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浩明: 证券市场应该摆脱融资本位思维
桂浩明 / 2023-11-25 10:51 发布
中国资本市场走势低迷已经延续了好几年。自2015年以来,再没有展开过系统性上涨行情,上证综指长期徘徊在3000点附近。近两年来,更是出现了行情波动收敛、市场活跃度下降,投资端的亏损面不断扩大的现象,引起了各方的普遍关注。
股市表现不好,可以找出来的原因很多,而时下人们关注比较多的是融资端的问题。客观来说,这几年来监管部门在融资端方面是有不少动作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推行了注册制改革,在充分披露信息的基础上,提高了在IPO方面的宽容度,增强了上市标准的包容性。此举的结果就是极大地加快了公司上市的速度,特别是为新兴产业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在投资端方面则改革相对滞后,有些政策在现在看来似乎存在着不少漏洞,也给市场带来了莫大的困惑。在很多投资者看来,注册制改革以来,新股上市很快,市场处于高速扩容状态,但作为股票上市承接方的二级市场,则一直是在“缺血”乃至“失血”的环境下运行,供求方面的矛盾日渐尖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场的良性循环条件已经显得不足。现在,从平均市盈率来说,A股市场在全世界各主要市场中是属于偏低的,其中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更是处于历史的最低位,这显然不能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局面。而相关的分析认为,这种局面之所以会出现,是与证券市场上盛行的融资本位思维有关的。
所谓的融资本位思维,就其内涵来说,大体上是包括这几方面:一是把股市仅仅作为融资市场,是完全为融资者服务的,而对投资者来说则是“买者自负”;二是要求证券市场围绕融资与再融资做文章,充分满足融资者的各种需求,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是从加强对所处二级市场行为方面的监管作为服务内容,于是也就出现信息误导、欺诈罚款几十万,操纵市场罚款几个亿,证券投资基金的被清算数量远远超过退市公司的数量这种明显不平衡的制度;三是对优化投资环境的态度并不积极,对有利于股市上涨的氛围表现冷漠,而在协助企业上市以及再融资方面热情很高,以至于每每把当年融资规模的增加作为最重要的成绩之一。当然,人们不能否认融资是股市的基本功能之一,没有融资也就无所谓投资。但当把为融资服务做到极端的时候,客观上就形成了融资本位的思维模式。不能说这种思维模式在股市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但其影响无疑是很大的。现在看来,由于这种思维不能正确对待证券市场的各个方面,因此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并且对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作用。事实上,这些年股市的不振,可以说也是与融资本位思维的滥觞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局面,客观上导致了一级市场的持续低迷,实际上阻碍了其正常运行,并且开始对融资市场造成了反噬。
最近,针对证券市场所暴露出的各项问题,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收紧”IPO。这当然是个积极的信号。但是,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融资本位的思维,只是在一定情况下减少些新股发行的数量,恐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一步说,现在有关方面提得比较多的是“加强投资端改革”,其实对融资端的进一步改革也是必要的,也就是说要从平衡一、二级市场关系,真正形成市场对融资行为的约束以及强化对融资行为的监管等方面着手,促使证券市场摆脱融资本位思维,为证券市场的全面均衡发展创造条件。
最后还要提一句的是,融资本位思维其实在普通投资者头脑中也是存在的,“无脑打新”、盲目炒作新股,就是融资本位思维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如果投资者都能够树立理性投资的观点,那么融资本位思维在证券市场上也难以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