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包榨菜3块多,重庆榨菜龙头真能靠提价吃遍天下?
飞鲸投研 / 2022-03-14 16:02 发布
榨菜变了,钱包却没怎么变。
过去十几年,榨菜已经从几毛钱涨到3块多了,甚至比一袋方便面还贵,于是我默默放下了榨菜,拿起了一块钱一包的小包辣条。
打开乌江涪陵榨菜旗舰店看到888沉香礼盒的咸菜,飞鲸陷入了沉思,难道真得拿82年的茅台来配?
一.30%净利率的好生意也有难做的时候
于是飞鲸又看了看涪陵榨菜的净利率,在过去十年中已经从16.62%飙升到30%以上了,果然挣钱!30%以上的净利率是什么概念呢?
A股一共4700多家上市公司,能在2020年达到净利率30%的公司只有341家,只占了A股的7%,所以其实对于很多公司来说,仅仅毛利率能到30%以上,净利率达到10%以上的公司就已经很不错了,净利率能达到30%以上的公司那应该说是盈利能力很厉害了。
而涪陵榨菜就是这样一家公司。
随着近年来通货膨胀和国家的发展,涪陵榨菜也跟上了步伐,十几年来靠十几次(茅台提价都没有这么频繁)的提价来增加利润。
但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率却下滑到25.76%,究其原因是原材料涨价和多花了2.23亿的品牌宣传费。
从这多花的2.23亿品牌宣传费中也能看到,榨菜这个生意的确难做了。
为什么这么说?
也就在2017年,涪陵榨菜的销售费用还仅仅只有2.19亿,其中占了大头的还是市场推广费和运费,但是到了2021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达到了5.19亿,翻了两倍还多,多出来的就是这2.23亿的品牌宣传费,此外涪陵榨菜还请了明星关晓彤作为“尝鲜大使”,生意要是好做,谁还愿意多花这个钱呢。
二.论提价之路能走多远?
1、成本端下降,
消费 终端不一定买账去年11月,涪陵榨菜再次宣布提价提价,幅度在3-19%,再加上缩减品牌宣传费用,第四季度净利率反弹达42.2%,同比增长7.7%,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0.82%,归母净利润下降4.53%。综合全年业绩来看,还是可以的。
到了今年,涪陵榨菜原材料青菜头的成本从去年最高点的1300元/吨,下降了近500元,这对于上游涪陵榨菜的成本端降低是个好事,但消费终端价格涪陵榨菜会降吗?
一般来说普通消费品价格一旦提上去就基本不会下降了。
已经到达三块钱一包的榨菜,作为非必需品,消费者还会愿意为此买单吗?
从近几年的销量来看,2014年销量突破十万大关后,销量虽然一直在增长,但是年复合增长率不足5%,这只能说是销量稳定并且有所增长。
2、渠道下沉和提价不一定不冲突
涪陵榨菜为了增加销量,一直在做渠道下沉的动作,虽然公司方面称,提价和渠道下沉并不冲突,但是渠道越往下下沉,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就越高,之后拓展县区市市场带动销量的效果恐怕有限。
此外,虽然涪陵榨菜在行业内市占率达到36%,具有相对较强的定价权(应收账款额很小,且应付账款每年都保持在七千万左右),但如果面对其他企业在原材料成本下降打价格战的前提下,涪陵榨菜的胜算又有多少呢?
3、提价,总归有个头儿
近期“国民女神”老干妈多地的经销商也在3月1日收到调价通知,涨价范围在6%-10%左右,也就是说每箱(24瓶)涨了18元左右。涪陵榨菜和老干妈虽然都是国民消费品牌,但是在提价逻辑上,飞鲸认为是有所不同的,老干妈或许能在未来提到15块钱一瓶(普遍酱类调味品价格都在10元以上),但是涪陵榨菜作为普通即时消费品想要从3块钱提到5块是很有难度的,
在过去销量增长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业绩的增长绝大部分是靠提价得来的,但是在未来企业的成长性上,提价带来的帮助空间会大大缩小,甚至可以说已经快接近天花板,每一次提价都意味着失去一批消费者,并且产品并不是不可替代,也不是高消费频次产品。
三、小结
目前看来,除了提价,涪陵榨菜并没有真正挖掘出第二增长曲线(业务结构仍然是以榨菜为主)。未来在成本端下降、已经提价的基础上,对涪陵榨菜还需再观察市场反馈的数据,本次提价会不会对销量造成大一些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不是可以和原材料价格下降相抵消。作为消费品,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才能走得更远。
飞鲸投研长期跟踪特色榜单:《成长50》:汇总各热点行业具备成长潜力的股票。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飞鲸投研。
关注飞鲸投研,这里有您最关心的投资报告!
来源:飞鲸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