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天风 · 十大金股丨3月

徐彪   / 2022-03-01 08:14 发布

天风 · 月度金股丨3月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风策略

5次社融大幅放量前后,指数和风格如何表现?

一、历史上社融大幅放量前后,指数和市场风格如何演绎?

统计近10年来,在信用相对底部位置,出现信用(社融/信贷)单月脉冲的情形,并分析金融数据公布日(一般为次月10-15日)前后一段时间内市场的表现。

根据12年6月、14年6月、16年1月、19年1月、20年3月,这5次明显的单月信用脉冲前后的市场表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规律:

(1)信贷脉冲前30个交易日,市场整体下跌,稳增长方向表现更好,低估值相对抗跌。背后逻辑在于——信用周期通过影响剩余流动性和盈利预期,最终影响A股的估值方向,(见图1),那么信用大幅放量之后,一般会有超跌反弹,但能否形成趋势,还要结合盈利和估值位置考虑。详细可参考我们前期的深度报告《“信用-盈利”二维框架:复盘与展望》。

(2)信贷脉冲后60个交易日,市场整体上涨,中小盘成长占优或者风格相对均衡。

(3)短期风格变化的具体细节:先金融/周期/价值,再成长。数据公布日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往往表现为金融、周期、价值占优(多数情况为延续此前的风格走势);拐点大概出现在数据公布日之后的10个交易日左右,此后,成长风格将会反弹(12年、14年、16年)甚至趋势性占优(19年、20年)。

(4)更中长期的风格研判:再看未来半年到一年以上的风格趋势,主要取决于有没有更多高景气的新兴产业出现,即成长和价值的相对业绩趋势。其中,只有16年棚改货币化和供给侧改革推动的蓝筹板块业绩持续占优,最终使得中长期的市场风格出现了低估值价值蓝筹的占优。

二、外部因素——美债利率的影响如何看待?

在1月的深度报告《稍微再等等(兼论美债如何影响不同类别资产的定价)》中,我们提到过,美债利率对资产定价的影响主要分为长期和短期:

(1)美债利率短期突然快速上行,对大部分权益资产,都是riskoff模式,因此,这一情况下前期涨幅大的、估值高的、交易拥挤的资产,都会有明显调整,比如A股的茅指数、或者是宁组合。

(2)美债利率中长期中枢发生变化,主要影响长久期业绩稳定的核心资产,比如港股的互联网、美股的科技巨头、A股的消费前50。但是,对于A股产业正在爆发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的行业或者公司,影响很小。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的得到结论:“利率上行不利于成长股”。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时间维度、和不同类型的成长股出发,得到的结论都是显著不同的。

下面的具体案例,是美债利率对于宁组合的影响,我们观察到的情况在于:

(1)拉长来看,过去2年,宁组合震荡上行,同时对应的是美债利率震荡上行的阶段。印证了结论:对于A股产业正在爆发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的行业或者公司,美债利率上限影响很小。

(2)短期而言,21年2月、22年1月,两轮美债利率的快速上行,宁组合都出现了明显下跌。也印证了结论:涨幅大、估值高、交易拥挤的资产,都会受到美债短期快速上行的冲击。

因此,展望来看,如果美债利率短期不再快速上行,那么国内高景气赛道,也将逐步企稳。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违约风险超预期,海外疫情发酵风险

图片


天风宏观

情绪的钟摆:各行业拥挤度到了什么位置?

目前交易拥挤度最高的建筑没有超过80%分位,前期低拥挤板块(主要是部分价值和金融)的情绪并不极端,由于交易过于拥挤引发调整的概率较低。前期高拥挤板块(主要是医药、电子、基础化工、电新、军工)的交易拥挤度已经下降到15%分位以下,短期企稳的概率较高。

需要强调的是技术指标只代表市场情绪的状态,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真正的情绪企稳首先需要看到稳增长的兑现,届时市场短期风格仍会偏向价值,而中期风格切换回成长,还要情绪进一步改善和美债利率回落,时点预计将在2季度后。

风险提示:Omicron致死率超预期;经济增速回落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

图片


金融工程

量化择时周报:耐心等待下一次局部低点信号

耐心等待下一次局部低点信号

从12月初,我们提示wind全A指数将在创出新高后开启调整,到节前我们认为指数成交跌破8000亿后将有一段反弹,市场都在持续兑现我们的判断。我们在上周的周报中提到:下行趋势中的首要原则建议逢高减仓,若出现成交放大将意味反弹临近尾声,放量将成为减仓良机,参考阈值为万亿以上的成交量。市场在上周三成交破万亿,随后开启调整。上周wind全A先扬后抑,下跌0.45%。市值维度上,上周代表小市值股票的国证2000指数上涨0.8%;中盘股中证500下跌0.23%,沪深300下跌1.67%,上证50下跌2.76%,创业板指上涨1.03%;上周中信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和军工表现最强,电力设备上涨3.96%;建筑和建材调整幅度较大,建筑下跌6.52%。上周成交活跃度上,军工和石油石化行业资金流入明显。

从择时体系来看,我们定义的用来区别市场整体环境的wind全A长期均线(120日)和短期均线(20日)的距离继续负向扩大,最新数据显示20日线收于5476点,120日线收于5733点,短期均线位于长线均线之下,两线距离由上周的-3.61%减至-4.48%,均线距离的绝对值继续突破3%的阈值,市场继续处于下行趋势。

市场进入下行趋势格局,在我们的体系下,核心驱动变量由对风险偏好的度量转变为赚钱效应的度量。当前wind全A平均成本线位于5620点附近,当前赚钱效应为-2.2%,下行趋势格局仍倾向延续。短期而言,密切关注成交变化,第一轮反弹从跌破8000亿成交开启,到成交额在上周三突破1万亿,同时在上周四更是创出1.35万亿的近期天量,各主要行业均有所反弹,最强板块稀有金属反弹超过20%,反弹或将告一段落,同时俄乌冲突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不断带来新的变数,风险偏好较难提高,建议继续耐心等待成交的萎缩,预计成交跌破7500亿或将迎来第二次反弹。

行业模型主要结论,天风量化two-beta中期行业选择模型信号数据显示,2月模型结论显示利率处于我们定义的下行阶段,经济处于我们定义的下行阶段,行业配置建议关注科技和消费;根据分析师盈利预测展望2022年行业景气度的情况,预期利润增速靠前的行业为新能源动力系统以及旅游和农业;因此,综合时间窗口,重点配置新能源动力系统,农业和旅游以及稀有金属。回顾2021年11月底,我们提出2022年配置三大ETF,养殖ETF(159865),旅游ETF(159766),电池ETF(159757)。

从估值指标来看,我们跟踪的PE和PB指标,沪深300,上证50以及创业板指等大市值宽基成分股PE、PB中位数目前均处于60分位点附近,属于我们定义的中等估值区域,市值中等的中证500目前估值水平处于低估水平,结合短期趋势判断,根据我们的仓位管理模型,以wind全A为股票配置主体的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仓位降低至30%。

择时体系信号显示,均线距离为-4.48%,均线距离的绝对值突破3%的阈值,市场继续处于下行趋势,市场进入下行趋势格局,在我们的体系下,核心驱动变量由对风险偏好的度量转变为赚钱效应的度量。当前wind全A平均成本线位于5620点附近,当前赚钱效应为-2.2%,下行趋势格局仍倾向延续。短期而言,密切关注成交变化,第一轮反弹从跌破8000亿成交开启,到成交额在上周三突破1万亿,同时在上周四更是创出1.35万亿的近期天量,近15交易日各主要行业均有所反弹,最强板块稀有金属反弹超过20%,反弹或将告一段落,同时俄乌冲突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不断带来新的变数,风险偏好较难提高,建议继续耐心等待成交的萎缩,预计成交跌破7500亿或将迎来第二次反弹。行业配置上,综合时间窗口,重点配置新能源动力系统,农业和旅游以及稀有金属。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模型基于历史数据。

图片


固定收益

转债估值仍高、向上动力偏弱,权益方向更关键

未来策略展望

本周权益市场返回中小创风格,转债市场周一出现2016年以来第三大单日跌幅,两日暴跌后情绪逐渐回稳。目前各品种估值仍处于历史高位,低平价转债依然是避险品种,但估值历史分位数反而最高。“低价陷阱”是否可能转换为未来的超额下跌,除信用风险时期外还未出现历史验证。

后续转债估值维持住的能力是有的,主要看意愿。在影响估值的几个因素中,宏观流动性水平目前依然处于相对低位,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2月18日升至2.80%。国内社融总量超预期、美国加息周期开启均对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形成一定制约,但宽信用引起经济复苏、消费回稳的目标还远未实现,2.8%左右的利率或延续。

转债估值的重要影响因素还有市场情绪与增量资金,1月新成立基金数据遇冷也是东方财富进而整个市场2月14日调整的原因之一。从环比与同比看,1月数据确实不理想;如与2021年3月下跌后4月的基金成立情况对比,权益部分投资热情尚可,债基成立规模的下降更值得警惕。

货币政策面临的掣肘或通过影响债券市场进而动摇转债的增配热情,而转债估值如有压缩也不大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估值水平切换或需要数月的持续验证。由于转债走势依然与权益关系密切,建议将信心立足于正股的表现,2022年转债配置理由即为估值震荡背景下的正股替代价值。

从不同类型转债本周前2日、后3日的表现看,各类型转债涨跌表现接近,资金或更倾向低估值、小盘标的;转股溢价率平均变动的分化更为明显,总体来看当下风险偏好并不高。

择券方面,考虑以下几个层面:

1)博弈稳经济、低风险仍然为近期相对占优策略。大消费类(养殖、医药等)、建筑建材、银行业受益于宽信用、专项债提前下达等政策支持,1月社融也侧面验证基建地产与银行业经营活动恢复。目前尚不明确消费能否被宽信用带动,对转债方面的建议为求稳。

2)高弹性品种重视逻辑验证与新券挖掘。2021年高景气行业的调整部分由于资金面再平衡,成长赛道自身具备的周期性也需警惕,但中长期供求格局仍未改变。建议做好优质标的和新券的挖掘定价,而在仓位控制方面保持谨慎。

3)底仓如何选择?从近期实际表现看,偏债型低价高估值转债在再平衡风格下平价、估值双双回升,兼具防御性和向上弹性;宽信用一定程度落地,利率适度回升,转债市场估值承压。建议对市场追捧的低价转债适度谨慎,加强正股低估值价值型标的研究力度。

建议关注华翔、鲁泰、长汽、麒麟、特纸、日丰、祥鑫、新春、九洲2、兴业等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情绪面明显降温、新冠疫情超预期恶化、国内宏观经济恢复力度不及预期、转债市场相关政策变动、不强赎承诺集中到期

图片


电子

3月金股:闻泰科技

事件:2021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77亿元,同比减少4.32%,实现归母净利润8.09亿元,同比增长45.06%。

点评:长期推荐公司,看好公司未来从手机向汽车多方向智能硬件及半导体延伸,看好公司新增产能布局对盈利能力的提升,看好汽车电子化进度提速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助益。

下游汽车需求助力公司利润实现可观成长。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环比增长8.6%,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39.29%。公司能实现归母净利润上涨成绩可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半导体方面,该业务在今年以来受新能源汽车需求驱动保持了持续较好的发展态势,车规级产品体现出了良好的竞争力;在产品集成业务方面,上游器配件涨价的不利影响在本报告期呈现缓解趋势。

三季度产能布局顺利落地,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可期。今年以来公司持续在进行产能扩充的布局,今年7月23日,闻泰科技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投产,嘉兴和无锡工厂也在扩产当中。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于今年8月12日完成对英国最大晶圆厂NewportWaferFab的收购,Newport的加入将会有效的提升安世半导体在车规级IGBT、MOSFET、模拟和氮化镓、碳化硅等化合物半导体等产品领域的IDM能力,Newport预计从第四季度开始为安世半导体导入产能。公司的车规级产品拥有良好的竞争力,此次产能扩充布局有望大幅提升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

汽车电子化进度提速,公司布局优势显现。今年年初至年中,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5%快速提升至近15%。进入今年下半年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继续提升,8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4.9万辆,同比增长167.5%,环比也增长12.0%。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安世半导体的并购为闻泰增加了与海外优质客户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合作机会。近期,公司智能座舱产品成功通过客户审核,进入样机阶段;同时,公司推出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汽车电子化趋势下,域处理器将是重要的布局,公司未来有望从车规半导体厂商向汽车Tier1厂商转型。汽车电子化进度提速后,公司将显著受益行业发展。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业务布局实现快速增长,2021-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3.56/52.43/78.5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下游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及预期、新产能爬坡速度不及预期、下游客户渗透率不及预期

图片


通信

3月金股1:中天科技

事件:公司公告,拟与海力风电设立合资公司,主要用于承接海上风电基础施工、维护等工程服务,其中中天科技出资2.55亿元,占注册资本51%,海力风电出资2.45亿元,占49%。

我们的点评如下:

1、强强联合加速布局海上风电市场。中天是海缆龙头,海力风电是风电设备零部件领先者,本次成立合资公司,将继续打造深远海化、机组大型化的下一代基础大型施工船,具有强大的起吊能力和抗风浪能力,可在深水区域和恶劣气象条件下施工作业。本次对外投资,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符合公司的长远规划和发展战略。

2、更多元化布局提前锁定市场机会。公司自2019年完成“两型三船”建设后,具备了强大的海上主体工程总包能力。继此前与风机龙头企业金风科技共同打造新一代海上风电安装船后,此次公司再与风电关键设备生产制造企业海力风电成立合资公司,公司海风综合竞争力将持续增强。我们认为,公司布局海上风电市场,不仅仅局限于海缆技术/产品/产能的提升,而且是多元化快速提升打桩、吊装、运维的综合能力,更有利于去锁定市场机会,以及为未来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3、克拉克森研究数据显示,2021年10月份,中国首次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海上风电市场,总装机容量达10.48GW。据不完全统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规划总量超60GW,将逐渐进入规模化建设阶段,行业发展已步入快车道。拉长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全球市场)看,未来公司海缆&海缆敷设&风机施工全产业链能力持续增强,除了保持国内领先份额,更是为了未来出海竞争提升总包和服务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整体看,公司围绕通信+能源布局光通信、电力传输、海洋业务、新能源四大板块。其中:1)光纤光缆供求关系持续改善,呈持续景气向上趋势,涨价的业绩弹性可期,公司作为龙头之一,该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向上增长;2)海上风电在产业链共同努力下,未来有望迎来平价上网,双碳目标下未来行业广阔空间有望充分释放,公司作为国内海缆&海工龙头有望充分受益,我们强调海风的空间和景气度一定要站在未来5-10年维度展望前景是十分可观的,以及关注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和全球市场;3)新能源十年深度耕耘,行业高景气背景下,公司储能+铜箔+光伏有望迎来全面快速发展机遇;4)电力业务竞争力强,未来有望充分受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网投资增长,预计呈稳定快速增长趋势。考虑公司海工能力进一步提升,调整公司21-23年预计净利润为1.23亿、38.5亿和47.0亿元(原值为45.5亿元),对应22年15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合资公司设立、经营情况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持续维持高价风险,行业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扩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图片


3月金股2:亨通光电

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298.12亿元,同比增长17.54%;归母净利润为13.16亿元,同比增长50.56%,扣非净利润11.02亿元,同比增长62.32%。

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降本增效费用管控得当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298.12亿元,同比增长17.54%,归母净利润为13.16亿元,同比增长50.56%;单季度看21Q3营收为117.55亿元,同比增长18.81%,归母净利润为6.45亿元,同比增长49.70%。业绩高增长预计源于:1)国家海洋战略加速推进以及海上风电快速建设,拉动公司海洋业务快速增长;2)电力业务板块预计稳中有升;3)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提升,其中前三季度毛利率16.46%,同比提升0.49个百分点,净利率4.66%,同比提升1.16个百分点;从三项费用来看,公司21年前三季度三项费用率为7.12%,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光通信业务迎来向上增长,预计公司未来数个季度呈较快增长趋势。

光纤光缆行业招标价格大幅上涨,未来供需关系持续改善、业绩弹性可期

2020年,受国内光通信行业供需调整的影响,光通信市场竞争加剧,光通信产品市场价格下滑。展望未来,5G/云计算/物联网/AI拉动的新一轮流量高增长周期将带动光纤需求新一轮景气,在光纤价格下挫过程中供给端产能将持续出清,未来供求关系将逐步改善,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我们认为,随着供求关系持续改善,同时光纤光缆招标价格大幅上涨,公司有望把握光纤光缆价格复苏的机遇,业绩弹性可期。

海洋通信保持领先,“碳中和”背景下发力海上风电,有望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海洋通信:公司是目前国内UJ/UQJ证书组合最多、认证缆型最多的企业,是国内唯一通过5000米水深国际海试的企业。截至2020年12月亨通海光缆交付已突破4万公里,跻身国际海洋通信前四强,中国第一!1)公司建设的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满足中国到欧洲、非洲快速增长的国际业务流量需求,是中国第一条民企投资并自主运营的国际海洋通信线路。目前全球投入使用的海底光缆中,2000年前的投资占40%,根据海缆25年左右的使用寿命推算,这些海缆逐步进入生命周期尾期,新的海缆建设替代周期即将到来,这是中国弯道超车改变国际海缆战略格局的战略机遇。2)2020年公司收购华为海洋,20年华为海洋持续加大海底光缆系统集成的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亨通海装顺利完成海洋观测网主接驳盒、次接驳盒等整套系统的海试。

海上风电:2020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引擎,公司紧紧抓住海上风电抢装潮,全面提升亨通海上风电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整体实力。2020年内,公司承建了全球第一座半潜式漂浮海上风力发电场——葡萄牙海上浮式风电项目,打破了国外垄断,也填补了中国企业在欧洲总包海上风电输出系统建设维护项目上的空白;亨通海缆成功布局漂浮海上风电市场,以技术创新的实力,在海上浮式风电建设领域实现了从制造商向集成服务商的跨越。此外,成功中标越南、菲律宾、柬埔寨、西班牙等海外项目。

电力业务受益特高压建设、份额提升、产品结构优化,持续快速增长可期

在特高压方面,2020年随着国内以特高压为主的电网建设再次提速,公司持续强化在高压电力传输领域的市场地位和服务能力,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超高压测试研发中心。在中高压特种产品方面,公司除了在电网市场继续发力,通过差异化市场竞争,重点向特种电缆分布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筑、轨道交通及电气装备等市场深度转型,在细分特种电缆领域寻求突破;2020年内,公司中标数量持续攀升,防火电缆、工程布线、电气装备特种缆等同比上年同期显著增加;同时在国网OPGW中标份额稳中有升,铜铝合金、特种导线行业地位提升明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整体看,公司受益海上风电和特高压建设,同时收购华为海洋显著提升竞争力,海洋和电力板块支撑业绩增长;中长期看,光纤光缆行业的复苏,海洋通信运营以及数据中心100G/400G硅光模块的市场突破,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6.0亿、25.0亿和31.0亿元,对应22年14倍PE,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疫情对国内外市场影响,光纤光缆竞争激烈降价,5G建设低于预期等风险

图片


3月金股3:中兴通讯

事件

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2021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5-72亿元,同比增长52.59%-69.02%;扣非净利润30-35亿元,同比增长189.71%-237.99%。

我们点评如下:

收入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三大业务板块、国内/国际市场均实现正增长。公司2021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主要增长点来源于:1)国内市场公司在5G、核心网、承载、服务器及存储等关键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致力于从主流供应商向核心供应商的转变,并全面展开与运营商联合研发创新和数字化行业拓展。2)海外市场公司把握4G现代化改造、5G新建、固网的光纤化转型、承载网升级以及家庭宽带升级换代等市场机会,进一步实现产品和市场格局的优化。3)ICT领域,公司在传统CT市场稳步发展之外,不断加大IT、数字能源和终端领域的拓展,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实现战略超越期的发展目标,其中IT领域重点构建服务器及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底层竞争力,快速成为百亿级产品,拓展5G行业应用、成立汽车电子产品线;在数字能源领域2022年开年正式成立数字能源经营部进军新能源市场;在终端领域加大手机品牌建设,新设立智慧家庭产品线,发挥家庭宽带网络产品优势。

毛利率稳步提升,市场格局优化、产业链降成本成效显著,未来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改善。

2021年全年来看公司毛利率同比恢复改善,从前三季度数据看,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至36.8%,第三季度毛利率达到38.0%,相比二季度的36.82%进一步提升。通信设备市场格局逐步清晰、产业链降成本效果显著,5G等核心产品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季度毛利率提升趋势有望延续。

谨慎的会计原则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对短期表观盈利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提高报表质量,未来减值对整体业绩影响有望逐步减弱。

2021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14亿元人民币(2020年为2.10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11亿元,对单季度净利润带来较大负面影响。计提减值损失主要由于全球芯片供应紧张情况下,公司对关键物料提前备料,但考虑到公司备料及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与前期政策保持一致,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谨慎的计提政策对短期业绩带来一定影响,但反映更高报表质量,且未来随着供应链正常化,减值对整体业绩的影响有望逐步减弱。

展望未来,2022年是公司战略超越期的开启之年,公司将通过持续的创新投入和数字化变革不断开拓数字经济的想象空间和应用场景。公司在1)运营商核心业务产品竞争力突出,5G无线、核心网、承载网等关键产品全球份额稳步提升,奠定公司中长期成长的基础;2)政企业务加大IT、数字能源等拓展,重点构建服务器及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底层竞争力,快速成为百亿级产品,拓展5G行业应用;成立汽车电子产品线;成立数字能源经营部进军新能源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3)消费者业务加大手机品牌建设,新设立智慧家庭产品线,有望稳步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业务全面恢复,全年收入过千亿后,毛利率稳步回升、费用偏刚性,规模效应持续显现。政企业务、汽车电子等业务板块持续重点突破,打开更大成长空间。预计21-23年归母净利润70、90、110亿元,对应22年16倍、23年13倍市盈率,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加剧,疫情影响超预期,运营商资本开支低于预期,新业务进展慢于预期,业绩预告未经审计最终业绩以年报为准

图片


3月金股4:润建股份

公司发布 2021 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62.5-65.5 亿元,同比增长 49-56%;归母净利润 3.41-3.72 亿元,同比增长 43-56%。21Q4 单季度收入16.7-19.7 亿元,同比增长 24-46%;归母净利润0.9-1.2 亿元,同比增长-10%-23%。

我们点评如下:

公司立足通信网络管维,持续拓展能源网络、信息网络市场,充分发挥覆盖全国超过 23 个省份、200 个地市、1200个县区的服务网络,以及平台型组织和创新研发能力,推动收入持续快速成长,规模效应有望逐步显现。具体来看:

能源网络管维:公司在新能源、智慧电能、电网数字化等板块经营业绩实现高速增长。新能源业务上公司与多家大型能源企业战略合作,在广西、四川、广东等省份初步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实现“桂林永福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典型项目突破,落地和储备了一批光伏运维项目,奠定未来长期成长基础。

信息网络管维:继续巩固和扩大与运营商及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并在云与IDC、社会综合治理、智慧教育、扩展现实(MR/VR/AR)等重点领域形成可复制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充分发挥辐射全国的人员和服务网络,信息网络管维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公司投建的五象云谷 IDC 土建工程已经完成,将于 2022 年投产运营,带来更大业务增量。

通信网络管维: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民营管维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增量订单有望持续落地,推动公司通信网络管维业务持续成长。公司继续拓展通信综合能源管理等业务品类,可触及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进而实现人员、资源的充分复用,叠加依托数字化管维平台精细化管理,业务毛利率有望稳步提升。

重申公司核心发展逻辑:

公司作为民营通信网络管维龙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龙头地位稳固,长期业务发展基本盘稳健。围绕公司的技术储备、客户关系、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核心优势,重点拓展能源网络、信息网络管维等业务布局,新业务布局 21 年开始步入收获期,季度收入持续高增长,公司在通信主业以及光伏、智慧校园等新业务板块持续斩获重要订单,展现出公司在四大业务板块的竞争实力。随着主要业务板块收入规模成长,前期投入有望不断摊薄,收入规模持续快速提升叠加人员和资源的充分复用,公司人均创收创利也有望稳步增长。未来随着规模效应不断体现,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是民营通信网络管维龙头,苦练内功拓展能源网络管维、信息网络管维等新业务板块,业务边界不断打开,光伏运维、VR/AR、智慧电能等增量看点众多,未来 3 年收入有望实现 30%以上复合增长,预计公司 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6、4.9、6.5 亿元,对应 22-23 年 16 倍、12 倍市盈率,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低预期,行业竞争超预期,新业务进展慢于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业绩预测为初步结果实际业绩以年报为准

图片


3月金股5:移为通信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1年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1.55亿-1.83亿元,同比增长71.33%-102.28%;扣非净利润1.4亿-1.67亿元,同比增长135.28%-180.66%。

我们的点评如下:

市场扩张多领域延伸+持续研发投入,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2021年度,公司持续响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经济战略号召,积极进行市场扩张和应用领域延伸,覆盖了包括车联网、资产追踪和安全、智慧工业、智慧牧场、两轮车、共享出行等多种应用场景。单季度来看,公司21Q4归母净利润约为4320万-7120万元,中值为5720万元,同比增长102.84%。此外,2021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近50%,同时共享出行产品订单规模实现高速增长,普通车载系列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拓,公司销售总收入同比增长约95%,实现销售总收入超9亿元人民币。

国内外持续布局,打造口碑、挖掘市场、积累客户资源

1)在国内市场,2021年2月,公司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标签读写器(固定式、手持式)采购项目招标中,成功中标,也标志着公司在国内市场上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2021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注重微出行交通(包括电动自行车和滑板车)的市场开拓。

2)在国际市场,自公司与利德制品开展合作以来,公司不断吸收其工艺,并将其本地化,不仅开拓出包括欧洲、南美、北美及非洲等市场,更通过实现产品轻量化、材料国产化、创新生产工艺、改进测试方法,提高产品稳定性等,获得用户的认可。针对动物追踪溯源产品公司推出了电子商务平台,客户可在线下单,系统自动将订单转至工厂生产,提高了整个业务周期,并有效降低了商务拓展因疫情所受到的影响。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上线,目前注册经销商、分销商合计约2000家,电子商务平台的推出,将有效推动动物溯源产品的市场开拓,打破了动物溯源产品传统的销售模式,为增加公司市场占有率奠定了基础。公司将持续发挥利德的品牌优势及市场积累,同时依托公司在全球建立的销售渠道,继续挖掘全球动物溯源管理市场。

行业前景广阔,持续全球布局未来成长可期

物联网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丰富。根据GSMA统计及预测,2019年4G技术已成为世界主流移动通信技术,总连接数已超过40亿,占比达到52%,预计4G连接数将持续增长,到2023年占比将达60%。同时,5G技术将迅速发展,其中物联网连接将成为5G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250亿,物联网收入将达1.1万亿美元。2019年的全球物联网市场容量3430亿美元,到2025年将增长到1.1万亿美元,其中M2M连接市场的收入将达到562亿美元。公司线上线下相结合,强化企业品象,同时通过积极布局,全球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多产品拓展,公司未来市占率提升空间较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随着疫情常态化,公司市场策略调整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强化企业品牌宣传,中长期来看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公司有望长期受益。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预计公司21-23年净利润为1.7亿、3.0亿和4.0亿元,对应22年PE为28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摩擦及市场波动风险、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订单交付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供应紧张、业绩预告为公司初步测算实际以年报为准等

图片


计算机

3月金股1:宇信科技

事件:

公司与2022年1月18日公告定增发行情况。本次发行最终共有16位对象参与,共计发行5,045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7.1%;最终发行价格为22.10元/股,为1月18日收盘价的85.6%;扣除发行费用后,本次定增公司实际募集10.97亿元。

点评:

1、本次定增市场关注度较高,反映专业投资者对公司长期发展、以及金融科技整体板块的信心。共有53家专业投资人/投资机构进行有效申购,申购价格区间为17.64~25.50元/股,最终发行价格为22.10元/股,达发行基准价格的1.25倍。

2、受益于金融信创、数字人民币等行业浪潮,公司软件业务及创新运营业务均保持高质量的增长。软件业务中,信贷业务新增合同订单数实现翻倍、且千万级订单激增、订单金额的增长远超订单数量的增长;随着2022年信贷V5版本在全国市场全面铺开,我们认为该项业务仍将延续健旺的增长势头。创新运营业务过去两年平均增长50%左右,公司预计未来2~3年仍将保持该增速。此外,公司在金融信创方面与华为、腾讯、麒麟软件、人大金仓等公司均保持密切合作,并将持续构建金融信创生态合作伙伴体系。

3、公司经营质量有望进一步优化。我们认为基于以下4点原因,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有望提升:

1)软件及创新运营业务的高速增长将进一步改善公司的营收结构;

2)行业招聘难度缓解,人员薪酬增速有望放缓;同时公司通过提高人效逐渐降低对用工人数增长的单一依赖;

3)公司精细化经营;

4)海外业务积极扩展。

由于行业2021年人才竞争激烈、人力成本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37.62/46.96/57.69亿元的营业收入预期,同时将2021年净利润由4.49亿元调降至4.19亿元,维持对2022~2023年6.34/8.45亿元的净利润预期。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0.74/26.93/20.2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疫情反复致使实施落地及海外拓展不及预期;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监管政策风险

图片


3月金股2:京北方

京北方,经营策略进取的银行IT信息技术服务一线厂商。公司是银行IT信息技术服务龙头之一,主要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业务流程相关服务。近年来,公司营收稳步攀升;21年H1公司信息技术服务毛利润占比超7成,大行客户贡献80%+营收。

数字人民币与信创双轮驱动下,市场高景气度有望。政策上,金融IT国产化试点进入深水区,全面推广在即;技术上,金融业软硬件设施已实现自主可控;因此我们认为金融信创有望加速全面铺开。其中软件在从办公系统演绎到业务系统的改造过程中,公司有望全程参与受益。考虑信创建设与数字货币推广应用的需求在未来3年内会持续存在,我们认为21-25年期间银行IT解决方案将保持25%的复合增长率,对应21年市场规模628亿元,25年1553亿元。

大行加持,公司营收增速有望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公司跟随大行获得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营收增速,20年国有大行IT投入与自国有大行的营收同比增速均达到35%,超出行业平均增速20%15个pct。同时公司持续开拓中小行与非银客户,有效拓宽行业空间。京北方在搭建大行复杂度高,业务模式各异的系统的同时,沉淀出成熟的解决方案并在中小行推广。此举成功打开行业空间,21年H1中小银行与非银市场营收增速达到40%以上。

随着公司业务模式升级,我们预计收入利润剪刀差在22年扩大。原因主要有:1)随着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得到结构性改善;2)人才市场供需平衡也趋于缓和,预计22年人工成本增速放缓;3)公司的云测平台基本迭代成熟,22年研发投入增速亦有望放缓。

SaaS级产品,云测管理平台投入使用,验证公司产品化能力提升。云测试业务持续增长,目前已在十余家客户成功实施。而公司近年来在软件开发与测试业务的高增,为后续的云测产品推广与商业模式再升级奠定了基础。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30/42.27/55.63亿元,同比增长37%、35%、32%;毛利率分别为26.46%、27.92%、28.31%,净利润分别为2.62/4.03/5.56亿元,对应P/E36.89/23.99/17.39倍。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以消化当前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目标估值为25倍P/E,对应市值14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