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因与本性
兄弟连 / 2022-12-06 23:50 发布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啼笑皆非的事情:
某个股明明是炒A属性,炒着炒作,不知道是谁何方“神秘力量”硬生生的给它贴上B标签,蹭上B的概念和热点。
不但蹭上B的概念,而且还要去当B这个概念的龙头。
你觉得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吗?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
这是何方神圣“嫁接”的?明明白白的是炒A,为什么被人为的修改为炒B,那么多高智商高学历的人愿意相信?小产权房改成别墅的标语,难道就成了别墅了?这么一修改和嫁接,难道就构成新的买入理由了?
很多东西,如果放在现实世界,一眼就能看出荒诞,但一放在股市里,就堂而皇之成了正剧。
但,市场终究不会为这种荒诞买单。每当一个炒作的股票需要修改或者蹭属性才能继续炒下去的时候,几乎都容易变成闹剧。
比如,曾经有个股票,其炒作的根本动因就是锂矿,但后来摇身一变硬要说自己是房地产龙头,结果呢?当锂矿炒不下去的时候,房地产也不会认它。
再比如,最近有个股其炒作的本质原因就是消费,但突然成了国企改革的龙头。
这种改动表面上看是高明,但本质上是无奈。如果内在属性---当初上涨的本质原因能够强大,包括那种本质原因所代表的赛道能够强大,它还需要某种神秘力量去贴另外一个标签、修改另外一个属性吗?
所以,凡是一个炒作正酣的股,突然放弃原有属性,把自己改成一大堆花里胡哨的标签的时候,我抱有足够的警惕。
我们不否认,一个股票具有多重属性,多重概念,但,其上涨和炒作的“初心和初因”,也就是“起心动念”必须能够“一以贯之”、"持续释放”,这是一个股票的根和灵魂。
历史上绝大多数超级大牛股,都是持续加强和维护这种“初因”,而不是去蹭其他概念和其他“因”才称为大牛股的。
比如小康股份,自始至终都是炒作跟华为合作的那个车;
比如顺控发展,自始至终都是炒作碳中和属性;
比如九安医疗,自是自己都是炒作它的核酸检测属性;
比如振德医疗,自始至终都是炒作口罩属性;
......
比如沪硅产业,自始至终,都是炒作它的芯片属性;
比如茅台,自始至终,也基本上都是围绕它的那瓶酒。
自性的强,初因的强,才是一个股票持续上涨的核心。如果不去关照初因,什么热点来了就给它贴个什么标签,那说明这个股没有什么可以炒的,相反,反而可能是想出货了。
好股票不是万花筒,而是一杆子捅到底。本性如此,内性如此。
当然,并非说一个股具有多重属性就不好,历史上,也有很多具有多重属性的股炒作成为龙头的例子。但,我们发现,靠变属性成为牛股更容易落入小作文和吹票的陷阱。比起靠多属性来成为牛股,我更喜欢靠单属性释放成就的龙头。而且,即使多属性,炒作起来,核心还是一个属性,另外的属性顶多是画蛇添足而已。比如君正集团当时炒作蚂蚁金服上市,有人就给它画蛇添足上疫苗属性,这不是多此一举嘛。
炒什么,就是什么。有什么,就炒什么。
不要去炒那些没有的东西,更不要硬贴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初心的标签。通过改标签、嫁接和蹭换来的繁华,很可能昙花一现。
而那些无论风吹浪打、还是兵荒马乱,坚守本性,不弃初心,不因别的热点暂时繁华而献媚,不因自身属性暂时分歧而弃之,方能成就真正的大牛股。
股票如此,做人不亦如此乎?( 股市的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