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华为:轻舟已过万重山

辉常观察   / 2023-09-01 10:31 发布

u=76175549,92557948&fm=253&fmt=auto&app=120&f=JPEG.jpg 

文/孟永辉

 

或许,直到华为Mate 60发布的那一刻,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真正涵义。在经历了至暗时刻之后,华为正在迎来真正属于它的光明。很多人将其定义为华为的「出其不意」,事实上,如果我们了解华为过去几年所经历的一切,就会发现,它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理所当然」。

 

面对芯片限购的疯狂打压,华为并未被吓倒,而是在寻找一种全新的自我蜕变的勇气和方法。无论是对于新生业务的布局,还是从根本上去破解「卡脖子」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看出,华为并未一味地「躺平」,而是选择了一种另类的方式来应对突如其来的挑战。

 

如果对这样一种另类的方式进行总结的话,我更加愿意将其归结为「平常心」。所谓的「平常心」,即,正确地看待自身与对手,正确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且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

 

透过任正非的一系列的采访,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事实证明,华为的这样一种「平常心」,才是正确地看待和应对危机真正应当有的基本素质。同样地,如果我们对华为的这样一种「平常心」进行总结的话,或许,它更像是一叶「轻舟」。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华为的「轻舟已过万重山」,它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

 

 

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一味地被吓倒,抑或是一味地盲目自信,都是不恰当的。正视对手和自己,并且找到彼此的优劣点,才是正确的应对之策。这一点,我们在华为的身上,同样可以看出一丝端倪。

 

不得不说,华为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强大的。它面对的并不仅仅只是一家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而是这个上技术领域相当领先的国家。如果我们将华为比喻成为一只蚂蚁的话,那么,它所面对的竞争对手,则是一头硕大无比的大象。面对这样一个竞争对手,如果一味地束手就擒,势必会有被踩死的风险,但是,如果找到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华为这样一只蚂蚁,同样可以扳倒大象。

 

事实证明,华为做到了。复盘华为实现这一目标的背后逻辑,我们就不难看出,找到自己的优势,回归最原点,并且将这样一个原点和优势发挥到最大,才是保证它可以扳倒大象的根本原因所在。

 

那么,华为的原点和优势是什么呢?我认为,华为的原点和优势在于在科研上的自立自强的能力。即,它有一套完整的科研链路,它可以形成一套属于自身的科研闭环。在这样一套链路和闭环之下,华为可以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正确发展道路。

 

如果我们将华为看成是由一只又一只的蚂蚁组成的蚁群的话,那么,每一个自立自强的,独立自主的研发团队和机构,则是构成这样一个蚁群的蚂蚁。当这些蚂蚁形成了足够多的合力之后,它们就有可能扳倒大象,它们就有可能实现绝地反击。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经常听到「尔要战便战」的豪言壮语,其实,我们同样可以在华为的身上看到这一点。在这句豪言壮语的背后,更多地折射出来的是敢于亮剑的勇气和信心。如果面对挑战,一味地妥协退让,一味地束手就擒,而没有真正找到应对之策,那么,我们势必会被敌人轻而易举地打倒。

 

相反,如果我们拿出「尔要战便战」的勇气,敢于亮剑,敢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方法,那么,或许胜利的天平会朝向弱者的一方。这一点,并不仅仅只是在古代的历史上被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纵然是在现在的商业战场,同样也在一遍又一遍地被呈现。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的滴滴快的的大战,我们看到的美团饿了么的乱战,我们看到的阿里京东的大战,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演绎这一点。同样地,在华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它将这样一种「尔要战便战」的信心演绎到了极致。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这更像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决与果断。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尔要战便战」的决心和勇气,坚决与果断,我们才能真正凝神聚气,一击致命,真正冲破对手部下的天罗地网,实现一次绝地反击。

 

因此,如果我们要寻找华为实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内在逻辑的话,以「尔要战便战」的信心和勇气,敢于亮剑,敢于竞争,或许才是保证这一点可以真正实现的关键所在。

 

 

以竞争对手熟悉的方式来回击竞争对手,才是赢得尊敬的方式和方法,更是突破一切阻挠的关键。对于华为来讲,如果要寻找它可以突破障碍,实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内在逻辑,用对手熟悉和接受的方式来回击对手,或许才是关键所在。

 

我们都知道,竞争对手对于华为的阻挠和打击,其实通过芯片上的卡脖子来实现的。对于华为来讲,欲要和竞争对手实现同场竞技,乃至赢得竞争对手的关注,就必然需要从芯片入手来进行。而华为Mate 60之所以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实现了芯片的完全自主。

 

虽然华为方面并未公布华为Mate 60所搭载的芯片的具体参数,但是,从一系列的数码博主的测评结果来看,华为Mate 60所搭载的芯片丝毫不比主流的芯片弱。这其实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华为已经在竞争对手熟悉的擂台上占据了上风,实现了绝地反击。

 

深入分析,华为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突破的内在逻辑,我们可以看出,用竞争对手喜欢的方式来回击对手,用竞争对手熟悉的方式来赢得对手,才是真正能够保证自身可以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可以预见的是,随着Mate 60的发布,我们还将会看到华为进一步突破芯片的卡脖子难题,真正实现不断地迭代和升级,重新演绎以往华为在操作系统上打破安卓系统垄断的新故事。

 

结语

 

或许,直到华为Mate 60发布的那一刻,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真正涵义。然而,我们在庆幸华为度过至暗时刻的同样,应当更多地去思考和探索华为实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内在逻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知道华为何以能够冲破阻碍,我们才能真正明白华为何以成为华为的内在原因。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行业研究专家,知名KOL。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深度思考与行业观察信息。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