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军的报复行动,1945年“东京大轰炸”
黑郁金香 / 2022-12-23 11:28 发布
以上由黑郁金香编摘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航空兵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母港珍珠港。珍珠港事件使美国的民心士气跌到最低点。为了唤起民众的信心,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空袭日本东京,以向美国民众表明,珍珠港遭袭绝不是美国的末日,美军有战胜日军的能力。
一、事件背景
1942年1月,美国海军总司令、海军上将金接受了他的作战参谋的建议,决计对日本发动一次空袭。首选目标就是日本首都东京。当时,美国海军所有作战飞机的作战半径都无法达到轰炸东京所需的距离。正当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为此一筹莫展之时,海军总司令金偶然间听参谋部一位军官说陆军的远程轰炸机可以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立即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经过一系列慎重地挑选,航程达1932公里、有“万能轰炸机”美誉的北美公司B—25型“米切尔”型轰炸机被军方选中。1942年2月3日,改装后的两架B—25B型轰炸机在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起飞成功,初步验证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
美国于1942年4月18日向日本进行了空袭东京任务,作为对日军突袭珍珠港的回击。任务是由战前曾是著名飞行员的吉米·杜立特中校一手策划,所以又称“杜立特空袭”。执行任务的飞机为16架美国B-25米切尔型轰炸机。飞机原计划从距东京880公里处从航空母舰上起飞,最后降落在中国,却因山本五十六扩大警戒线,被迫提前300公里起飞。
执行任务的美军16架飞机中一架轰炸机由于燃料消耗过大,降落在海参崴。为了不造成外交上的麻烦,苏联政府将飞机和5名机组人员扣押。机组人员1943年经伊朗回国。剩下15架飞机在浙江、安徽、江苏等地坠毁,大部分飞行员迫降或跳伞。全部75名飞行员中3人丧生、64人被中国的抗日军民救助,辗转到达重庆、桂林然后回到美国。其中大多落在国军和日军交错的统治区,如浙江,后来日本派10万军队对浙江等地进行大屠杀,共杀害平民25万人。也有一些落在日占区,如其中一架落在江苏盐城建湖县,其中4名飞行员被农民救起,1人被日军杀害。另外两名飞行员在B-25在中国海岸迫降时牺牲。还有两架轰炸机的机组人员8人被俘。
二、早期轰炸
早在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的吉米·杜立特中校曾派出16架B-25中型轰炸机袭击日本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和神户的油库、工厂和军事设施。但这次攻击主要上是象征性的任务。
然而,当美国成功发展B-29轰炸机后,美军便有能力对日本作出有实质作用的战略轰炸。B-29轰炸机的时速达563千米,飞行高度超过1万米,续航里程为6430千米。打击距离达到2,400千米,并能携带9,000公斤的炸弹。当时轴心国的战斗机除Me-262和橘花(Me-262日本型,未服役)都不能达到此高度,即使达到也追不上它们的速度。
美军的首轮使用B-29的袭击是在1944年6月15日,47架B-29从成都起飞,轰炸位于日本九州的八幡钢铁厂。但这次攻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68架飞机中,只有47架命中目标,有4架未能起飞,有4架坠毁,有6架因机件问题要在途中弃置所带的炸弹,有一架被击落,其余的大多只轰炸了次要的目标。
首次来自南方的袭击是1944年的11月24日,美军派出88架轰炸机空袭东京,意欲进行一次白天的精准轰炸。飞机在10,000米高空投弹,结果只有约30架飞机找到了轰炸目标,约10%命中预定目标,只有一个飞机制造厂受了轻伤。当时美军并未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硫磺岛等军事基地,如果由中国出发则会有补给问题,而且距离也太远,由中国起飞的B-29必须减少载弹量以运载燃料,故此B-29在中国的日子里,只对日本发动了有限的攻击。直到麦克阿瑟的跳岛战术攻占了一些接近日本的岛屿后,美军第20航空队被编配到第21轰炸师,并开始筹备对日本本州的大规模轰炸。
美军在欧洲曾使用日间精确轰炸战术,但因日本的天气并不适合此战术,最终美军决定在夜间进行地毯式燃烧弹轰炸,派出轰炸机在1,500-2000米的高度轰炸日本的大城市。美军的战略轰炸造成的伤亡比后来的原子弹攻击还要多。
三、燃烧弹攻势
美军在1945年2月23日至24日首次对东京采取大规模燃烧弹攻势,当晚174架B-29轰炸机在东京抛下大量凝固汽油弹,把东京约2.56平方千米的地方焚毁。
随后在3月9日至10日,美军再派出334架B-29轰炸机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发,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弹对东京进行持续2小时的地毯式轰炸,每架飞机携带六至八吨燃烧弹,燃烧面积可达6500平方米。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空袭时各轰炸机单独轰炸而不进行编队。当晚东京出现火灾旋风,334架B-29共投下了超过2千吨燃烧弹,产生的高温足以使区内所有可燃物(包括人体)烧着,造成近10万人死亡,近41平方千米的地方被焚毁,主要是皇居以东的地区,东京约有四分之一被夷为平地,其中18%是工业区,63%是商业区,其余是住宅区。计划中的22个工业目标全部摧毁,26万7千多幢建筑付之一炬,上百万人无家可归,83793人被烧死,10万被烧成重伤。空袭中有9架B-29被击落,5架负重伤并在海面迫降,42架受伤其余飞机返回了基地。大火之后的清理工作进行了25天。
3月9日的轰炸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非核武空袭,这比二次大战中任何一次军事行动都造成了更多的伤亡,破坏力可以和后来的原爆相比。火攻东京后不到30小时,317架B-29轰炸机又夜袭名古屋,使该市的飞机制造中心化成一团火焰。13日,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也遭到了300架B-29的轰炸,使用了1700吨燃烧弹,约20.7平方千米的市区在3小时内焚毁。16日,美军又轰炸神户,使其造船中心被摧毁。美军于四、五、六月又大举空袭日本各大中小城市。4月13日,皇宫与宫殿一部分被焚烧,明治神宫化为乌有。7月4日时美军宣布当时日本已遭受10万吨炸弹的轰炸。
美军轰炸过程中许多东京市民逃离出城。策划轰炸行动的柯蒂斯·李梅派美机投下警告传单,通知下一步轰炸的目标,使他们更加恐惧。仅东京就有上百万人逃往农村,工厂工人的出勤率不到从前的一半。轰炸东京及其他城市使日本战时经济陷入瘫痪。
其后美军在5月26日再一次派出470架飞机轰炸东京,造成7415人死伤,22万间房屋被焚毁。连月来轰炸使东京有一半的建筑物被摧毁。
四、免于被轰炸地区
美军把一些地区列为受保护地区,不予以轰炸。
皇居
圣公会
东京大学
救世军
美国使用燃烧弹轰炸东京民居的做法,造成10万人死亡,多数为平民,引起极大争议,执行将领也知道若盟军打输,他们会被反人道罪定罪及重判。即使后来的原爆引起更大伤亡,但这至少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这种战略轰炸行为的目的主要是破坏日本生产战争物资的能力,以及降低日本人的士气,在总体战的理论中,这种攻势是可以接受的行为。美国对日本的战略轰炸也引起了对使用燃烧弹的道德讨论,策划轰炸行动的柯蒂斯·李梅后来也指出如果美国战败,他本人肯定会被控犯下战争罪行,但他也认为这次轰炸提早了战争的结束,从此减低了人命伤亡。日本前首相近卫文麿也曾指出,东京大轰炸使日本开始考虑停战。道德问题仍未获定论。
五、东京大轰炸结果:美军10天炸死近50万日本人
东京大轰炸是1945年3月后美国陆军航空队对日本首都东京的一系列大规模战略轰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两次轰炸)。由于指挥这一系列轰炸行动的美军指挥官是柯蒂斯·李梅,这一系列轰炸又大规模地使用了燃烧弹,因此史称“李梅火攻”。
近日,专门研究二战历史的著名日本史学家山边正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美国空军在1945年3月10日轰炸东京时,曾有意对住宅区开火。他强调,轰炸东京时使用的各种方式大部分都在所谓的正义战争框架之外:打击的目标是平民。据他介绍,在住宅区内有一些小厂,但它们和前线没有直接关系。此外,东京因自己的人口密度而被选为打击目标,以便可以消灭更多的人。轰炸的结果是没有军人伤亡,死去的都是平民。死者中有婴儿、儿童、妇女和老人。
从东京大轰炸的伤亡看,这一说法有一定的迷惑性,然而从当时的历史看,这种不加区分的大规模轰炸完全是为了摧毁日本生产各类武器的兵工厂而采取的行动。
1944年美国对日本开始轰炸时,采用的是同欧洲战场类似的昼间精确轰炸。飞机在白天出动,以大编队在10000米以上的高空集结并对大规模的工业基地和工厂进行毁灭性的轰炸。由于日本缺乏雷达预警,也没有适合反击战略轰炸的重型高射炮和高空重型战斗机,美军的轰炸因此损失轻微。
但这样的轰炸对摧毁日本军工企业的效果并不显著。因为日本工业结构与德国完全不同,日本大量的武器零部件是由散布在居民区的家庭式作坊工厂生产,再将这些部件运到工厂进行组装,昼间轰炸虽然能炸毁总装工厂,却无法阻止日本的小作坊持续生产军火。
面对这样的情况,1945年初,李梅开始负责对日本的空袭。他仔细研究了此前战略轰炸的得失:日军夜间防空能力极差;日本城市的工业区大都集中在市中心,散布在居民区的家庭作坊式工厂与附近主要工业区互相依赖程度很深;大都市房屋密集,主要是木板结构,消防能力薄弱,一旦起火将迅速蔓延;同时,高空急流、云层遮挡和轰炸高度太高都影响了B-29的轰炸精度。
最终,李梅决定改变以往的昼间高空精确轰炸,改为夜间低空高强度燃烧弹轰炸。
1945年2月4日,日本神户,美军出动70架B-29轰炸机,实验性地投下了160吨燃烧弹;2月25日,美军又出动172架B-29轰炸机,投下了450吨燃烧弹,使东京27970幢建筑物被移为平地。两次实验性空袭虽然仍是昼间高空轰炸,但效果明显,更加坚定了李梅实施大规模夜间火攻的决心。
为了加强夜间空袭的效果,李梅下令所有参加火攻的B-29都拆掉了自卫炮塔,只留尾部机枪,节约下来炮手、机枪和弹药的重量都用于装载燃烧弹,每架B-29可以装载5.4到7.3吨的M69燃烧弹。他还于2月19日颁布了新的作战条令,飞机将单独各自飞行,而非密集的编队飞行,由前面的轰炸领导机首先开火,引入目标区。燃烧弹在1524-1829米的高度上投放。
1945年3月9日傍晚十七时三十四分,“李梅火攻”正式开始,由第314轰炸机联队联队长托马斯·鲍尔准将担任空中指挥,目标东京。子夜二十四时十五分,2架导航机在预定目标区下町地区投下照明弹,接着投下燃烧弹,燃起两条火龙,标出了巨大的“X”字样,为后续飞机指示目标。随后赶到的277架B-29以单机间隔15米依次进入,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中向东京倾泻了2000多吨燃烧弹。风借火势,火借风威,转眼间已是一片火海。大火冲起的数股强大气流,将几架B-29转眼冲高了几千尺,机组人员从座椅上弹了起来,有些人还重重地摔下座椅。
轰炸引发的大火几乎将所有东西都点燃了,金属都被高温融化,人和木头都在令人窒息的高温中自燃。许多躲在防空洞里的人都被活活烤死,四下奔逃的人群近乎疯狂,到处是乱窜的火苗,到处是恐怖的惨叫,很多人认为水能克火,纷纷跳入附近的池塘和河流,但是灼烈大火所形成的高温将池塘里的水都煮开了。池塘成了开水锅,水中避难的人都被滚烫的水活生生煮死。
火焰熄灭后,东京市中心41平方公里的区域被烧成灰烬,中心商业区的63%、工业区的20%被烧毁,其中美军要攻击的22个工厂全部被毁,近84000人死亡,100多万人无家可归。伤亡人数竟超过了后来遭到原子弹袭击的广岛。而美军仅损失14架B-29。
由于燃烧弹轰炸成效显著,美军随后又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燃烧弹轰炸:3月11日夜,美军出动285架B-29轰炸名古屋,投下1700吨燃烧弹,烧毁5平方公里的市区;3月13日夜,美军出动274架B-29轰炸大阪,投弹约1700吨,烧毁民房和工业建筑物134744幢,55万人(占大阪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无家可归;3月16日夜,美军出动307架B-29轰炸神户,投弹2300吨,66000多幢建筑物被炸成废墟,25万人(占神户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无家可归;3月19日夜,美军再次轰炸名古屋,烧毁7.68平方公里城市。
随后,由于美军已经没有燃烧弹库存,火攻暂时停止,在持续10天的轰炸中,美军仅仅损失了20架B-29。
李梅通过火攻战术造成了近50万日本平民死亡,800万平民流离失所,244万幢建筑物被毁,还有难以计数的人死于营养不良、肺结核以及其它由无家可归和 食物不足带来的疾病,这些人并未包含于上述伤亡数字。96个日本城市遭到轰炸,其中,主要大城市的城区被烧毁面积均超过50%,东京、横滨56%,名古屋 52%,大阪、神户57%;中小城市里,福井最高达96%,甲府72%,日立71%。死伤程度远超核弹。
据日本官员说,燃烧弹空袭使工业“生产严重受损”。日本前首相近卫文麿也曾指出,东京大轰炸使日本开始考虑停战。而李梅也获得了日本人“鬼畜李梅”的绰号。
对于轰炸的后果,李梅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曾经表示“如果美国输掉了战争,我充分相信我会因为战争犯罪而受到审判,只要看看日本人是怎样对待那些参加1942年杜立特空袭的身穿军服的美国飞行员就知道了”。不过此后在日本国会参议员、自民党国防部会长源田实提议下,李梅却于1964年获颁日本最高级别的“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