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周记20231014:当历史照进现实
都不是 / 2023-10-14 13:10 发布
十一期间没有更新周记,看到朋友们催更了,开始是有点懒,后来努力想着最后两天安安静静坐在电脑旁边,结果出去玩,把这事给忘了,再想起来的时候只能洗洗睡了。
这段时间国内很平静,国际上很热闹,一会是,一会是巴以,大家也是支持者不一,观点各不相同。以巴以为例,事件本身从我的视角看,实在是很难分辨谁对谁错,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不一样的历史天空。历史是别人写的,我们读到的,只能通过想象和阅读理解把那些时空碎片拟成一条长河。犹太人应不应该拥有一片应许之地?巴勒斯坦人民应不应该在耶路撒冷建都?无论人们怎么争论,最终是由背后的各方势力博弈的结果,说穿了是实力说了算,最终还是利益之争。我们人类大概就这德行,分分合合皆是利益决定的。我们看巴以冲突似乎错综复杂,其实看我们自己的历史就很清楚了,自春秋战国时期始,覆灭的国家和民族大大小小成百上千,有些还没来得及留下痕迹就消失殆尽了,最终数次形成民族众多的统一国家。这种灭族之战举不胜举,最多的相互征伐发生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我们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周朝中后期已日渐衰落,周考王封秦非子于秦邑,着力培养其势力,目的是让秦人能够起到遏制戎狄的作用。赳赳老秦不负所托,经过多番努力,真的就成了气候。
到西周后期,周幽王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因镐京曾发生过地震受损,残破不堪,又接近戎狄等外患威胁之下,于是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国都迁至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其中,秦襄公帮助周平王复国和迁都洛邑,初显实力让中原诸国认识到,在西边已经崛起了一个强国。周平王虽是东周开国君,却也只能无可奈何答应秦国,只要可以把犬戎赶出去,拿回来的地盘,本来属于西周核心区域的疆域,全部交由秦国管理。
有如此的重大利益在眼前,秦襄公自然不会推辞,在秦国的征杀之下,犬戎被赶走,西周的曾经的核心地区,被秦国囊入怀中。到秦穆公时期,秦国开始商鞅变法,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西戎八国服于秦。自此,犬绒基本灭亡。
看懂了这一小段历史,自然也就能看透巴以之争背后的东西。假如当时的格局走向是反方向的,那么历史就会被改写。后来的中国历史无数次上演相似的故事,演绎的面目五花八门,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胜利者才能书写历史。从蒙古那段历史记录算起,欧洲都是我们的,为啥不这么算呢?反清复明为啥没成功?为啥清朝能统治那么多年?大多数历史纠纷问题都能从实力和是否保证了主体人群利益的角度去分析。
我们作为局外人,唯一值得同情的就是那些深受其害亲人死难的普通老百姓,把这些纷争当谈资来讨论是可以的,但是上升到哪个正义不正义就太扯了,阿拉伯国家团不团结最终是基于自己的立场而不是宗教,不信我们就注意观察周边国家的表态和实际行动,全部都是复杂的政治博弈结果而不是你信什么教。
我们早就已经看不清历史的真实面目了。应许之地又如何?联合国到底是怎么说的?说了算吗?谁是恐怖分子?谁又建了露天大监狱?也许后人翻开历史之卷,只有几句简单的话是隐约确定的:XX年,加沙被以完全并入或者巴建都耶路撒冷云云。
我们要明白我们自己的立场,冷酷客观地讲,这就是国运。国外的类似纷争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使我们转圜的余地更大。为什么这么讲呢?这些纷争其实对于中国政治历史来说,都太小儿科了,只看春秋战国七雄争霸就足够精彩了,秦国的崛起并完成大一统并不是一代之功,那个历史阶段的合纵连横,谋伐谋交,就是最经典的政治、战争与经济的教科书。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我们目前的状况非常像当时正在崛起的秦国,而老美则很像战国时期魏惠王下的魏国。魏国其时是有机会灭秦的,却数次错失良机,这有秦国自身奋发图强,外交斡旋,发兵伐谋之力,也有魏国深陷四处征战的霸主之困。现时巴以之争,之战,中美攻守之势的逐渐转换,甚至老美用谍,舆论之战,经济封锁等手段,其他各国之表现都和当时的历史格局与发展进程有极其相似之处,有心之人可以去读读那段百家争鸣乱世之争的历史,精彩至极。
总之,这些变局,对我们是有利的,就是我们的国运,只要我们自己保持定力,能够按照自己的发展节奏和长远规划,最终一定会由我们来决定如何书写后面这段世界历史。
想到哪就写到哪,有点扯远了。我的投资没什么变化,持仓还是光峰科技,亿纬锂能,天合光能,恒生电子,迈瑞医疗和少量恩捷股份。
得益于主要持仓光峰科技的上涨,这段时间股市的风雨我没什么感受。虽然我长期跟踪研究了光峰科技,不过说实话,光峰什么时候大涨大跌我是完全懵懂的,我们普通投资者能做的也就是大概推演个阶段性趋势,还只是针对公司发展自身的,至于股价什么时候能涨起来,那是无法预测的。
看到周五光峰科技逆大跌成了股市的显眼包,我反倒有点担心了,大资金的实力确实是显露出来了,目的达到了。只是吧,随着问界、智界等系列车型的曝光,光峰的激光投影技术似乎影影绰绰出现在很多地方,但是讲实话,我最关心的激光大灯似乎也不一定是光峰的,所以也不要太激动。为啥这么不确定呢?因为就华为而言,这种激光大灯技术是比较核心的技术特征,是智能汽车可玩性和先进性的重要部分,这类技术一般华为是一定会自己搞定的,而其研发饱和度和延伸性又是外部人士无法揣测的,最好的结果可能是光峰inside。
我反复读了光峰科技关于车载业务的各类公开描述和说明,如果用词严谨的话,那么车载显示和激光大灯是完全分开的类别,而车载显示才是公告中提到的进入赛力斯汽车前装业务的部分。但是他又提到是唯一通过车规认证的产品,所以对于其与华为汽车究竟有多少关联性是不确定的。另一个视角是假如华为的是自研的激光大灯,那么其他汽车厂商必然会寻求追赶华为激光大灯的技术,那么光峰科技的激光大灯技术也有可能在前装业务上逐渐打开局面。无论如何这都是让人激动的智能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大场面之一。
一直以来我都坚持认为光峰科技或者说类似科技创新企业的星辰大海最终是终极的激光光源替代其它光源引领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光源新时代,汽车大灯是其中重要一步。作为一个投资者其实不应该怀揣有这种梦想去投资,但有的时候又会抑制不住的这么想象,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野望吧。也许有一天这个理想真正实现的时候,不会有人记得曾经有一个股市上的投资者很早就这样设想过,那也没什么关系,每个人都是生命的独特体验者,怀揣着各种梦想去感受所处时代的每个角落。
天合光能出了三季报预告,好歹松了口气,还以为就要破产了呢,也不知道这赚的是真钱还是假钱,假如市场今年又预测错了,是不是要把天合亏损的事儿又挪到明年去猜了。市场上始终有一部分逻辑使我们不能理解的,要不就是把增长算到2050年,要不就是哪家企业到2027年会面临断崖式业绩下降,估计董事长自己看了那些分析都一脸懵。
割不割韭菜先放在一边,高纪凡自己估计都没想到企业业绩增长了翻倍还多,结果市场骂了句:这啥玩意,啥也不是!要我说啊,还不如来个亏损。市场分析一看:怎么样?我说得周期吧?别慌,听我的,后面就是周期谷底啥的,利空出尽,马上困境反转了。嘿,股价上来啦。有意思吧?我现在就拿天合光能当炼钢企业对比,心里立刻就稳当多了。
这段时间虽然由于手里的持仓股票表现有不同于大多数投资者的感受,但是我自己是清楚的,错失了很多机会,感觉自己的脑子动了,但是又好像没动。比如华为相关公司,我看的很早很多,但是基本上一个新的标的也没动手,属典型的心动没行动。
你们总在问那些我心里想的标的是啥。比如赛力斯、华勤技术以及一直关注的一些科技公司等。以华勤技术为例,我以前讲过,2024年华为甚至国内科技场面会有巨大的变化,因为鸿蒙的万物互联,今年是解决芯片的自主问题,明年一定是产能上量,鸿蒙彻底升级,进而解决各生产力工具的统一问题。也就是PC和笔电端与手机平板的完全交互,意思就是24年华为会统一国内各类设备的界面,逐步取代国外操作系统,这个冲击力是很大的也是颠覆性的,很可能对windows与英特尔,包括联想集团形成巨大影响,即使明年不行,这一步华为和鸿蒙也是一定会推的,相关设备的出货量也会大增,华勤技术等相关公司会持续受益。
再比如一些科技公司是明确的星闪技术的受益者,尽管公司否认在手机端的供货,但是互联设备的出货才是更大的市场,星闪技术会随着华为的回归逐渐铺开。
这其中很多公司都看了比较长的时间,但是最终都没有动手,理由是我总是希望快人一步,或者慢人两步 就是不喜欢同步。还有一个理由是由光峰科技最初买入带给我的教训,就是再看好的公司也不能买贵,现在的光峰科技能够取得获利实际上是后期在便宜的时候几次补仓的结果,而最初买入的时机其实很糟糕,这有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味道,那我也认了,宁可错过也要尽量少犯错,这样心态会好一点。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没捡到便宜,总想着再看看,再看看,一犹豫,时机就过去了。
这段时间我的注意力也没在期权上,除了试盘的那一笔创业板认购一直没出,任由它自由坠落。原因就是找不到特别齐全的买入要素,没有特别明确的头绪,明知道这就是底部区域,但是究竟会震荡一段时间还是直接上涨,这对于股票来说其实无所谓,但是对于期权就完全不一样了,行情启动之前你可能已经提前死掉了。不过就目前的波动率情况而言,如果各指数周一仍然是大幅下跌或者大幅低开,那么可能确实迎来了认购期权的建仓时机,考虑分批重回期权市场。
华为以点带面从芯片开始突破之后,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封锁和限制我们的了,中国的复苏和在高科技领域的崛起与赶超已经是必然了,我们要对自己的国家多一点信心,股市目前的状况已经基本投射了过去一段时期宏观经济的徘徊,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但是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去解决而不是因为有问题就停滞不前,我们这个国家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起飞的,未来也是如此。比如注册制就是一种改革,不过我认为我们一向是在中国特色中开创自己的道路,出了问题不怕,关键是如何改进。我的主张是不必一味照搬国外注册制,中国的市场情况,法制状况,参与者情况都与国外多有不同,借鉴是可以的,但应该针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特色和问题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标准的注册制。少上市几家企业没什么大不了的,标准应该定的够高够严格,惩治立法如果跟不上,就要更加重视过程监管,穿透力度更彻底。法规制度,上市之前要有利于企业融资,上市之后就要偏向股东回报,引导企业长期规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