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工银瑞信基金:短期内降息的概率不大

大明湖财经阁   / 2023-05-17 20:11 发布

近日工银瑞信基金发表观点称,5月15日央行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传递出的政策基调,与和过去一段时间央行的官方表态基本一致,政策保持中性,仍处于观望期,目前基本面尚未到需要政策再发力的阶段,宽信用和宽货币空间可能相对有限。央行对通胀的担忧有所缓解,认为中长期也不存在通缩基础。从基本面、融资成本的传导链条上而言,短期内降息的概率不大。

宽信用方面,工银瑞信基金表示,在一季度猛烈冲量后,央行对于全年后续的宽信用诉求有所缓和,从“合理平稳增长”向“总量适度、节奏平稳”转变,更强调总量适度,观望内生需求修复为主。流动性方面,市场有解读提到《报告》删去了“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表述,但删除并不意味着流动性转向宽松。如2020年四季度也删去了类似表述,但2021年一季度的流动性仍经历了大幅波动。央行主动收紧资金利率或明显宽松的概率均不大,后续的状态更可能是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融资成本方面,工银瑞信基金表示,央行认为当前的利率水平较为合宜,要进一步健全“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的传导机制推动融资成本下降,无论从《报告》还是实体融资成本的传导路径来,目前降息的必要性和意义都较为有限。通胀方面,《报告》对于通胀的担忧有所缓解,并对市场上提到的“通缩”进行了回应。央行提出通缩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物价负增长,二是货币供应量减少,三是伴随衰退。我国不满足这三个条件,因此中长期不存在通缩基础。央行预计,预计下半年CPI中枢温和抬升,年末可能回升至近年均值水平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