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光伏设备投资指南02:本文烧脑,技术分析

时空复利   / 2023-12-05 09:02 发布

如果说光伏课中我们看设备,主要是看不同技术路线下,哪个更有性价比。那在设备课中,我们是假定这项技术(在未来)已具有一定的性价比,哪个环节会更受益。


一、异质结优劣

所以,和光伏课中观点有点类似,目前异质结在性价比上相比PERC没有太多的优势,初始投资大、耗材(低温银浆、铟)贵。但异质结潜力大(转换效率高),使用时间长(光衰减系数低),更不容易是受温度影响(温升系数高),所以未来一旦降本成功,大规模扩产还是一个确定性事件。

 

图片

好了,欢迎进入第一组设备,异质结电池。


二、四步走天下

在本节课的一开始,我们来看下异质结的工艺流程,这幅图在第一堂课中有类似的。本节课我们主要关注下最后一列价值占比,从这图里很明显可以看出,在异质结的四步里,最重要的就是第二步的非晶硅薄膜(沉积)设备,因为这台设备的单价最贵,占到了总投资的50%。其次则是第三步的TCO(ITO)镀膜设备(投资价值占比25%)。

当然这张图还有另一个优势,就是它集成了异质结各个环节里的核心厂商。

 

图片

为什么我们要知道价值占比呢?

因为四台设备,我们都需要关注,但最值得深入研究的就是第二步的薄膜(沉积)设备。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工序的顺序,简短地介绍下这四台设备。


1.清洗制绒

异质结的第一步叫做“清洗制绒”,实际上这一步并非异质结的专利,凡是要做电池(片),都需要这一步。

 

图片


大家可以简单地把这一步当作预处理,它是用化学试剂(碱)对硅片进行清洗,把表面制成金字塔状,使得光线可以在硅片表面形成多次的反射和折射,延长光程,降低太阳光的反射。

 

图片


大概了解了原理之后,我们来看下有哪些厂商,从国内来看,主要有三家,分别是捷佳伟创、迈为股份(引入日本YAC技术)和京山轻机。这里我们提一下迈为的技术,他是通过参股江苏启威星,引入日本YAC的技术,然后再在国内进行国产化组装,所以和迈为其他设备不同,清洗制绒设备并非自研。

 

图片


非晶硅薄膜

说完了清洗制绒设备,我们来看最核心的薄膜沉积设备。

 

图片


说回我们的非晶硅薄膜沉积设备,实际上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是沉积。区别就在于第二步用了化学的方式,而第三步则是物理。虽然听起来只是方式的不同,但两者之间区别很大,我们这里就简单地说下。

最大的区别就是,原材料在沉积前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如果发生了化学反应,那么原材料就不等同于最终沉积的物质。因此物理(气相沉积)法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化学(气相沉积)法却发生了。

 

图片

所以物理(气相沉积)法,没法通过化学反应分离出原材料中的氢,然后把它沉积到薄膜上,形成氢化非晶硅薄膜(a-Si:H)。而氢化的非晶硅薄膜又是异质结提升转换效率(钝化)的关键。所以物理气相沉积在重要性,以及门槛上远远不如化学气相法。

当然,因为我也不是专业出身,上述的叙述更多是自己的理解,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大家和我们提出。关于这些设备应用领域的优劣,我们会在后续的课程中和大家分享。


TCO透明导电膜

在刚刚的叙述中,我们实际上也讲了部分第三部的内容。我们这里主要讲一下两种技术路线,分别是磁控溅射(PVD)和离子反应镀膜(RPD)。原理我们这里参考了东方日升异质结项目负责人的一些观点,有不完备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RPD是用等离子枪的方式,先电离产生离子,然后用一个强力的磁铁让它转向打在靶台上,再用固体直接升华的气体在电池上成膜。所以RPD更像是一个点状的发射源,成膜的厚度自然会中间厚,旁边稍薄。

而PVD大家可能更熟悉些,也是目前最主流的路线,它是用电磁场把高能粒子打在靶材之上,然后靶材上的原子溢出,沉积在薄膜上。所以相比RPD点状发射源,PVD则是线状的,成膜的均匀性也更好。

 

图片

当然除了均匀性外,两种路线,还有很多的不同,目前来看RPD的效率、质量都更高,但是耗材(靶材)更贵,设备被日本住友所垄断,所以成本反而更高。

 

图片

因此,国内厂商大多选择PVD路线,只有捷佳伟创选择与日本住友合作,生产RPD。

 

图片


电极制备

说完了前三步,我们来到异质结电池片环节生产的最后一步,也就是电极制备,也被称为金属化。因为这一步主流的技术是丝网印刷,所以很多人也把这一步叫做丝网印刷。

所谓的丝网印刷,就是把银浆通过一些有机物、固化剂黏合在一起印到第三步沉积形成的膜上(TCO膜),然后再通过烘干机,以及光注入等处理,把有机物固化,形成完整的金属电路。

而对于异质结丝网印刷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耗银量大,所以发展的方向就是减少银浆的消耗,这时就 有个新技术,叫做银包铜,他是用银包铜代替,原本丝网印刷所用的纯银浆。初步来看,根据迈为新 品发布会的数据,62%含银量的银包铜已初步验证成功。而后续还有45%,以及30%含银量的验证,如果实现了45%,那异质结在银浆上的消耗就和PERC差不多了。

当然更详细的进展,还得看各家的可靠性测试,如何在效率降低有限的情况下,大幅减少银浆的用量,也就是大部分企业在电极制备上的挑战。

 

图片

除了银包铜外,还有另一种技术,可以更大幅度地减少银浆的消耗,并且还能提高转换效率。那就是电镀铜。当然这个方法因为产业化布局较晚,开发周期短,等到今年年底可能才会出来二代的设备,因此产业化也是后两年的事了。也因为这项技术比较新,大部分的研报中都没有涉及,我们这里也就根据产业专家的论述,简单地说下。

目前来看,要实现电镀铜,得把目前的一台的丝网印刷设备,变为PVD、油墨曝光、显影电镀,这三台设备。所以不论是工序还是设备成本这都是上升的,但电镀铜的好处是,理论上可以降低80%的银耗以及提升0.3%—0.5%的转换效率,在这些优势前,成本都是可以慢慢解决的。所以电镀铜最大的问题,反而是在高耗能以及污水难以处理,这两点上。


说完了这些,我们简单把布局电镀铜的企业,以及他们使用的技术罗列了下,大家可以暂停看一下。

 

图片


当然这时候大家会有个问题,PERC、TOPCON能引入铜吗,理论上是不行的,因为这三个技术里,只有异质结是低温技术,其他两个在七八百度的高温下,铜必然会扩散。所以现在异质结用银多,但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反而有机会成为用银最少的一种技术。


三、总结

说到这里,我们本期课程就结束了,本期课程我们概述了异质结的四个环节,更多是从技术层面出发,关于应用的部分我们会在下节课和大家分享,当然因为有些技术确实比较深,可能会有些出入,大家有任何问题,一定要和我们指正。

最后简单的做一下小节,异质结最大的劣势是在成本上,也就是耗材以及设备。而优势方面,除了转换效率高外,使用时间也更长,也更不容易受温度的影响。

从工艺流程看,异质结主要分为四步,清洗制绒相对简单,壁垒低。而第二步的非晶硅薄膜沉积,是四步中的关键,占到整个产线50%以上的投资额。第三步TCO透明导电膜沉积,又分为PVD以及RPD两种路线。在最后的电极制备中,目前用的还是纯银浆的丝网印刷,未来银包铜、电镀铜等技术的实行会大幅改变行业格局。

下节课我们将进入应用环节,聊一聊异质结电池目前的几大流派之争。恭喜你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下期我们再见哦~


敲黑板:

异质结

优势:转换效率高、光衰减系数低、温升系数高

劣势:成本高(耗材、设备)

工艺流程:

清洗制绒:壁垒低

非晶硅薄膜沉积:最关键

TCO透明导电膜沉积:PVD、RPD

电极制备:纯银浆的丝网印刷、银包铜的丝网印刷、电镀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