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受益铝模板渗透率提升,志特新材:强管理+优服务构筑领先优势

老范说评   / 2023-01-09 10:42 发布

志特新材:铝模板行业领军者

建筑铝模上市龙头企业,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深耕建筑铝模市场,细分领域上市龙头企业。志特新材是一家专注于铝模、爬架、装配式 PC 构件一体化集成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租售、技术服务综合型企业。

公司2011年起步于革命老区江西广昌,并在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中山市翠亨新区设立了运营总部,产品畅销全球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深耕铝模市场十余年,公司积累丰富经验并在2021年 4 月于深交所上市,成为细分领域的上市龙头企业。

image.png


实控人持股超 40%,员工持股保障核心技术团队稳定性。

公司实控人为高渭泉、刘莉琴夫妇,通过珠海凯越、珠海志壹、珠海志同、珠海志成间接持股 48.6%。

另珠海志壹、珠海志同、珠海志成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全部有限合伙人为公司或子公司员工,除公司高管以外,员工持股平台重点面向了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设计部、研发中心、信息技术中心等核心部门员工,通过技术人员持股的激励机制,公司将研发创新、公司中长期发展与研发人员利益有效结合,保障了公司科技创新的团队稳定性。

image.png


首次股权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高考核要求彰显发展信心。

2022 年 5 月公司发布《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限制性股票 190 万股,约占总股本 1.6%,其中首次授予 153.7 万股,首次授予价格为 16.8 元/股。

本次股权激励首次授予对象主要为公司高管及核心骨干,其中核心骨干员工 79 人,获授权益数量占授予总量的 51.1%,此次激励有助于提升核心骨干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公司共同发展成长。

业绩考核要求方面,公司主要考核 2022-2024 年的营业收入累计值,并设定了激励考核的触发值和目标值,如果按照触发值来计算,2021-2024 年公司目标收入复合增速为 30.2%,如果按照目标值计算,2021-2024 年公司目标收入复合增速为 40.3%,在下游市场景气不佳背景下,公司依旧设臵了较高的业绩考核条件,反映对未来公司保持快速发展的坚定信心。

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公司成长性持续兑现。

2017-2021年公司营收自 3.0 亿元增长至 14.8 亿元,近 4 年 CAGR 达到 48.9%,归母净利润自 0.4 亿元增长至 1.6 亿元,CAGR 达到 40.4%。

2021年在地产景气下行背景下,公司依托出色竞争优势实现收入端 32.3%增速,铝模业务依旧保持快速增长,且防护平台和装配式预制件等业务共同助力规模扩张。

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2.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7.2%,业绩增速难以匹配收入端增长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公司主要原材料铝价大涨加剧成本压力,同时 2021 年业绩亦受到人员扩张、上市费用以及政府补助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3 亿元,同比+29.2%,实现归母净利润 1.3 亿元,同比+22%,在下游地产整体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情况下,仍旧保持收入业绩的稳健增长,公司成长性正持续兑现。

image.png


盈利能力有所波动,费用率稳中有降。

从盈利能力看,剔除运费调至成本端影响,公司毛利率在 2021 年之前整体保持在 40%以上,而 2021 年毛利率为 36.5%,同比下降 4.5pct,下滑主要原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影响;20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略有修复,为 37.9%。

从费用水平看,2017-2021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自 26.9%降低至 19.1%,2022 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进一步下降至 18.5%,系公司资产周转率提升以及规模效应加强所致。

净利率角度来看,2021 年受成本端影响,净利率同比下滑 4.1pct 至 11.8%;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率则为 10.2%,同比下滑 1pct。

image.png


铝模主业外延配套“1+N”服务,租赁占主营业务比重 80%以上

聚焦铝模主业多年,业务配套延伸多领域迈向全体系化品类布局。

公司长期专注于建筑铝模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租赁等综合服务,2021 年铝模业务收入 11.4 亿元,同比+19.7%,业务占比为 77.1%。

2019 下半年开始公司将业务延伸至爬架业务,以其满足客户实现铝模系统与爬架配套使用、穿插施工、提升效率的需求,2021 年公司爬架相关业务收 入实现 1.3 亿元,同比+125.0%,收入占比提升 3.7pct 至 8.9%。

2021 年 1 月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海南志特,主营装配式 PC 构件的生产销售,进一步扩宽了公司多元产品品类,推动公司“1+N”服务战略的落地,2021 年公司装配式预制件收入为 0.4 亿元,占当年收入比重 2.7%。

未来公司将继续探索并积极推进如地铁、桥梁、油罐、大坝等具有高附加值的公建产品及特制产品的开发,推进地下室系统的发展,与地上产品构建“一天一地”的产品布局,形成全体系化品类布局。

image.png


早期铝模业务受制资本实力以销售为主,租赁业务近年快速增长,占比超过 80%。

铝模板业务模式有销售和租赁两种,公司成立早期资本实力有限,为实现资产快速流转主要采取快速设计、加工和销售的模式,因此早期铝模板销售业务所占比重较高,2016年以前销售业务模式占比超过 70%。

伴随公司产品设计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资本实力的增强,公司铝模板租赁业务快速发展,2017 年开始,公司铝模板租赁收入比重开始超过销售业务,到 2021 年公司整体租赁业务占比达到 85.2%。

image.png


核心铝模租赁业务毛利率更高,折旧完成后有望进一步改善。

从毛利率水平看,公司铝模租赁业务近两年在短期下降后逐步趋于平稳,20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38.5%,且其毛利率相较铝模的销售和受托翻新业务毛利率更高。

从成本端分析,铝模租赁项目折旧摊销费用较大,2021 年租赁项目折旧摊销占报告期铝模营业成本的 76.9%,对铝模产品的毛利率影响颇为显著。

租赁业务模式特点在于:铝价上涨仅影响公司新板价格及成本,旧板并不受影响,在原材料价格高涨时公司可以加大旧板使用比例从而减小原材料价格影响,且铝模板实际使用寿命高于折旧次数,意味着折旧完成后租赁成本会有明显下降,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未来盈利水平,铝模产品毛利率后期有望改善。

image.png


境内业务已扩展至国内大部分区域,境外业务持续扩展形成互补。

铝模产品受地产等建筑开发商项目分布影响,因此国内需求主要来自于华东、华南、华中等经济较为发达、项目较多的地区,近些年公司在三大区域的业务占比保持在 70%以上,2021 年华东、华南、华中三大区域合计业务占比 78.5%。

2016 年以前公司仅有江西志特生产基地向全国供货,可覆盖区域有限,2016 年起,公司在中山、山东、湖北等地的生产基地建设加大了向华南、华东、华北、华中的供货量,目前境内业务已经扩展至全国大部分区域。

境外方面,公司已初步建立了境外销售网络,目前客户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柬埔寨、沙特阿拉伯等国家,2021年境外主营业务收入为 1.4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9.2%。

未来公司在东南亚和南亚的基础上,会进一步拓展中东和中南美市场,促进客户结构多元化,与国内业务形成互补。

image.png


“以铝代木”大势所趋,行业格局有望重塑

铝模板具多重优势,经济性直接推动“以铝代木”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包括木模版、钢模板、铝模板等多样种类。

建筑模板是用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成型的临时支护结构系统。其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同时加快施工的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因建筑模板优异的特性,已经成为传统砌块、预制混凝土等施工方式的替代。

建筑模板按照主要原材料划分可分为木模板、钢模板、塑料模板、铝合金模板等。模板最早使用木材为原材料,后来逐步采用钢模板、塑料模板、铝合金模板等新型材料。

我国建筑模板的应用也经历了多个阶段,进入21世纪,铝模系统因其多个出色的特性得以快速发展。

image.png


铝模系统架构成熟,涵盖多个系列和系统。

铝模系统产品是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成形的临时支护结构系统,需要严格根据工程项目的结构图纸进行设计。

产品采用铝合金型材和钢材作为原材料,通过开料、冲孔、焊接等工序生产出各类规格模板及支撑加固配件,按图纸进行精细化拼装后应用于项目的混凝土施工。铝模系统一般由铝合金模板、支撑件、加固件和辅件四大构件组成,四大构件下又可划分为多个对应模板和配件。

image.png


铝模系统在质量、效率、安全、环保等方面相较于传统建筑模板均具备明显的优势。

铝模板产品在施工质量、施工效率、施工周期、安全性以及节能环保五大方面相较于木模板等传统建筑模板系统具有显著的优势。

如在施工质量方面,铝模板应用可做到免抹灰,质量更优的同时也节省了抹灰费用以及相应的施工时间。

且铝模板实施早拆模板施工技术,每层可减少 1~2 天工期,对应资金成本更低。另更优的建筑品质也降低了后续增加维修完善相关成本的可能性。

周转 20 层以上铝模租赁模式相较木模板更具成本优势,铝模板采购模式则需周转在 50 次以上才具经济效益。我们对比分析铝模板采购、铝模板租赁、木模板采购三种模式的单位成本,在此我们没有预先假设具体周转的层数,设为 N。

1)铝模板采购模式前期购置费用较高,综合考虑清理费用、人工费用等各项费用因素,我们测算铝模板采购模式的单位综合成本为 60.33+741/N 元/m2;

2)铝模板租赁模式的测算则需要考虑不同楼层租赁价格的差异,我们参考公司招股书,按照小于 20 层、20-30 层、30 层以上将租赁费用分为三类,则对应单位综合成本分别为 88.14、77.26、75.25 元/m2;

3)木模板可周转 6 次左右,考虑各类相关费用以后,对应单位综合成本为 79.73 元/m 2。

通过测算我们发现,在 120 次周转假设下,铝模板租赁模式的经济效益在 20 层以上开始显 现,明显低于木模板成本;而铝模板采购模式前期投入成本高,随周转次数增加,成本经分摊后逐步下降,在 50 次以上开始具备经济效益,且周转次数越多,经济效益越明显。

image.png


政策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与深入,推动铝模板行业快速发展。

住建部、全国各省、市已发布二十多项政策支持铝模板行业的发展。

截止到 2022 年 2 月,全国已有浙江、江苏、山西、山东、青海等 9 省、10 多个城市发布了推广铝模板的利好政策。

铝模板政策的配套与深化也逐步落实,广东、山西、四川、陕西等多地制定或更新了铝模板计价和定额的相关配套文件;对人工、材料、铝模板、销钉销片、脱模剂等进行造价精确测算。政策的持续推动,引导了铝模板的市场需求转变,有力促进了铝模板全产业链新型生态体系的形成,使铝模板更具多维度的竞争优势。

行业龙头集中度较低,多重因素促市场出清力度加大

铝模板产量保持增长,行业经历峰值调整,企业数量出现减少。

近年伴随下游地产市场的景气发展,建筑铝模行业整体保持快速增长,不断有企业进入市场,2021年铝模板保有量已经达到 7950 万平方米。

但2021年以来,在地产景气下行与原材料价格高涨等因素影响下,行业内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市场规模也出现波动,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1 年全国建筑模板型材产量 55 万吨,同比-52%,折合铝模板翻新置换和新增约 2080 万平方米。

2021年开始企业数量也出现下降,截至 2022 年上半年,行业内企业数量为 600 余家,较 2020 年减少 200 余家,打破了铝模板企业只增不减的态势。

铝模行业整体格局分散,小企业居多,头部企业份额低。

根据中国基建物资租赁承包协会对业内 150 余家中重点企业的调研统计分析,2021 年营业收入在 0.5~2 亿元体量的企业占比最高,达到 49.1%,且收入体量在 0.5 亿元以下的企业占比明显减少,同比-11.7pct,行业集中度在提升,但考虑 2021 年行业内亦有 500 余家其他企业,预计小企业仍占据大多数市场份额。

具体从市场份额角度来看,考虑行业规模最大企业中国忠旺财务数据仅披露至 2020 年末,据此我们按铝模收入测算 2020 年行业内主要上市企业市占率情况,中国忠旺 2020 年铝模业务收入达到 98.2 亿元,其中铝模销售收入达 90.1 亿元,市占率为 28.8%;志特新材居次席,但市占率仅为 2.8%;另华铁应急(无铝模收入数据,采用保有量口径测算)和闽发铝业市占率分别为 1.0%、0.3%,剩余 67.2%份 额均被其他企业占据。

截至 2022 年末,部分头部大企业经营或出现困难,且股票也处于停牌状态,我们预计其实际铝模经营活动有限,近两年市场格局或更为分散。

image.png


行业出清力度加大,竞争格局有望重塑。

市场加速出清主要受两方面影响:

(1)租赁模式成为主流。

由于租赁模式下能将铝模板重复利用、分摊成本低的特性发挥到最大,该模式越来越受到需求端青睐,同时也在供给端得到快速响应。

根据中国基建物资租赁承包协会公布的数据,2021 年纯生产销售型铝模板企业仅占 3.9%,纯租赁企业占比 26.4%,生产租赁一体化企业占比 65.8%,其中,17.1%的铝模板企业同时开展生产+租赁+劳务分包等业务,48.7%的企业仅开展生产+租赁的业务。

租赁模式的扩张对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企业需要进行从生产、出租到回收、维护全链条的管理,业务节点相较于生产销售业务模式显著增多,成本控制难度提升。

(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在国际大宗材料价格上涨,国内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推行的背景下,限煤限电限产等政策外部效应内化为生产成本,推高铝模板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2021 年 5 月以来,铝锭均价位于 2 万元/吨以上,最高价格达到 24240 元/吨。原料价格高企和大幅波动促使铝模板市场增资观望态势成为主流,部分小企业也选择在铝价高涨时将铝模板卖出获取原材料涨价收益退出市场。

专业服务综合化已成为铝合金模板企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铝模市场出清速度加快,租赁模式逐渐扩张,全链条管理能力在竞争优势中日渐凸显。 铝模企业需要服务于施工现场,深入了解建筑施工需求,不断改进铝合金模板的设计和生产工艺,为客户提供涵盖铝模系统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租赁和技术支持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案。随着建筑业整体分工的不断细化,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优化客户体验已成为铝合金模板企业发展的关键。

“铝代木”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市占率提升空间大

在对铝模板市场空间测算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以下几个假设:

房屋施工面积:我们认为建筑模板作为房屋建设必需品在房屋施工过程中得以广泛应用,因此本报告测算的数据基础选用房屋施工面积数据,其相较新开工面积数据涵盖范围更为全面。

2022-2023年房屋施工面积我们参考中泰证券地产组报告《惯性下行、底部徘徊—2023年地产行业数据定量测算(20221222)》测算数据,分别为 89.7 亿 m 2、84.8 亿 m 2,同比分别-8%、-5%;2024-2025 年房屋施工面积增速我们假设为 -3%、-1%;

建筑模板需求量:通过公开资料查询并经过多个信息来源交叉验证,我们认为建筑模板面积一般为建筑面积的 2-3 倍,在此假设为 2 倍,则可根据施工面积得到历年建筑模板需求量;

铝模板渗透率:考虑铝模板的多种优势,我们假设 2022-2025 年铝模板渗透率保持 2%的提升速度,则对应渗透率为 12%/14%/16%/18%;

租赁模式占比:租赁模式目前是铝模板主流经营模式,我们假设 2022-2025 年铝模板租赁模式占比保持 90%左右;

铝模板销售价格:我们参考志特新材铝模板销售业务价格走势情况,受成本端因素影响,2022 年价格同比提高,随后几年在竞争压力下逐步回落至 750 元/ m 2左右;

铝模板租赁价格:预计 2022 年受成本压力影响同比有所提高,2023-2025 年价格变化不大,假设为 17 元/ m 2;

铝模板周转次数:参考志特新材历年周转次数情况,我们假设 2022-2025 年铝模板周转次数均为 25 次/年。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测算到 2025 年国内铝模板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543 亿元。预计 2022-2025 年国内铝模板销售市场规模为 76、77、80、89 亿元;铝模板租赁市场规模为 344、368、407、453 亿元;对应整体铝模板市场规模为 420、445、487、542 亿元,YOY 为+5.4%、+5.9%、+9.5%、+11.2%。

image.png


测算公司市占率仅 3%左右,伴随“铝代木”渗透率提升,公司市占率提升空间大。

根据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发布数据,目前我国铝模板的中高层市场占有率为30%左右,未来几年重点城市的中高层铝模板应用占比对标发达适宜国家,如韩国(铝模板中高层占比达90%以上),有望达到50%以上。

且随着政府持续升级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等政策的落地,“以铝代木”进程有望加快,推动铝模渗透率快速提升。

根据前文对铝模板市场空间的测算,我们进一步根据公司产量和收入两个口径计算其在铝模市场的市占率情况,预计2020、2021年根据产量口径测算公司市占率分别为3.4%、3.4%;根据收入口径测算公司市占率分别为2.8%、2.9%,伴随公司自身竞争优势的提升,未来市占率提升空间大。

image.png


公路、铁路桥梁及隧道的建设,为铝合金模板行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地形多样、地质条件差异巨大,公路、铁路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桥梁、隧道建设。在桥梁、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模板。

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21 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 528.1 万公里,比 2020 末增加 8.3 万公里。公路密度 55.0 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 0.9 公里/百平方公里。

2021 年 2 月,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其中明确了到 2035 年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目标。该纲要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稳健发展,铝模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强管理+优服务提升竞争力,广布局+拓协同支持增长

研发技术构筑领先优势,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为业务赋能

BIM 技术叠加信息化平台,大幅提升全流程管控效率。

公司运用 BIM 技术对每一个施工项目进行分析、建模、配模,该立体化设计的工作平台使施工过程更为精密、自动、可视、高效、智能,提高了建模、配模的精确度和效率。

公司基于 BIM 技术自主研发了三维智能配模软件和自动 AI 配模系统,其在项目前期的深化环节中可自动识别结构,实现尺寸零误差,极大节约配模时间。

针对智能拼装项目后期的验收及打包环节,公司自主研发的 BIM-VR 验收系统可实现客户远程验收,确保公司对客户需求的有效反馈,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管理系统可自动生成对应每块模板,实现出库一码一物。

在业务管理方面,公司自主开发的全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将各部门业务数据互联互通,极大提高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效率。

image.png


公司研发投入稳步增长,研发设计人员数量逐年增加。

2018-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由 2825.5 万元逐年攀升至 7470.7 万元,CAGR 达 38.3%, 研发费用率显著高于可比公司,且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扩张研究团队,截止到 2021 年末,公司研发团队总人数已持续增长至 387 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约 13.3%,处于行业前列。

截至 2021 年报告期末,公司取得各项授权专利 121 项,且均与铝模板相关,国内同行可比公司中,华铁应急、闽发铝业、合迪科技拥有的与铝模板相关的知识产权分别为 10 项、19 项和 14 项。

image.png


注重产品技术创新,积极拓展应用领域。

公司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技术积累和创新,已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

公司铝模板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民建领域,近年来,公司铝模产品在公建领域正逐步渗透。

公司已成立公建事业部,开发研究出适合于管廊、地铁、桥梁等公建项目的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公司公建业务部分项目处于深化设计阶段,另有部分项目已处于施工阶段。公建领域的业务拓展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深化品类布局,发挥产品协同效应。

image.png


综合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效率不断提升

公司综合服务体系涵盖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在售前阶段,公司提供顾问式营销,在项目工程的预评估阶段,根据客户需求,免费为客户提供工程的技术可行性分析和商务评估报告,帮助客户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在售中阶段,公司为客户绘制出模板排布图,并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后确认图纸。在售后阶段,公司将产品运送到施工现场后,为客户提供持续不断的后续服务,包括现场技术指导、安装培训、改板、换板、补板、补配件等服务。

“铁三角”加持,跨部门合作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在营销服务的前端,公司销售、工程、深化设计等部门形成“铁三角”团队,为客户提供最优的技术解决方案,确保项目问题在 24 小时内迅速解决;在营销服务的后端,生产、品管、物流及其他职能部门在产品交期、质量控制、物流安全保证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image.png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员服务效率不断提升。

随着铝模市场的逐步发展,公司项目的区域分布密度逐年升高,不同项目工地之间距离缩短,单个现场服务人员管理的项目数量增加,公司单位面积产生的服务费用持续降低。且随着公司内部分配制度的改进和业务经验的积累,现场服务人员综合管理能力逐渐提升。

工程服务人员在旧板回收过程中回收效率提升,相关费用降低。

自 2018 年至 2020 年,公司单位面积工程服务人员费用由 4.5 元/平方米降低至 1.2 元/平方米,单位面积销售人员费用由 1.9 元/平方米降低至 1.2 元/平方米。

精益化生产叠加优质产能布局,规模优势逐渐凸显

“精细生产、自动生产、规范生产”三轮驱动,高标准打造精益化生产优势。公司精益生产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精细化、生产自动化和现场管理规范化三个方面。

其中生产精细化能实现加工公差范围控制在± 0.2mm 以内,且生产效率为人工的 2-3 倍,孔位精准误差低于 0.1mm;自动化方面,公司联合研发的自动冲孔机采用 60 个冲针大排产,有效保证所有构件单边冲孔一次成形,焊接标准板全部采用半自动机器人,1 组机器人相当于 3 个熟练工人的效率;现场管理规范化方面,通过自查、交叉互查、检查等多种方式持续监督,公司现场管理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跨区域产能日趋完善,产能/产量逐年提高。

在生产基地布局方面,公司目前已在华东(江西志特)、华南(江门志特)、华北(山东志特)、华中(湖北志特)和海外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志特)布局生产基地,公司产能和产量保持逐年提高,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具备铝模系统产能达到 300 万平方米,安全防护平台 14000 机位。

2022 年 7 月 19 日,公司发布可转债预案,拟发行可转债不超过 61403.30 万元,用途主要为江门(二期)建设项目、重庆(一期)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江 门志特生产基地(二期)计划新增年产 30 万平铝模板系统和 10000 个机位附着式升降作用安全防护平台产能;重庆(一期)项目计划新增年产 60 万平方米铝模产能及 5000 机位防护平台产能,后续产能投放后, 公司铝模产能将达到 390 万平方米,防护平台产能达到 29000 机位。

未来九大生产基地将充分利用各自的区位优势,打造公司面向华南、华东、华中、华北区域及海外区域的展示、生产和服务窗口。

运费成本占比降低,规模优势逐渐显现,服务响应加快。

销售生产方面,公司由各生产基地和各区域的营销公司分别对外承接订单,并根据客户项目所在地就近安排生产,同时考虑各生产基地的产能状况和交期紧迫度,各生产基地之间协调生产,因此运输成本与生产基地销售辐射范围以及项目分布密切相关。

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2.3%,各业务合计运输费用达 5925.2 万元,占营业成本的 5.9%,同比下降 0.8pct。

公司细致化的产能布局,有效缩短了运输半径,规模优势随着产销量的上升逐渐显现。全国性产能布局除了规模化优势以外,服务响应的加快也进一步提升公司获取订单能力。

坚持“1+N”服务战略,积极拓展协同业务

积极响应客户需求,于 2019 年下半年开展与铝模系统配套使用的爬架产品应用。

公司爬架产品是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臵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亦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是高层住宅建筑绿色施工关键技术应用之一。

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具备爬架产能 14000 机位,同比+75%;2021 年爬架产量为 11512 机位,同比+191.7%。

image.png


爬架与铝模板经济效益特定趋同,协同性高,提升爬架与铝模配套率是收入增长重要驱动力。

爬架相较于传统脚手架具备经济效益、低碳环保、安全、智能化、美观等多方面的优势,以下游敏感度最高的经济效益来看,爬架一次组装可用至施工完毕,且楼层越高经济性越强,每栋楼综合成本可解决 30%-50%,传统脚手架主要对 20 层以下建筑有一定价格优势。

从经济性角度来看,爬架与铝模板均在 20 层以上经济优势明显,且均为建筑施工必须品,天生具备良好的协同性。

实际从公司角度来说,扩充爬架产能并进一步提升爬架与铝模板的配套率,能够有效提升单个项目公司收入体量,成为未来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发挥装配式建筑协同效应,继续探索新型绿色施工工艺。

在装配式预制构件连接节点或构件之间的现浇连接环节中,铝模板与装配式建筑的结合使用,可有效解决现浇混凝土与预制构件的连接问题,减少连接节点或构件的质量通病,提高建筑质量,实现免抹灰,减少后期维护成本,二者在技术上存在互补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公司先后于 2021 年 1 月和 2021 年 12 月设立全资子公司海南志特和控股子公司志特装配,主营装配式 PC 构件的生产和销售。

此外,公司于 2022 年 6 月推出志特预制房屋模具系统,该系统把建筑物的整个房间作为模块单元,在工厂完成房屋结构预制的加工,并运输至施工现场完成模块间的堆叠与拼装该系统使公司预制模具的适用性加强,适用范围更广。

image.png


盈利预测与报告总结

盈利预测

铝模主业方面,预计 2022-2024 年租赁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22%、26%、31%,在产能扩张支持下,整体保持快速增长;销售业务收入增速为 37%、17%、20%。

爬架方面,预计 2022-2024 年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35%、51%、45%。

装配式预制件方面,预计 2022-2024 年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275%、44%、39%。

2022 年公司主营产品铝模的毛利率预计仍受铝价影响,但随着后续公司产能的快速提升以及铝铁等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企稳,有望提升降本增效效果,从而带动铝模毛利稳健向好。

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铝模租赁业务毛利率为 39%、39%、39%;销售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6%、25%、25%。预计爬架业务在 2022-2024 年毛利率保持在 22%左右;装配式预制件毛利率保持在 17%左右。

综上,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可实现营业收入 19.5、25.5、33.7 亿元,同比+32%、+31%、+32%;预计实现综合毛利率为 31%、30%、30%。

image.png


报告总结

公司是铝模板行业标杆企业,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强综合服务能力。公司核心生产基地辐射全国,规模优势明显。公司基于 BIM 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开发了业内领先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领先的研发技术和服务能力。同时公司坚持多品类发展战略,积极开拓爬架和装配式 PC 构件产品,与铝模板形成协同效应,并进军高附加值公建领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 亿元,2.9 亿元,3.6 亿元,同比增长 24.0%,40.4%,26.6%,对应 PE 分别为 34、24、19 倍。

原行业龙头中国忠旺近期已经停牌暂停披露财务数据,目前除公司外国内暂无核心主业为铝模板的上市企业,本处选择部分建筑板块具有成长性的标的进行对比,公司整体估值高于可比公司。

但考虑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充分受益“铝代木”渗透率提升,行业加速出清下市占率提升空间大,中长期成长性较强;且短期在地产利好政策持续推出及地产市场边际修复下,公司直接受益具备较强向上弹性,

image.png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需求波动风险:铝模板行业受下游地产新开工及施工影响显著,在地产景气下行过程中,行业需求受影响存在下滑可能性。

公司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公司产能建设受公司战略规划、当地政策等因素影响,而公司的成长性与其新产能投放有密切关系,若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公司业绩水平可能受到影响。

原材料价格大涨风险:公司主要产品成本受铝锭等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如果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会造成公司主要产品成本压力加大。

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风险:铝模板推广应用受产品价格、政策引导、替代品竞争等影响,存在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本报告涉及的市场空间测算均基于一定前提假设,存在实际达不到、不及预期的风险。

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研究报告部分资料来源于公司招股说明书和定期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