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猪肉价格高点的牧原、21年航运价格高点的海控,完美地走了一遍这个链条。从周期价格高点至今,股价跌妈不认。
大多数人也理所当然地建立一个条件反射:处在周期顶点时的股票,是绝对不能碰的。因为后面必然是暴跌。
硅料,两年来一直紧缺,当前处在高价,吸引了大量的跟风扩产者,即将供应增加。这四点,和周期链条的前四环,几乎是完美吻合。所以,但凡有个小学文凭都已经知道,接下来,必然就是:过剩→暴跌。
所以,很多散户都喜欢念一句口头禅:万物皆周期!
这句话,已经成了散户的最高指示,时不时拿出来晒一晒,或者写进签名档,当然就是大彻大悟,已经掌握了先进核武器。
当前的硅料,已经走完了前四环:紧缺→高价→跟风扩产→供应增加,这基本属实,但并不会形成下一步:过剩。(插一句:严格讲,最后一环供应增加还没走完,因为很多产能依旧是PPT产能,供应增加得非常缓慢,远算不上大量增加,但今天姑且默认如此)
形成供应过剩的关键前提,是在供应增加的同时,总需求不再增加。如果供应增加的同时,总需求也在增加的话,这就很难形成过剩。
我国猪肉的总需求是每年6-7亿头,这个数字已经很多年都没变过了。也不可能再增加多少,14亿人,全放开了吃也只能吃那么多猪肉了。在总需求已经到顶的情况下,再增加供应,就是你死我活的存量博弈,这怎么能不暴跌?
同样地,全球航运的总需求也早已经见顶。疫情之前,全球航运实际已经是供大于求,价格一直萎靡。这两年,只是因为疫情这个特殊原因,才导致航运出现局部的供不应求,但总体依然是供大于求的。随着疫情的褪去,航运的供需会到疫情前供大于求,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而光伏就完全不一样!其总需求,今后几十年都会保持一个15-20%的递增速度。这个本质特点,足以消化当前的所有供应。
前两者是总需求已经到顶的夕阳产业,后者是刚刚起步,总需求不可限量的朝阳产业,两者怎么可简单类比?用前者的经验来套用后者,注定会失败。
形成持续高增的根源,是两个方面:一是能源革命已经是全球的高度共识;二是光伏组件已经足够便宜。1.85-2.05价格下的组件,已经足够便宜,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拿回家装好,三五年就可以回本,这样爆赚的生意谁会舍得错过?
当前的光伏,类似当年的交流电,注定会几十上百年,都会保持高增。
光伏的这个特点,在整个A股都是独一无二的,再无一行业可比。因此,隆基振国总,通威刘汉元,都反复强调,光伏是一个长坡厚雪的好赛道。其长坡厚雪的根源,就是其需求是足够大的星辰大海。
22年,硅料总产量是80-90万吨,对应250-300GW组件,这些组件已经被市场以极高的价格消化完毕。硅料端无库存,组件端也无库存。
23年,硅料总产量是130万吨,把PPT都算上,撑死了150万吨,对应生产350-450GW组件。那么,这些组件会被消化完毕吗?如果这些组件被消化完毕,硅料又哪来的过剩?不过剩,又哪来的暴跌?
再往后,今后几十年内,光伏的总需求都会保持高增,这个特点会让光伏的供应会被大量地消化,过剩的风险会被大大地化解。
看到价格高点和扩产,就条件反射认为必然会迎来暴跌,不过是一种不动脑筋的生搬硬套而已。
两年来,从机构到散户,无比坚定地看空硅料价格,东吴证券连出七个研报看跌硅料,无一猜中。占比极少的菜花料跌了几块钱,就成了史诗级价格拐点,散户惊呼:硅料腰斩在即!都快成神经质了。
所有预测硅料下跌的,理由只有一个:供应增加。但他们从来不提的是:需求也在增加。
今后大概率会是这样一个场景:组件生产多少,市场就消化多少。今年生产和消化250-300GW,明年生产和消化350-450GW(这也是刘汉元李振国的一致预期),后年或大后年,会一直增长,也许会一直增到1000GW。
大多数人都会念万物皆周期,但注定大多数人不赚钱。价值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