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李志林周评:“三端”改革政策推出的最佳顺序应是怎样的?

李志林   / 2023-08-12 11:53 发布

各位投资者朋友,大家好,我是忠言

今天是8月12号 星期六

今天跟大家讨论的话题是

“三端”改革政策推出的最佳顺序应是怎样的?


第一个观点

振兴股市已成为大政方针

这一点毋庸置疑

7月24号重要会议提出了

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常务会议也强调了这两句话

重要会议的第二天

股市的主管当局证监会马上召开了工作会议

证监会称

要综合施策协同发力

大政方针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位

综合施策,协同发力的前面还有一句

就是要从融资端、投资端、交易端上

综合施策,协同发力

所以这个变成了大政方针

我想我们应该从这个高度去看问题

这也是我们三年疫情后的经济复苏

今年上半年不如预期

稳经济拉动消费,这个压力很大

可能已经把股市来作为一个必要之举

也可能是唯一之举

因为这是世界上主要国家发生危机后

比如欧债危机,美国金融危机,日本经济危机

他们走出这些危机共同的途径

就是振兴资本市场、振兴股市

现在看来效果是现成的,经验也是现成的

终于可能想到要在我们中国来试一试

所以这一点很多的投资者,包括我在内

是抱有良好预期的,我相信最终是不会落空的

虽然眼下还渺无音信,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

试图从交易入手

我认为不太妥当,要慎重

比如这三个星期

市场里面传的最厉害的一个是降印花税

我认为这是有效果的

但是降印花税涉及到众多部门

可能还要人大批准

需要时间的,这个决策需要时间

而市场马上就讲的有板有眼的

说什么交易试点试盘已经开始了等等

说要实施T+0了

这个问题要慎重,投资者不要上当

T+0对整天看盘的做差价的投资者来说是利好

但是对长线的机构投资者来说是利空

对券商来说是利好,增加交易量和手续费

对投资者来说是利空,你的摩擦费大量在消耗

而且T+0可能最终结果会把股市和股价越搞越低

因为涨不上去,就往下做嘛,反正做差价

因为这个股市我们没有真正的做空机制的

一般的投资者只能做多赚钱

你不能卖空的

所以如果有人带头做空的话

比如说本来是一直在20几块的

把它打到十块左右,在下面做差价

上面的人就永远在冬天的山岗上喝西北风

另外很多投资者以为自己行、我眼明手快

我动作快,我肯定做Y+0能赢的

但是你忽视了一点

现在人工智能量化交易非常盛行

如果可以T+0的话

一定有一些计算机出身的高手

他们选择一两百个,两三百个比较活跃的

业绩还不错的,有成交量的小盘股

然后利用量化交易,涨3%就盈利了结

跌1%就割肉,一天可以交交易一二十次

钱都给这些人赚去了

你动作再快的高手,你手工也做不过他

如果此风蔓延,各路机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

都这么搞量化交易来做T+0的话

那这个市场天天成交量两万亿三万亿

成为全世界最投机的股市

最后必是再取消T+0,一定是这个结果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原来的T+0怎么会变T+1的?

就是因为过度投机

虽然我们中国股市现在低迷

但是从市场的换手率投机性来讲全世界第一

美国股市一天成交量500亿美元,3500亿人民币

日本股市一天只有100亿美元,700亿人民币

我们今天还有7600亿

这个T+0不现实

我问过搞券商的,一些后台的,搞设备的

搞交易的,搞结算的,请教过他们

他们说如果真的要搞T+0

至少在技术上、柜台上、结算上、登记公司

方方面面准备要一年,至少要一年时间

所以这个利好是等不到的

我知道很多公募基金,包括保险资金

国家队、社保都强烈反对T+0

因为他们也不可能做差价的

另外还有上班族,他们中线投资的,理性投资的

一会儿涨停板,一会儿跌停板,叫他们怎么上班?

所以这三个星期搞来搞去,就在搞这个T+0

然后券商趁机涨了百分之二三十

我前几天就说券商显疲态不行了

周五终于跳水,券商板块大部分个股都大跳水

都是跌4%-8%以上

带动整个大盘又跌破了3200点

如果交易端改革

也不要像交易所昨晚推出的100+1股交易

这是开玩笑吗?

就像广大投资者等待着去吃烤全羊

来自方方面面的满桌的人都在等烤全羊

结果上来的首先是一大盘的油炸果蝇

坐在桌上的或者正在进场的

进来的人看到这个东西就恶心

然后都纷纷退场了

所以周五就是看到了100+1股

101股,102股都可以买,这叫利好?

把人家看的全部倒胃口

就像看到了果蝇那样的,看不到烤全羊

都纷纷退场,洗手不干了

那真的交易端上改革还是有事情可以做的

比如取消红利税

因为拿红利的本身就是股东

他在上市公司那里已经交过所得税

交过营业税,交过增值税了

为什么再分给股东红利还要交一次所得税

这没有理由的,这个可以取消的

再比如

我们好不容易银行股四块八毛分了两毛五红利

变成了四块五毛五,成本是四块五毛五

然后红利分到手,马上就股价就跌下来了

这没道理

红利是奖励你中线投资的,理性投资的

你还是四块八毛,昨天是什么价,今天还什么价

这个是鼓励大家积极投资

这种事情他该做的没做,来了个100+1股

闹了个大笑话

那么总的来说,这是第二个观点

我认为交易端的改革可以押后

多思量、要慎重考虑了以后再推出

而不要像现在那样的大报不响的

你看到这些大报纸,如

中证报、上证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讲过T+0吗?一句都没讲

谁讲的?北京商报、华夏时报这种小报

再那里说要实施T+0了

我的午评里面每天都在反对,而且说不可能

技术上也不可能

结果有人又来造谣了

说正在进行试点每天一次的T+0回转交易

结果又被辟谣,没有这回事

所以这三个星期的折腾就折腾在交易端的改革

什么东西都没推出,弄得市场一团糟

这是第二个观点


第三个观点

融资端改革最重要是核心

但是推出的顺序可以先易后难

因为这个问题最重要也是最难的

因为它的利益纠结最大

在我们投资者一方

希望新股少发一点,发的展慢一点

但是在另外一方阵容非常大

融资方上市公司,一上市就是几十个亿

像前天一个新股威力

上市最高的时候身价150亿

收盘65亿,周五又变成70亿

一上市就是这样的暴富

所以他希望上市

连生产狗粮、猫粮的企业都来上市了

我非常愤怒,是不是要把火葬场也拿来上市?

也有需求,也是实体经济,也要支持一下

这个不行

券商承销商希望多上

就像讲的玻璃商希望天天下冰雹

雨伞商们希望天天下雨

我们券商希望成交量越大越好

T+0、新股每天发十个最好,它的承销费就拿得多

券商、承销商、中介机构

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

他们希望多上,多上收益就大

还有交易所希望上

三个交易所上海、深圳、北交所

三个交易所在抢资源

谁抢的多,谁的利益大,谁的成绩大

还有证券的

他是以一年发了多少新股

首发融资多少、再融资多少

来评价自己的政绩

还有各个部门

因为上市的企业,它涉及到各个行业

有的是工信部的,有的是科技部的等等

各个部的利益都在支持企业多上市

我的部里面的工作有成效

还有企业所在的省市都在报

本省市希望在五年之内要达到500家

就是这样的目标来作为省里面的政绩

你看投资端人数虽然多,有2亿多

但是势单力薄,人微言轻没用

我刚才讲了方方面面

所以这个利益平衡很难的

要达到一致意见非常难的

因为我们的新股上市制度和监管制度

以及对违规违法的惩罚制度

总的来说是比较松的

大家有没有想过问题

美国股市从零八年到现在15年大牛市

从6400点涨到36000点

他一年发的新股IPO是多少知道吗?

今天我看到了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著名证券专家吴晓求公布的数据

美国股市每年新股发行募资200到300亿美元

也就是1400多亿到2200亿之间

我们这里多少?首发募资6000多亿

再融资,再加上大小费减持一年要减三万亿

所以这个市场的存量资金越抽越少

没有新的资金进来,那怎么办呢?

为了满足新股的上市,而且还要给高价

那么只有一条道路,就是把老股的股价

像压缩饼干一样的压压压,把它压扁

所以一旦套牢老股的人是很难有翻身的机会

就迫使一些高手他不长期投资持股

他就在热门股当中天天做差价

就保持自己的资金是活水

那是逼出来的,逼上梁山

美国没有新股排长队的情况

还有美国股市再融资一般是不批准的

他们汇考核你的首发融资到底产生了多好的效益

使用效率怎么样,跟同行比一比怎么样

一般考核下来都不合格,那就不可能再给你再融资了

美国上市公司融资只有一次,没有第二次

我们这里年年在融资的都有

再一个美国没有大小非减持问题

因为它上市股权就分散了

一减持就失去大股东地位,马上有人来收购

就是说美国股市上市公司它是有天敌的

这生态平衡一定要有天敌的

花花草树木的天敌是谁?虫子

虫子的天敌是谁?鸟

我们A股的上市公司没有天敌

因为他百分之五六十七八十的股权

他稳坐钓鱼台,稳赢的

就像周四上市的三个新股

他都拿出1/10的股份来发行,1600万股来钓鱼

然后剩下的股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你炒的越高,我今后就抛得越高

所以会出现上市首日涨3700%

这样的史上最大的IPO首日涨幅

这就是充分暴露了我们的股权结构的弊端

所以刘继鹏教授讲的对

但是这个改革要涉及多少人的利益

涉及到原先定的制度,现在要改没那么容易

有人说大小非不应该三年,应该八年十年

你要改,谁来决定?怎么改?什么理由?

所以有的好扯皮了,就无法取得一致

所以融资端改革涉及到供求关系

是资本市场最本质的关系,是核心的核心

但是短时间解决很难

呼声很高,但是解决很难

市场人士不知道提了多少遍

我想也应该知道A股长期的熊市症结在于供大于求

但是他没办法,他的考核指标就是发新股

所以这个问题先易后难,难的问题放在后面

这是第三个观点


第四个观点

牵一发可以动全身的是投资端改革

交易端、融资端先放一放

牵一发而动全身投资端改革

而投资端改革里面内容很多

我不细讲,我讲重中之重,讲主要矛盾

就是什么?就是四年前2019年

金融稳定委员会公开表示

要成立国家金融稳定资金

确保A股中国资本市场能健康稳定发展

要激发市场活力,现在这个机构撤销了

但是还在,没有下文了

我想我们的政策是有连续性的

我认为所有的改革不如你先做这一项

成立国家金融稳定基金,也就是平准基金

高的时候抑制它,低的时候托住它

要有一定的规模,我感到至少市值的5%

现在市值5%就是四万亿

有人说拿出这么多资金?没问题!

现在钱多的很,大量的都存在银行里

就在吃1%-3%的利息

那么你把这个四万亿作为金融稳定基金

在资本市场里面可以享受到5%以上的回报

国家不会吃亏,政府不会吃亏

因为钱很多,没地方投

你要去投项目,都是重复建设的

投到若干年以后又是坏账

最值得投资的就是成为国家金融稳定基金

如果你宣布设立金融稳定基金从什么时候开始

只要你这个消息发出来

我相信明天A股就暴涨,为什么?

有一百三十万亿的居民储蓄资金

还有一百四五十万亿的金融机构的存款

他们甘心吗?

你国家要拿四万亿去买股票了

对不起,我抢了

所有这个效应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可以1 : 2,1 : 3,甚至1 : 5数量的资金被带起来

四万亿可以带动二十万亿的居民投资

我们的金融市场马上就火起来了

那么有人说会不会有泡沫啊?

国家的资资金进去会不会有风险

我们沪深300的市盈率只有11倍

美国标普500的市盈率26倍

你说有风险吗?

我们现在沪市的平均市盈率12倍左右

深市的平均市盈率22倍左右

加起来大概就是15倍左右

美国股市的加权平均市盈率25倍

所以无论怎么比,我们只有人家的一半

不说低100%吧,低50%那是稳当的

至于跟日本股市比,我们的估值优势更大了

当然,香港股市的估值比我们A股还要低

我去看了看香港股价,饭都吃不下了

20几块的股票都算高的,

昨天我看到中信证券A股26块

我看香港13块港币

相当于十块出头人民币,你这里买26块

所以买A股的券商股真是傻瓜

除非发动者是赚的

后面去追涨的都是套牢

要解放要一年以后,一年一次

A股的估值很低

所以国家金融稳定基金完全可以放心的进去

可以带来1 : 3--1 : 5的居民存款

把A股就推上去了

我相信如果这个消息出来

到年底A股就是3800点

如果融资端的、交易端的改革措施也相继配套出来

说不定还4000点

人气一来发新股都打不下去

我们2015年无论发多少新股

他还是这样的暴涨再暴涨

最后只好要查资金,查配置,查机构资金

最后才把这个火扑灭

这个金融稳定基金,我认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把股市带到3800

然后消费拉动了,餐饮、旅游、娱乐等全部带起来了

经济投资也拉动了

有钱了,比发十万亿的消费券效果好多了

只要股市里面涨上去了

有钱,他就消费了

所以拉动经济,拉动消费,这招最灵

所以我相信也在动脑筋从哪里突破

我今天讲的四个观点,第四个观点最重要

就是国家金融稳定基金,讲了四年把它落实

推出四万亿,以后根据情况还可以增加

这是最后一条最重要

第一条是一个前提

我们相信振兴股市已成为大政方针

如果没有证监会说这是大政方针

我也不敢说这个话

那自己要吃苦头,还要害害别人吃苦头

因为这是证监会第二天会议上面公开报道说的

所以我相信这是真的

现在问题可能他们还没找到正确的顺序

也没有找到一个突破口

当然,根据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

《证券日报》头版的评论里面讲的

证监会正在制定投资端改革方案

说明这个事情不是子虚乌有的,是有的

现在问题是什么时候推出的问题

那么怎么办?指数又跌破3200点

3189了,又要往3144方向去跑了

那么前段时间高位抛掉过的投资者

机会来了,拉开距离

盯住那些前期上涨放巨量,下来缩量的

一些活跃的、有核心技术的、大资金介入多的

十大股东里面机构多的、有核心产业的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这些个股

拉开距离买下去,我想一定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