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2023年光伏怎么看?光伏专家电话会交流纪要

价值投机小学生   / 2023-01-15 09:46 发布

专家介绍

22 年 12 月份公司在谈一个组件的采购协议评标结果已经出了还需要向领导请示平均价格在 1 块 7 毛 5的水平较一直提的组件价格 1 块 9 毛 5 降低 2 毛钱收益率会提升 1 个点左右的水平对于装机的影响组件价格不管是什么水平对于集团的装机规划都不会产生影响也就是说组件价格低了不会调高规划目标因为 21 年及 22 年规划目标实际上都没完成22 年开工目标是 2400~2500 万千瓦23 年预期开工目标是 3000万千瓦22 年装机确保 1500 万千瓦争取 1800 万千瓦的并网预计 23 年装机并网目标是 1800 万千瓦争取2000 万千瓦装机投产这两年跟规划目标都是滞后的21 年装机目标是确保 1300 万千瓦争取 1500 万千 瓦但是全年 1000 万千瓦的投产虽然是历史最高但是还没有达到目标值22 年装机预计并网容量会较目标少 200 万千瓦十四五集团做 8000 万千瓦的新能源目标没变也会有投资者说 21-22 年都没完成规划目标十四五会不会也完不成 8000 万千瓦的规划目标个人认为 24-25 年基于一批及二批基地项目的建设会有较大规模的释放十四五规划预计还是能够完成 

问答环节

Q各大集团要完成十四五规划23-25 年完成的年均装机投产任务都需要较 21-22 年翻倍现在集团下调规划目标的压力大吗

A我们集团 8000 万千瓦目标比较宏伟实现难度也很大总规划拆到每一年实际上是 1600 万千瓦但前两年累计是差了 900 万千瓦不过略有偏差也是允许的8000 万千瓦新增装机的目标跟清洁能源装机占比 50%任务有关

个人对于未来新增装机还是比较乐观的这是基于当前实际在手建设及储备资源的量五大发电集团截至到11 月份在建风电 4000 多万千瓦光伏 7500 万千瓦加在一起大约是 1.2 亿千瓦比去年同期多 2000~3000万千瓦五大在全国整体装机比例是 50%的比例在手资源量五大风电核准量 4900 万年底会超 5000 万较去年同期是翻了一倍21 年全年光伏在手备案量是1.7亿22年11月底已经接近 1.6 亿五大完成任务会有翘尾效应22 年底在手资源量肯定会超过 21 年全年的量受组件价格影响虽然 21 年拿了 1.7 亿千瓦光伏资源量但 22 年并网量不会达到国家能源局说的 1.08 亿千瓦但是现在组件价格下来之后如果地方政府不追加储能等其他要求那么光伏收益率也会提高21-22 年 3.4 亿的资源量会对后续光伏投产量会有明显支撑 

Q国家现在既有 50%的清洁能源占比考核又要求煤电大干快上那是不是意味着未来清洁能源装机规划还要上调

A国家说是一方面企业做是另一方面从我们集团来说我们不会轻易接盘国家提出的这么大煤电任务当然外面说国家给集团 1600 万的煤电装机要求但是从公司内部来说不会有那么多首先我们的储备的项目点就没那么多而且煤电前期规划时间要求是非常长的有的火电前期工作可能会达到 8 年之久才开工对于 3 个 8000 万目标国家能源集团会比较激进前一阶段有新闻提国家能源集团招 13 台百万千瓦机组的主机但我们集团不会有那么多但是我们在一个基地上是拿了1600万千瓦资源其中400万煤电800万光伏400 万风电此外我们陇东基地是 200 万煤电400 万新能源我想强调的是如果国家要求就只干 200万千瓦的煤电没其他的项目配套我们是不会做的我们在做煤电的同时至少会 3 倍于煤电装机的新能源容量配比

Q十四五 8000 万的新能源规划目标可以略有偏差这个可以偏差的幅度是多少

A差个 200 万千瓦左右问题不大但是差了 1000 万问题就很大了

Q这样算之后新能源装机目标压力还是很大现在会按照之前两倍左右的去规划吗

A现在看 23-25 年还有 5700 万千瓦的新能源任务即是说再扣除掉 200 万的余量还剩 5500 万在这三年做完但是我们是逐年爬坡的过程也就是说最重的压力不会在 23 年而是在 25 年而 25 年正好是我们的基地项目落地时间单体容量大的基地项目应该就在 24-25 年会给之后目标有很大支撑

Q组件价格下来后收益率会提高地方政府和电网会不会进一步要求提高我们的配储比例

A这个应该是必然趋势但是目前还没看到有这种要求不过 21-22 年储能配比在提升

Q储能要求提上来之后会不会导致我们的收益率还是维持在之前的水平

A现在这么关注组件价格一方面是平价另外一方面是新能源未来会逐步参与市场化交易当然现阶段打折还不是很严重但未来如果电力供需紧张的环境过去之后新能源要承担现货的成本会更高第三是配储储能是决定项目能不能并网的要素市场环节对于新能源经营压力一直在提高这些压力转换到我们能看到的就是组件价格要降低我们关注风电最关注风机价格虽然风机价格回落对风电项目收益率有很大帮助但是如果市场环境不变这个贡献会更多我们在采购组件的时候上一个标在 2 块 1 毛几和 1 块 8 毛几的组件价格都有有人会问我们集团能承受的组件价格是1 块9为什么还会有2 块1 的组件价格我想强调的是2 块1 的组件价格是用在工商业的也就是说如果组件价格不降低我们还会像前两年一样不建设那么多会形成另外一种对于组件价格的倒逼机制

Q现在签了1块 7毛 5如果之后组件价格掉到 1 块 5 的水平我们会不会重新签

A一般不会举风电的例子我们之前签了风电主机的协议但是现阶段不让他们供货可能主机价格越来越便宜了但是到那个时候我们也不会重新签订合同而是说采用其他方式比如换更大的机型等组件也是一样的道理20年的时候我们也是签了组件价格是五大里面签的最贵的但是其他集团在组件价格上涨的时候组件厂商就不供货了我们还在继续供货而且因为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基本上不会再重签如果市场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为了确保双方的利益会在之前的基础上再谈一些附加的协议 

Q1 块 7 毛 5 的组件价格覆盖了 23 年多少比例的装机

A大概是1/5的装机水平我们采购组件价格以及采购其他设备的逻辑并非是看市场行情等价格更好的时候我再去招标我们更多是保障项目收益率可以过保证投资成本不会超过上级下达的目标这时候就可以采购了而且这个1/5并非是说后面还有一些项目还没买而是我们在采购组件的时候就已经有明确对应的项 目有些我们可能会先以框架采购协议的方式先确定一个价格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跟一些厂家签订一个协 议在市场价格快速上涨的时候我们怎么确定最后的价格在市场价格快速降低的时候怎么确定最后的价格我们只要满足集团要求的收益率就可以至于说在这个收益率以上多少我们其实并不关心或者说收益率并非是我们做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东西收益率是谁运营这个项目谁关心因为可以降低他们的考核压力

Q我们是考核装机规模还是考核盈利

A我们是分开考核的对于区域是我们每年下发一个装机目标这里面又会分几个维度主要就是前期资源要拿多少开工多少并网多少这个是规划和基建口径的考虑盈利是财务口径的考虑比如说今年给的指标盈利1000万那你也需要完成也就是说对于装机这块盈利的考核压力是不大的 

Q前两年各大发电集团都没完成目标但今年大家看到组件价格降低可能会上特别多的量今年装机会不会超过电网能消纳的量这种情况下谁能上谁不能上怎么决定

A我们需要动态看待电网消纳极限现在从国家给的保障性并网规模来看电网确保能够消纳的量是1亿千瓦不过现在也会给市场化并网的部分也就是说每年 1 亿千瓦以内电网并网是没有问题的超过1亿我们再想办法现在我们在前期规划和项目角度来看之前我们不会做的调节的项目我们现在都会陆续去做比如说抽水蓄能我们也会去做此外之前也有提现在让我们去做火电可以但是必须得配新能源这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自我调节确保给电网输出一个稳定的曲线这样也可以降低电网的消纳压力当然阶段性的消纳压力还会有但是大范围的弃风弃电不会再有这里面提到的阶段性消纳压力主要原因是通道问题比如我们有的基地项目特高压一直没建那我们只能就地消纳但是因为是基地型项目体量比较大一旦就地消纳就对本地的电网承受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这时候可能会产生消纳问题但是这个通道终归还是会有的所以这个阶段性问题还是会过去

至于让谁上不让谁上电网还是要坚持三公原则的也就是公平公正公开电网让这个发电公司接入不让其他公司接只要手续齐全电网都要接纳虽然现在有些电网确实接入会有些困难但是这些都是有区域特点的而且我认为即使新能源并网达到 1.5 亿千瓦我们消纳都不会有问题再加上我们燃机电厂的建设项目自己备的这些储能未来都可以发挥效用虽然现在备的这些储能都是摆设电网也不调用但是电网一旦调用就可以发挥灵活调节作用电网现在不调用是因为不想给钱因为一旦调用就得给钱但是电网支付这些成本不好疏通出去但是之后我们现货市场运行辅助服务市场并入到现货市场以及长周期现货市场的建设这些问题会逐步消化我觉得现阶段消纳问题不用担心但是确实 24-25 年会有些问题浮现 

Q我们算 IRR 算不算储能的成本

A我们是把储能算在内的按照 1块7毛5的价格10%的配比2小时储能收益率应该是7出头

Q如果储能要求提高到 20%2 小时IRR 是多少

A我之前做过一个项目不配储能和配 15%2 小时的储能收益率差异是 1.8 个百分点

Q之前电网不愿意调度公司强制配储的储能很多人觉得是因为质量不行没法用但是您刚才提到其实是因为电网不愿意花调度的费用到底哪个影响因素更大一点

A还是费用的问题公司强制配储的储能是可以用的电网都会进行考核检查的而且我们这类企业最关注的就是安全稳定运行问题

Q不管公司怎么做电网都不调度公司储能提高到 15%有什么意义

A有些地区企业现在的储能设施电网会给明确的说法也就是电网会明确一年调用多少时长这是 22 年才新出现主要是共享储能也有个别是强制配储的

Q如果电网调度公司的储能其实公司地面电站的收益率还能上涨是这样吗

A有机会上涨但是从公司测算的角度来看公司做投资决策首先要保证兜底的原则也就是说目前还没算收益因为储能现在对于公司而言只有成本建设成本维修费材料费以及更换电芯的成本等对收益端是没有任何贡献的

Q1块7毛5大概覆盖了公司2023年五分之一的量不知道签的协议是不是已经包含了调价的条款比如锚定电池片的价格但是如果电池片跌到或者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双方是可以进行调价的

A现在招标结果还没有发布所以现在还不太清楚

Q春节前大家都不开工所以公司也没有进行采购上游也没给公司供货大概什么时候开始组件厂会批量给公司供货

A应该在 3 月份从 2022 年开始五大集团新能源的基础工作都开始的很早因为 2021 年公司的完成的情况不是很好所以在组件到货以前公司还要完成相应的一些工作

Q如果组件厂给公司供货最低也是按照 1 块 7 毛 5 的价格给公司供货

A对的

Q分布式之前热过两年但突然之间进展放缓了公司怎么看分布式光伏

A近三年来分布式是公司现在光伏发展非常重要的支撑公司以前做集中式2021 年公司集中式占整个 光伏板块公司的 80%分布式只占 20%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公司的分布式占到了 70%集中式只有 30%已经完全反过来了而且从项目量的角度来看分布式的量很大从目前公司管理的情况来看公司为了激发整体的发展热情可以跨省谈光伏分布式项目比如江苏的公司可以去浙江谈光伏分布式项目当分布式的网撒开了可以扩大企业的业务地集中式根本不可能这样做起来集中式体量大需要跟地方政府关系好浙江的企业去找江苏的地方政府肯定行不通

Q公司做的分布式是工商业屋顶还是居民屋顶还是其他的分布式

A公司都有做但是还是工商业居多

Q公司会跟正泰创维中来这些公司合作吗从它们那买分布式的资产吗

A会的据我了解已经有一些框架协议了而且框架协议的规模还不小

Q硅片价格跌了分布式整个产业链的盈利可能比集中式还厚有没有可能今年分布式放的量比我们想象的还大

A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因为刚才提到它放的更大的量的逻辑是它产生的更厚的利润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它的收益率区间比较宽高的可能比集中式高很多低的可能比集中式还低很多所以高的过去了但低的不一定放过去还有一点我们集团现在对于光伏除了收益率的要求以外还有造价的要求如果超过了造价水平公司不投资不能干这个项目这对集中式而言很好因为集中式造价容易控制但是分布式不能控制造价因为有很多中间商这种情况可能对央企来说是限制但是对于分布式行业是非常有利的

Q制约分布式的瓶颈在哪是不是也是配网的消纳问题

A分布式分工商业和居民这两块对工商业这块来说制约分布式发展的主要是用电曲线以及企业能存活多久对居民这块来说首先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一块板子给多少租金最早的时候它是按平米现在是按照板子而且价格涨得是非常多的第二是安全问题在居民屋顶上的光伏是有一定安全风险的第三是认识的问题地方政府以及中间商更多的将分布式作为盈利的手段并没有顺应新能源的发展

Q如果今年光伏装机比较多会不会挤压风电的装机

A首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逻辑不是多干点光伏就少干点风电多干点风电就少干点光伏总量是没有定的超额完成前期规划的目标是公司期待的主要在于资源够不够

Q之前送出都是企业或者项目公司掏现在好像明确要求是电网出钱有专家提可能每瓦有 2 毛钱的成本下降这个说法对吗

A各地不一样公司在各地都有自建线路的项目在南方电网管辖的区域内少一些在北方比如内蒙公司都是自建送出线路基本上都是垫资建设按照国家的要求公司先垫资建设一定时间内电网公司回购但是真正实现回购的是凤毛麟角不确定每瓦是否有 2 毛钱的成本下降因为 110 千伏线路35 千伏线路220 千伏线路造价是不同的而且公司送出线路有 10 公里20 公里25 公里等

Q能源局之前说 2023 年可再生能源要装 160gw 新增装机这是不是就是今年风电和光伏的新增装机规划

A应该是的可能也把生物质算在内的不过占比很小

Q电网现在可能可以容纳 100gw 左右是不是就代表着今年现货交易在某个时段电价可能是会非常便宜或者便宜的占比会越来越高

A是有可能的最近在推进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去参加辅助服务这代表是大家在想办法

Q今年用电价格会涨吗

A用电价格不知道不过煤电标杆是不会动的

Q今年公司如果实现了160gw 的目标到 2024 年如果公司还想要更好的新增装机的增长需要怎么解决是不是80gw的火电必须得投产或者是电网开始调度储能的电

A还是需要大抽蓄开始干不过大抽蓄时间比较长需要解决的是送出通道公司 23 批基地很多都是依靠通道通道快的话基本上两年就可以落地从公司的角度来看8000 万的煤电不是那么重要

Q公司 2023 年的新增装机是不依靠大基地的20242025 年大概率就得通过大基地的量增长对吧

A第一批基地在 2023 年增量上是要体现的

Q今年一共 160gw第一批大基地 100gw不就是 60%-70% 的量都是大基地了吗

A2022 年也并网了一部分比如公司一批基地并网了一半

Q今年很多省份都把中午调成了谷电也就是把分布式发电最多的时间调成了谷电这对分布式回报率有很大的杀伤

A对的好在刚调成谷电在现阶段的项目上还没有体现出来这个政策

Q要是真这样执行下去老项目会亏损吗? 这对公司上的新项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吗

A会有较大影响但因为公司做决策只能基于历史经验和现在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的预期是无法准确判准的

Q现在有一些二线厂商最低的组件价格只有 1.45 元公司不去买这些便宜的组件是因为什么

A首先公司在新能源设备采购的时候有两个原则一是评分原则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跟公司一直以来合作不错的厂商也会在公司的名录公司并不是完全不考虑这些二线厂家的其次在组件特别高的时候公司通过 OEM 的方式代工的方式来降低组件的价格最后有一些组件厂家公司去买它的组件是因为它有一些公司可以合作开发的项目以上就是公司的采购逻辑

Q以现在的原材料价格OEM 做出来的组件可能真的成本就不到 1.45 元因此那些项目的盈利会很好?

A是的但公司会考虑是否做 OEMOEM 是为了降组件价格但当组件价格已经降下来的时候二线厂家的生产能力已经满产了公司不能再通过他们的生产线来生产组件了

Q现在电力企业备案的光伏项目都很多以前可能因为组件价格高企业也没想着大规模的把备案转化成投产了但是现在组件价格低了这些备案都是有可行性的现在把这些备案项目转化成投产最大的一道坎儿是什么

A最大的一道坎应该是地方政府的管理从公司的角度来说这个项目通过测算是可行的企业就愿意投至于地方接不接还要看地方政府管理包括用地用水施工等因为备案的时候地方不会跟企业谈这一部分开工的时候才会考虑这些

Q地方政府的规划如果完成不了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A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省级规划可能还有一些约束力地市级规划约束力就很小


来源三思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