军费,尚不知我们皇帝是否同意,至于割地的请求,我曹利用根本就不敢向皇上报告。”辽国政事舍人高正始竟冲上前来说:“我们统兵南来,为的是收复故地。如只是取得些金银玉帛回去,那会愧对我国人民的。”曹利用说:“你何不为辽国仔细想一想,假使辽国按你的话去做,恐怕要与中国结仇打仗,辽国人民得不到休养生息,对国家也没有利。”辽国估计不能使他屈服,便定结和议,曹利用带着和约归国。后提拔为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并赏赐一套在京师的府第。辽国派遣使节来宋朝访问,便命曹利用慰劳接待。
三、平定岭南
宜州知府刘永规用残酷手段驾驭部下,有个军校利用部众对刘永规的怨恨,就刺杀他发动叛乱,攻陷柳城县,包围象州,又分兵攻取广州,整个岭南地区骚动不安。宋真宗对辅佐大臣说:“先前司天监占候,说应当用兵打仗,朕就担忧远方守将不行,会引起边远地区的灾祸,如今果然如此。曹利用这个人精晓策略,又办事尽心,可任命他做广南安抚使。”曹利用前往岭外,在武仙县遇上强盗。强贼手持锐利的标枪,护着彩色的盾牌,衣服盔甲坚实,锐箭也射不进。曹利用让士兵手持大斧长刀先将盾牌砍破,才将强盗斩首示众。岭南平定后,升任引进使。历任客省使、嘉州防御使,后出任鄜延路总管。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任枢密副使,升宣徽北院使、同知院事,又进升为知院事,最后升任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四、接连升官
曹利用执政时间长了,很有些仗恃自己的功劳而无所顾忌。天禧二年(1018年),辅佐大臣丁谓与李迪在宋真宗面前争论,李迪指责丁谓是奸臣,并说曹利用与丁谓是同党。曹利用说:“以一纸文章受到君主的赏识,臣不如李迪;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凶险不测的敌军之中,则李迪不及臣。”李迪因此被罢免,而曹利用则以检校太师兼太子少保身份任会灵观使,并进职为尚书右仆射。
乾兴初年,升左仆射兼任侍中、武宁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宋真宗又下诏依曹彬待遇每年赐给曹利用一万缗公使钱。辽国使者萧从顺桀骜不羁,借口有病留滞在驻宋国使馆中,时常发病。朝廷派去慰问的使者,多得相望于道。曹利用请求把这一切都取消,萧从顺便撤退回国去了。
五、骄横悔怕
曹利用后被加封司空之职。旧例枢密使虽是检校三司兼任侍中、尚书令,但地位仍在宰相之下。乾兴年间,王曾由副宰相做会灵观使,曹利用由枢密使兼领景灵宫使,当时宫使与观使重复,宋仁宗下诏确定曹利用的地位在王曾之上。舆论对此有非议。不久,王曾升任昭文馆大学士、玉清昭应宫使,将举行谢恩仪典时,曹利用仍想让自己排在王曾之上,阁门不敢裁决。仁宗与太后坐在承明殿久等,吩咐按爵位高低依次序进见,阁门惶恐不知所措,王曾大声看着阁门说:“只需报告说宰臣王曾等告谢便可。”次序定下后,曹利用愤愤不平。仁宗让他们一同进见以宽慰曹利用,但仍然下诏规定宰臣、枢密使的职位高低依从前旧制所定。然而曹利用更加骄傲自大,职位还排在副宰相张知白之上。不久宋仁宗从河阳召张旻来做枢密使,曹利用怀疑是朝廷派他来取代自己,因此开始后悔和害怕起来。
六、结怨自杀
当初,章献皇太后控制朝政,宦官和外戚便有些飞扬跋扈,胡作非为,曹利用以功勋旧臣自居,对他们绝不留情。凡皇后给族人降恩,他总是坚持说不能给。周围很多人都心生怨恨,太后也很顾忌曹利用,称他“侍中”而不称名字。曹利用在帘前奏报事情时,有时用手指弹击垂帘的带子,左右的人将此情指给太后看,并说:“曹利用在先帝的时候,怎敢如此?”太后点头表示已知道。曹利用想要抑制皇后给族人降恩施赏,但不能屡次抵制,也有不得已同意的。别人揣测知道了他的用意,有人骗太后说:“多次蒙皇后恩赏他都不同意,今天曹利用的老婆私下答应了臣的请求,这次皇后的恩赏一定可以得到。”当天太后下诏降旨,而果然被他同意。太后便开始怀疑曹利用有私情,对他很愤恨。
内侍罗崇勋犯了罪,太后使曹利用召罗崇勋来警告谴责,曹利用取掉他的帽子,斥骂很久,罗崇勋怀恨他。恰巧曹利用的侄儿曹汭担任赵州兵马监押,而州民赵德崇上京状告曹汭的不法行为。奏折送上后,罗崇勋请求让他前去查处治罪,于是仔细到狱中调查罪情。曹汭所犯之罪是酒醉后穿黄衣,叫别人喊,被依法杖打而死。当初,曹汭的事一发现,就免了曹利用的枢密使职务,而降为兼侍中通判邓州。到曹汭被诛杀后,他又被降为左千牛卫将军,任随州知府。后又因私自借贷景灵宫的钱,被贬为崇信军节度使,安置在房州,并命内侍杨怀敏护送;他的儿子们也各降两级,又被没收皇上赏赐的宅第,没收家产,还罢免了他的十多个亲属。宦官大多恨曹利用,当他来到襄阳驿站时,杨怀敏不肯再走,并用话威逼他,曹利用素来刚烈,于是上吊自杀,杨怀敏以他突然死亡上报。
后他的家人请求迁居到邓州,仁宗同情地答应了,并下令让他的儿子内殿崇班曹渊任邓州税监。明道二年(1033年),恢复曹利用节度兼侍中的荣誉,后又追赠他为太傅,并退还宅第给他的儿子们,赐谥号“襄悼”,又命学士赵概为他制作神道碑,仁宗亲自在碑额上篆书“旌功之碑”,下诏归还所有的旧有家产。
第三篇:在澶渊之盟中立下大功曹利用,为何没能保住自己的命?
1004年,34岁的曹利用在宋辽大战中立下大功,帮宋朝签下了澶渊之盟,深得宋真宗赵恒的欣赏,一路升职加薪,扶摇直上。
但25年后,曹利用却以被迫上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人生为何会悲剧落幕?
1
曹利用是赵州宁晋人(今河北邢台市宁晋县),小的时候就很喜欢与人谈论、争辩,颇有些外交家的天赋。(“少喜谈辩,慷慨有志操”。——《宋史》)
但和同期通过科举入仕的寇准、王旦、丁谓等大臣不同,曹利用能够入朝为官,走得是荫补路线。
荫补,也就是通过亲人的关系获得官职。这种得官方式,当然没有正经参加科考中进士风光,但曹利用的才能却也是有目共睹的。
让曹利用一举成名的契机,是澶渊之盟。
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距离北宋首都开封仅有一河之隔。
宋真宗赵恒在惊慌失措和万般无奈之下,听从宰相寇准的建议,顶着压力御驾亲征。
虽然御驾亲征大大鼓舞了士兵的士气,在对辽作战中连续取得了几场战役的胜利,还射杀了辽军的统帅萧挞凛。但缺乏底气的宋真宗死活不愿意将战争进行到底,而是做梦都想着和谈。
恰巧,辽国的萧太后也对打赢这场仗没有太大的信心,于是双方约定议和。
两国和谈,挑选使者是个大事。使者太刚烈,容易把事情办砸;太软弱,容易丧权辱国;太无能,会为国家埋下祸患。只有有才有德有口才、又擅长玩心理战术者,方有望顺利完成任务。
挑选谁做使者呢?枢密院(宋朝的军事机构)推选了曹利用做候选人。宋真宗不认识曹利用,不是很放心,当即把名单退了回去:“这是重要大事,不能随便用人。”
第二天,枢密使王继英前来汇报,又一次推荐了曹利用,还说曹利用已经表态了:“如果能奉君命出使,就算死也不会逃避的!”(“傥得奉君命,虽死无所避”)
宋真宗这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授任曹利用为阁门袛候、崇仪副使,命他带着诏书去辽军中和谈。
出发前,宋真宗对曹利用说:“辽人南下入侵,所求无非是土地和财物两项。土地万万不可能给他们,钱财方面只要不超过100万,都可以商量。”
曹利用愤愤不平地对宋真宗说:“他们若是贪得无厌,有其他过分要求,臣绝不敢活着回来!”
一番豪言壮语,让宋真宗十分欣赏。
但从皇帝营帐走出后,曹利用又被宰相寇准叫过去叮嘱了一番:“虽然皇帝说可以许给他们百币,但你要是敢超过30万,我要你的脑袋。”
曹利用拍着胸脯保证:“定然不辱使命!”
2
见到辽国萧太后之后,曹利用发现她的诉求很是异想天开:要求宋朝“还”给他们关南之地。
关南之地是和被儿皇帝石敬瑭献出去的燕云十六州连在一起的,当年后周太祖柴荣率兵收复燕云十六州时,因为生病而不得不中途放弃幽州,只打下了关南之地。现在辽国却要求宋朝还给他们关南之地,当然让人无法接受。
曹利用不卑不亢地回答说:“晋、周之事,本朝不知。即使是岁币,我都不知道我们皇帝答不答应,割让土地之事更是想都不要想。”
(晋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若岁求金帛以佐军,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宋史·曹利用传》)
辽国大臣高正始闻言怒喝:“我们大辽出兵,就是为了收复故地,如果只得岁币,我们都没脸回去!”
曹利用也不客气:“如果你们是这样的谈判态度,那战争只能无休无止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辽国人看着曹利用没那么好妥协,便退而求其次,从岁币上下功夫。他们提出:宋朝需要每年给他们300币,方能让他们偃旗息鼓。
曹利用坚决不同意,伸出一个手指头:“只能给10万。”
辽国人听到曹利用的数字后差点气晕过去,但曹利用始终底线不改,不卑不亢。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最终还真以“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的条件达成协议,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澶渊之盟”。
拿着盟约回到澶州行宫后,宋真宗正在吃饭,没有第一时间召曹利用入内,但又实在好奇,便让内侍去问曹利用,答应给辽多少岁币。
曹利用不肯告诉内侍真实数字,说事关重大,必须当面向圣上奏报。
宋真宗还是着急,又派内侍去问,这回曹利用伸出了3个手指头作为答案。
宋真宗误以为是“300万”,惊慌不已,直叹:“太多,太多了!”但是转念一想:“两国交战,连年不休,花费何止300万?如能用300万了结此事,倒也不失为一桩幸事。”
等到真正召见曹利用时,曹利用一进门就跪下谢罪说:“臣许给辽国的岁币太多了,实在是有辱使命!”
宋真宗无奈地说:“300万的确是多。”
曹利用赶紧解释:“是10币,20万匹绢。”
惊喜大礼包来得太过突然,直砸得宋真宗头晕目眩。反应过来后,他当即下令提拔曹利用为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还赏赐给他一套在京师的府第。
3
除了口才了得,深谙谈判之道,曹利用在行军打仗上也很有一套。
1007年,由于宜州(今广西河池)知州刘永规太过压榨手下士兵,不仅经常殴打他们,还强迫士兵带着家人没日没夜地干苦力,为自己修建州署,结果引发了宜州之乱。刘永规被杀,士兵一路打到广州,整个岭南都陷入到了混乱之中。
宋真宗十分头疼,选择谁去平叛呢?宋真宗又想到了鬼主意很多,办事尽心尽责的曹利用。
(曹利用晓方略,尽心于事,其以为广南安抚使。——《宋史·曹利用传》)
曹利用立刻带兵前往岭南平叛,走到武仙县的时候,曹利用遇到了一个难题:一群强盗手持锐利的标枪和彩色的盾牌,穿着坚实的盔甲,挡在阵前,有点刀枪不入的架势。
曹利用也不客气,命令士兵手持大斧长刀将盾牌砍破,然后直接将这些强盗斩首示众。这一操作让曹利用迅速打破困局,瓦解了叛军的攻势,很快平定了岭南之乱。
之后的曹利用人生一路开挂,不断升迁,等到宋真宗当政末期时,已经升任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在北宋朝廷,枢密院负责掌管军事,而枢密使是枢密院的最高长官。至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那是宰相的职衔。
对曹利用来说,做官做到这种程度,也算是位极人臣了,可他却并没有得到好的结局。他是怎样一步步滑入深渊的呢?
首先,曹利用虽然功劳很大,但学识有限,情商略低。
宋真宗死后,皇太后刘娥开始临朝听政,拥有自己的一波势力。但曹利用并没有太把刘娥放在眼里,他在帘前奏报事情时,有时会用手指弹击垂帘的带子,这让刘娥十分生气,觉得他藐视自己。
另外,刘娥虽然有一定的执政能力,但她在财务方面做得稀里糊涂,经常动不动就批条子赏赐这个,赏赐那个。
曹利用对这些条子一般是直接驳回,个别时候照顾刘娥的面子,才给批一两单。但这一做法被有心之人利用,向刘娥进谗言说:“曹大人之所以批这些条子,是因为有人给他送礼。”
刘娥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但碍于曹利用的功劳,刘娥最终还是选择压下了这口气。可曹利用对此毫不反思,更加任性。
1029年,内侍罗崇勋犯了错误,刘娥让曹利用来处理责罚,曹利用取掉罗崇勋的帽子,声色俱厉地斥骂了很久。
虽然罗崇勋的确是有错在先,但其可是刘娥的内侍啊,这打狗也得看主人吧,曹利用是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其次,被侄儿曹汭连累。
1029年,曹利用的侄儿曹汭被人密告谋逆,原因是酒醉后穿黄衣,叫别人喊自己。谋逆在古代是大罪,曹汭很快被处死,曹利用也身陷囹圄。
被曹利用狠狠得罪过的内侍罗崇勋,趁机大力搜罗证据,严刑盘问,最后得出“结论”:曹汭的言行都是受曹利用指使。
之后,曹利用被免除了枢密使职务,先后降为兼侍中通判、随州知府,被没收皇上赏赐的宅第,没收家产,还罢免了他的十多个亲属。
第三,性格过于刚烈。
在贬谪去往任地的路上,曹利用被看押他的宦官杨怀敏报复、欺负,刚烈硬气的曹利用选择上吊自尽,结束了自己轰轰烈烈的一生。
写在最后
曹利用和寇准很相似,两人都是性情刚直,能力强悍之人,颇受皇帝器重。但两人也都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在为人处世上屡屡触碰“雷区”,虽然一时之间风光无限,但是往往也树敌众多。
官居要职,却不知道收敛锋芒,必然会为自己埋下祸患。
正应了《宋史》中评价曹利用的那句话:“利用性悍梗少通,力裁侥幸,而其亲旧或有因缘以进者,故及于祸。然在朝廷忠荩有守,始终不为屈,死非其罪,天下冤之。”
曹利用在大是大非上没有错,为人尽忠职守,做事也善于谋略。他本可以为国为民做出更多贡献,但因为性格强悍,不够圆通,加上被亲人的罪责牵连而导致高开低走、未得善终,实在是冤屈至极。
不过曹利用的经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人生在世,在原则问题上紧守底线,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装装糊涂,保持谦虚低调的作风,保持一定的钝感力,才能让我们走得更加长远、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