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激光雷达放量时代,上游器件引领未来

价值投机小学生   / 2022-08-13 07:04 发布

报告出品方招商证券

行业2021为上车元年2022或将成为量产大年

自动驾驶车型搭载激光雷达情况

2021年为激光雷达上车元年在2021年1月蔚来在NIO day上宣布ET7全系搭载激光雷达掀起了中国车企定点激光雷达的浪潮随后小鹏北汽极狐上汽智己上汽飞凡广汽埃安长安阿维塔长城沙龙理想高合威马等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都纷纷宣布即将量产或交付的新车型将搭载激光雷达这些车型最晚都是在2022年交付2022年有望成为激光雷达的量产大年从L2级别辅助驾驶到L3+自动驾驶跨进

全球激光雷达千亿市场亟待开启

车载激光雷达将逐步成为车载雷达主力根据Yole计算及预测2021年车载雷达市场规模为58亿 美元2027年将达到1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6亿元,CAGR为14%国际电联(ITU)预测2030年欧洲的车载雷达渗透率将达到65%美国将达到50%其中2021年车载激光雷达无人驾驶+ADAS市场规模为2亿美元2026年将超过28.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2亿元约占比整个车载雷达市场的26%比2021年高出22个百分点CAGR高达66%乘用车和Robotaxi/Robotruck持续增长的需求成为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的驱动因素

激光雷达的分类从机械式到固态化

机械式激光雷达技术成熟度较高供应链成熟但由于固有缺陷机械部件寿命短成本高体积大调试装配复杂等目前车企宣布的L3量产车项目均选用固态/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方案目前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技术已初步成熟各家厂商量产项目陆续落地

固态激光雷达技术方案包括光相控阵OPA和FLASH两种具有数据采集速度快分辨率高成本低等特点但目前技术成熟度较低

激光雷达产业链——上游

激光雷达产业链上游包含激光发射激光接收扫描系统和信息处理四大部分分别对应激光器探测器扫描器(及其它光学组件)芯片等零部件

激光雷达工作原理和组成

激光雷达由发射模块接收模块主控模块以及扫描模块如有构成主控模块首先发射信号到发射模块激光驱动驱动激光器(如EELVCSEL等)发射激光脉冲再通过发射光学系统发射激光到达物体返回后接收模块接收回波经由接收光学系统到达探测器(如APDSiPMSPAD等), 最终传至模拟前端再进行模数转换到达主控模板部分激光雷达拥有扫描模块则主控模块可直接到达扫描器或激光器先经过扫描器再回到发射光学系统

激光雷达革命性技术架构

根据产业调研和专家交流招商通信团队认为机械式激光雷达被普遍认为无法达到上车标准短期内以TOF方式为测距原理的半固态激光雷达仍将占据市场的主要份额一维二维或MEMS等扫描方式的技术路径将会共存长期来看固态FMCW是未来的技术路径

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原材料BOM拆分

激光雷达出货量&市场规模根据沙利文预测受无人驾驶车队规模扩张激光雷达在ADAS中渗透率增加等因素推动激光雷达整体市场预计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至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35.4亿美元约合914亿元其中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43.1亿美元约合291亿元   基于蔚来ET7小鹏G9等热款车型的交付预计22年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量为15万台23年激光雷达出货量规模在30~60万台

Flash 的成本结构按发射模组接受模组光学系统核心 IC 分类根据产业调研如果整个雷达 $1000 

(1)发射模组即 VCSEL 加驱动$100-$200,占比 20%

(2)接收端占 30%对应$300

(3)光学系统占比15-20%对应$150~$200

(4)剩下的一些 IC 部分成本像 FPGA跨阻放大器AD 芯片点云管理memory 等加起来占比 30%对应$300

发射模块VCSEL逐步取代EEL9051550或将共存

激光雷达产业链——发射系统

激光发射系统系激励源周期性地驱动激光器发射激光脉冲激光调制器通过光束控制器控制发射激光的方向和线数最后通过发射光学系统将激光发射至目标物体

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包含激光雷达面光源和激光雷达线光源以激光光源和光学整形元器件为主要组成部分负责产生激光雷达探测所需要的特定形态和功率的激光光斑

激光雷达产业链——发射系统-激光器

激光的产生来自于激光发射器有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四种类型激光雷达的光源选择需要关注人眼安全问题稳定性和可靠性成本量产的可能性

无人驾驶大多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从驱动方式来看主要包括边缘发出的边缘发射激光器EEL和激光垂直于顶面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从光源波长来看主要包括905nm光源和 1550nm光源不同光源及发射形式的选择影响射出光的能量大小继而影响光源可达到的探测范围深度目前1550nm激光器一般配备光纤激光器EEL和VCSEL适合的波长仍为905nm

激光雷达产业链——发射系统-激光器-驱动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VCSEL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的激光发射方向垂直于半导体衬底表面激光束呈圆形对称VCSEL 主要结构由p型和n型两个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及中间的有源区构成VCSEL腔长量级与波长相近容易实现 单纵模激射并具有出色的光束质量适用于数据通信及各种传感领域

激光雷达厂商有转向VCSEL激光器的优势VCSEL 相较于传统的IRLEDEEL半导体芯片而言它具有窄光谱低功耗低温漂等特点采用VCSEL激光器作为面光源的电光转换效率集成度和可制造性更高VCSEL封装与LED一样简单成本优势明显综合上述优势VCSEL定会成为3D传感市场潜力最大的产品

VCSEL激光器集合了红外边发射激光器的很多优点采用更优质的激光源既像红外LED非常适合大规模晶圆级生产工艺和封装成本较低又有边发射激光器非常好的光谱和较高的光密度特性它还有温度漂移非常低的特征从低温到高温每组VCSEL的典型漂移仅为0.07nm/K这是其他光源很难做到的这也是被苹果选中作为Face ID光源的重要原因这是用于VCSEL的架构决定了它可以在许多光源的选择中胜出

VCSEL芯片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发散角小光束质量好波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阈值电流小功耗低等优点且易于与光纤耦合易于单纵模发射和实现高调制频率加上易于制备二维发光阵列大批量生产成本可控但输出功率及电光效率较边发射激光芯片低

光学系统国内供应链优势显著壁垒在于质量管控&一致性

光学部分——ONE PAGE SLIDES

国内供应链优势显著壁垒在于质量管控&一致性光学部分是以发射和接收这两个二极管展开的光通道包括反射镜透镜棱镜还有窗口玻璃等光学部分在整个激光雷达BOM成本的占比在10%~15%左右其中转镜50%窗口片20%透镜准直镜滤光片30%

光学部分供应商主要有两类玩家

1一类是消费电子光学厂商舜宇光学永新光学在部分精度和壁垒不高的光学元件的量产控本方面有一定优势

2另一类是光通信领域的厂商天孚通信中际旭创腾景科技更擅长波的控制滤光片窗口片等产品更具性能优势并且在光电封装及光路设计方面优势更强产线和技术均可复用

激光雷达光子传输原理

激光雷达(含扫描模块)光子传输原理为发射单元激光器发射激光束通过发射光学系统--激光扩束器改变光斑的空间形状分布分束镜通过折射分出多束光束经过反光镜和准直镜到达窗口片并传输 光束到目标物体上光束到达物体返回后由窗口片接收回波通过扫描器后再次途经准直镜维持光束的准直性由环形镜传输到滤光片(允许特定光纤通过并进入到光阑通过长焦镜头聚焦光束至光电探测器最终可由模拟前端芯片或其它主控模块硬件处理信息

激光雷达产业链——光学组件

车载激光雷达和光通信-光器件实际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激光雷达中的激光器探测器和光学组件等核心器件与光通信领域中的器件非常相似除了各自的性能要求和可靠性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外产品的基本形态及功能基本一致根据产业调研目前从事激光雷达领域的研发人员有一半来自于光通信领域通过对表现封装可靠性标准量价等多维度对比我们认为车载激光雷达同早期的光器件比较类似但发展前景广阔

透镜和棱镜等传统光学元器件定制化加规模化效应有望带来行业新增量作为传统的光学器件透镜和棱镜等产品工艺相对成熟但是客户侧定制化的需求旺盛将显著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大客户带来的出货规模化效应将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升竞争力

接收模块国内厂商走向车规从APD向SPADSiPM进阶

探测器——激光雷达光电探测器发展历程

在激光接收层面根据光电探测器性能主要分为PIN PDAPDSPAD和SiPM四类

1. PIN PD增益很小成本更低适用于存在相干增益且不带噪声FMCW测距

2. APD技术较为成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光电探测器件

3. SPAD理论增益能力是APD的一百万倍以上探测器效率的提高直接提高了激光雷达的探测范围和分辨率适合面光源能量较为发散难以到达远距离探测的Flash激光雷达

4. SiPM是多个SPAD的阵列形式通过大尺寸阵列获得更高的可探测范围以及配合阵列光源使用采用成熟CMOS半导体工艺制造且电路结构简单工作电压较低用于高级激光雷达

探测器——市场规模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适用于激光测距仪基于aid的控制算法的量子传感远程光纤通信和正电子发射层析成像等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国防商业电信医疗保健等下游领域这些领域和技术的蓬勃发展为APD行业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根据Maximize Market Research2019年全球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市场估值为13013万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7598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5%

SiPM采用大批量CMOS工艺生产成本较低SiPM应用领域包括生物光子学激光雷达和3D 测距高能物理空气粒子物理分类和回收危险和威胁检测荧光光谱闪烁体医学成像等尤其在汽车激光雷达和工业激光雷达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根据kbvresearch预计 2027年全球SiPM市场规模将达到1亿9080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

探测器——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SPAD

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iodeSPAD是工作在盖革模式下的 APD器件两端的反向偏压高于其击穿电压此时器件内部电场极高单个光子就可触发雪崩效应产生能被外部探测的雪崩电流因此被称为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

在雪崩倍增效应下电流随着时间呈指数级增加从而产生雪崩电流脉冲理论上雪崩倍增 过程一旦被触发便不会停止光生电流在纳秒内被增加到毫安培量级因此需要在光生电流增大到损坏器件之前结束雪崩

SPAD以极快的响应速度和极高的灵敏度等特性成为弱光探测和高速成像研究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但SPAD芯片技术难点较多既包括器件物理层面的问题如提升小像素的光子探测效率PDE也涵盖电路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的问题

报告节选

打赏



作者:郭伟松_鑫鑫投资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