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火热下,暗藏的细分赛道不可忽视!
飞鲸投研 / 2022-05-24 19:30 发布
昨天,相关会议再次强化了稳增长的手段,实施6方面33项措施。
这些措施,主要有几个方向:
第一,强调,
地方 要抓紧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稳经济政策,增强紧迫感,狠抓落实。第二,要求,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引导银行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
第三,促销费,重点提到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第四,落实地方煤炭产量责任,调整煤矿核增产能政策。
从这些措施中,我们也能看到几个信号。
1、稳5.5%的增长目标是坚定不移的,并且也能看出稳增长的艰巨性,相关措施已经到了能上尽上的地步。
2、基建依然是目前稳增长的关键,但基建需要钱,钱从哪里来,我们前面说过,专项债等等是一部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后面还要看更多的措施。
3、消费方面也没有忽视,毕竟占到经济总量的6成以上。但是在几年疫情的压制下,消费释放的速度会相当漫长,这个时候只能通过直接的刺激手段才行,比如发消费券、资金补贴等等。
4、再说一下煤炭这个方向,目前全球能源紧张下,能源替换都是个漫长的过程,包括光伏风电等也是需要一定批地、安装、发电、传输等时间限制的。这个时候采取煤炭补充是最实际的,也是成本最低的事情,所以,近段时间以来
相关 在积极的 调整煤炭产能,尤其是加快释放优质煤炭产能。这种情况下,即便煤炭价格保持不变,释放量也能大幅释放利润空间,并且在海外巨大需求下,价格还有上行的空间,这也是近期煤炭的逻辑,这个目前还没到疯狂的时候,关注产能储备和转型进度快的煤炭企业。
另外,夏季到来,进一步加剧了用电高潮,对煤炭的需求是很大的,也加剧了价格坚挺的预期。根据历史数据,6月份是最火爆的时候。
从近期的频频喊话,我们也能感受到,今年经济增长的压力有多大,从实际看,俄乌局势、美联储加息以及疫情因素等,当前环境并不比2008年好,但是措施还是显得那么的差强人意,远没有当年“4万亿”来的直接和稳定信心。
但同时5.5%的目标也是要必须达到的,这种基调下,A股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具体稳定的时间节点,还要看关键经济数据的落地情况。
……
前面文章我们说过,目前投资还是要看景气度,比如近期的汽车方向的景气度就在不断提升。昨天的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再一次激活了
汽车 景气度。这需要强调的汽车一个细分领域就是自动驾驶,景气度也在持续提升。
4月28日,北京正式对外发布,允许Robotaxi主驾去掉安全员,这意味着自动驾驶在特定区域内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获得了政策认可。
近日,北京小马智行科技首批获得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批准,小马智行可以在北京经开区60平方公里核心区内开展无人化乘用车载客。
当前,很多汽车厂商已经具备L1至L2级别的安全和行车能力,像“蔚小理”头部造车新势力的自动驾驶技术马上将要实现泊车、高速和城区三大场景的准L3级别,各厂商都迫切需要落地准L3级别的高阶自动驾驶功能。
这个时间节点就是今年的下半年,从各大整车厂商的技术规划看,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各厂商都将争取落地高速领航、城区领航等准L3级别的行车功能。
从渗透率看,2022年一季度,我国L2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渗透率达23.2%,而2021年一季度的事后渗透率才7.5%,这个提升幅度是相当迅猛的。2025年我国车联网终端新车渗透率将达50%,年复合增速达36%。
而自动驾驶涉及的产业链也是众多,从上游通信芯片和模组,到中游车载终端设备、高精度传感器等,再到下游大数据分析、智能驾驶舱等。每个细分领域带动的规模都是
几百千亿 数量级的。就拿一个激光雷达来看,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需求是几何式放量增长的,预计全球的需求量将由2021年的19万颗提升至2025年的2704万颗;国内的需求量预计由2021年的10万颗提升至2025年的1399万颗。
另外像德赛西威和中科创达两个典型的智能驾驶龙头,早就
开始 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的业务释放。我们说,投资一定要选择行业的成长期,目前新能源是高速成长期,而依托新能源的一些汽车细分产业链成长速度更快。
飞鲸投研长期跟踪特色榜单:《成长50》:汇总各热点行业具备成长潜力的股票。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飞鲸投研。
关注飞鲸投研,这里有您最关心的投资报告!
来源:飞鲸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