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会赚钱的公司不会死 | 东哥笔记

东哥解读电商   / 2023-06-01 15:05 发布


作者 | 李成东


东哥笔记084:

没有人天生就愿意在底层,赚最少的钱!但赚钱没有容易的,巴菲特也不是每一笔投资都赚钱。

赚钱很重要,融资来的钱,是不能随便花的。东哥一直劝谏那些融资的电商独角兽,不要随随便便的烧钱,而不考虑赚钱。只会花钱,从来不考虑赚钱,就会丢掉赚钱的能力。想赚钱的时候,就难了。

东哥从来未见过会赚钱的公司死掉的,大多数都是烧钱,资金烧光了,现金流断流的互联网公司...东哥建议,赚钱了,要采取保守稳健策略。不然可能凭运气赚的钱,凭实力全亏掉。


01

创业好比马拉松

有多少实力,跑什么节奏

一个朋友来聊天请教业务,上一次创业融资过一百多亿!说聊完挺有收获,应该早点来找我,等着今年先赚钱,明年请我做战略顾问。我说早点和我聊也没有什么用,一切顺利的时候,也听不进去。

我就提些概要的信息:

1.跟着赚钱的人,才能知道怎么赚钱。身边都是烧钱的,不可能听到怎么赚钱的方法。

2.不要去考虑四五年后的战略,不要考虑大平台的竞争。什么阶段的资源,做什么业务。想多了没有用。

3.招人用人七分就够,最牛逼的不可能找到,并且能够持续跟着走到底的。

4.所有的问题都是创始人的问题,尤其是创始人盲目自信,盲目相信投资人的时候。

5.创业好比马拉松,重要的不是多长时间跑完,最重要的是第一个跑完,次一点就是最终能跑过终点。有多少实力,跑什么样的节奏。


02

烧钱思维和赚钱思维

创业的两种思维:烧钱思维和赚钱思维

烧钱思维:电商在成长过程中,为了融资,快速做大业务,难免做促销,发券补贴用户。大的公司在发展新业务过程中,也难免有补贴烧钱。

赚钱思维:业务发展,只有在赚钱正循环情况下,快速扩张才可行,有些时候想当然认为在某个规模临界点,可以实现盈亏平衡的逻辑并不成立,往往是亏损越来越难以控制。只有持续赚钱情况下,不管公司业务发展快慢,都不会自乱阵脚。在发展新业务过程中,如果一开始就是赚钱的,也不会稀里糊涂的关掉。当然要求一开始就要赚钱,所以业务部门也不会随便扩人,不会搞虚假业绩,也会倒逼找免费资源,而不是寻求简单的烧钱做。

很多大公司的创新业务部门,大多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一开始就是亏损的,容忍度,也只是阶段性的。十有八九,就放弃了。

当下电商创业,大多数都是错误的烧钱思维。除非你能保证自己可以融到无限的资金,不然还是赚钱的好。小而美,未尝不好。


03

不要总说没机会,多考虑自己问题


都说发财难?几年前东哥去过江西井冈山吉安,当时也是我所有战略咨询客户里面最小的一家,和微拍堂,一亩田等不是一个数量级。

这是一个你认为不太适合做电商的地方。的确从人才,供应链,物流各方面都不具备的地方,冒出十几家在细分领域天猫都是TOP1的电商。

创始人现在最大的压力就是机会太多了,想法太多了,想做的项目太多,过完年就花了近千万买了几家天猫店铺,但苦于合适的项目合伙人找不到。处处都是发财机会!

大家都认为做天猫不赚钱,而他们做的每一家店第一年就都能盈利,大多数项目合伙人都是九零后!

在创业园区里,每个人都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感受不到一丝的经济下行。

不要说没有机会,主要还是自己不行!


04
不成功才是常态


很多创业公司或者品牌昙花一现,为什么他们没有走到成功?

我说有些公司擅长100-400米短跑,喜欢高举高打,爆发性数据很好看。

有些公司擅长800-3000米的中距离跑,至少在两三年的时间里看,数据也是不错的,领先很多对手。

还有一些公司擅长5000-42公里马拉松的长跑。

大部分公司都在做中距离跑的事情,而没有做好马拉松的长跑。因为对于大多数的创业者来说,能否在前面的3000米作为前五名胜出,是一个赛道入门级的要求。

而很多电商,则大多数是在短跑里面竞赛销量。跑赢了才有资格拿到投资人的门票,参加中距离跑。

为什么大家如此在意门票?

因为资本的权重太大了,个人觉得20%差不多了。但对大多数的公司来说,资本影响业务成败因素占了七八成。

所以业务经营走样也就不奇怪了。当然也有很多的案例,就是用钱砸死了所有的竞争对手,或者吓跑了潜在的所有竞争对手。但毕竟是少数的!创业者,前赴后继。


05

具备什么样特质的互联网公司

会是最终的行业收割者!


首先是追求用户体验,和成本效率放在第一位的公司。简单的说,就是烧钱必须更有效率,能够沉淀用户,沉淀能力不会被融资更多的公司搞死。

其次至少是第一梯队的公司,融资不能太少,成立时间不能太晚。京东虽然成立时间不是最早的,但晚两年的老卜的易迅网和王治全的库巴网,就没有那么好运气。老板能力上,没有那么大差距。

其三核心创始人团队是有创业经验的,无论是杨磊,王兴,还是刘强东在创办各自公司的时候,都是多年的创业者了。中国创业环境太恶劣了,创业者没有历练过很容易被搞死。管理就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其四创始人都能够主导公司业务发展的人,而不是资本。必然刘强东坚定做物流,扩家电,虽然被徐新都反对过。


06

东哥方法论:增长驱动、竞争策略


刚才来了一个创业朋友交流,细分市场第一,融资了数千万美金。

但朋友特别焦虑,因为增长压力大,融了那么多钱,要向投资人交代,向同事们交代。

虽然账上还有数千万的资金,但也经不起每个月数百万的亏损。如果扩大业务,那么亏损会扩大。

也举例了自己去年做了一个重要的业务决策,导致大量的无效订单和用户,导致了大量的客服投诉和退货。刚决定把相关创新业务停止了。

东哥自己整理了一套方法论。

一个是增长驱动模型,一个是竞争策略

增长模型,分为两个模型。

一个是外延式增长模型,即VC驱动类型。在这种模型下,VC是雪中送炭,即没有风险资本,就可能会导致公司存亡。在这种模型下,无论是公司战略,还是经营策略都会走样,偏被动。

一个是内生式增长模型,即业务驱动模型。在这种模型下,VC是锦上添花,即没有风险资本,也不影响公司业务正常增长。在这种模型下,无论是公司战略,还是经营策略,都能够按照业务的本质逻辑去做,不受外部资本影响。

另外一个就是竞争策略,马拉松博弈策略,即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采取竞争策略。是应该更加激进,还是采取自定义的经营节奏。

朋友说,今天听完,算是吃了定心丸,算是公司的转折点。我说这个太夸张了,结束后下了楼,没有打车走,说要先走走,消化一下内容,信息量太大。说一定要找机会合作。

我说我所知道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就是走最大的捷径。所以回归商业常识很重要,和资本保持适当的距离很重要。因为资本容易让你和团队头脑发热!

最后不赚钱,肯定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在牛的独角兽,也是过眼云烟!经营企业,不管怎么样,要争取做盈利的独角兽,而不只是估值上的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