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文兴:最终的清洁能源------核聚变发电

文兴   / 2023-04-29 09:49 发布

     就在人们全身心关注人工智能和ChatGPT,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也如痴如醉地投身于算法、算力、大数据之时,中国科研人员在核能利用领域又获得巨大进步: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探索未来的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第122254次实验!

  我们知道,太阳之所以能发光发热,是因为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什么叫核聚变?简单来说,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巨大的能量,这一过程就叫做核聚变,又称核融合。太阳就是靠核聚变反应给太阳系带来光和热。由于核聚变反应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要远少于核裂变反应,也没有熔毁风险,长期以来,核聚变能源被外界视为一种清洁能源,能够替代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核聚变能源还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是核裂变反应的4倍。理论上只要有几克反应物,就有可能产生一太(万亿)焦耳的能量,大约是发达国家的一个人在60年内所需要的能量。在它的面前,什么新能源都不值一提!

  据悉,EAST装置上有核心技术200多项、专利2000余项,汇聚“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尖端技术于一炉,共有上百万个零部件协同工作。这次成功突破,离不开等离子体控制、加热、壁处理、先进诊断等技术提升和内真空室改善。为了解决传统化石能源带来的污染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找可替代的清洁能源,例如风能和潮汐能。然而,这些清洁能源的不稳定性和低功率,使得它们无法作为现有能源模式的有效替代。核聚变,一种发生在太阳等恒星内部的反应,如果能在地球上复制成功,将满足全世界的能源需求。

  虽然在科学家看来核聚变发电还需要几十年时间,但是,笔者发现,在国际投资领域根本不是这样看的。比如投资风云人士和投资机构,正用实际行动来说明他们对“人造太阳”核聚变发电的乐观态度: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向一家名为Helion Energy的核聚变初创公司投入了3.75亿美元,硅谷“创投教父”Peter Thiel也投资了这家公司;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Salesforce联合创始人Marc Benioff投资了从麻省理工学院独立出来的核聚变初创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则投资了加拿大核聚变公司General Fusion。硅谷数据研究机构Pitch Book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核聚变领域75%的融合资金筹集活动已经开启。核聚变工业协会发现,核聚变企业获得了超过50亿美元的私人融资,其中7家公司至少筹集了2亿美元。

  地球气候变化的现实,让我们看到严酷的事实:地球已遭遇了严峻的气候转变问题,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性的气候成倍增长,因此,所有会产生温室气体的人类生产活动都必须停止。据路透社4月21日报道,有气候学家认为,受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现象回归影响,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在2023年或2024年创新高。气候模型表明,在拉尼娜现象在太平洋地区持续约3年后,在今年晚些时候,世界将重新经历温度更高的厄尔尼诺现象。全球15个“气候临界点”已被激活9个,分别是北极海冰、格陵兰冰盖、北方针叶林、永久冻土、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亚马逊雨林、暖水珊瑚、西南极冰盖、东南极部分地区。据联合国资料介绍,为应对气候变化,197个国家于2015年在巴黎召开的缔约方第二十一届上通过了《巴黎协定》,会上规定的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摄氏度以内,同时努力争取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对于这个“1.5摄氏度目标”,目前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核聚变发电的每一步实验,都在竖立人类在清洁能源发展的里程碑。有一家名叫Avalanche Energy的微型核聚变装置开发公司,已完成了4000万美元的首轮融资。目前,这家公司已拿到了美国国防部的订单。美国国防部一位等离子体物理学家说,希望在未来五年内的某个时候,能够利用一个烤箱或微波炉大小的设备提供电力。在投资人看来,核聚变一旦实现商业化,其带来的利润将是天量的。软件公司太阳微系统公司创始人 Vinod Khosla,OpenAI的投资人,核聚变私人企业的早期投资者,他说:要么损失一倍的钱,要么赚一千倍的钱。这就是核聚变的数学。问题来了,谁能成为下一家OpenAI?笔者认为应该在利用核聚变发电的公司!

  笔者主张必须紧盯科技公司,紧盯马斯克。核聚变投资,国内同样有值得关注的企业,如能量奇点、星环聚能等,它们的背后有米哈游、蔚来、中科创星、顺为资本、红杉种子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和企业。投资机构最后的成功就是将这些有大好未来的核聚变发电公司的股权注入上市企业进而退出投资,因此,给我们投资者带来未来投资热点与投资收益的机会,在当下算力空前发展之际,中国企业不会缺席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地球气候改变:追求更清洁能源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当中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投、大唐集团、华电集团、三峡集团、中国广核、中核集团、华润电力、中国节能、国投电力、中国绿发、中国能建中国电建等中国能源的“国家队”,他们的动向、选择,必将引发敏感、好学的投资者的关注。

  设想一下:一个微波炉大小的装置竟然驱动一座大城市的能源需求,这是多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