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杂谈8:国民焦虑,如何缓解?
商务实战P / 2024-01-05 08:29 发布
当今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部分民众比较焦虑,应当引起政府重视并妥善予以应对,不然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其中比较主要的因素是就业岗位的减少,因此很多人从增加就业机会上考虑问题,但我们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中国就业机会的减少是一种趋势(可以减缓但无法扭转这种趋势),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量就业机会是比较低端的岗位,现在美国要把这些产业驱赶到其它国家(如东南亚,非洲等)(通过对中国产品加进口税),这是美国战略家设计的对华竞争战略,是长期的,并不因为近期中美的旧金山会谈而改变,在美国人看来很正常,他们认为是竞争,所以对此我们不要抱有幻想,以为它们还会回来,即使它们回来,中国新一代年轻人还会去竞争每月1000元的工作岗位吗?
而在高端行业,美国人有充分的自信击败中国,目前美国的高技术公司是这个蓝色最强大的公司(以谷歌公司为例,每季度利润为1000亿人民币以上,中国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有这样利润规模的公司吗?),在美国人眼里的中国竞争对手,也就华为一家公司而已
所以中美两国高科技公司的竞争就是80公斤级选手对战200公斤级选手的拳击比赛,而且80公斤级选手还带着镣铐(关键零件的断供)。
这就是美国战略家设计的打败中国的版本:高科技打败中国,低端产业驱赶转移,使中国成为一个失败国家,成为对它俯首称臣的小兄弟,它毫不掩饰,我们也没必要遮掩,将真相告诉国民不是泄气,而是直面真相,团结一切力量,停止抱怨,内讧,集中精力打赢这一战,它正在进行中,胜负尚未分出。
(在抗日战争中真正实现全民大团结的是南京大屠杀后,它惊醒了全体中国人)。
我们不能奢望中国14亿人口都是理工科博士,即使中国有20%的人口从事中高端产业(2.8亿人),世界也较难承受,高端产业是精英产业,惠及人口是有限的。
我们认为要从另外的角度思考问题:向因低端产业转移受冲击大的人群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来缓解他们的焦虑,这些福利既有现金的,也有非现金的,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一些差别化对待(如对未能及时就业的大学生,可以提供很优惠租金的住房),这些福利要覆盖6亿人。
那么钱从哪里来?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提出我们的重要观点和建议,不通过加税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请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