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涨疯了!中药行业的长投逻辑改变了吗?
飞鲸投研 / 2022-01-08 17:19 发布
中药行业的起飞是在2021年12月下旬开始的,似乎还没让人反应过来,不到一个月它就已经涨上天了,中药板块指数(881141)于近日达到了3900高点,突破近五年新高,个股上更是多家中药企业连续多日涨停,或许是趴的时间太久了,任意抓出来一个中药企业都能数一数涨停板数。
中药行业的这波上涨可谓一雪前耻,犹记得这些年因为中药企业缺乏创新性,不仅中药企业的未来令人堪忧,各品牌中药企业仅靠着那几个保密配方夹缝中生存,而且中药医师发展得不到良好的保障,中药店或者说中医院也比综合药店、医院冷清不少。
但这似乎就决定了中国的中药传承目前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靠政策支持。
这不,中药这一次的持续上涨就是乘了政策的东风,今天飞鲸投研就来聊一聊,政策对中药行业发展有何影响。
一、集采之于中药企业:可圈可点
说起来医药政策,不得不从集采说起,近几年随着化学药、生物药都被纳入医药集采范畴,中成药也在2021年下半年参与了19省的省际联盟的集采,但与化学药、生物药不同的是,中成药集采竟然弥漫着利好的气氛;具体可理解为集采以量换价,同时带动着中药上游原材料价格涨价,中药产品价格普涨。
据悉,本次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的药品为临床使用量大、采购金额高、多家企业生产的中成药品,联盟省份参与报量的医药机构数达到了2.4万余家;
同时根据中成药集采结果,此次集采共有111个产品,97家企业中选,中选率为62%,产品中选价格平均下降42%,大部分产品价格降幅在30%~50%,部分药品仅下降10~30%。
由集采品种举例,同仁堂的两款产品均降价不高,活血止痛散之前甚至没有过挂网,此次中选反而有望获得一定的销售基数;以及那些2020年采购金额占比在10%以上的产品生产企业,此次中选也有强者恒强的趋势。
但在集采中落选的本来产品销量不小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着不利的状况,上市公司以太极集团和哈药集团为主,华润三九的生脉产品虽然中标,但是参麦产品其实没有中选。
此外,因为集采放量这件事,中药材在年末又迎来一波涨价热潮,带动着中药企业集采产品纷纷涨价。据相关报道,同仁堂自2021年12月1日起,将安宫牛黄丸价格由780元/盒上调至860元/盒;太极集团对藿香正气口服液出厂价平均上调12%;华润三九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安宫牛黄丸出厂价有所提升。
从这个角度来说,OTC端中药企业可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二、医保全面支持中医药发展:史无前例
事实上,这些年国家对于支持中医药传承发展没少出政策,但此次由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同时出面还是头一次,12月30日发布的《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支付端对中医药的支持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医保支付端直接联系着消费者和企业,对于中医药行业扩容起着重要作用,2019年我国各类医疗机构收入中,医保支付占比达48.6%,这个比例显然还会攀升。
通过进一步解读分析,我们可以将上述政策核心内容总结为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加大和中药支付相关的医保覆盖面,不论是中医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还是中药、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从广度上和深度上同时加大覆盖。
还有就是加大对中医药服务支持力度,具体包括在医药零加成的背景下,中药饮片(指中成药的原料)却可以最高加成25%,医药加成其实就是加价,将更有利于中药饮片的销售;以及中医医疗机构可以暂不实行DGR付费,这也是在不严格控制支付的角度对于中医药的支持。
所以,综上我们会发现,这些政策虽然没有明确支持哪个企业,但对于中药的长远发展不容小觑。我国中药在医院销售额与西药向来呈现不小的差距,但未来扩容势在必行。
数据来源:同花顺 iFinD,华龙证券研究所
三、总结一下
总的来看,中药板块近半个多月的上涨确实不是没有道理,由产品涨价+政策支持,再加上估值不高还有一定的集采避险属性,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但想来想去,中药板块的炒作味道还是有点重了。因为具体到中药企业自身上面,并不是所有的中药企业都是那么乐观。
当然对于中药行业的长投逻辑的看法,飞鲸投研认为还是有所改变的,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政策影响,中药行业的市场发展愈加规范,集中度有望提高,而且患者及医生对中药的接触面和认可度也会相应扩大和提升,接下来就看企业自身的发展了。
飞鲸投研长期跟踪特色榜单:《成长50》:汇总各热点行业具备成长潜力的股票;《医药20》:医药行业确定性最强的股票;《消费20》:大消费行业最值得关注的股票。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飞鲸投研。
来源:飞鲸投研,聪明的投资者都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