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时隔两年,这个抄底信号终于出现了?

A股传奇   / 2022-05-08 17:52 发布

先来看一组数据。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在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至今的涨跌幅分别为:

44.53%,56.87%,7.53%和-23.31%。

如果说2019、2020年是丰收的年份,大多数基金都有不错的涨幅。

2021年是分化的一年,“吃药喝酒”虽然蔫了,但选中新能源赛道仍有不错收益。

那么2022年至今,行情或许只能用惨淡二字来形容了。

想必朋友们都听过“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说法,于是有人分别买了白酒、医疗和新能源来分散风险。

却没想到...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2/5/6,不作投资推荐)

普跌行情到来的时候,各板块只剩下了跌多跌少的差别。鸡蛋确实放在了不同的篮子里,但放篮子的架子塌了。

回头看,2019、2020年,行情在,买基金是顺风顺水,简单模式;2021年,行情分化,要赚钱,需要选好赛道,中等难度;而今年至今,行情不再,基金就像逆水行舟,妥妥的困难模式。

所以说,投资基金,对整体行情的把握还是很重要的。做对了,事半功倍;错了,事倍功半。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一种指标,能在行情的顶和底发出信号,帮助我们做判断?

别说,还真有这么一个。尤其是在最近七八年,这个指标特别灵。

2015年至今,它发出过三次较为明显的顶部信号,分别是在2015年中旬、2018年1月和2021年年初;也发出过三次较为明显的底部信号,分别是在2016年年初、2019年年初和2020年3月。

对应沪深300指数的位置分别是: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2/5/6,不作投资推荐)

从图上看,在指数几次大级别的顶部和底部,这个指标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底部基本能抄到,顶部也能逃掉。

所以,这到底是个啥指标?现在有什么信号吗?

不卖关子了,这个指标叫做股债利差。它又被称为FED模型、美联储模型,1997年由经济学家埃德•亚德尼提出,是国际普遍认可的估值方法。

它的构建非常简单。股票和债券是两种常见的大类资产,股债利差模型的思路就是通过比较它俩的性价比,来判断配置什么比较好。公式如下:

股债利差=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如果这个差值大了,就表示股票相比债券有不错的性价比,适合配置。反之,则不适合。

一般来说,我们会用沪深300的市盈率倒数作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公式就变成:

股债利差=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倒数-10年期国债收益率

后者好理解,长期国债嘛,最具代表性。这里要稍微解释下前者,市盈率的公式是总市值/年利润,那么它的倒数就是年利润/总市值。

假设一家公司市值10元,意味着你用10元钱就可以买下来。如果它每年产生1元的利润,那么这家公司的市盈率就是10,市盈率的倒数就是10%。

你看,市盈率倒数这个概念,是不是就非常接近买下这家公司的预期收益率了。公司市值变高,买下来需要的钱就多,预期收益率就降低;公司年利润变高,买下来后每年赚的钱变多,预期收益率就高。

而沪深300指数由沪深两市代表性强、流动性高、交易活跃的300家公司组成,这些公司分布在各行各业,能够很好地反映市场的股价变动和运行情况。而且跟基金重仓股的重合度也比较高。

那么我们把数据代入公式,可以得到这样一张图:

(图片来源:沪深300市盈率数据来自东方财富Choice数据,10年期国债收益率数据来自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2/5/6,不作投资推荐)

其中,蓝线是股债利差,而黄线是沪深300的指数点位。

2015年之后,股债利差曾有三次跌到3%以下,表示股票的性价比不高,不适合配置。这三次分别对应了2015年中旬、2018年1月和去年的2月份,都是沪深300指数的高点。

而股债利差也曾三次涨到6%以上,表示此时股票相对债券有很好的性价比,适合配置。这三次分别对应了2016年年初、2019年年初和2020年3月份的疫情底,都是沪深300指数的低点。

这三对顶底信号非常神奇,如果按照这样操作,抄底又逃顶,过去的收益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股债利差也不是万能的。在绝大多数时候,它都在中间的位置上下浮动,跟后市的走势不那么贴合。有时候,你感觉它偏高了,但它还能更高;感觉它偏低了,它还能更低。

指向性不强的时候,得结合当时的货币环境、经济周期共同判断。而当它走到两端的位置,灵敏度才会比较好。

而且,顶部和底部有时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即使股债利差的信号出现了,行情也未必会立刻反转。

比如在2012-2014年,股债利差也曾多次在6%以上,但当时的指数在底部磨了很久。跌是没怎么跌了,但行情直到2014年下旬才启动,成就了2015年那次大盘5178点的牛市。

目前,股债利差又一次走到了偏高的位置,在6%附近波动,有点前面三次那味了。

单从这个指标来看,相对于债券,股票又到了性价比友好的阶段。

反弹若能即刻到来,固然是好的。但如果继续震荡,其实可能也是慢慢收集筹码的好机会。

翻看曾经发生过的事,或许可以安抚你在市场大幅调整之后的那颗恐惧的心。

彼得林奇曾说:股市大涨600点后,股票已经被高估,人们反而会感觉股市还会涨得更高,因而会在高位买入,结果股市调整而被严重套牢;而在股市大跌600点后,股票普遍被低估,人们反而感觉股市还会跌得更低,结果后来股市反弹而错失低价买入良机。

股市下跌没什么好惊讶的,这种事情总是一次又一次发生,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来临一样,只不过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已。如果你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地带,你早就习以为常,事先早就预计到会有气温下降到能结冰的时候,那么当室外温度降到低于零度时,你肯定不会恐慌地认为下一个冰河时代就要来了。而你会穿上皮大衣,在人行道上撒些盐,防止结冰,就一切搞定了,你会这样安慰自己:冬天来了,夏季还会远吗?到那时天气又会暖和起来的!

历史虽然不会简单重复,却总押着相同的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