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志林周评:融资端、投资端、交易端的改革该如何进行?预期的可能性有多大?
李志林 / 2023-07-29 16:34 发布
各位投资者朋友,大家好,我是忠言
今天是7月29日
又在每周的忠言周评视频和大家见面
今天跟大家讨论的话题是
融资端、投资端、交易端的改革该如何进行?
预期的可能性有多大?
一段时间来,尤其是这两个月
我开始了每周的周评视频之后
我谈论的话题聚焦在
投资端、融资端和交易端的这三端改革上
许多股市的专家、市场人士、著名人士
像刘继鹏等也不断的呼吁
试图唤醒一心在闷声不响的发新股的
能把他们唤醒,引起他们的重视
终于在上周末收于3167点
本周一跌到3151点
离6月16日的前低点3144点只有7点
这个时候着急了
周二白天重磅会议,晚上就发布了会议信息
提出了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周二股市大涨,9480亿的成交量予以积极回应
但是周三呢?证监会的会议发出的信息
给市场浇了一盆冷水
提出了科学合理IPO
这个科学合理,比较笼统,空洞含糊
使投资者感到不满意
所以周三周四缩量连跌两天
周四晚上传来了在召开头部券商座谈会
听取振兴资本市场的建议
同时也有各种各样的传言和小作文在流行
所以市场以券商板块,中信证券东方财富涨停为标志
金融板块里面的保险、银行等
还有数字经济板块也大涨
使整个股市跑步上扬
不仅站稳了五周均线3205点
站稳了3230点的关键位
同时创出了3245点的反弹新高
并且还收复了半年线3260点
直接收到了3375点
把各条均线放量全部踩在脚下
所以这一周各个指数都是周阳线
北上资金这次一反常态
也与内资反着做,连续四天买入397亿
所以外资比内资看得好
所以这一周可以说是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上周末人们还在担心3144是不是要破
现在看来破不了
第一个话题
这两个表态的背景是什么?
我认为有四点解读
一是就指数跌破了3200,有创3144点前低点的危险
八个指数中有六个跌破了去年年底的收盘指数
就是说经济增长阳线5.5%
但是各个指数已经收了阴线了
这个市场怨声载道
第二个背景就是
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全输的局面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有82%的基金上半年是亏损
私募也是亏损,北上资金也亏损,保险资金也亏损
社保基金以前一直报盈利的,今年没报估计也亏了
银行理财券商信托,整个市场满盘皆输
这个市场就玩不下去了,基金发不出了
大盘股发不了
周二因为会议的消息
结果大涨的时候就趁机把华宏公司发掉了
现在650亿募资的先正达还没办法发
如果下周再涨,估计也要发掉了
股市大涨的时候就是发大盘股的时候
但是股市一直跌,大盘股就迟迟发不出去
第三个背景就是上半年A股的上证指数
深成指、创业板在全球股市当中垫底倒数123名
而美国的纳指涨30%几
连日本的股市也涨20%多
跟美国英美英法德,印度,日本,越南
甚至包括我们的台湾地区这个股市
我们A股市全球垫底,亚洲垫底
第四个背景就是经济的压力空前
会议上面是这么说的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主要是国内外需求不足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都会发现
中产已经消费不动了,消费不足
拉动中国经济历来的三驾马车
上半年的投资只增长4%,消费增长9.3%
进出口负增长12.8%
这是改革开放45年所没有的
最多的时候我们的进出口增长百分之五十八点几
对GDP的贡献非常大
那么现在三驾马车不行,那怎么办呢?
要拉动消费,必须要让投资者
让居民手中有钱敢消费,敢投资
这样经济才能够复苏
这方面我们看到之前欧洲欧债危机
结果他股市牛市解决了
零八年美国罕见金融危机罕见,结果美国股市走大牛
从6400点涨到了三万三千点,结果也解决了
然后今年美国通胀,那么它拉动股市
把通胀的风险也化解了
以前还有通缩也是通过拉股市,把通缩解决了
有的地方出现了危机
像美国今年出现了银行危机
还有国债上限的危机
也通过拉股市把它化解了
所以美国的标普、纳指都创今年新高的
道指还差3%-4%也要创历史新高
人家是11次加息
如果这个情况发生在其他地方
那股市不知道要跌到什么样的程度
加息把股市该跌,美国股市偏向反
加息,股市照样上涨
把该有的风险就化解掉了
所以我们这次政府和
试图也送过活跃资本市场,提升投资的信心
来解决消费和经济的问题
所以应该说是非常重视的
第二,三端的改革关键是什么?
我认为关键是要改变以扩容为政绩标志的政绩观
像这个证监会会议上说的,扎实推进监管转型
这是他们自己提出的
从融资端的发展来看
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股市从无到有变成了5300只股票
并且每个1000只时间越来越短
第一个1000只11年,第二个1000只十年
第三个1000只八年,第四个1000只三年
第五个1000只两年
就这样的一个全世界、史上未有的罕见的扩容
这个成绩是非常大的
把市值做到了今天是九十五万亿
全球第二大的股市
那么投资端的改革又如何呢?
投资端的发展应该说是不及格
A股从08年开始到现在十六七年了
老是在三千点徘徊
人家的股市涨了五倍十倍的增长
所以我们在投资端上面应该说是失败的
1.5亿的股民,6亿的基民
绝大多数,90%以上都是常年亏损的
而我们的GDP从32万亿到了去年底的122万亿
那今年要130万亿以上了
足足涨了四倍多
但是股市一直在3000点徘徊
这个是不正常的
为什么造成这个情况呢?
我感到是跟的政绩观有关的
他的政绩观汇报工作时
股市规模多少,股票市值有多少
机构有多少,投资者数量有多少
从来没有说投资者的财富增长了多少?指数涨了多少?
这个没有
所以这是一个政绩观的问题
所以光对投资者进行教育不行
还要让投资者财富增值
在股市里像早年那样的让投资者做大做强
这样的话用不到动员
会有大量的股市新人带着资金进来
所以我感到融资端的发展硕果累累
投资端的发展应该说是不及格,是失败的
投资者是全面亏损的
结果就造成了一级市场通过扩容
在每日、每周、每月在不断的造富
一个上市公司上来就是十几个亿万富翁
那么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呢?
就屡屡的就被割韭菜
久而久之就造成了A股的两极分化、贫富不均
这现象越来越严重
中产阶层的财富实力越来越缩水
这样的话对消费和经济都是非常不利的
政绩观的另外一个表现
就认为只要通过新股不断的扩容了
股市的规模扩大市值就大了
这样对经济的支持就大
但是还应该包括
让二级市场的股市指数和平均股价上涨
来增加股市的规模和市值
这个更实在,这是两头进行的
一级市场上市公司的上市
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的财富增值带动了市值增加
两方面结合起来把阿古搞大搞强
这个才是应有的政绩观
所以我认为现在要搞三端改革
重要的是转变政绩观
要监管,要转型
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问题
就是融资端如何改革?
融资在快速的发展之后的这个融资端如何改革?
第一点,我认为这次证监会提出了科学合理IPO和再融资
我认为这个科学合理不能作为一个橡皮筋
或者是有监管者自己掌握的
他认为科学合理就科学合理
应该是有不同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然后需要有定量化的
我认为一个是跟A股指数的表现要挂钩
比如说如果A股指数的涨幅是年阳性的
收的年阳线,而且涨幅达到GDP的5.5%
甚至大于5.5,那个时候也可以稍微多一点的发新股
甚至发一点大盘股
如果是收年阴线的
像到上周为止,八个指数中六个都收年阴线
这个时候应该尽量少发新股
尤其是不能发大盘股
这是跟指数表现挂钩
第二个跟成交量挂钩
比如八千亿左右的成交量
那么你一次发五个,平均每天一个
这也是全世界股市最快的扩容速度了
人家很少有像我们这样发新股的
公司也不愿意上市
因为他说监管的成本,违规的成本太高
比如达到一万亿首较量的时候
那么你可以每周发六到八只
日成交量达到1.2万亿的时候,你可以发十只
在1.5万亿的时候,可能10只以上
当然这个都不是绝对的数量
就是这个意思,根据成交量的大小
每周IPO的家数都是可以双向浮动的
像前几天公布的下一周新股排片表,下周十只
什么时候定的?
就昨天7000多亿成交量的时候就定了下周十只
当然今天指数涨上来了
这是第一点科学合理,要定量化来管理
第二限制三高发行
现在新股三高发行,尤其是高发行价
谁定的?是承销商、小非
还有场外的网下配售的机构来定的
所以他们出于自身利益,定的越高越好
小非希望高,一年以后减持价减就高
券商希望高,中介费就拿的多,承销费就多
场外机构高呢,上市以后抛售获利大
既然是新股发行,发行人应该是有比较多的话语权
就是上市公司你要发行,你发什么价
现在的上市公司也希望发的越高越好
高,一个是募资多
另外,我的形象好,我的价格高
三我以后的大非减持价格就高
那么我认为
可以把发行价定价权主要交给上市公司
但是有一个条件
发行价就是你今后减持的底价
就低于这个发行价,你就不能减持了
你80块钱发行,以后到了20块
你就不能减持
如果这一招出来
上市公司第一举举手表态反对高价发行
反对高市盈率发行,反对高超募
我还要考虑不是眼前,而是今后
眼下上市就好,募资就好,够用就好
要为以后自己的切身利益考虑进去
第三就是接差的亏损的
不是国际民生当中非常重要的,可有可无的
也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这些公司
多一个少一个无关紧要,不上也罢
像这些公司就让他不要上,不要来凑热闹
亏损的上市也是对投资者的伤害
有一些已经具备退市条件的公司居然发新股
发行价还38块,这个是大笑话
第四就是今后的新股发行
要在股权结构上改变一股独大
根据国外的一些五百强的大公司
它的控股比例很少超过20%的大股东
我们动不动就是五十六十
能不能把它降下来?
刘继鹏和我都主张控股股东的比例降到30%
但是有人说30可能上市公司蛮难接受的
那么是不是就从40开始呢?
已经是大股东了,这样的话你减持的余地就小
然后减持还有底价
你就把你的主要精力
踏踏实实的放在去搞好企业的经营
提升业绩,更好的回报股东
为经济发展服务这方面去
而不要想整天想着算着日子
我什么时候可以减持,拿多少钱
我现在有多少身价
算这个东西那不好
所以我感到融资端改革主要是这四项建议
第四个话题
那么投资端发展已经长期落后了,不及格
那么怎么改革呢?怎么综合施策呢?
我认为有三个要点
第一几年前国家金融委,现在这个机构没有了
放到金融监管总局了
提出了要设立金融稳定基金
当时市场视为重大利好
因为它可以平抑市场的过度波动
防止机构恶意的往下做空
那么有了强大的金融稳定基金
市场可以烫平它的波动的幅度,保持平稳
我感觉中国央行可以借鉴日本央行的经验
几十年的熊市、经济危机
但是日本央行坚持不懈的买股票
因为日本负利率嘛,央行钱多买股票
一直买到市值的7%,这个蛮厉害的
大家是否知道现在北上资金占了我们市值多少?4.8%
日本央行买的股票也占到市值7%
那很高的比例,坚持了几十年,靠红利啊回报
然后终于使日本股市创出了33年的新高
之后又涨了10%
所以这个金融稳定基金
央行入市这是很有益的经验
我们现在居民存款一百三十万亿
金融机构加起来两百六十五万亿的存款
央行财政部也很有钱
完全可以长期投资分红率高的中概股
靠分红长期投资,然后稳定市场
第二大力发展专业机构投资者力量
就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
养老基金,券商信托这专业投资力量
那么这些机构现在在A股的市值里面
它占比多少呢?20%左右,太低了
美国机构占60%以上
尤其是美国的401K计划
就是把养老金的一半来纳入了401K计划
这么一个资金力量,然后投资股市
作为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股市
免所得税,免资本利得税
1985年进去的
那个时候道琼斯指数1500点,现在三万三千点
两百倍
你看看美国的养老金赚了多少钱
所以美国养老金没问题
我们现在养老金缺口很大
401K的计划这么现成的,为什么借鉴?
然后我们的保险资金讲好有30%比例可以入市
但是他们10%都不到,这消极怠工
当然股市有股市的问题,风险太大,不安全
那么你怎么把它变得安全呢?
那么就是综合施策协同发力解决股市的
机制上、结构上、制度上的弊端
那么这些机构投资者就会越来越大了
什么时候当中国的机构投资者由20%变成40,再变成60
那时候A股的指数就绝对不是现在的3000多点
第三个举措就是大力鼓励企业的回购
你不要老是想着减持,应该多想着回购
现在我们的A股估值是全球股市的估值洼地
平均市盈率就是16倍左右
上海第一点12倍,深圳23倍,合起来16倍
美国股市23-25倍
如果我们真的讲价值投资的话
A股是极其有价值的,问题就是没钱
所以可以鼓励企业回购
第五交易端改革可有什么举措,有什么建议呢?
我认为第一取消印花税
这个税种是不合理的
这个国外都没有的,完全可以取消的
以前因为有纸质的,要去贴的,有成本的
现在都是无纸化的,所以印花税可以取消
第二红利税应该取消
分红可怜的不得了,十股送1.5元,十股送一元
一毛钱还要收所得税,这个太抠门了
取消的话,长期投资者拿到实实在在的红利
第三股权登记日之后第二天分红
现在是要除权的
建议分红不除权
像这上一周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都分两毛五的红利
他股价马上除权,马上跌两毛五
这个两个大盘股一跌,所有的权重股就都下来了
实际上分红就是你应该说得了,除什么权
这样就鼓励人家长期投资的
除非送股涉及到股权变动了,那么要除权
第四就是现在要活跃市场,有券商建议要搞T+0
我认为全面T+0不现实
我们中国股市的换手率已经是全球最高的了
我上次讲过这么大的美国股市
一天就是500-1000亿美元
相当于3500亿人民币的成交量
但是人家都锁定筹码容易涨
日本股市更不得了
它是世界第三大公司
一天只有100亿美元相当于我们700亿人民币的交易量
还没有我们一个股的成交量大
他照样涨
我们在3000多点上面
一天还有将近8000到一万亿的成交量
换手率高的不得了
如果T加零的话,那这个成交杨一天几万亿
这个要消耗多少手续费呀
另外我们很多小盘股,如果T+0的话
一会儿拉涨停板,一会拉跌停板,一会天地板
这个对市场的大起大落太厉害了
所以全面的T+0是不适合的
因为它会使个股的波动幅度太大了
那么我认为比较合理的是500亿市值以上的个股
可以尝试搞T+0
这样的话,它股价不至于波动的很厉害
还是相对稳定的,因为还有涨停板限制
这是交易端的改革的建议
第六预期的利好兑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首先,我是有信心的
因为开会了,证监会也会议表态了
而且强调了要对大政方针
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位
这次证监会的表态还是坚决的
而且切中了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改革
这是市场梦寐以求的
我想这个白纸黑字应该是可以预期的
那么我应该有信息
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涉及到多部门的,有表态、有研究、有意见
要一起进行综合、几上几下
有时候一个政策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需要时间,不是马上就推出的
而且一股脑儿推出,会使市场见光死
我估计会逐步落实
成熟一项落实一项
逐步落实,分批到位
然后慢慢的把股市推上去
不要下了猛药,下得太猛,一篮子推出
我刚才讲的三个端
各提出了总共加起来十来项
包括其他市场人士也提了很多建议
券商也提了很多建议
他不可能一下子出来,而是逐步来的
第二个就是由于认知的偏差
可能最终推出的东西跟我们投资者
预期的,想象的,理想当中的可能有落差
有差距,不如人意
所以,我认为不能抱着太乐观的预期
因为我们在不断的呼吁
希望引起的重视
他认为合理的话,尽可能采取
当然也不一定采取
那么我认为这个力度由小中大三种
第一种是力度比较小的
若干项具体的东西
比如降一点印花税,本身就很低了,再降一点
那么我认为就是三千三百点三千四百点
反弹的高度差不多了
第二种力度比较中等的
不是单一的,有好几项
不管怎样总是利好
虽然力度有大有小,但是是中等力度
那么我认为很可能就是三千五六百点
第三种可能性就是力度很大的
包括像新股开始改变股权结构,限制30%了
大消费限价了,新股发行的速度大幅度减缓
金融稳定基金推出来了
什么4K计划要着手进行了等等
这么多的政策全部出来的话
那我估计要三千八百点
甚至刘继鹏一在希望看到的4000点都有可能
但是总的来说
我们去掉一个最高的,去掉一个最低的
那我们保留一个中等力度的
这个预期,有肯定有的
我们给他中等力度的活跃资本市场、提升投资者信心的举措
那么争取有三千五六百点的位置
已经很好了,只要能够稳住已经很好了
那么我们也要看到困难
因为毕竟现在已经95万亿的市值
不像2007年6124点的时候二十万亿
2015年5178点的时候三四十万亿
现在是95万亿,将近快一百万亿了
指数3000点
所以不要再去指望什么6124了,5178
那没用的,那个时候的只有2000多只3000只
现在是5300只
不可同日而语,市值也完全不一样
那么只能是结构性的行情,板块轮动
然后我要说一说的是
这次因为开了头部券商的会议
所以头部券商就建议T+0,所以今天券商涨停一片
千万不要去相信,不可能的
全面T+0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我们有一万亿的成交量
你再去搞T+0
那是全世界最大的投机
那不行的,那个股市越搞越低的
券商的手续费是多了,但是股市搞坏掉
所以我想我们把它当利好做
以中等的力度的预期
同时把它作为一个秋抢行情来做
我以前讲冬播、春收,因为20%收
再涨不要后悔让他去涨
到夏天就得下来,没办法
然后秋天抢一把,赢个10%就收手
然后我们密切的关注出台的具体振兴的措施
它的力度大小来决定反弹的高度
我们每天都还有忠言午评和大家随时解读
一起探讨好
以上意见仅提供各位参考
谢谢各位,过一个愉快的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