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霸王茶姬缘何会一骑绝尘?】
霸王茶姬,上市了。 在竞争激烈的新茶饮赛道上,霸王茶姬并不是最早者,但却是奔跑速度最快的那一个。 从2017年在云南诞生,到2025年成功登陆美股,霸王茶姬用八年的时间走过了其他的新茶饮品牌需要用更长时间要走的道路。 开年以来,新茶饮赛道上的玩家们开启了上市的加速模式,以蜜雪冰... 展开全文赞 | 评论 04月21日 15:33 来自网站 举报
-
-
【以AI为桨,腾讯、京东们让金融科技启航】
从互联网金融洗牌的第一天开始,人们都开始寻找金融回归实体、回归产业的绝佳方式,后来出现的金融科技的概念,同样将这一目标看成是自身的发展方向。 期间,虽然诸多的玩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以腾讯、京东为代表的玩家们尝试了许许多多的金融科技的新方式,但是,这些新方式似乎始终都没... 展开全文赞(2) | 评论 04月18日 09:28 来自网站 举报
-
-
【可灵AI的启示】
互联网行业正在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全面的变革,如果对于这样一场变革的内在驱动力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AI,无疑是其内在主要的驱动力。 快手孵化出来了可灵AI,并且以可灵AI来驱动自身的发展,无疑是这一趋势的最为直接的体现。 随着可灵2.0视频生成模型和可图2.0图像生成模型的发布,可... 展开全文赞(2) | 评论 04月17日 09:10 来自网站 举报
-
-
【腾讯,扎进「泥土」里】
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之后,腾讯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强势反弹。 无论是腾讯在B端市场上的渐入佳境,还是腾讯在腾讯元宝上的一飞冲天,几乎都是腾讯开始强势反弹的明证。 腾讯的强势反弹,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无论是数实融合步伐的逐步加快,还是AI布局的持续发挥效力,几乎都是腾讯实现当下强... 展开全文赞(4) | 评论 04月16日 09:27 来自网站 举报
-
-
【蜜雪、茶姬们上市的背后】
几乎所有的赛道,都是以玩家们的轮番上市作为终章的,这一点,在新茶饮赛道上,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蜜雪冰城、奈雪的茶、古茗、茶百道、霸王茶姬、沪上阿姨们轮番开始上市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一个相对较为清晰的信号,即,新茶饮赛道,同样站在了一个转折点上。 对于在这一波上市潮当中... 展开全文赞(3) | 评论 04月15日 09:36 来自网站 举报
-
-
【腾讯、京东:AI时代金融科技的「探路者」】
当AI时代来临,金融科技回归实体经济的步伐,更进了一步。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AI对于行业的改造,更多地是从底层开始而非从表层开始。 对于金融科技的玩家们来讲,欲要对实体经济进行改造和赋能,必然需要先找到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方式和方法,于是,我们... 展开全文赞(3) | 评论 04月14日 12:19 来自网站 举报
-
-
【傅利叶,以Fourier N1吹响机器人生态共建的号角】
全身拥有23个自由度、单次运动续航可达2小时以上、最高稳定奔跑速度可达3.5米/秒,兼具稳定性与扛冲击能力…… 这一系列的优质特征,是上海——通用机器人公司傅利叶正式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 Fourier N1的真实写照。 毫不夸张地说,Fourier N1是一款真正让人们可以... 展开全文赞(45) | 评论 (2) 04月12日 08:54 来自网站 举报
-
-
【AI时代,所有行业都值得再做一遍】
AI似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光怪陆离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之下,人们看待所有行业的方式都不再是互联网式的。 正是因为人们跳出了互联网的牵绊,因此,在很多看上去业已尘埃落定的行业,开始有了新的起色,开始有了新的可能性。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可能性,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AI时代,几乎所有的行... 展开全文赞(4) | 评论 04月11日 11:23 来自网站 举报
-
-
【产业互联网,一次B端和C端的双向奔赴】
当AI的浪潮开始席卷各行各业,当人们对于各色AI产品的应用热度不减,产业互联网的样子,正在变得清晰而透明。 曾经,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的是,以互联网玩家们为代表的B端玩家们对于C端的消费行为和习惯的深度改造; 曾经,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的是大型平台的主动以及流量端的... 展开全文赞 | 评论 04月10日 08:44 来自网站 举报
-
-
【阿里、腾讯们用AI让产业互联网「成真」】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下正在开启的这样一场如火如荼的AI新浪潮,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 这个特点,就是曾经改造C端用户的消费和行为习惯的互联网玩家们,开始通过拥抱AI来改造自身,从而找到新的发展突破口。 无论是阿里巴巴开始全面拥抱AI,还是腾讯借助AI来实现老树发新芽的战略,无... 展开全文赞(1) | 评论 04月09日 08:43 来自网站 举报
-
-
【腾讯元宝,不止AI】
当deepseek开始风靡,互联网玩家们开始找到了新的方向。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玩家们,开始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以AI为主导的新发展模式上。 如果一定要在这样一股新浪潮里找到一个弄潮儿的话,腾讯,无疑是最惹人注目的那一个。 看看腾讯元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各大榜单的头部,看看腾... 展开全文赞(4) | 评论 04月08日 13:36 来自网站 举报
-
-
【京东,蹚出金融科技的新路子】
金融科技的未来,究竟在什么地方? 或许,直到现在,我们都很难给出一个相对确切的答案。 然而,这并不妨碍金融科技的探路者们对于金融科技新未来的探索。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业已看到了京东业已蹚出了金融科技的新路子。 如果我们对于京东蹚出的这样一条新路子进行总结与定义的话,回归到... 展开全文赞(1) | 评论 04月07日 15:50 来自网站 举报
-
-
【朱啸虎,再一次预判了一切】
很多人知道朱啸虎,或许依然还是因为他在共享单车风靡时期对于ofo的投资。 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分析朱啸虎对于共享单车投资的成功之处的话,他对于共享单车未来发展的预判,或许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时间的指针来到了2025年,当我们开始被来自AI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地侵袭的时候,朱啸虎再次以... 展开全文赞(35) | 评论 (3) 04月04日 16:26 来自网站 举报
-
-
【腾讯、京东,打开AI时代金融科技的新蓝海】
当下,一场以AI为主导的新变革,正在各行各业上演着。 如果对于这样一场变革进行总结与定义的话,用AI去做那些在互联网时代想做却做不了的事儿,用AI去达成那些在互联网时代尚未达成的目标,无疑是一个主要方向。 金融科技,作为一个在互联网时代衍生和发展起来的果实,自然同样不可幸免地走... 展开全文赞(5) | 评论 04月03日 10:38 来自网站 举报
-
-
【小杨哥,湮没在新江湖里】
小杨哥的归来,并未引起太多的波澜。 毫不夸张地说,小杨哥的归来,淹没在了万千AI的狂欢之中,类似抖音的杀手级的AI应用,几乎掩盖了这一切。 当AI业已走入到临界点时刻,小杨哥的归来,或许更多地具备的是象征性的意义,曾经属于他的那个时代,或许正在渐行渐远。 的确,在小杨哥离开的这... 展开全文赞 | 评论 03月25日 09:38 来自网站 举报
-
-
当智能手机形态创新陷入\"折叠屏即正义\"的思维定式,华为Pura X以侧面展开的16:10阔型屏撕开行业想象力的天花板。这不仅是对物理形态的颠覆,更是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屏幕即服务\"逻辑的重构——当柔性屏技术突破将折叠厚度压缩至毫米级,用户获得的不是一块折叠的玻璃,而是承载创...当智能手机形态创新陷入"折叠屏即正义"的思维定式,华为Pura X以侧面展开的16:10阔型屏撕开行业想象力的天花板。这不仅是对物理形态的颠覆,更是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屏幕即服务"逻辑的重构——当柔性屏技术突破将折叠厚度压缩至毫米级,用户获得的不是一块折叠的玻璃,而是承载创作、观影、社交等多元场景的"空间折叠器"。 这场折叠屏终局之战,本质是操作系统生态的军备竞赛。鸿蒙OS 5的出厂预装昭示着华为已越过"兼容安卓"的过渡期,120个头部应用的深度适配构筑起原生生态的护城河。值得玩味的是,鸿蒙版与抖音商城的迭代方向:前者强化社交资产沉淀,后者加速内容电商闭环,这恰是手机厂商构建"操作系统-硬件-服务"三位一体生态的绝佳切口。 折叠态3.5英寸外屏的1:1比例设计,暗含对移动互联网流量逻辑的解构——当竖屏短视频与方屏社交形成新的视觉范式,硬件厂商已从被动适配转向主动定义交互标准。华为提供的应用过渡方案更像生态进化的缓冲带,让开发者有时间将"适配鸿蒙"转化为"重构体验"的战略机遇。 在万物互联的临界点,折叠屏手机正蜕变为数字生活的"核心枢纽"。华为加速鸿蒙化的深层意图,是通过硬件形态革新倒逼软件生态进化,最终实现"折叠的不是屏幕,而是数字世界与物理空间的次元壁"。这场战役的终章,或许会以"折叠屏"概念的消解为标志——当屏幕形态彻底服务于场景需求,人机交互的终极形态才真正浮出水面。
赞(4) | 评论 03月21日 10:34 来自网站 举报
-
-
当库克把Apple TV+订阅用户突破4500万的消息写进财报时,或许正在经历科技史上最昂贵的战略转折。年亏10亿美元的数据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戳破了流媒体赛道最后的幻想泡沫——即便贵为全球市值之王,也难逃新商业文明的铁律。这绝非简单的投入产出失衡,而是整个数字内容产业集体焦虑...当库克把Apple TV+订阅用户突破4500万的消息写进财报时,或许正在经历科技史上最昂贵的战略转折。年亏10亿美元的数据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戳破了流媒体赛道最后的幻想泡沫——即便贵为全球市值之王,也难逃新商业文明的铁律。
这绝非简单的投入产出失衡,而是整个数字内容产业集体焦虑的具象化呈现。苹果用硬件帝国的现金流哺育内容生态,本质上是数字时代"用算力换注意力"的终极实验。订阅用户的增长曲线越是陡峭,越暴露出"流量幻觉"对商业逻辑的扭曲:当用户为免费硬件捆绑的会员而来,平台就沦为没有定价权的流量管道;当原创内容变成维系硬件生态的赠品,影视工业化体系就异化为吞噬现金的黑洞。
流媒体战争演进到今天,早已超越单纯的内容竞赛。苹果的困境折射出科技公司集体转型的深层悖论:硬件厂商试图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内容产业,却陷入"既要保有硬件利润,又要烧钱换市场"的认知陷阱。这种既要又要的战略贪婪,恰恰暴露了产业迭代期商业逻辑的混乱——当iPhone的边际成本遇上影视内容的沉没成本,库克桌上的损益表注定写满纠结。
苹果的十亿美金学费,实则是给整个数字内容产业敲响的警钟。流量为王的时代正在终结,当用户时长触达天花板,当内容通胀稀释平台价值,所有玩家都需重新审视商业本质:究竟是要做收割注意力的流量贩子,还是成为创造文化价值的数字剧院?这个问题的答案,或将决定科技巨头们未来十年的命运分野。赞(2) | 评论 03月21日 10:17 来自网站 举报
-
-
永辉超市的困境,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传统零售业在新消费时代集体面临的生存焦虑。京东的离场绝非偶然,资本用脚投票的背后,是市场对永辉战略摇摆的失望——从超级物种的折戟到如今对胖东来模式的仓促效仿,这家企业似乎始终在追逐风口,却从未建立真正的护城河。当负债率突破87%的警戒线,永辉的...永辉超市的困境,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传统零售业在新消费时代集体面临的生存焦虑。京东的离场绝非偶然,资本用脚投票的背后,是市场对永辉战略摇摆的失望——从超级物种的折戟到如今对胖东来模式的仓促效仿,这家企业似乎始终在追逐风口,却从未建立真正的护城河。
当负债率突破87%的警戒线,永辉的转型早已不是商业模式的取舍,而是一场与时间的生死竞速。胖东来模式的温情服务与员工激励固然动人,但许昌的土壤未必能滋养全国市场的枝蔓。永辉的致命伤在于,试图用重资产运营的躯体套上轻资产模式的铠甲——那些免费充电宝、宠物寄存区的精致服务,在每平方米租金差异巨大的全国门店中,都可能成为压垮现金流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不必说供应链变革所需的巨额投入,在应付账款堆积如山的当下,供应商的耐心比消费者的忠诚更早面临考验。
叶国富的关店计划暴露了壮士断腕的悲壮,但资本市场更关注断腕后的造血能力。当山姆会员店用全球供应链打造差异化选品,当盒马以数据驱动重构消费场景,永辉的"裸价策略"更像是对价格战路径的路径依赖。那些被寄予厚望的调改门店,短期客流回升不过是消费猎奇心理的投射,能否持续转化为复购率,终究要回归商品力的本质较量。
万达股权交易的爆雷,犹如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前兆。当38亿应收款悬而未决,永辉的资产负债表已如绷紧的琴弦。更值得警惕的是,创始人减持与京东清仓形成的共振效应,可能引发机构投资者的连锁撤离。在这个信任比黄金更珍贵的时刻,永辉需要的不只是胖东来的服务哲学,更需要一场触及灵魂的变革——或许该放下区域老大的身段,在收缩中寻找聚焦的力量,在供应链深挖中重筑竞争壁垒。
新零售的终局不会是模式的复制,而是核心能力的重构。永辉的救赎之路,不在于能否成为第二个胖东来,而在于能否在资本寒冬中,找到属于传统零售的价值锚点。当潮水退去,或许我们终将明白:商业的本质,从来都不是对成功者的模仿,而是对生存逻辑的敬畏与坚守。赞 | 评论 03月20日 14:15 来自网站 举报
-
-
当头部主播用安眠药剂量丈量行业温度时,直播电商看似繁荣的GMV数字突然显露出血色。董的困兽之斗,撕开了流量经济最残酷的真相:算法编织的黄金牢笼里,连顶流都活成了\"数字人质\"。这场个人与系统的博弈暴露出三重结构性矛盾:其一,平台将主播异化为\"情绪永动机\",要求其永远保持亢奋...当头部主播用安眠药剂量丈量行业温度时,直播电商看似繁荣的GMV数字突然显露出血色。董的困兽之斗,撕开了流量经济最残酷的真相:算法编织的黄金牢笼里,连顶流都活成了"数字人质"。
这场个人与系统的博弈暴露出三重结构性矛盾:其一,平台将主播异化为"情绪永动机",要求其永远保持亢奋的表演状态,却漠视肉身凡胎的生理极限;其二,商业逻辑野蛮侵入私人领域,老家紧闭的大门与失眠夜里的药片,丈量着流量狂欢对个体生活的吞噬半径;其三,"使命感绑架"形成的道德枷锁,让300人团队的存在反倒成为困住创始人的绳索。这些矛盾共同指向直播电商行业的价值悖论——用"家人文化"收割情感,却用工业化标准压榨人性。
董现象的本质,是算法时代"超级个体"的集体困境。当平台用流量算法将主播催化为现象级IP时,也同步完成了"人"向"数字资产"的异化过程。主播越是成功,就越沦为维系流量机器运转的"数字电池",连表达疲惫的权利都被冠以"辜负粉丝"的罪名。这种困局折射出直播电商商业模式的致命缺陷:过度依赖人格化IP的脆弱性,与对人性可持续性的系统性忽视。
行业需要警惕的是,董的挣扎绝非个案,而是MCN机构与主播关系失衡的必然产物。当"与辉同行"这类IP的存续高度依赖单一主体的精神耗损时,暴露的不仅是企业抗风险能力的薄弱,更是整个行业价值链条的扭曲——资本在享受人格IP红利的同时,却未构建相应的风险缓冲机制。这种涸泽而渔的发展模式,终将反噬行业的长期价值。
破局之道或许藏在这三个维度:首先,平台需建立"数字"保护机制,用技术手段隔绝商业流量对主播私域的侵蚀;其次,MCN机构应重构利益分配模式,将主播身心健康纳入企业ESG评估体系;最重要的是推动价值认知革命,行业必须意识到——真正可持续的直播生态,不是培育更多"殉道者式"顶流,而是建造能让普通人持久发光的内容星座。只有当主播不再是算法囚徒,直播电商才能摆脱"流量诅咒",进化为真正健康的商业形态。赞(3) | 评论 03月20日 11:17 来自网站 举报
-
-
当市场还在解读小米\"史上最强年报\"的财务密码时,雷军团队已悄然展开一场更具深度的组织变革实验。连续十二个月高频次、大规模股权激励的\"组合拳\",绝不只是业绩爆发的庆功仪式,而是科技巨头在行业转折期重构生产关系的战略觉醒。这份年报最值得玩味的不是3659亿营收的绝对值,而是其...当市场还在解读小米"史上最强年报"的财务密码时,雷军团队已悄然展开一场更具深度的组织变革实验。连续十二个月高频次、大规模股权激励的"组合拳",绝不只是业绩爆发的庆功仪式,而是科技巨头在行业转折期重构生产关系的战略觉醒。
这份年报最值得玩味的不是3659亿营收的绝对值,而是其收入结构展现的生态韧性。手机×AIoT与智能电动汽车两大业务形成的"双引擎",本质上完成了从智能硬件公司向生活场景服务商的蜕变。但更关键的突破在于,小米通过将3,877名雇员与服务供应商纳入股权激励体系,正在尝试打破传统制造业"资本独占创新红利"的惯性。这种将产业链关键节点转化为利益共同体的做法,实则是应对智能汽车、AIoT等复杂业态的必然选择——当技术创新进入深水区,唯有重构生产关系才能释放生产力。
股权激励的常态化运作,暴露出科技行业竞争维度的根本转变。在硬件参数竞赛趋近极限的当下,人才与生态伙伴的忠诚度已成为比芯片制程更稀缺的战略资源。小米看似慷慨的股票派发,实则是用资本市场的未来预期置换当下的创新动能。这种"用股权换主权"的策略,本质是将企业估值从财务增长叙事转向组织活力叙事,在智能汽车生死竞速的关键时刻,用真金白银锁定核心人才的长期价值。
但硬币的另一面同样值得警惕。当股权激励从特殊奖励变为常规动作,可能催生两种异化风险:其一,资本市场的波动性或将反噬组织稳定性,股价涨跌直接牵动团队士气;其二,过于依赖物质激励可能弱化使命驱动的创新文化。小米需要证明的是,这些股票不仅是财务奖励,更是参与未来价值创造的"数字门票"。真正的组织革新,应该让每个持股者都能在智能汽车的产线、AIoT的实验室里,触摸到股权背后的技术主权。
值得行业深思的是,小米模式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智能化转型深水区,传统薪酬体系已无力承载跨界创新的不确定性。股权激励正在从人才管理工具升级为生态协同介质,它既要解决造车新势力与手机团队的利益协同,也要平衡短期亏损业务与现金牛部门的资源分配。这种"用股权编织创新网络"的尝试,或许会成为中国科技公司对抗硅谷巨头组织优势的新范式。
站在产业升级的转折点,小米的探索传递出清晰信号:未来的科技竞争,不仅是技术路线的比拼,更是生产关系创新的较量。当股权从资本符号转化为创新纽带时,企业才能真正突破"激励内卷"的困境,在人才战争与生态博弈中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场静悄悄的组织革命,可能比财报上的数字更能定义小米的未来。赞(2) | 评论 03月20日 11:04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