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其相信研报,不如相信权威消息
风雨看盘 / 2023-07-14 22:25 发布
与其相信研报,不如相信权威消息
韩忠益
近期,国际著名机构高盛发表研报,对国内一些银行进行评级下调,引来市场关注。高盛的分析逻辑基于一系列若干悲观假设前提的判断,包括招行的公司债券和影子信贷等风险引起的隐含损失率高达25%;平安银行和招行拥有最大的房地产风险敞口,占总资产的8%和6%;兴业银行“资产负债恶化”等等。
这不是高盛第一次“唱衰”国内银行业,资料显示,从2008年9月开始,就不断有悲观研报出笼。有时还会引起市场大幅波动,毕竟银行股权重放在那里,稍微翻个身就会引来巨大动静。
只是这一次“唱衰”研报一出现,就被相关指名的银行丢了砖头。招行就以澄清声明予以回击,称高盛研报关于招行的表述存在计算逻辑错误。以地方债为例,高盛推测招行对政府平台融资约1万亿元,招行称,截至2022年末,表内贷款只有1325.64亿,仅占招行全部贷款的2.32%。平台债券投资规模很小。
一般投资者对出于各种动机下的研报优劣程度难以判断。事实上,别说唱衰研报,即便很多股票在唱多研报亮相后,往往也会高开低走或者直接进入调整状态。研报所呈现出来的复杂基本面、趋势、行业真相以及作者本身的写作动机常常都是雾里看花,真伪莫辨。所以建议中小投资者还是从一些权威消息中寻找投资价值,捕捉战机,也许这样能更便捷更客观地把握行情脉络。
比如本周就有两则消息搅动了板块风云。
一是日前,生态环境部就《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有望带来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等项目价值的重估。看来CCER(即核证自愿减排量)重启步伐将明显加快了。
CCER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碳交易体系。
这个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发布的意义在于:认可企业的减排价值,同时国际民航碳减排和抵销市场机制、《巴黎协定》下的全球碳市场机制将陆续实施,各国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更多考虑碳排放要求,启动全国统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利于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更好发挥价格机制,也能有助于国家自主贡献(巴黎协定框架)的完成,体现我国对全球的负责。
这里还有一个大背景: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到访中国后,接下来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将前来中国,他来谈的主题则是全球变暖等问题。
据了解:2023年将是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2021-2022年),碳排放基准变严,未来碳市场扩容,配额可能存在不小缺口,根据能安院SESI的预测,CCER现货存量估计不到1000吨,CCER重启有望进一步发挥其支撑作用。而且有利于支持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项目发展,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而且据媒体报道,以“零碳动能·绿色雄心”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7月20-21 日将在北京召开。生态环境部表示,力争今年年内尽早重启CCER,推进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有利于支持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项目发展。
二是有两则利好来自中科院,其一,基于生理信息的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创中心揭示了基于穿戴无创设备解析血糖变化的适用性,有望应用于糖尿病管理、高风险人群评估等。而根据此前的一些报道:苹果、谷歌等部分科技企业都曾经尝试开发过无创血糖监测设备,但都因精确度问题以失败告终。不能给出精准的血糖值,就意味着无法提供一份高血糖风险评估报告,那也就无法指导患者用药,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痛点。
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急剧上升。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5.37亿,约十分之一的成年人受到影响,而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就超1亿人,居全球首位。笔者身边很多人都是常备扎手指的有创血糖监测仪,如果能通过无创监测手段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指标,相信这个市场不会小。
其二,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光电子课题组李明研究员-祝宁华院士团队研制出一款超高集成度光学卷积处理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光模块需求急速上升,光芯片作为其核心主材之一,明显受益。光芯片概念股近期已经连续上涨了两波,本周五又是大涨。概念股中新易盛、源杰科技年内涨幅最大,接近或者超过200%。
下周行情展望:
本周三阴两阳,股谚语:五穷六绝七翻身,大A在一系列利好刺激下,即便是条臭咸鱼,短线也应翻一翻了吧。
笔者上周强调的本周将迎来变盘基本得到兑现。大盘在数次反弹至5日线附近遇阻回落后,终于险守3200点,且在连收两根十字星后,利用多条均线粘合的支撑力度,发出向上变盘的信号。事实上,北向资金在周四反弹中积极进场抢筹,全日净买入近136亿元,单日净买入额创1月底以来新高。所以操作上,不要被短暂的拉锯整理所恐吓,此刻要多看周线、月线这些大周期的K线是不是有机会。
本周走势较强的板块是电子设备、半导体存储芯片、AI、云计算概念和医疗服务板块的爆发,传媒板块走势也活跃。下周依然看好这些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