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风 · 十大金股丨4月
徐彪 / 2022-04-01 08:07 发布
天风 · 月度金股丨4月
天风策略
喘息窗口,但信心仍不足,如何看待政策底?
在前两周的周报中,我们提到《冰点之后有修复,但中期趋势还看信用的大部队》、《冰点过后是喘息窗口,继续推荐医药、汽车链条》,但是在纳斯达克反弹接近13%的喘息窗口里,A股表现仍显信心不足,我们理解:
一、短期逻辑:喘息窗口、一波三折
1、短期属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已经接近打满的窗口期,因此,在过去两周美联储议息会议、鲍威尔和美联储官员接连鹰派讲话的情况下,纳斯达克仍然反弹了接近13%。
(最新数据更新:5到6月加息75或100BP的概率达到100%,全年加息不低于9个25BP的概率已经接近90%,更为极端的是,目前已经出现了6月可能加息75BP的概率,而美联储以利率作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后,仅在94年有过一次加息75BP的历史)
2、但是,在海外市场的喘息窗口中,A股市场反弹仍然较弱,疫情的冲击可能是短期的主要担忧因素。逻辑在于,当2月社融已经低于预期的情况下,市场预期在疫情的冲击下,后续社融在短期之内可能更加难以恢复,而社融决定了经济预期,经济大盘不能把台子搭住,则成长难唱戏。展望来看,如果疫情有消退,那么可能A股在预期层面会有修复。
3、春节后,随着医药的关键指标(股债收益差)触及-2X标准差,我们多次提示了医药板块的机会。历史上看医药板块的股债收益差很难向下突破-2X标准差,因此,对于医药板块的贝塔来说,基本预示反映了后续非常悲观的逻辑和外部因素,很可能是底部区间。因此,继续推荐医药板块:CXO、疫苗、中药、原料药等。
4、近两周工信部密集关注电池材料保供稳价,锂盐价格已有企稳迹象,对于电池板块的预期可能逐步有修复。类似于21年6月,光伏行业协会提出保供稳价,组件指数受益于硅料价格企稳。
二、中期逻辑:政策底之后,市场底的关键是两个方面——国内社融、海外缩表
1、估值的短期波动非常“随机”,受突发因素影响太多,很难预判;但是估值的中期趋势,逻辑非常清晰:信用周期决定盈利预期、盈利预期决定估值趋势。因此,国内角度看,信用扩张的大部队,是支撑市场底的重中之重。
2、由于2月社融低于预期,叠加3月疫情爆发,因此后续信用扩张的大部队能不能来,什么时候来,变得非常不确定。根据我们上周的机构客户问卷调查(800份),仅有37%的客户认为疫情之后社融增速可以很快提升,剩余超过60%的客户认为还需要观察或者上半年社融很难回升。
3、海外因素来看,二季度的缩表可能是主要干扰因素。首先,4月7日公布的3月议息会议纪要会有缩表的一些细节,其次,5月5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会决定是否在5月就开始缩表。不排除在交易缩表预期的过程中,美债实际利率TIPS由负转正(目前为-0.5%左右)。过去几次,美债实际利率TIPS的快速上行,都对国内市场产生了明显冲击,比如18年2月、18年Q4、20年3月、21年春节、22年1月等。
4、考虑到上述国内和海外的两个不确定性因素,二季度策略目前仍然偏防御,不排除沪深300股债收益差最终会触及-2X标准差的可能。
5、从去年Q4到今年上半年,行业配置的主体策略还是以困境反转为主。历史数据回测发现,市场每年最偏好的六类公司,基本排序如下:【加速增长】≈【持续高增长】≈【减速增长-低降幅】>【困境反转】>【减速增长-高降幅】>【低速稳定】。去年增速爆发的公司太多,因此大家聚焦在前三类的板块中,今年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于是市场从去年Q4开始关注第四类板块,即【困境反转】。在困境反转的方向中,去年Q4我们主要推荐了【猪肉】、【必选食品】、【汽车链条】、【旅游出行】,目前来看,猪肉和旅游出行表现相对不错。后续汽车链条(EV、智能车、汽车零部件)、必选食品还可以重点关注。
6、维持中期市场观点,在我们信用-盈利二维框架中,A股看到大级别上涨或者新一轮股市周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即信用扩张+盈利触底+300股债收益差处于-2X标准差,这三个条件在年中或者下半年有希望达成。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升级、供应链危机加剧通胀制约稳增长空间、问卷样本的代表性有限等。
天风宏观
3月资产配置报告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权益:提高战术配置至【高配】,大盘股投资价值与前期持平,中盘股投资价值继续小幅回升。消费股与成长股的投资价值小幅上升。
债券:维持利率债【标配】,下调高评级信用债至【标配或低配】,维持转债【低配】
商品:维持【低配】工业品,下调农产品至【标配或低配】
做多人民币汇率:【低配】
风险提示:病毒致死率重新上升;出口下滑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
固定收益
转债估值仍高、向上动力偏弱,权益方向更关键
降息预期落空,权益市场再度回落。本周一公布的LPR利率并未调降,市场预期落空,沪深300、中证500及国证2000分别下跌2.14%、1.01%和0.23%,其中沪深300级中证500的日均成交量压缩30.77%和15.33%,市场情绪再度转向负面。中证转债下跌2.25%,日均成交额环比下降15.56%。
经济压力下,权益市场对多空信息的敏感度不对称。当前类比2018年,国内经济承受压力,市场难言乐观,对政策刺激的“决心”和“力度”始终抱有疑虑,也即表现为市场对负面信息的高度敏感以及需要对正面信息反复确证。以10Y国债收益率为参考,2018年底利率阶段性反弹时,权益市场出现回调;而利率下行时,市场需要经济基本面压力缓解和高级别政府会议发声加以配合市场才会出现反弹。
回到当前,后市怎么看?考虑到当前降息的外部阻力重重,2022-4-15一季度数据落地之前,利率向下的可能性不大,向上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参考2018年的经验市场对宽松政策不及预期的反应或将较为迅速,2022-4-15前权益市场或承压,市场震荡较难避免。2022-4-15后降息的可能性受一季度经济数据影响,但经济的多重压力尚未看到缓解的路径,政府进一步落实“稳增长”的宽松政策尚未明确,权益市场反弹还需国内外多方面因素配合,整体机会更有可能在2022年三季度出现。
转债市场不可与2018年底简单类比,更应警惕风险。2018年年底权益市场下跌时转债市场相对企稳,而本周转债市场跌幅高于权益市场。我们认为估值水平的不同是两时期分化原因,2018年转债估值处历史低位,继续下行空间有限,而当前过高的估值形成跌幅放大的风险,应警惕正股下行叠加转债估值压缩的可能性,短期策略上仍需谨慎。
我们认为择券方面,可参考以下几个层面:
1)高景气行业关注估值消化进展。总体来看资金面和情绪面导致的阶段性调整未改变新能源、电子等板块中长期供求格局,估值消化相对到位的细分赛道超跌反弹或可期待。
2)密切关注稳经济政策的持续性。从近期交流及行情表现看,稳经济相关的基建、地产、金融等行业增长的持续性有待验证,考虑到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相对强劲,建议对稳经济相关概念留有信心,立足于正股的历史估值水平。
3)寻找困境反转的机会。此前市场讨论的“困境反转”逻辑部分依然成立,例如消费增速下行边际好转,猪周期触底反弹。
建议关注华翔、鲁泰、长汽、特纸、祥鑫、福能、通22、九洲2、兴业、牧原等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宽松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疫情反复防控政策持续收紧、相关公司基本面显著恶化、转债市场资金大幅流出
金融工程
量化择时周报:缺口待补,静待缩量
缺口待补,静待缩量
从12月初,我们提示wind全A指数将在创出新高后开启调整,到节前我们认为指数成交跌破8000亿后将有一段反弹,市场都在持续兑现我们的判断。我们反复强调下行趋势中的首要原则建议逢高减仓,若出现成交放大将意味反弹临近尾声,放量将成为减仓良机,参考阈值为万亿以上的成交量。市场在2月23日成交破万亿,随后开启调整,接着我们预计3月16日会触发反弹信号,建议分批布局,虽然缩量信号未出现但反弹如期而至,上周我们建议冲高谨慎,市场如期回落。上周wind全A先扬后抑,下跌1.41%。市值维度上,上周代表小市值股票的国证2000指数下跌0.23%;中盘股中证500下跌1.01%,沪深300下跌2.14%,上证50下跌1.95%,创业板指下跌2.79%;上周中信一级行业中,煤炭和农林牧渔上涨幅度最大,煤炭上涨5.81%;消费者服务和计算机调整幅度较大,消费者服务下跌5.71%。上周成交活跃度上,房地产和农林牧渔资金流入明显。
从择时体系来看,我们定义的用来区别市场整体环境的wind全A长期均线(120日)和短期均线(20日)的距离再度拉大,最新数据显示20日线收于5211点,120日线收于5635点,短期均线位于长线均线之下,两线距离由上周的-6.38%变化至-7.52%,均线距离的绝对值继续大于3%的阈值,市场继续处于下行趋势。
市场进入下行趋势格局,在我们的体系下,核心驱动变量为赚钱效应的度量。当前赚钱效应为-5%,下行趋势格局仍倾向延续。短期而言,上周五市场再度开启调整,但缺口仍未回补,成交依然维持在9000亿,缩量仍未到位,叠加下周将披露3月PMI数据和美国的就业数据,预计市场风险偏好难以提升,静待缺口回补,成交再度萎缩才是博取反弹的时机。
行业模型主要结论,天风量化two-beta中期行业选择模型信号数据显示,3月模型结论显示利率处于我们定义的下行阶段,经济处于我们定义的下行阶段,行业配置建议关注科技和消费;根据分析师盈利预测展望2022年行业景气度的情况,预期利润增速靠前的行业为新能源动力系统以及旅游和农业;因此,综合时间窗口,重点配置新能源动力系统,农业和旅游以及稀有金属。回顾2021年11月底,我们提出2022年配置三大ETF,养殖ETF(159865),旅游ETF(159766),电池30ETF(159757),反弹阶段重点关注电池30ETF。
从估值指标来看,我们跟踪的PE和PB指标,沪深300,上证50以及创业板指等大市值宽基成分股PE、PB中位数目前均处于60分位点附近,属于我们定义的中等估值区域,市值中等的中证500目前估值水平处于低估水平,结合短期趋势判断,根据我们的仓位管理模型,以wind全A为股票配置主体的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仓位维持30%。
择时体系信号显示,均线距离为-7.52%,均线距离的绝对值突破3%的阈值,市场继续处于下行趋势,市场进入下行趋势格局,在我们的体系下,核心驱动变量为赚钱效应的度量。当前赚钱效应为-5%,下行趋势格局仍倾向延续。短期而言,上周五市场再度开启调整,但缺口仍未回补,成交依然维持在9000亿,缩量仍未到位,叠加下周将披露3月PMI数据和美国的就业数据,预计市场风险偏好难以提升,静待缺口回补,成交再度萎缩才是博取反弹的时机。长周期的行业配置上,根据分析师盈利预测展望2022年行业景气度的情况,利润增速靠前的行业为新能源动力系统以及旅游和农业和稀有金属;中周期天风量化two-beta中期行业选择模型信号数据显示,3月模型结论显示利率处于我们定义的下行阶段,经济处于我们定义的下行阶段,行业配置建议关注消费和科技;因此,综合时间窗口,重点配置新能源动力系统,农业和旅游以及稀有金属。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模型基于历史数据。
4月金股:大族激光
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告。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3.17亿元,yoy+36.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2亿元,yoy+104.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7.33亿元,yoy+156.79%。
点评:21年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动力电池业务高速成长。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3.17亿元,yoy+36.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2亿元,yoy+104.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7.33亿元,yoy+156.79%;2021Q4单季度实现营收43.87亿元,yoy+42.29%,qoq-1.3%。1)传统业务(消费电子、高功率)稳健增长,高功率激光加工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85亿元,yoy+38.03%。2)PCB、新能源动力电池、Miniled、Led封装设备等行业专用设备业务大幅增长。锂电设备迎来收获期,21年实现营收19.82亿元,yoy+631.51%,持续看好下游需求旺盛+手握优质客户(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蜂巢能源、欣旺达等)+具备整线供应能力+业务重视程度加深积极产能布局下公司锂电设备业务成长性;PCB行业专用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62亿元,yoy+86.01%,目前PCB业务主体大族数控已分拆上市;显示面板及半导体行业专用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73亿元,yoy+43.38%。
持续看好大族激光管理层优化+大功率/锂电设备放量下公司长期成长性:
1. 管理层优化改革,基层激励充足。公司为国内种类最多、业绩规模最大的平台型激光加工设备厂商,长期坚持“激光+X”战略,横向纵向整合,覆盖激光器等上游核心元器件、激光打标/切割/焊接设备,在PCB、锂电、LED、光伏、面板、半导体均有产品线积累。公司核心架构从三级转到二级,底层决策权+激励充分,保证长期公司发展。
2.大功率+锂电贡献业绩增量,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锂电:公司为龙头宁德第一梯队供应商,并且大量导入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中航锂电、蜂巢能源、欣旺达等),具备动力电池整线供应能力+张家港、宜宾两地扩产,充分受益于此轮动力电池扩产带来的锂电加工设备市场扩容机遇。大功率:高端应用拓展(替代等离子切割)+中低端客户份额恢复+激光器自给率提升三重逻辑下,大功率业绩弹性足、盈利能力也有望提升。
3.新兴赛道成长空间广阔,面板、半导体、光伏成长可期。多品牌加快布局,Mini/MicroLED进入加速渗透阶段,公司Mini-Led切割、裂片、剥离、修复技术已经实现批量化销售,有望受益于显示技术升级。国内半导体封测设备厂商成功进入第一梯队,封测设备迎国产替代机遇,公司作为封测赛道少数量产企业,成长潜力足。光伏成本下降,平价上网已成规模,公司开膜机等设备有望受益于光伏行业景气度上行迎来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3年净利润为24.03/29.54亿元,目标股价为79.84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客户进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业绩预告为初步测算,以公司发布的21年年报为准
通信4月金股1:中天科技
公司发布2022年1至2月主要经营数据公告,2022年1至2月实现营收60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归母净利润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00%左右。
2022年1至2月,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受益于海上风电和新能源的高速发展,公司经营质量显著提升。1-2月营收60亿元,归母净利润8亿元左右,净利率为13.3%,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预计源于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同时低毛利有色金属贸易等业务占比快速下降,资产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
“碳中和”背景下,推动海洋业务持续高效增长
公司深耕海底光电复合缆产品系列化、配套化、工程化的研发创新与应用推广,打破国际垄断,跻身全球超高压海缆领军企业行列。1)提质增效助力海上风电抢装潮:21H1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技改提速、扩产增效等手段,按期完成国内数个海上风电、海底电缆项目,并保障数个海上风电项目在抢装潮期间的建设进度。2)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国际市场份额创新高:21H1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在加拿大、越南、菲律宾、印尼、卡塔尔等国家斩获17个订单总计约1.3亿美元。3)实力锻造成就,斩获多项荣誉:21H1公司获得众多海缆项目相关奖项。
克拉克森研究数据显示,2021年10月份,中国首次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海上风电市场,总装机容量达10.48GW。据不完全统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规划总量超60GW,将逐渐进入规模化建设阶段,行业发展已步入快车道。拉长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全球市场)看,公司已分别与金风科技、海力风电展开合作,未来公司海缆&海缆敷设&风机施工全产业链能力持续增强,除了保持国内领先份额,更是为了未来出海竞争提升总包和服务能力。
深度布局新能源产业,光伏+储能业务持续强劲发力
“十四五”期间,公司新能源产业将以实现“强化光伏产业集成,扩大储能产业优势,加快铜箔产业布局”为发展目标,通过数字化与服务化双向融合,深度布局新能源产业,为客户量身定制全方位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1)公司光伏产业发挥市场资源优势,协同运作光伏总包项目:21H1成功落地了50MW光伏总包项目,为铺垫全国市场打开局面。另一方面,以光伏资源开发为基础,引进央企投资,实现中天科技总包及撬动域外“新能源+储能”业务的拓展。中天氟膜在组件端和各大认证机构中的口碑持续上升,供应优势显著提升。2)储能领域立足大型储能市场、后备电源市场向国内外全面发展:2021年以来,中天储能科技参与设计、投标项目,累计落地逾250MWh。后备电源方面以通讯配套基站为着力点,稳抓5G商用时机,集中供应配套后备电源系统,21H1中国铁塔与中国电信备电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联合集中招标项目中,中天科技凭借产品技术优势和历年供货业绩优势,以第三名的成绩中标,中标份额349MWh。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整体看,公司围绕通信+能源布局光通信、电力传输、海洋业务、新能源四大板块。其中:1)光纤光缆供求关系持续改善,呈持续景气向上趋势,涨价的业绩弹性可期,公司作为龙头之一,该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向上增长;2)海上风电在产业链共同努力下,未来有望迎来平价上网,双碳目标下未来行业广阔空间有望充分释放,公司作为国内海缆&海工龙头有望充分受益,我们强调海风的空间和景气度一定要站在未来5-10年维度展望前景是十分可观的,以及关注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和全球市场;3)新能源十年深度耕耘,行业高景气背景下,公司储能+铜箔+光伏有望迎来全面快速发展机遇;4)电力业务竞争力强,未来有望充分受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网投资增长,预计呈稳定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公司21-23年预计净利润为1.23亿、38.5亿和47.0亿元,对应22年15倍PE,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持续维持高价风险,行业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扩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经营数据为公司初步核算不能以此推算全年业绩情况等
4月金股2:亨通光电
一、布局通信+能源+海洋板块的国际知名企业,业绩驶入发展快车道
多板块布局,研发实力超群。亨通光电成立于1993年,第一大股东为亨通集团。公司高管均拥有“亨通系”企业高管任职履历,同时团队具备深厚的产业+学术结合的背景。公司布局三大板块:通信网络+能源互联+海洋,不断深化打造产业链,积极推进自主研发,各领域综合竞争力强劲。
业绩拐点之后有望重回快速增长轨道。公司2016-2018年营业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9年出现下滑。2020年公司向能源领域拓展,业绩实现1.97%同比增长达到323.84亿元,公司近期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实现营业收入约410亿元,同比增长约27%,增速显著提升。净利润方面同样呈现相同趋势,2019-2020年净利润出现下滑;根据2021年业绩预告,公司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75亿元至15.85亿元,同比增长约30%至49%,业绩拐点已显现。我们认为,公司各业务景气度持续提升,业务驶入发展快车道。
二、光通信板块反转趋势明显,公司“棒-纤-缆”布局龙头地位稳固
光纤光缆需求持续复苏增长,价格上涨景气度上行。回顾中国移动普通光缆招标情况,2021年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中国电信随后的招标单价再次增长超过10%。需求端来看,行业受益于①5G建设带动光纤需求、②千兆网络建设、③流量提升推动数据中心建设、④“东数西算”政策推动以及⑤海外建设需求增长。
供给端来看,光棒产量增速出现下滑,未来预计趋势持续。在行业供需关系改善下招标价格逐渐向好,行业处于景气周期,带动产业向上稳步增长。
亨通光电打造棒-纤-缆产业链布局,龙头地位稳固。光纤光缆产业链中,核心在于上游光棒生产制造,利润占比约为70%。亨通光电是业内少数几家拥有棒-纤-缆产业链布局的公司,核心壁垒明显。公司作为全球龙头厂商之一,将充分受益于光纤光缆产业景气上行带来的增长弹性。
三、海上风电&海底光缆建设持续火热,亨通产业链布局完善充分受益
海上风电建设潜力大,海缆与海工进入门槛高、格局好。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潜力约3000GW。十四五期间各地积极推动海上风电规划,规模合计超50GW,产业欣欣向荣。产业链中,海缆与海工位于中下游,海缆竞争壁垒高筑,对资质、资金、资源具有较严格的要求。海工则需求火热,海上风电安装船成为核心资产。
跨洋通信需求持续提升。全球海底通信光缆持续建设,随着数据流量快速增加以及数据传输需求的提升,预计国内建设脚步将加快,追赶海外步伐。
海上风电方面,公司是海缆领域头部企业之一,具有丰富国内外海缆项目经验,目前累计在手订单超过30亿元。同时公司拥有500kV高压缆、535kV柔性直流海缆制造工艺,产品覆盖低中高压海缆,核心竞争力明显。此外,公司拥有总计6艘施工船只,赋能海工业务拓展发展。
海洋通信方面,公司已收购华为海洋完善海底光缆产业链并打破国际垄断,市场份额有望持续增加。
四、特高压或迎建设高峰,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
国网推进十四五期间特高压建设。国家电网十四五期间出资3800亿元推动特高压建设,预计2022年开工“10交3直”特高压线路,行业建设将拉动产业链各环节受益,特高压电缆为输电侧主要环节预计快速发展。
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有望增加。公司是特高压线缆行业主要厂商之一,近年向超高压/特高压等市场拓展,利于提升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公司是通信+能源头部企业之一,受益于整体行业景气度上行,公司各业务发展进入加速期。公司自身不断加强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延伸产业链布局不断加深护城河,头部地位稳固,预计将充分受益于行业发展。考虑2021年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上升,调整21-23年归母净利润至14.97/25.01/31.00亿元(原值为16.0/25.0/31.0亿元)。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2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21.1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持续维持高价风险、光纤光缆行业新进入者的风险、海上风电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平价趋势下海缆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4月金股3:润建股份
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2.5-65.5亿元,同比增长49-56%;归母净利润3.41-3.72亿元,同比增长43-56%。21Q4单季度收入16.7-19.7亿元,同比增长24-46%;归母净利润0.9-1.2亿元,同比增长-10%-23%。
我们点评如下:
公司立足通信网络管维,持续拓展能源网络、信息网络市场,充分发挥覆盖全国超过23个省份、200个地市、1200个县区的服务网络,以及平台型组织和创新研发能力,推动收入持续快速成长,规模效应有望逐步显现。具体来看:
能源网络管维:公司在新能源、智慧电能、电网数字化等板块经营业绩实现高速增长。新能源业务上公司与多家大型能源企业战略合作,在广西、四川、广东等省份初步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实现“桂林永福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典型项目突破,落地和储备了一批光伏运维项目,奠定未来长期成长基础。
信息网络管维:继续巩固和扩大与运营商及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并在云与IDC、社会综合治理、智慧教育、扩展现实(MR/VR/AR)等重点领域形成可复制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充分发挥辐射全国的人员和服务网络,信息网络管维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公司投建的五象云谷IDC土建工程已经完成,将于2022年投产运营,带来更大业务增量。
通信网络管维: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民营管维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增量订单有望持续落地,推动公司通信网络管维业务持续成长。公司继续拓展通信综合能源管理等业务品类,可触及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进而实现人员、资源的充分复用,叠加依托数字化管维平台精细化管理,业务毛利率有望稳步提升。
重申公司核心发展逻辑:
公司作为民营通信网络管维龙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龙头地位稳固,长期业务发展基本盘稳健。围绕公司的技术储备、客户关系、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核心优势,重点拓展能源网络、信息网络管维等业务布局,新业务布局21年开始步入收获期,季度收入持续高增长,公司在通信主业以及光伏、智慧校园等新业务板块持续斩获重要订单,展现出公司在四大业务板块的竞争实力。随着主要业务板块收入规模成长,前期投入有望不断摊薄,收入规模持续快速提升叠加人员和资源的充分复用,公司人均创收创利也有望稳步增长。未来随着规模效应不断体现,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是民营通信网络管维龙头,苦练内功拓展能源网络管维、信息网络管维等新业务板块,业务边界不断打开,光伏运维、VR/AR、智慧电能等增量看点众多,未来3年收入有望实现30%以上复合增长,预计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4.9、6.5亿元,对应22-23年16倍、12倍市盈率,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低预期,行业竞争超预期,新业务进展慢于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业绩预测为初步结果实际业绩以年报为准
4月金股4:中兴通讯
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5.2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归母净利润68.1亿元,同比增长59.9%;实现扣非净利润33.1亿元,同比增长219.2%。
我们点评如下:
收入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三大业务板块、国内/国际市场均实现正增长。公司2021年运营商网络收入757.1亿元,同比增长2.3%,深度参与国内5G及数字化建设,全球市场稳步成长,21年全球5G基站发货量第二、光网络全球运营商份额第二(Omedia截止21Q3),市场竞争实力突出。政企收入130.8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服务器及存储营收翻倍、GoldenDB获评国内分布式数据库金融行业第一品牌、IDC智能管理系统商用14万+机架,能源、交通、政务、金融、互联网等市场快速增长。消费者业务收入257.3亿元,同比增长59.2%,其中手机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近40%,家庭终端收入同比增长超80%,5GCPE全球份额第一,公司在品牌、产品、渠道全面发力成效显著。
毛利率同比恢复改善,结构性部分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未来整体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
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35.24%,同比提升3.63个百分点。其中运营商网络毛利率42.45%,同比显著提升8.66个百分点;政企业务毛利率27.05%,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国际业务毛利率下降;消费者业务毛利率18.20%,同比下降5.38个百分点,主要是手机及海外家庭终端毛利率有所下降。未来随着运营商网络持续优化成本、原材料成本压力逐步缓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各业务毛利率有望稳步提升。
规模效应开始显现,短期费用投入仍然较高,期待未来规模效应持续体现。
公司2021年毛利绝对额403.6亿元,相比2020年的320.7亿元增长超80亿元。公司2021年销售费用增加11.5亿、管理费用增加4.5亿、研发费用增加40.1亿、财务费用增加5.4亿(其中汇兑损失增加8.7亿),整体费用增加61.5亿元。全年看费用的增加慢于毛利绝对额的增加,规模效应开始体现。同时,短期高强度的市场和研发投入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品象和全球竞争力,推动收入高质量成长,未来费用率有望逐步摊薄,汇兑损益的影响也有望减弱,期待公司规模效应持续体现。
经营性利润显著改善,整体盈利能力不断优化。
从市场比较关注的经营性利润来看,2021年公司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6.6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了15.21亿元。从归母净利润68.1亿元中剔除上述影响后,公司整体经营性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60.9%,经营性利润显著改善。而从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扣非净利率、ROE等各项盈利能力指标上看,21年均有同比明显改善。随着公司未来各项业务稳步增长、规模效应进一步体现,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优化。
拟推进回购,助力长期成长。
公司计划回购不超过A股总股本2%的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或发行可转债,有助于强化团队激励或补充现金流,助力公司长期成长。
展望未来,5G新基建、数字化、双碳经济等大趋势下,公司1)运营商市场竞争力突出,5G全球份额有望稳步提升;2)政企业务加大IT、5G行业应用、数字能源、汽车电子等拓展,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未来看点众多;3)消费者业务品牌、渠道和产品建设成效显著。收入和毛利绝对额的增长之下,公司规模效应有望持续显现。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润90、110、128亿元,对应22年13倍、23年11倍市盈率,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资本开支低于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新业务进展慢于预期,国际政治因素风险,回购事项仍需股东大会审批
4月金股5:中国移动
公司发布21年报,21年收入8482.58亿元,同比增长10.4%;归母净利润1159.37亿元,同比增长7.5%;ROE10.1%,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公司2022年资本开支计划投入1852亿元,同比增长0.9%。
我们点评如下:
CHBN四大业务板块发展良好,C端用户数/ARPU值实现量价双升,政企和新兴业务在数字经济大趋势下快速成长。
公司2021年整体收入增长提速,具体看:1)个人市场收入4834.34亿元,同比增长1.4%,扭转下滑趋势,移动用户9.57亿户,5G套餐客户3.87亿户,渗透率达到40.4%,ARPU值从47.4元提升到48.8元,实现量价齐升;2)家庭市场收入1005.08亿元,同比增长20.8%,宽带用户2.18亿户,魔百和渗透率76.8%,宽带综合ARPU从37.7元提升到39.8元,宽带+智慧家庭驱动量收双升;3)政企市场收入1371.36亿元,同比增长21.4%,行业云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110%,IDC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33%,对外可用机架40.7万架,ICT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35.2%,数字经济下政企业务有望保持快速成长;4)新兴市场收入303.31亿元,同比增长34.2%,国际业务、数字内容、互联网金融等持续快速发展。
资本开支温和增长,5G、算力等持续投入,构建数字经济核心支撑。
资本开支小幅增长,计划2022年资本开支投入1852亿元,同比增长0.9%,5G相关投资1100亿元基本略有下降,22年计划新建37万站5G基站,相比21年新建34万站有所增长,其中700M新建约28万站,相比21年的20万站也有所增加。算力网络计划投资480亿元,落实东数西算工程部署,计划增加对外可用机架约4.3万架。
上调派息率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
重视股东回报,2021年派息率将从2020年的52.6%提升至60%即每股股息4.06港币,按当前A股价计算股息率约5.0%,H股股息率约7.4%。同时公司计划到2023年派息率逐步提升至70%以上,叠加利润的增长,每股派息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
C端业务基本面全面向好,ARPU值稳步回升,5G渗透率持续成长。B端业务加速成长,产业数字化、5G应用领域充分发挥网络资源、技术储备、人才团队、数据安全等核心优势。由于公司在5G、政企等业务持续投入,调整公司22-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由1281、1485亿元至1258、1409亿元,预计公司24年归母净利润1647亿元,对应22年11倍、23年10倍市盈率,对应1.17倍市净率,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价格压力超预期,新业务进展不达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政策风险
4月金股1:中科创达
公司公告2021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41.27亿元,同比增长57.04%;实现归母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长45.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57.29%。
公司公告2022年定增预案: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合格投资者发行不超过约8501万股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不超过31亿元。
点评:
1、Q4单季营收加速,我们预计22年收入端高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公司2021Q4单季营收14.55亿元,同比增长73.03%;单季归母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30.00%。公司Q4单季营收加速增长,预计主要与手机和IOT业务加速有关。全年情况拆分看,2021年公司智能软件业务营收16.31亿元,同比增长40.33%;智能网联汽车业务实现营收12.24亿元,同比增长58.91%;智能物联网业务营收12.72亿元,同比增长82.87%。考虑汽车在内三大业务景气度延续,我们预计22年收入实现45%+的高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2、业务结构和汇率波动引致,毛利率和现金流短期承压
2021年公司毛利率39.40%,同比下降4.82pct,我们认为毛利率下滑和现金流承压主要源于营收结构变化以及汇率波动等短期扰动。受益于IOT在内新业务规模化,展望22-23年我们认为公司报表质量有望持续提升。同时,公司此次拟定增募资31亿元投向整车操作系统、边缘计算站、扩展现实(XR)、分布式算力网络技术4个项目,分别投资10.05亿元、17.94亿元、7.59亿元、2.90亿元,并补充流动资金9亿元。
3、座舱与驾驶域正深度融合,IOT开启第三成长曲线
公司在巩固座舱领域优势基础上,拓展自动驾驶相关业务,将低速自动驾驶功能与座舱融合,并在高速自动驾驶领域全线布局智能驾驶平台,2021年11月公司注册智能驾驶平台公司,持股95%。汽车之外,公司此次拟定增募资主要投向IOT如边缘计算等领域,我们看好公司第三成长曲线开启。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看好智能汽车、物联网行业景气度,以及公司基于操作系统底层技术积累与产业化能力。结合2021业绩情况,我们将公司2022/2023年营收预测由53.71/73.05亿元调整为59.84/80.78亿元,预计2024年营收为105.02亿元;2022/2023净利润预测由9.61/13.21亿元调整为9.54/13.32亿元,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17.88亿元,2022-2024净利润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6.95/33.62/25.0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化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公司自动驾驶领域业务进展不及预期;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定增具备不确定性。
4月金股1:温氏股份
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0~138亿元,同比下降275%-286%;其中第四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2.99至40.99亿元(2021前三季度亏损97.01亿元),同比下降304%-402%,环比增长43%-54%。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
1、生猪板块:养猪成本边际下降,叠加猪价反弹,2021Q4亏损缩窄
1)出栏量超预期:21年公司生猪销售共1321.74万头,同增38%,出栏超预期(原预期1200万头);其中,单四季度生猪出栏量424万头,同增71%、环降1%。
2)成本及盈利:2021年猪价回落显著,公司全年生猪销售均价17.39元/公斤,同降48%;单四季度来看,猪价14.6元/kg相比三季度有所回升,环涨7%。猪价的快速回落带来公司生猪板块的亏损,从2021全年看,公司出栏商品猪头均体重117.9kg(同降5%),随公司养猪经营拐点出现,成本逐步改善,预计2021全年公司生猪全口径成本下实现头均亏损约850-900元/头,全年生猪板块亏损116亿元;从2021Q4看,公司头均体重较前期下降,平均体重约116kg,成本仍处在下降趋势中,全口径下头均亏损900-950元/头,养猪板块四季度亏损约39亿元。
3)未来预期:一方面,养猪产能释放,出栏重回高增长。截止目前,公司现有猪场竣工产能4600万头、育肥饲养产能2600万头,存栏高效能繁母猪100-110万头,随公司各项生产指标的进一步提升,公司规划22年生猪出栏量有望达到1800-2000万头。另一方面,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我们预计,未来随公司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生产经营指标提升,养猪成本有望降至17元/kg以下。
2、黄鸡板块:出栏稳健增长,成本管控优势进一步提升。
1)出栏稳健增长:21年公司肉鸡出栏量约11.01亿羽,与20年同期相比略增约5%,基本维持公司规划每年增长5%的目标。其中,单四季度销售约3.13亿羽,环增3%、同增12%。
2)成本管控能力提升显著:21年公司黄鸡销售价格约13.20元/公斤,同增13.50%;其中,单四季度价格较好约14.06元/公斤,同增10%、环增18%。黄鸡价格回升、叠加公司成本进一步下降(我们预计21年黄鸡养殖完全成本约12.5-13元/kg),我们预计单羽盈利约0.9-1元左右,板块预计盈利约10-11亿元;其中Q4单羽盈利约2-2.5元,盈利7-7.5亿元。
3)未来预期:一方面,公司规划黄鸡出栏有望进一步稳健增长5%;另一方面,进一步夯实成本优势,我们预估22年黄鸡养殖完全成本目标降低至12-12.5元/kg;第三,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规划到2024年末,公司出栏的肉鸡中约50%以毛鸡形态销售,约30%以鲜品形态销售,约20%以熟食形态销售。
3、投资建议:给予“买入”评级。养猪行业亏损带来产能明显去化,且预计去化趋势已成;猪价短期止涨,行业补栏意愿不强,产能去化有望边际加速;我们预计温氏股份2022-2023年出栏量2000万头、3000万头;考虑到公司景气周期高点的头均盈利及头均市值,预计向上空间充足。猪价本身存在周期性波动,生猪价格在21年进入下行周期,因此我们下调21年收入和利润,预计21年2021-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606/710/1135亿元(21-23年前值580/712/1101亿元),同增-19.14%/17.23%/59.72%,实现归母净利润-135/-46/200亿元(21-23年前值-125/-29/135亿),同增-281.39%/65.55%/530.35%。
风险提示:1、疫情风险;2、价格波动、3、政策变动风险;4、出栏量不及预期;5、业绩预告为初步测算结果,请以年报为准
4月金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