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从好的交易体系谈起,我把“好的交易体系”定义为:使得交易有一致性,并且从整体来看能够稳定盈利的方法。与“一致性”对应的是“随手操作”,指买卖随性所欲,没有一套成型的标准(很多人自认为有标准但是标准不完善,这种也被定义为交易不具有一致性);与“整体来看能够稳定盈利”对应的是“随机游走”,即事后复盘难以找到盈利和亏损的原因多少是基于模式内,多少是基于模式外。
但是很多人对“好的交易体系”存在误解,因此我详细展开论述:
1. 投资体系无高低贵贱之分,我们的核心是长期可以稳定挣钱!
为什么这么说:市场参与者不止是你这个流派,所以参与到市场定价是所有人的总和。基于市场观和拥有资源的不同,信奉的体系不同。但是只要能符合:“使得交易有一致性,并且从整体来看能够稳定盈利的方法”都可以称之为好的交易体系。
市场买卖就是一个互道傻X的过程,每个点都有人买入和卖出,应该多些包容。在生活中,一些信奉价值投资的朋友认为短线是,是高风险高收益,其实不然,短线≠确定性低高风险高收益,它也可以是低风险高确定性的,因为太多做短线的人没有体系乱买,导致形成了这种误区;反过来,一些做短线的人认为信奉价值投资的人熬票到腰斩是不理智的行为,但是一些高水平的价投即使腰斩之后也能翻几倍。在这个市场中,形成一些固有偏见的原因是因为无论是什么长线的还是短线的投资方法,高水平的人都是极其稀有的,周围大部分人用不了某个方法不代表这个方法是没用的。
平时我们也少和投资体系不一样的人谈买卖点,基于不同体系形成的不同结论是很正常的,而脱离具体投资体系谈个股买卖点毫无意义。
2. 减少阴谋论:怪庄家,怪,怪市场
有句话叫:“在股市200多个交易日里,在散户眼里,每天庄家都在出货”。或是把股价下跌怪到或者,比如认为三六零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周老板离婚而忽略了大模型这个板块本身情绪周期的运行位置;再比如因为减持或者监管股价下跌。这些消息确实是利空,但是如果股票在情绪周期上升期,利空也会无视,就比如很多股,即使有减持和监管的利空,还是会继续大涨,而在情绪周期的下行阶段,即使没有各种利空,也会下跌。如果长期认为是监管、庄家和自己做对而缺少反思,进步不会很快。
还有一种情况是怪市场,想法是“我的票很好,但是市场不认,所以市场错了”,并且开始攻击其他市场参与者。市场一定不会错,短期下跌可能有多方面因素,如果是一个长期投资者且真的看好,正确的想法是“我相信市场有效,而且我的持仓不错,一定会达到我的期望的”,如果是一个短期投资者应该及时止损。
3. 保证一致性买卖点,思考一下过去自己交易中买卖点的理由,常见的不够硬的买入理由:“我觉得XXX还能涨”、“XXX逻辑不错”
市场是投资者决策的总和,个人的想法左右不了市场,且“基本面逻辑并非是股价上涨的唯一因素”。所以最好找到一些可以未来市场一致预期的指标来辅助决策。
4. 好的交易不是买在低点,卖到高点,因为不同阶段参与者不同,好的交易买卖点而是买卖在你体系里最确定的点
投资者的一个误区是“一个股票买的越低,卖的越高越好”。拿十倍股钧达股份来说:
(1)不同阶段参与者不同,最开始的涨幅是情绪资金,之后是趋势资金,22年6月机构大量买入,之后又涨了一倍,一个股票在不同阶段参与者不同,如果想都吃到,那么会面临仓位切换或者投资理念切换的问题,并不说满仓拿住一个股,等它涨十倍这么容易。
(2)翻倍股的上涨并不是最开始就能预测出来的。而是不同的利好、市场环境等多方面作用因素的:因此说“牛股是走出来的,而不是预测出来的”。如最后市场兑现涨幅的不一定是所谓“价值回归”而可能主要是炒概念驱动;不一定是“线走得好”而可能主要是“不为大众所知的基本面的利好”
如1所说,交易体系并没有优劣之分,只要是交易有一致性,并且从整体来看能够稳定盈利的方法都是好的体系就好。因此左侧低位买入的人并不比右侧高位买入的人优越,因为左侧低位买入的人牺牲的是时间成本、下跌通道超跌的风险和更有可能遇到不为人知的黑天鹅,左侧买入在单票上看似是让右侧的人接盘且获得单票更多的盈利,但是背后可能是更低的胜率。同样,最高位卖出的人牺牲了确定性换取赔率。每个体系都是双刃剑,所以如果低点和高点不是你的体系中买卖点,而认为“买在低点,卖到高点”是比吃一段就走的人优越的,是错误的。
形成体系,做投资也会更加心平气和。很多股民,包括之前的我,经常为卖飞懊恼或者看到别人赚钱而眼红,当有一套体系并遵循的时候。清楚的知道哪些钱属于你,哪些钱不属于你。哪些是你的模式内操作,哪些是模式外操作,股市会变得可控起来,而非是一个“”。
5. 对于交易体系而言重要的不是个股思维而是系统思维
我们做个股研究推荐的时候,会强调我推的这个单票在某某时间段涨了多少,这种我称之为“研究员思维”,对于一个股票研究员,重视单个公司跟踪和盈亏是正确的。但是“交易者思维”重视的是整体投资组合的盈亏而非单一个股的盈亏,因为研究员推荐股票的时候,相当于“买入一只股重仓持有的盈亏”,而交易者通过投资策略和阶段买卖这种多元化的方式参与市场。
对于一个研究员来说,“推荐XX股票上涨了XX%”确实是荣誉,但是对于一个交易者来说,符合(1)买的股票是模式内操作,不是随手买入,因此扣除模式外操作;(2)仓位买的合适;(3)组合(而非单票)长期稳定盈利,模式有针对不同板块,不同市场环境的可迁移性,不是昙花一现。
6. 体系本身没有好坏,而在于使用时机的好坏
如上所说,每个体系都有它的优缺点。有一个故事是一名武汉女教师炒期货半年4万做到2000万,再用半年回到起点。这种现象称之为“盈亏同源”,在市场上类似的故事经常发生,我学习了各种流派的手法,发现并不能一直在所有市场环境下保持盈利。背后的原因在于:如果一个交易策略在市场上可以稳定盈利,那么这种方法会被市场参与者自发学习而抹平超额收益率。
因此个人认为,比较好的策略是知道自己的方法什么时候适用,什么时候不适用,根据情况分配仓位来控制盈亏。就好像打牌,拿到差牌赢得概率低的时候少下注,拿到好牌赢得概率高的时候多下注。假设武汉女教师在赚到2000万后回撤一段后及时收手,那么她总体仍然是赚钱的。
7. 交易体系能否经得住市场交易风格变化。
由第6点延申,当我们认为一个方法有效时,最好进行回测,震荡市、牛市、熊市是否都适用?在每一年是否都使用。相比较量化回测和总结,这种构造的体系的优势是可以用理论支持的,不是黑箱。
8. 市场认知必须能在事前解释并作出决断才是有效的
对行情的判断并不一定可以转化为实操,因为有一些是无法预判的。比如会了一套判断,可以对板块行情有70%的判断成功率,但是实操的时候这个成功率可能会不足50%,因为盘中或者盘后会有利空。注意转化成本。
我举个例子
比如我的预判性结论:3.26 3.27是人工智能的黄金时期,之后要走拐点了,这个判断不一定会正确,但是大概有70%的正确率,事后看这个是正确了,但是30%的失败概率对应的亏损是否可以承受,如果不符合盈亏比,无法知道。
基于这个结论,人工智能整体高潮不可能持续两天,因此4.21大概率(这个结论同样不是100%的成功率)会分歧,然后就要结合盘面看了。结果果然分歧了。
但是如果你很确定今天AI会分歧,这个结论一定能落实到实操吗?不一定。因为如果你能预知AI分歧,就应该昨天尾盘去拿别的板块的先手。但是这个看起来简单但是实际难。
9. 对市场懂得越多,交易不一定做得越好
“李小龙:我不怕学一万种腿法的人,我怕的是一种腿法练一万次的人”。我们对市场认知有限,敬畏市场,我可以学“一万种腿法”,我对各种方法都有广泛学习。但是只需要精通一两种腿法,确保在这几种腿法上超越市场水平。在市场上只挣属于这些体系的钱即可,很多游资也是只做几种模式,之后通过复利累积赚钱。
10. 一些个人观点
这是一些个人观点,这里面包含了我的市场观,不作为普遍结论,所以看看就好。
(1) 我心目中的两种好的收益曲线是“上涨->空仓->上涨”型和小碎步上涨型;
两种差的收益曲线是走势和沪深300指数相似或者大起大落型,我认为前者过于保守而后者无法稳定盈利;我赞成崔莹说的:“好的私募策略追求月收益”,即在任何时间段进入市场都能跑出超额收益,而非指数低位发才有上涨。
(2) 我个人喜欢跟随型体系而非预判型体系。
一类是预判型,大部分投资者采用预判型;一类是跟随型,后者的代表是北京炒家我认为跟随型更好。预判型选手虽然会给你截一些很好的买点卖点,但是失败的案例不会广泛给你说,实际上是大起大落的。而跟随型控制出手次数,提高胜率,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通过“交流”“跟票”是无法在市场上稳定盈利的。不同体系的人关于买卖点的交流会相会干扰,这也是我会看市场信息,但很少参与对于具体票买卖点讨论的原因。
别人交易有别人的体系,行情适合会赚,行情不适合会亏,所以会有盈亏同源,但是对于熟悉这个体系的本人,可能总体是赚的
人赚钱了容易炫耀很正常,别人跟你讲的时候一定是他体系连续赚钱的时候(也就是市场风格和他的体系最契合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旁人觉得“他的方法好赚钱啊,我来跟一下”,这个时候往往就是要转折的时候了,因为已经很契合到极致了,之后这种风格大概率转折了 但是对于他本人来说,属于他市场风格的那部分钱已经赚了,到高潮阶段连续赚钱的时候跟大家分享票,这个时候再去跟,可能就把他亏损的阶段跟上了。
之前我认识一个人,喜欢跟大V,原则是,哪个大V赚钱跟哪个,结果亏了95%。原因就是上面的原因,等我们意识到一个方法赚钱的时候,在短期就要盛极而衰了。所以专心一种方法和策略,之前全面注册制要执行的时候,走趋势行情了,说连板要消失了,到了各个散户做连板的开始说要学着做趋势的那周六我特别抑郁。结果那波大乃至于可以压制连板的趋势行情就在那周人声鼎沸时结束了,闭眼买核心趋势股的时代画上句号。
举个的例子,就比如跟一个长期持有逻辑好的票为投资原则的人买票,这个体系优点就是单票盈利大,缺点是可能要忍受回撤以及越跌越买。任何一个体系都是一体两面的,不可能一直赚钱的。如果要跟他的体系,就必须忍受亏损才能赚大钱。假设你看他在XX股赚了50%,也买进去,那结果可能大部一样了,他有抄底换来的利润垫,他随时跑后仍然赚钱,但是高位跟的人可能就难了。
比如我目前体系的缺点是得空仓、不怕高、对行情的判断能力。看起来这有就是三个词语,但是亲身实践很难的,我花了一个月刻意练习才解决。这还是建立在我对自己模式自信的情况下。如果给别人,比如亏了几笔,但是是模式内亏损,可能就要怀疑这个体系的正确性了。
交易体系和性格,阅历,投资偏好,对自己模式的自信等相关。所以我说我的体系难复制,不一定说是有难多理解,而是如果和这个人性格阅历投资偏好投入时间不契合市场观的话,无法学到100%,但只要学不完全,少一个环节,也是亏钱体系。
同样,“一个长期持有逻辑好的票”那个也难复制,因为有些人底部没加仓割了,涨起来追上去了。那同样是买一只股票,都是“符合投资体系的票”,盈利情况截然不同。
如果只想拿一个体系的好处,但是避免躲过一个体系的缺点,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只吃到各种体系的缺点!
另外,交易认知是要服务于交易体系的。
因为交易模式的不同,所以在同一时间,不同人对同一只票的买卖不同。比如我是吃短线的,那么我是希望隔日价格涨。有人做中长线,那么他希望几个月股价高于成本价就可以。那么一些判断肯定会有分歧。但是在这个分歧中能说谁对谁错吗,不能,因为判断不能“脱离体系”。比如某人买了一个票,他的目的是格局几个月,有人买就是为了吃几个点做个套利。他们的市场认知不一样很正常,只要结合体系,保证长期多支票的总和是盈利的就行。
即使是同一个人,买票的目的也不一定一样,根据确定性分配仓位权重,所以系统是很复杂的。所以大部分散户和机构往往会认为“XXX在XX票上赚了几倍,多么多么厉害”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典型的错误投资观,应该更强调是某人在投资体系的总和上赚了多少钱。也许XX票翻倍了,但是只买了1%的仓位,也有可能,不如一个人梭哈在一个票赚了5%牛。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及时你“跟票”的人都是高手,通过“跟票”也是没有办法做到稳定盈利的。因为提供给你票的人他的目的是通过多只票构成的系统盈利,我们如果把每个票比喻成零件的话,那么稳定盈利的系统就是这些零件拼成的建筑。但是如果只拿他系统的一个零件,把不同人提供零件拼在一起,就是四不像了。
最后,我的经验教训来自于自己亲身实践、大量阅读与不断思考总结,即使看了这篇文章,如果不亲自到市场里“交学费”,不通过实践来感知,也是很难完全理解的。(医药迷-专挖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