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起海缆,一个优质高成长赛道!
飞鲸投研 / 2022-02-10 18:00 发布
今天继续说点跟风电相关的。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我与小伙伴进行了一次超有意义的谈话。朋友从事电力相关的工作,最近正在跟踪海上风电相关的项目,基于工作我们聊了很多,真是受益匪浅!整理了一下聊天内容,来跟大家简单唠叨两句:
朋友说海上风电比陆上风电的优势更明显。第一体现在资源优势,我国海岸线长,可用海域面积大;同时海上风大,风资源利用更充分,发电量更多。第二就是就近消纳优势,陆上风电多分布在我国“三北”地区,与经济中心距离较远;而海上风电则分布在沿海地区,紧邻电力负荷中心,电力输送距离大大缩短。
那么在电力输送上,海上风电用的是海缆,陆上风电用的是陆缆,这是一大不同。当朋友说到这,我觉得工作素材就来了,要不说“素材来源于生活”呢。所以,今天飞鲸投研就打算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来跟大家聊聊海缆这一赛道。
一、海风发展拉动海缆需求提升
海缆有四大下游应用市场,分别是海底观测、海上石油开发、通信电力网络以及海上风电;其中海上风电是海缆最大的下游应用市场,并随着双碳政策的推动不断扩张。受2020年十三五期末抢装潮影响,2021年风电全年新增装机量为47.57GW,同比下滑33%;但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6.9GW,是2020年(3.06GW)的5倍左右。
受政策引导,海上风电未来新增装机增速有较高的确定性,海风将延续较快的增长节奏。针对海上风电,我国广东、江苏等沿海省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规划。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增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有望达到60GW。
而海缆是海上风电必备的传输媒介,海缆的需求增长将会高于海上风电装机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海上风电项目离岸化这一大趋势,通俗一点来解释“离岸化”,就是指项目将会向距离更远、水深更深的海域发展,目前大丰H8-2项目的离岸距离就已经超过了70km。
因此,向深远海发展也意味着海缆的需求也将增加。从交付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海缆交付量持续增长,2020年已达到2904km。随着海上风电的装机量增加,海缆交付量也将保持增长趋势。
二、市场格局清晰、且有较高的行业壁垒
说完需求端,我们再来谈谈供给端。
从市场格局来看,海缆赛道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头部玩家身上。目前,东方电缆和中天科技占据绝大部分份额,市场格局类似美的与格力。截止到2021年第三季度,东方电缆占我国电缆市场29.8%的市场份额、中天科技占27.5%的市场份额,其余42.7%的份额则由亨通光电、宝胜海缆、汉缆股份等其他企业占有。
对于后进入者来说,在短期内将很难冲击目前的市场格局。这主要是由于海缆对资金、工厂场地等要求较大,建设时间也较长,对经验有一定要求。换句话说,
客户在选择海缆供应商时,优先会看公司的品牌及历史业绩等,有丰富的经验、资金充足的头部企业更容易获得优质客户的青睐和认可。
因此,品牌及业绩壁垒、资金壁垒共同构就了海缆行业的准入门槛。除此之外,技术以及港口资源等也加固了海缆行业的壁垒。
在文章开头我们提到,海上风电输电用海缆、陆上风电输电用陆缆,这是一大不同。从技术上讲,海缆跟陆缆相比有更高的技术含量。由于两者的应用场景不同,所以在产品制造和性能上有明显不同。海底环境复杂且海水具有强腐蚀性,海缆的技术更加复杂、生产流程也更多、甚至连生产设备都有严格要求。
从资源上讲,海缆和风机一样存在“地方保护”。由于海缆产品运输全靠水运,为了方便交付,海缆厂商通常都建立在沿海地区。像龙头企业东方电缆就主要负责浙江、莆田地区的项目;中天科技则主要负责广东、汕尾的项目;总之,电缆厂商都有自己的临海港口资源。
三、总结
从需求端来看,在双碳政策、以及各省市发布的相关政策引导下,海上风电将会有较长远的发展,随着装机量的增加以及项目离岸化发展,海缆的需求量也将大幅提升。此外,在供给端看,海缆的市场格局比较稳定,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东方电缆、中天科技等头部企业身上,后进入玩家也很难撼动头部企业的地位。
总的来说,海缆市场的成长性已经比较明确,飞鲸投研更建议关注像东方电缆、中天科技、汉缆股份等头部企业。你们说,假期中与朋友的这次谈话,是不是比七大姑八大姨问“啥时候找对象?买没买房?”之类的有意义多了~
飞鲸投研长期跟踪特色榜单:《成长50》:汇总各热点行业具备成长潜力的股票;《医药20》:医药行业确定性最强的股票;《消费20》:大消费行业最值得关注的股票。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飞鲸投研。
来源:飞鲸投研,聪明的投资者都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