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策略】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国产替代机会
价值投机小学生 / 2023-02-21 09:02 发布
▶工业机器人是解决中国劳动力短缺问题的有效方案
中国人口自1962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1月17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 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 人口出生率为6.77‰, ; 死亡人口1041万人 人口死亡率为7.37‰, 这也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 即近61年来( 首次出现负增长) 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则意味着我国人口将告别持续攀升的历史, 这是一个重大转折点, 。 劳动人口规模减少
用工成本持续增加, 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8.70%, 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5.44%,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3.50%。 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4.63%,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 蓝皮书《 指出自2020年起至2030年》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年均减少790万人, 并将持续增加, 在用工成本方面。 2011-2021年, 中国制造业工资CAGR达9.69%, 相关研究显示, 随着我国制造业工资水平加快上升, 中国制造业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差距正日渐缩小, 在考虑劳动生产率差距后, 欧美国家在部分制造业领域甚至正变得更具优势, 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以及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了我国在全球范围内产业竞争力的下滑。 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有望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案, 。 17部门印发
《 “ 机器人+”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明确, “ 机器人+” 发展目标 1月19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 《 “ 机器人+”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提出到2025年,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服务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 方案《 指出》 为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 决定开展, “ 机器人+” 应用行动。 方案《 明确了主要目标》 提出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 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 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打造一批, “ 机器人+” 应用标杆企业 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 方案《 明确深化重点领域》 “ 机器人+” 应用 增强, “ 机器人+” 应用基础支撑能力 提出构建机器人产用协同创新体系, 建设、 “ 机器人+” 应用体验和试验验证中心 加快机器人应用标准研制与推广、 开展行业和区域、 “ 机器人+” 应用创新实践 搭建、 “ 机器人+” 应用供需对接平台等。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
关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国产替代机会, 中国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工业机器人密度远低于制造业强国,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世界机器人2021工业机器人报告《 指出》 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2020年安装量达168.4k台, 同比增长20%, ; 统计数据显示 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246台/万人, 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九, 远低于韩国, 932台/万人( 和日本) 390台/万人( )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下, 预期国内工业机器人密度将持续提高, 根据。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年)《 数据》 2021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为839亿元, 其中工业机器人为445.7亿元, 预计到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589亿元, 。 工业机器人上游包括三大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
伺服系统、 减速器、 ; 中游为机器人本体; 下游是集成系统 包括单项系统集成商, 综合系统集成商、 广泛应用于汽车, 3C、 食品、 饮料等行业、 按照机械机构。 工业机器人可分为多关节机器人, SCARA机器人、 直角坐标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 并联机器人、 圆柱坐标机器人、 其中多关节机器人和SCARA精度要求高, 且市场规模最大, 二者合占工业机器人80%以上市场规模, 其中。 核心零部件成本占到工业机器人整机成本的70%,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在整个产业链中拥有最强的议价能力, 工业机器人中技术难度最高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分别是减速器。 伺服系统和控制器、 三者分别占工业机器人成本构成的35%, 25%、 10%、 。 德国
日本牢牢占据着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市场份额、 日本。 德国的工业机器人水平世界领先、 这主要因为他们具备先发优势和技术沉淀, 日本在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减速机。 伺服电机等)的研发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壁垒、 德国工业机器人在原材料。 本体零部件和系统集成方面有一定优势、 从企业来看。 ABB, 发那科(FANUC)、 库卡(KUKA)和安川电机(YASKAWA)这四家企业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供货商、 占据世界约50%的市场份额, 。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品以中低端为主
工业机器人产业中多关节机器人和SCARA精度要求高。 且市场规模最大, 二者合占工业机器人80%以上市场规模, 2021年外资品牌市场在这两种机型的占有率分别是80%。 82%、 因为多关节机器人是下游汽车制造的关键机型。 SCARA是电子设备制造的关键机型, 因此按照下游行业细分, 外资品牌机器人主要集中在电子, 汽车等机器人高端行业市场应用、 尤其是应用于汽车制造, 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 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 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 而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的优势领域在于金属加工。 食品饮料、 塑料及化学制品等行业、 。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被四大外资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中。 发那科, 爱普生、 ABB、 安川的市场占比分别为13.9%、 9.7%、 8.3%、 7.7%、 国内主要的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 埃夫特、 机器人、 拓斯达等、 其中埃斯顿是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国产机器人企业, 覆盖了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 工业机器人到机器人集成应用的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 2021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在国内的出货量市占率达32.8%。 同比增长4.2%, 主要原因包括。 一方面, 外资企业在生产, 交货、 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均受到疫情影响、 综合竞争力降低, 面对疫情带来的机遇, 国产机器人厂商凭借强大的技术与服务能力, 迅速抢占外资原有市场, 国产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加速, 核心工控产品份额预计持续加速提升, ; 另一方面 国产头部机器人厂商发展势头良好, 。 零部件方面
目前我国85%的减速器市场, 90%的伺服电机市场、 超过80%的控制系统市场被海外品牌占据、 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最核心的零部件为减速器。 主要分为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 谐波减速器市场集中度非常高。 市场基本处于日本企业垄断状态, 其中哈默纳科和日本产电新宝在2021年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谐波减速机配置中份额超过70%, 虽然短期内外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 但中国本土优秀品牌也在不断崛起, 绿的谐波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 已经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 RV减速器市场目前仍然被外资品牌的垄断。 仅纳博特斯克一家就占据中国市场54.3%的市场份额, 国内上市公司中。 双环传动和中大力德国产化进程较快, 其中双环传动新研制的大负载及高功重比的系列化减速机产品已成功批量应用于国内主流机器人产品中, 已基本实现机器人减速器产品全覆盖, 但是目2021年公司减速器业务收入仅2.67亿, 体量尚小, 。 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市场由外资主导
外资厂商占据中高端市场份额。 国产份额虽逐年提升但依然偏小, 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仍由外资占据, 目前。 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主要分日系, 欧美和国产三大阵营、 日系代表企业主要有松下。 安川、 三菱、 三洋、 富士等、 ; 欧美代表企业主要有西门子 施耐德、 博世力士乐、 ABB等、 ; 国产代表企业主要有台达 汇川技术、 埃斯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