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行业火热下,再迎关键利好!
飞鲸投研 / 2022-05-31 19:07 发布
大盘突破,剑指3200,这个也完全在预期之中。北向资金更是全天单边净买入138.65亿元,创年内次高。
在近期的文章中,老张一直强调市场积极因素在积累,这包括美联储加息节奏的转向;疫情数据的大幅下滑;稳增长措施的加快推进,以及五六月份业绩真空期等。
在昨天《A股再出“股神”!》一文中就强调了市场易涨难跌,就差量能配合,今天量能就开始温和的放量。
从近期的各种表态来看,疫情控制下,精力开始加速转移到经济增长上。相关会议明确表示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
今天,相关发布会上继续表示,将全力推动扎实稳住经济
一揽子 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靠前发力、适当加力。这种情况下打出的一定是一套组合拳,但重点还是基建和消费,这也是近期市场的逻辑。
在5月29日《周末,大事件!》一文中,也强调抓反弹的机会,关注消费复苏的轮动尤其是家电、食品以及可选消费等,现在珀莱雅股价历史新高,家电小龙头科沃斯涨停等等,这个逻辑正在兑现。
从稳增长的举措看,基建我们说是稳增长的主要手段,就是因为额度可控,主观性很强。但是基建需要钱,钱从哪里来是个问题,现实情况是表面基建热度很高,但是隐藏的债务问题较大,企业或者部门都是新钱换旧账,基建落地上成色丢失了不少。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重视消费,因为消费拉动经济的比重超过了六成,尤其是在疫情控制下,消费可施展的效果会更好。
在5月25日《不再忍,终于出手!》一文中,我们也预计会出现重磅的促消费措施出来。
今天盘后,重磅利好就来了!
相关发布,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要知道,上一次汽车购置税优惠还是在4年多以前,为了刺激消费,从2015年10月1日起到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此后在2018年1月1日起,恢复按10%的法定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为什么说是重磅利好呢,主要有两点。
第一,优惠确实大,刺激效果明显。按照10万元的汽车简单计算,减半后就能省4300元左右,30万的车能节省近15000元左右。这对刺激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第二,汽车在消费的占比较大。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06.14万亿元,其中,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8.156万亿元,占到总体工业企业营收的7.68%。
在消费中,汽车消费的占比也相当高,汽车类消费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十分之一,占GDP比重超过4%。而且,这仅包含汽车消费,还没有计算生产制造环节,以及汽车业拉动的钢铁铝业、橡胶、石油化工、智能芯片、新能源等。如果算上这些,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占比大概高达15%左右。
而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看,2021年消费、出口、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20.9%和13.7%。也就是说,整个汽车消费带动的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比投资也就是基建
都 高。从汽车产业链看,需求端的释放最先受益的是整车,但整车利润空间是一般的;其次汽配等,汽配面临需求和成本的双重利好,汽车智能化以及汽车芯片同样存在需求持续扩张的逻辑。
比如汽配方面的轻量化,不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能耗降低的要求下,轻量化是大趋势,这主要包括三方面。
三电系统壳体:三电系统壳体带来的铝合金用量提升。
车身轻量化∶部分结构件(防撞梁、门槛梁等)、四门两盖等采用铝合金。
底盘轻量化∶主要是副车架、控制臂等。
比如拓普集团,公司超前布局增量业务,积极推进“2+4”产业布局,公司轻量化业务2016年起与特斯拉展开合作,开始逐步深化配套部件发展,轻量化业务成为公司重要增量业务,公司也由此演化为平台型企业。
从目前稳增长措施看,尽管没有以前的“4万亿”那么简单直接,但是可施展的手段也是非常多,就是基建和促销费,同时消费也叠加疫情复苏逻辑。
进入6月份,消费复苏还是要侧重,尤其是家电、
加剧 以及食品、酒的轮动。至于怎么把握,坚持选股有逻辑,交易有方法就可以了。
飞鲸投研长期跟踪特色榜单:《成长50》:汇总各热点行业具备成长潜力的股票。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飞鲸投研。
关注飞鲸投研,这里有您最关心的投资报告!
来源:飞鲸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