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风 · 十大金股丨5月
徐彪 / 2022-04-30 13:10 发布
天风策略
股债收益差更新:哪些适用?哪些到了-2X标准差?
1. 股债收益差指标背后的含义
第一,计算公式: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指数股息率(过去12个月滚动股息)。通过滚动3年均值与标准差构建股债差“均值+/-1、均值+/-2X倍标准差”通道。①构建“均值+/-1、+/-2X标准差”的通道,本质反应股债收益差的概率分布。正态分布中(μ-σ,μ+σ)概率面积为68%;(μ-2σ,μ+2σ)为95%。②关键点:计算股债收益差的均值和标准差,采用3年的滚动周期,主要是考虑到了国内宏观经济周期很多都有3年一周期的规律,比如信用周期。第二,所代表的含义: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考虑股票和债券之间的性价比关系。①当股债收益差运行到+2X标准差,该指数性价比大幅降低,债券的性价比开始提升。②当股债收益差运行到-2X标准差,该指数性价比大幅提升。
2.股债收益差指标适用于哪些资产
2.1.理论角度:对估值敏感度高的资产或可PEG的资产
首先,股债收益差所代表估值的位置,指标有效性的前提是一个指数或行业对估值的敏感度较高。换言之,估值高低对指数或行业的涨跌幅有指导意义。
其次,关于估值敏感性这一点,与PEG的适用性是相通的——都是指向盈利相对稳定、可DCF的核心资产。PEG指标的使用前提是持续盈利、稳定增长。关于股债收益差模型的适用性,理论层面的分析总结来说:
(1)基本面变化大、波动大的板块和公司,对估值不敏感或者说估值没有band,不可DCF或PEG,一般也不适用股债收益差指标。比如科创板、周期指数。
(2)但是盈利相对稳定的板块和公司,对估值非常敏感,估值有一个波动的band,这类资产可DCF或PEG,一般也适用股债收益差指标。比如上证50、沪深300、申万消费、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漂亮50、中证500等。
(3)但是随着基本面波动性减弱之后,以往部分不适用于的行业和公司,适用性也会慢慢提升。比如创业板指、消费电子等。
2.2.数据结果:宽基指数以及消费属性强的行业适用性较好
(1)股债收益差对于多数宽基指数、消费指数,都适用。
(2)股债收益差适用的行业类型:主要是盈利相对稳定、不会大起大落的行业。
①一般是消费属性较强的行业,比如医药、食品饮料。②制造和成长行业中,成熟度较高、波动性较弱的行业也较满足要求,比如消费电子、元件、轻工等。
(3)股债收益差不适用的行业类型,主要有4类:①盈利波动大的周期行业。典型的比如煤炭、钢铁、化工、养殖等周期行业。②高增速的成长行业。若是在盈利向上阶段,市场更在意的是增速,股债差上方的-1X或-2X压力位的规律性较差;若是在盈利回落阶段,则市场更关注安全边际,此时,下方-2X标准差有较好的支撑。典型的比如军工、计算机、半导体。③高分红但估值下台阶的行业。这类行业一般股息率稳定性较好但行业成长性较弱,且可能存在估值下台阶的情形。典型的比如银行、地产、公用事业等。④成份数量少或集中度过高的行业。若行业由于行业集中度过高或者成份数量较少,股息率受个别龙头分红的影响而大起大落。典型的比如白电、食品加工。
2.3.股债收益差角度:当前哪些行业进入高性价比区域
(1)指数:接近-2X标准差的有:沪深300、万得全A、上证指数、深证100,假设利率和股息不变,上述指数距离-2X的跌幅还有8.9%、4.9%、5.0%、5.5%。
(2)行业:逐步向-2X标准差靠近的有:申万消费、医药生物、消费电子、电子元件、轻工制造、机械设备。位于-1X附近的有:内地消费、食品饮料。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国内外不可预测事件风险,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
天风宏观
4月资产配置报告
4-6月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权益:下调权益战术配置至【标配】,宽基指数投资价值下降较快,中盘股投资价值下降幅度大于大盘股。板块上,维持周期【高配】;下调金融至【标配或高配】;下调消费和成长至【标配】。
债券:下调利率债至【标配或低配】,维持高评级信用债【标配或低配】,上调转债至【标配或低配】。
商品:维持【低配】工业品,下调农产品至【低配】。
做多人民币汇率:【低配】。
风险提示:新冠病毒致死率重新上升;经济增速下滑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政策超预期收紧
固定收益
2022 年二季度转债市场展望及一季度复盘
转债估值成为权益表现的放大器
从转债相对权益的表现看,2022Q1转债市场整体走出比主要股指更低的跌幅,但单位风险承担的亏损较高;进一步对比中证转债与对应正股加权指数可以验证转债在高估值环境下较低的风险收益比。
我们采用相对简化的股性、债性二元观点解读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8日转债市场估值水平。市场表现说明2022年2月14日是较为明确的估值驱动因素切换时点:在此之前,转债市场估值更多由债市表现解释,即延续2021年下半年宽货币→宽信用导致转债估值温和提升的逻辑;此后转债估值虽依然与债市利率保持若即若离的负相关关系,但主要还是受股市表现支配。由于转债价格可直接拆分为平价与转股溢价率(后者即转债估值),平价对应正股表现,现在估值又与权益直接相关,因而转债表现在估值的驱动下体现为正股的放大。类似的情形发生在2018年,相似之处是情绪主导资本市场。2018年股市主要面临贸易战利空,2022年内有疫情,外有地缘政治冲突,市场情绪确与2018年类似。1个区别是2022年转债估值仍处于较高位置,3月数据表明绝对收益投资者对转债态度偏谨慎,相对收益投资者渐迎情绪拐点。
具体来看,4类事件驱动2021年12月以来的债市和股市整体表现:金融数据、货币政策、重大会议和外部因素。事件分析的基本结论包括:金融数据决定股市长期趋势;货币政策直接决定债市走向;重大会议虽影响市场短期表现,但不能离开其他因素配合;外部因素的影响可能更为复杂。
2022Q2主线或为稳增长
2022年以来权益市场面临“内忧”与“外患”。近期国内经济的最大掣肘为疫情的蔓延,投资者情绪及江浙沪区域经济或受到影响;国内长期面临地产、教育、平台经济方面政策不确定性,以及疫情防控政策的改进可能。海外方面,如上文所述影响相对复杂,建议把握住3条主线:(1)地缘政治逻辑;(2)通胀逻辑;(3)紧缩逻辑。行业建议方面,关注银行、地产、基建、医药、养殖产业链;高景气赛道基本面变动不大,可能主要受到海外紧缩与风格切换的压力,建议静候Price-in。
强赎的稀缺以及下修“小高潮”的可能
强赎方面,近年转债发行人强赎意愿持续下降,强赎行为或受投资者关系、正股冲击等多方面阻碍,2021年《管理办法》的政策变动也变相促成了强赎“冷静期”;下修方面,我们认为2022Q2或迎来下修“小高潮”,理由是股市处于较大幅度调整后的磨底阶段,磨底后期下修的促转股效果较好。
投资建议
2022Q2转债市场整体观点:暂不抱太高期望,现仍处于付出而非收获的时候。一方面,国内外多重利空因素仍存,股市不具备脱离基本面上行的情绪和资金支持,较好的情况或为震荡磨底;另一方面“付出”指的不是被动承担亏损,而是建议积极做好行业跟踪,我们指出了银行、地产、基建、医药、养殖,以及部分高景气赛道的机遇,需分清哪些行业的表现可能是长期的、哪些只是资金博弈,哪些板块长期受到压制、哪些板块可能在一个季度后出现反转。随着各类利空因素消除,股市向下空间有限,关键时点需留意政策面的支持与提示。建议关注华翔、牧原、白电、祥鑫、特纸、通22、福能、晶科、九洲2、兴业等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落地节奏不及预期、宽信用效果不及预期、疫情超预期蔓延、地缘政治环境超预期恶化、海外紧缩周期导致外资持续流出、转债市场估值较快压缩。
金融工程
量化择时周报:敬畏趋势,等待利空兑现
从12月初,我们提示wind全A指数将在创出新高后开启调整,到节前我们认为指数成交跌破8000亿后将有一段反弹,市场都在持续兑现我们的判断。我们反复强调下行趋势中的首要原则建议逢高减仓,若出现成交放大将意味反弹临近尾声,放量将成为减仓良机,参考阈值为万亿以上的成交量。市场在2月23日成交破万亿,随后开启调整,接着我们预计3月16日会触发反弹信号,但下跌趋势中反弹仍是减仓机会。上周wind全A继续调整,下跌4.76%。市值维度上,上周代表小市值股票的国证2000指数下跌5.59%;中盘股中证500下跌5.43%,沪深300下跌4.19%,上证50下跌3.97%,创业板指下跌6.66%;上周中信一级行业中,纺织服装唯一上涨,上涨4.93%;房地产和钢铁调整幅度较大,房地产下跌9.10%。上周成交活跃度上,纺织服装和食品饮料资金流入明显。
从择时体系来看,我们定义的用来区别市场整体环境的wind全A长期均线(120日)和短期均线(20日)的距离再度拉大,最新数据显示20日线收于4974点,120日线收于5525点,短期均线位于长线均线之下,两线距离由上周的-9.07%变化至-9.97%,均线距离的绝对值继续大于3%的阈值,市场继续处于下行趋势。
市场进入下行趋势格局,在我们的体系下,核心驱动变量为赚钱效应的度量。当前赚钱效应为-8.77%,长期下行趋势格局仍在延续。短期而言,宏观方面,即将进入美联储议息时间窗口,市场风险偏好难以提高;国内降准落地,降息落空,新一轮利好预期仍需等待(月底的会议),时间上进入一季报的集中披露期,也对市场风险偏好形成压制,整体而言,下行趋势仍将延续,等待新的利好刺激。
行业模型主要结论,在考虑了海外利率的变化情况,天风量化two-beta中期行业选择模型信号数据显示,4月模型结论显示利率处于我们定义的上行阶段,经济处于我们定义的下行阶段,行业配置建议关注周期下游和消费;根据分析师盈利预测展望2022年行业景气度的情况,预期利润增速靠前的行业为新能源动力系统以及旅游和农业;因此,综合板块和景气度,重点配置周期下游中的房地产、建筑、建材,消费中的养殖和旅游。在下行趋势中的反弹阶段重点关注景气度较高的电池30ETF(159757)。
从估值指标来看,我们跟踪的PE和PB指标,沪深300,上证50以及创业板指等大市值宽基成分股PE、PB中位数目前均处于60分位点附近,属于我们定义的中等估值区域,市值中等的中证500目前估值水平处于低估水平,结合短期趋势判断,根据我们的仓位管理模型,以wind全A为股票配置主体的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仓位维持30%。
择时体系信号显示,均线距离为-9.97%,均线距离的绝对值突破3%的阈值,市场继续处于下行趋势,市场进入下行趋势格局,在我们的体系下,核心驱动变量为赚钱效应的度量。当前赚钱效应为-8.77%,长期下行趋势格局仍在延续。短期而言,即将进入美联储议息时间窗口,国内降准落地,降息落空,新一轮利好预期仍需等待,时间上进入一季报的集中披露期,市场风险偏好难以提升,整体而言,下行趋势仍将延续,等待新的利好刺激。长周期的行业配置上,根据分析师盈利预测展望2022年行业景气度的情况,利润增速靠前的行业为新能源动力系统以及旅游和农业和稀有金属;中周期天风量化two-beta中期行业选择模型信号数据显示,结合海内外情况,4月模型结论显示利率处于我们定义的上行阶段,经济处于我们定义的下行阶段,行业配置建议关注周期下游和消费;重点配置周期下游中的房地产、建筑、建材,消费中的养殖和旅游。在下行趋势中的反弹阶段重点关注景气度较高的电池30ETF(159757)。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模型基于历史数据。
电子 5月金股:立讯精密
事件:公司发布21年年报,21年实现营业收入1539.46亿元,yoy+66.43%,归母净利润70.71亿元,yoy-2.14%,扣非归母净利润60.16亿元,yoy-1.20%。公司同时发布22年一季报,22Q1实现营收416.00亿元,yoy+97.91%,qoq-42.96%,实现归母净利润18.03亿元,yoy+33.63%,qoq-24.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24亿元,yoy+30.56%,qoq-24.62%。
点评:并表立铠精密(盐城)21年实现营业收入高增长,利润受原材料物流价格上涨+新业务投入影响+智能声学穿戴需求疲软拖累。21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539.46亿元,yoy+66.43%,归母净利润70.71亿元,yoy-2.14%,扣非归母净利润60.16亿元,yoy-1.20%。21年全年毛利率为12.28%,yoy-5.81pct,净利率为5.08%,yoy-3.02pct。对应21Q4单季度,21Q4实现营收729.34亿元,yoy+121.19%,实现归母净利润23.81亿元,yoy-6.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21亿元,yoy+7.64%,对应毛利率8.01%,yoy-6.98pct,qoq-7.99pct,净利率为3.68%,yoy-4.4pct,qoq-1.71pct。21年并表立铠精密(盐城)对营收增长有较大贡献,21年实现营收497亿元,实现净利润10.9亿元,对应净利率为2.2%,主要是由于新收购的立铠精密产品前期投入较大、产品成本结构中物料占比高。同时全球缺芯背景下原材料价格及物流运输成本上涨+智能声学可穿戴产品需求阶段性承压等因素对于公司毛利率也形成一定拖累。分行业来看,21年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消费性电子、其他连接器及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78.57/41.43/32.69/1346.38/40.39亿元,yoy+123.11%/+45.66%/+44.32%/+64.56%/+96.82%,占营收的比重为5.1%/2.69%/2.12%/87.46%/2.62%,毛利率为19.86%/16.11%/17.41%/11.36%/19.84%,yoy-1.59pct/-0.41pct/-2.32pct/-6.49pct/-2.49pct。2021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1%/2.43%/4.31%/0.36%,yoy-0.00pct/-0.23pct/-1.90pct/-0.62pct。
一季报超预期,毛利率环比有所改善,净利润增速高于前期预告值25%~30%。公司22Q1实现营收416.00亿元,yoy+97.91%,qoq-42.96%。一季度国内外疫情使货物通关速度下降、部分物料供应商停产、运输能力下降,影响物流交付及收入确认,对收入增速有一定影响,但同比仍保持高增速。利润端,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8.03亿元,yoy+33.63%,qoq-24.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24亿元,yoy+30.56%,qoq-24.62%。一季度毛利率为11.8%,yoy-5.0pct,qoq+3.8pct,净利率为5.0%,yoy-1.5pct,qoq+1.3pct,毛利率受上游材料短缺成本上涨+运输成本上涨+产品结构变化影响同比下降,但环比有所改善。22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1%/2.01%/4.06%/0.35%,yoy-0.32pct/-0.46pct/-2.42pct/+0.10pct,整体费用率下降,效率提升。
坚定看好公司作为消费电子龙头“零部件-模组-整机”供应链垂直整合战略持续强化+汽车业务布局深远,充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积极扩产:
公司汽车业务产品布局包括线束,连接系统,新能源(PDU、BDU、逆变器等),智能网联(路测单元、车载通讯单元),智能驾舱(域控制器、信息娱乐系统、多媒体仪表)以及智能制造。线束、连接器产品等将充分受益于智能化、电动化带来的市场扩容+国内新能源车企崛起有望优先配套国内供应链+公司前瞻布局高压、高速、新能源产品,已经导入北美新能源品牌客户,国内造车新势力等新能源车企+公司积极扩产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连接产品;集团业务协同+积极对外合作,汽车业务长期成长性充足。集团汽车业务(立胜布局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立景创新具备车载摄像头模组资质)深度协同+公司积极对外合作(合作奇瑞赋能整车制造、合作速腾聚创布局激光雷达)双重驱动下,公司汽车业务将迎发展新机遇,做大做强可期。合资奇瑞+控股股东100亿收购奇瑞20%股份,开拓整车odm模式,汽车新平台确立;
大客户品类扩张+份额提升支撑公司传统消费电子业务成长,持续看好公司“零部件-模组-整机”供应链垂直整合战略。1.零部件:收购日铠电脑完善结构件布局,机光声电一体化布局全面渗透;2.SiP:产品端整体表现成熟,已实现在智能健康可穿戴产品端布局的全覆盖,短期内拓展智能声学可穿戴产品及周边功能模块,未来长期将朝芯片/半导体模块封装方向发展,SIP自给率提高有助于提升公司组装毛利率;3.光学:立景创新收购高伟电子切入前摄模组环节(体外),协同光宝光学实力进一步增强;4.组装:收购纬创切入iphone组装(体外)、承接台厂份额applewatch组装份额提升。
投资建议:维持22、23年营收2127/2765亿元,yoy+38%/+30%,净利润105/149亿元,yoy+49%/+41%的盈利预测。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不及预期、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不及预期、国产配套不及预期、苹果AR新品发布不及预期、公司份额提升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消费电子销量、asp不及预期
传媒 5月金股:芒果超媒
芒果超媒2021年实现营收153.56亿元,同比增长9.64%;归母净利润21.14亿元,同比增长6.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0.60亿元,同比增长11.57%。2022Q1公司实现营收31.24亿元,同比下降22.08%,归母净利润5.07亿元,同比下降34.39%,归母扣非后净利润4.74亿元,同比下降38.49%。22Q1由于疫情反复,内容生产进度受到影响,导致芒果重点综艺节目排播延后,同时去年同期基数较高,22Q1业绩同比下滑符合预期。
新媒体平台运营:芒果TV21年保持良好增长,付费会员突破5000万。21年芒果TV运营主体快乐阳光营收129.5亿元,同比增长29.5%,净利润20.82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广告收入54.53亿元,同比增长31.75%;会员收入36.88亿元,同比增长13.3%;运营商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27.17%。截至21年末,芒果TV付费会员数达5040万,同比增长39.5%。
内容制作及储备:综艺优势巩固,剧集继续发力,22年储备丰富。芒果TV拥有26个综艺制作团队,29个影视制作团队和34家“新芒计划”战略工作室。22年储备丰富,包括“综N代”《乘风破浪的姐姐3》《披荆斩棘的哥哥2》等,新综艺《声生不息》等。剧集包括《天下长河》《少年派2》《张卫国的夏天》《妻子的选择》等。其中《声生不息》已于4月24日正式上线,《乘风破浪3》及剧集等也有望在22Q2陆续上线。
互动娱乐及新赛道:组织架构优化,新业务持续推进。公司21年新媒体互动娱乐内容制作实现营收18.77亿元,同比下降32.10%;内容电商业务实现营收21.57亿元,同比增长2.50%。21年将芒果影视、芒果娱乐、芒果互娱三家子公司调整为芒果TV的子公司,分别聚焦季风剧场自制、综艺内容创新和实景娱乐运营,有助于促进内部业务协同,提升主平台芒果TV核心竞争力。小芒APP加快发展,21年日活峰值达126万。线下实景娱乐方面,公司依托优质内容,开创全新品牌M-CITY。
投资建议:芒果在长视频平台领域竞争力不断提升,剧集新业态、电商、线下娱乐以及元宇宙相关布局等积极推进,有助用户破圈及多元变现模式探索。疫情对于公司短期业绩带来影响,但我们认为芒果核心业务仍在健康发展轨道,同时芒果为国有背景的媒体平台,同时受益国有媒体融合及行业规范趋势。考虑疫情及项目节奏,我们微调公司22-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4.7亿/29.5亿/33.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0%/19.3%/12.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会员及流量增长不达预期,项目进度不达预期,广告主投放意愿具有不确定性,行业监管及互联网平台监管趋严,疫情影响。
通信 5月金股1:中天科技
事件:4月16日,中天科技海洋产业集团和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作签约海缆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将形成年产中高压交/直流海底光电缆1000km,超高压交/直流海底光电缆500km的产能。
我们的点评如下:
1、签约海缆基地项目,海缆产能持续提升
此次东营签约22个项目,总金额超350亿元,涉及海风设计、开发、海缆、风机、塔筒、设备、运维、储能等多个领域,其中中天科技海洋产业集团是唯一一个签约的海缆基地项目,项目投资计划为15亿元,将形成年产1000km中高压海缆、500km超高压海缆的产能。我们认为,此次公司与东营签约海缆基地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海缆产能,同时丰富高压海缆生产能力,以匹配未来或持续增长的高压海缆需求。
2、前瞻性布局山东市场,奠定未来订单基础
根据山东省能源规划,2022年规划35GW海风项目,十四五期间启动开工10GW,其中位于东营的渤中基地总装机规模8.5GW,是山东三大海风基地之一。此次中天积极与东营政府签约合作,前瞻布局,为未来开拓山东海风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3、国内多区域布局,巩固竞争壁垒助力快速成长
中天科技作为国内海风海缆的龙头,在江苏(南通、盐城大丰)、广东粤东(汕尾陆丰)、山东(东营)等海风大型基地均有积极布局,未来有望形成100亿海缆产能规模以及60亿以上海工能力,综合竞争优势明显,国内外市场均有望实现持续快速成长。
短期看:阳江青洲五、六、七海上风电项目海缆招标或将在近期展开,三大项目均使用高电压等级海缆,高压海缆技术难度更高,中天科技作为海缆龙头厂商或将在三大项目中有所斩获。
中期看:根据广东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2年包括新开工项目如汕头勒门(二)以及南澳勒门I扩建项目共0.95GW,此外2022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共21.4GW,其中除湛江徐闻0.3GW外皆为粤东项目,公司凭借在粤东的产能布局或将斩获较大份额订单。
长期看:根据各省计划,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开工规模或超过50GW,整体行业景气度高。同时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根据WorldBank预计共计可开发海上风电2982GW,整体增长潜力可观。中天科技在全国多地进行布局,长期或将充分受益于海上风电持续景气建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整体看,公司围绕通信+能源布局光通信、电力传输、海洋业务、新能源四大板块。其中:1)光纤光缆供求关系持续改善,呈持续景气向上趋势,涨价的业绩弹性可期;2)海上风电在产业链共同努力下,未来有望迎来平价上网,双碳目标下未来行业广阔空间有望充分释放,公司作为国内海缆&海工龙头有望充分受益,同时关注公司在全国的产能布局以及全球化布局;3)新能源十年深度耕耘,行业高景气背景下,公司储能+铜箔+光伏有望迎来全面快速发展机遇;4)电力业务竞争力强,未来有望充分受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网投资增长,预计呈稳定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公司22-23年净利润39亿、47亿元,对应22年/23年PE为13x与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海上风电项目开工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剧烈影响盈利能力,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的风险
5月金股2:亨通光电
事件:
公司公告,21年营收412.7亿元,同比增长27.44%;归母净利润14.36亿元,同比增长35.3%。22Q1营收93.5亿元,同比增长34.1%;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30.3%,扣非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60.17%。
我们的点评如下:
1、海上风电助力21年业绩高增,光通信业务期待反弹
21年归母净利润增长35.3%,扣非净利润13.55亿元,同比增长70.29%,符合市场预期,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业务。21年营收412.7亿元,其中1)智能电网业务收入169.95亿元,同比增长30.09%;2)海洋能源与通信业务收入57.52亿元,同比增长73.56%;3)光通信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4.8%;4)工业智能业务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63.56%。
2、22Q1高增持续,光通信价格反转提供业绩弹性
22Q1收入(+34.1%)和归母净利润(+30.26%)均实现快速增长,尤其扣非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60.17%,营收增长主要系光通信市场回暖、智能电网产品、工业智能产品和海外市场需求增长所致,扣非利润高增长预计源于光纤光缆涨价的业绩弹性显现。
3、光通信毛利率有望逐步改善,费用持续管控盈利能力或将回升
成本端看,公司21年整体毛利率为15.95%,较20年下降0.45pp,主要原因为光通信业务受光纤光缆招标价格下滑影响,叠加上游原材料涨价,毛利率水平下降;22年Q1为14.95%,对比21年全年下滑1.0pp,主要原因预计为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海洋业务毛利率有所下滑。
费用端看,公司21年除研发外三大费用率均有所下滑,费用管控取得积极成效;22Q1费用率下滑趋势延续,公司在毛利率下滑1pp情况下22Q1净利率对比21年全年下滑0.09pp。我们认为,未来在光通信毛利率提升+原材料价格企稳回落下,公司盈利能力或将提回升。
4、在手订单充裕,未来持续高增可期
展望未来,各业务线条订单充裕,未来有望持续快速增长趋势。1)截至3月,公司海底电缆&海工等海洋能源项目在手订单金额超30亿元;2)截至3月,公司陆缆相关累计在手订单超75亿元;3)海洋通信方面,2021年至今,公司在亚太、拉美、非洲等区域持续中标、签约超22亿元。同时,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截至2021年末也签订了合计达7,000万美元的预售订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整体看,公司收入利润快速成长,通信+能源战略清晰。1)光通信进入景气周期,价格回升业绩弹性可观。2)公司作为海缆海工头部厂商之一,或将充分受益于海风行业快速发展,在手订单充裕,同时技术具备优势,享受高压缆良好竞争格局,整体业务成长性强。3)海洋通信业务未来或迎来海底光缆更替周期,收购华为海洋提升竞争力。4)国网大力推动特高压建设,公司向特高压市场拓展有望提升盈利能力。由于原材料价格影响,调整预计公司22-23年净利润为23亿、29亿(前值为25亿、31亿),对应22年10xPE,预计24年净利润3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持续维持高价,行业竞争激烈盈利能力下滑,光通信采购价格回落,海上风电建设节奏缓于预期等
5月金股3:润建股份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66.02亿元,同比增长57.47%;归母净利润3.53亿元,同比增长47.88%。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7.03亿元,同比增长43.27%;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48.38%。
我们点评如下:
公司战略定位为通信信息网络和能源网络的管理和运维者,传统通信管维龙头地位凸显,信息和能源网络布局收获成效,持续高速成长。
21年各项业务收入具体来看:1)通信网络管维收入43.48亿元,同比增长27.69%。运营商和铁塔公司21年网络运维支出约3542亿元,同比增长10.77%,公司作为业内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奠定公司持续成长基础;2)信息网络管维收入13.26亿元,同比增长211.75%。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成长空间广阔,公司聚焦平安中国、教育强国、乡村振兴等领域,自主研发一系列数字化服务产品,叠加IDC全生命周期服务,有望持续高速增长;3)能源网络管维收入9.26亿元,同比增长158.11%。公司聚焦用户侧(IDC、基站、产业园区、商业楼宇等)综合能源管理全生命周期服务,以及发电侧新能源电站与电网管维,近期有大量重要合同落地,在光伏、风电等前期开发、建设到运维领域在手订单充足,未来有望持续高速成长。
毛利率稳步提升,人效持续提升,管理实力突显。
2021年公司管维业务整体毛利率20.21%,同比增长3.05个百分点,其中:1)通信网络管维毛利率20.34%,同比提升2.09个百分点;2)信息网络管维毛利率21.54%,同比提升9.01个百分点;3)能源网络管维毛利率17.72%,同比提升5.37个百分点。22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19.50%,同比提升1.09个百分点。公司持续研发投入建设线上数字化平台,实现管维业务智能化,提升公司管理和经营效率,实现资源和人员的复用,2021年公司人均创收提升接近30%,推动整体毛利率稳步提升。未来随着公司各项业务持续成长,人效有望进一步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优化。
业务拓展、管理提效阶段费用率略有增加,短期因素逐步消除以及收入规模持续提升后,未来费用率有望持续摊薄。
2021年公司整体费用率11.95%,同比提升1.64个百分点;2022年一季度整体费用率12.25%,同比提升0.88个百分点。公司处于通信业务份额扩张、信息和能源业务加速拓展的战略布局关键期,短期销售费用、管理投入和研发投入等有所增加,股权激励费用短期也产生一定影响。随着公司管理效率持续提升、股权激励等短期因素逐步消除、收入快速增长规模效应逐步体现,公司未来费用率有望持续摊薄。
重申公司核心发展逻辑:
公司作为民营通信网络管维龙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龙头地位稳固,长期业务发展基本盘稳健。围绕公司的技术储备、客户关系、深度覆盖的服务网络、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核心优势,重点拓展能源网络、信息网络管维等业务布局。公司在通信主业以及IDC、新能源等管维业务持续斩获重要订单,展现出公司在三大业务板块的竞争实力,未来3年收入有望实现30%以上复合增长。随着主要业务板块收入规模成长,前期投入有望不断摊薄,收入规模持续快速提升叠加人员和资源的充分复用,公司人均创收创利也有望稳步增长。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6.5、8.7亿元,对应22-23年12倍、9倍市盈率,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低预期,行业竞争超预期,合同无法如期履行的风险
5月金股4:中兴通讯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9.30亿元,同比增长6.43%;归母净利润22.17亿元,同比增长1.60%;扣非净利润19.52亿元,同比增长117.13%,创历史新高。
我们点评如下:
收入稳健增长,三大业务板块、国内/国际市场均实现正增长,深度参与全球数字经济建设,有望长期持续成长。
2021年公司整体收入稳步增长,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运营商网络、政企、消费者三大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1)消费者业务持续放量,海外消费者营收同比增长近30%;2)发力服务器及存储、终端、数字能源、汽车电子等业务在内的“第二曲线”布局,服务器及存储在近期重要集采项目中均获得了较好的份额,为公司的业绩增长形成了有力支撑;3)展望22Q2以及全年,公司以创新的ICT技术,叠加渠道和生态伙伴的快速增加,有望重点受益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
毛利率同比继续改善,毛利绝对额持续改善,规模效应持续体现。
2022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37.78%,同比提升2.34个百分点,一季度毛利绝对额105.52亿元,同比提升13.5%,同比增加12.53亿元。而费用角度看,2022年一季度整体费用率29.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费用绝对值同比增加1.93亿元。随着公司毛利绝对额的快速增加,费用偏刚性,规模效应有望持续体现。展望未来,从运营商市场发展规律上看,公司5G设备等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政企、消费者业务随着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规模效应有望持续显现。未来公司持续优化成本、原材料成本压力逐步缓解,公司各业务毛利率有望稳步提升。
前期公司公告,美国司法部对公司的监察缓行期结束,监察官任期于2022年3月22日结束。公司持续加强合规建设,经营管理持续改善,市场对外部因素影响担忧有望逐步消除。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2022年是公司战略超越期的开启之年,公司1)运营商市场竞争力突出,全球份额有望稳步提升;2)政企业务加大IT、5G行业应用、汽车电子等拓展,打造第二增长曲线;3)消费者业务品牌、渠道和产品建设成效显著。收入和毛利绝对额的增长之下,费用偏刚性,规模效应有望持续显现,经营性利润有望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润90、110、128亿元,对应22年11倍、23年9倍市盈率,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资本开支低于预期,全球疫情影响超预期,新业务进展慢于预期,国际政治因素风险
5月金股5:中国移动
事件:公司发布22年一季报,22Q1营业收入2273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938亿元,同比增长9.1%,其他业务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61.6%。实现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6.5%。
我们点评如下:
收入增长继续提速,C端业务量价齐升延续,B端业务增长强劲。
22Q1公司整体收入增长14.6%,其中主营业务增长9.1%(其他业务主要为手机终端销售)。收入增长来源于:1)个人市场移动用户9.67亿户,环比增加1千万户,5G套餐客户4.67亿户,环比增加8千万户,5G网络客户数2.33亿户,环比增加2600万户,5G套餐渗透率达到48.3%,环比提升7.9个百分点,移动ARPU值47.5元,同比增长0.3%;2)家庭市场宽带用户2.49亿户,环比增加899万户,宽带综合ARPU37.8元,同比增长5.3%;3)政企市场一体推进“网+云+DICT”规模拓展,DICT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50.9%,保持强劲增收动能。
资本开支温和增长,降本增效持续推进,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优化。
前期公司规划2022年资本开支投入1852亿元,同比增长0.9%,5G相关投资1100亿元,同比略有下降,22年计划新建37万站5G基站,相比21年新建34万站有所增长,其中700M新建约28万站,相比21年的20万站也有所增加。算力网络计划投资480亿元,落实东数西算工程部署,计划增加对外可用机架约4.3万架。5G和DICT等业务规模拓展,带来网络运营及支撑支出的较快增长。但在整体投资温和增长的大背景下,叠加公司开源增收、降本增效持续推进,未来规模效应有望持续体现,整体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优化。
重视股东回报,2021年派息率将从2020年的52.6%提升至60%即每股股息4.06港币,同时公司计划到2023年派息率提升到70%以上,叠加利润的增长,每股派息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与股东充分分享公司长期成长成果。
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
5G/千兆宽带/智慧家庭等渗透率快速提升,推动C端ARPU值稳步回升,带动个人和家庭业务稳步增长。政企和新兴市场保持强劲增长,产业数字化、5G应用、云和IDC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期待CHBN四大业务板块持续成长。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8、1409、1647亿元,对应22年11倍、23年10倍市盈率,对应A股1.11倍、H股0.73倍(wind一致预期)市净率,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价格压力超预期,新业务进展不达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政策风险
5月金股6:亿联网络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实现收入36.84亿元,同比增长33.76%,实现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同比增长26.38%,扣非后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速28.09%。截至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0.41亿元,同比增长40.10%;实现归母净利润4.87亿元,同比增长30.05%,扣非后实现利润增长37.72%,盈利能力逐步恢复。
公司持续强化产品市场竞争力,各项业务稳步推进
公司自01年成立以来,持续聚焦深耕企业通信领域,面向全球企业用户提供统一通信解决方案。业务从桌面通信终端到智慧会议室再到云办公终端,以智能硬件终端对应不同的细分场景,满足企业用户个人桌面办公、会议室办公、个人远程移动办公三类场景的通信需求,以系统平台提供优质的使用体验,形成了不同办公场景下的智能硬件终端与系统平台相适配的企业通信解决方案。
回顾2021年,公司各业务情况如下:
桌面通信终端业务:实现收入25.47亿元,同比增长21.22%,毛利率为62.40%,较上年同期略微下滑3.43个百分点。
视频会议业务:实现收入9.13亿元,同比增长72.77%,占比由2020年的19.2%提升至24.8%,毛利率为62.27%,较上年同期下滑了7.21个百分点。
云办公终端业务:实现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80.35%,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0%。
三项费用率表现优异,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为公司产品竞争力打下基础
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三项费用方面情况如下:
销售费用为1.90亿元,同比增长29.8%,销售费用率5.2%,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管理费用为0.97亿元,同比增长29.2%,管理费用率2.6%,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财务费用为0.21亿元,公司财务费用主要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大。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3.65亿元,同比增长23.3%。同时,公司研发人员数量持续提升至870人,占比提升至50.12%。综上,我们以公司中长期发展逻辑为核心,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性!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短期来看,公司所面对市场需求呈现恢复且竞争格局有望迎来变化(公司全球主要竞争对手Poly被HP收购),公司在21年面临疫情反复、汇率波动、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的背景,后续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中长期来看,公司持续保持各业务产品迭代,有望为公司增强综合竞争力。
我们持续强调,公司中长期发展逻辑未变:1)公司保持各类产品持续迭代,综合产品竞争力持续稳步提升,为公司经营提供有力支撑;2)云办公终端和视频会议需求提升有望为公司持续注入新的增长动能。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约为21.19亿元、27.64亿元、35.7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导致公司收入&利润放缓、桌面终端&视频会议行业竞争加剧、云办公终端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计算机 5月金股1:信安世纪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2021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其中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公司同时发布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股派发0.5元现金红利,分红总额4656万元,占2021年归母净利润30%。
点评:
1、净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产品化能力突显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26.02%;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43.63%,其中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40.54%。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公司的密码解决方案高度产品化,伴随着销售量的提升,公司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公司费用增长率小于收入增速,带来利润端的大幅提升。
2、金融行业优势地位保持,泛金融与政府市场持续扩张
从下游客户来看,公司在金融、政府和企业领域收入占比分别为57%、18%和24%,其中金融和政府行业收入分别实现28.33%和37.84%增长。公司在银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深入参与CIPS、跨境支付管理系统、数字货币等安全应用,同时基于银行业的优势,公司产品在泛金融领域持续延伸,广泛应用于证券、期货、基金、保险等行业的国密改造。在政府市场领域,深化财政、人社、医保、烟草、交通等行业的覆盖,新增法院、公安等行业,提高市场占有率。
3、立足密码安全,产品线扩展稳步推进
公司2021年完成了对华耀科技100%股权的收购,后者为业界领先的应用交付与虚拟专网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认为华耀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优势将与公司在密码安全领域的多年积累产生较好协同效应,协助公司扩展产品线,提升经营规模。此外,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了在云计算、车联网场景的安全解决方案。
投资建议
基于公司密码产品在金融、政府等领域的持续推进,以及持续的产品线扩展,我们调整此前财务预测,预测公司2022-2024年收入为7.08/9.21/11.78亿元(原2022/2023年预测为7.10/9.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6/2.61/3.53亿元(原2022/2023年预测为2.03/2.8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密算法改造进程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导致项目进度放缓;市场竞争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