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战术纠偏&战略定力:经济工作会议对A股有何指引?【天风策略】

徐彪   / 2021-12-12 21:51 发布

摘要

核心结论:

1、经济工作会议:战术上适度纠偏+战略上保持定力

年底定调会议的一大重点,是对前期工作的适度纠偏:1)纠偏是基于当前稳增长压力骤增的客观环境,“稳”和“变”之间,天平稍向“稳”倾斜。2)纠偏是长期战略执行过程中曲折性和周期性的体现,是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刀切”等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3)长期来看,纠偏绝不意味着开倒车,对应到投资上体现为“战术上灵活调整(交易性机会)”与“战略上保持定力(趋势性机会)”的叠加。

会议集中体现了三组政策目标之间再权衡:1)稳字当头VS旧经济拆雷。此次对下行压力的担忧明显加大,在总基调、财政政策、投资领域都释放了较为强烈的政策发力信号。地产与隐形债务政策底进一步确立,但意在系统性风险防范和避免产业链冲击,对于房住不炒和地方隐形债务仍然死守底线。2)能源保供与碳中和。主要体现为,一方面要立足以煤为主,正视当前新能源占比仍然较低和供应不稳定的局面;另一方面调整双控口径,避免能耗成为经济增长的约束项。3)做蛋糕与分蛋糕问题。提出“共同富裕”以来,对地产、教培、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发力监管,此次则更加强调做大蛋糕和分蛋糕本身不是对立的,总量增长是共同富裕的前提。
阶段性纠偏以外,对长期战略保持高度定力:1)科创立国,科技与数据要素为稳增长抓手。大量篇幅部署科创方面工作,比如重磅提出“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2)坚定不移发展新能源,先立后破,同时也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方向。长期来看,新能源产业链建设兼具稳增长和能源转型双重使命。3)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扭转过去40年的粗放经济模式,推动向集约经济模式转型。
2、市场观点:春季躁动的主线大概率还会回到高端制造的方向
(1)11月社融虽然稍微低于预期(中长期企业贷款较差),但是根据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社融确立向上拐点,对应明年信用周期向上,剩余流动性提升,A股整体提估值。
(2)央行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类似6月2日,可能导致汇率阶段贬值。
(3)未来半年信用扩张,盈利收缩,指数震荡格局。22年中附近,可能有指数机会,届时盈利上,信用扩。
(4)行业和风格:最近一周稳增长的信号比较明确、地产托底也毋庸置疑,低估值方向表现不错,但资金面偏存量博弈,高端制造的几个方向资金快速流出。展望来说,1月春季躁动前后,增量资金可能是公募发行开门红,对应爆款基金大概率是业绩好的高端制造类基金,同时年报预告的窗口期,高景气的方向也仍然聚焦在这些高端制造里面。再者,根据领导对经济工作会议关于“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解读中提到的,在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集群领域加大投入,预计政策发力方向也会对新基建有所支撑。
因此,目前高端制造方向的调整,很可能是为春季躁动打开了空间。



概述:
本周五,经济工作会议通稿发布,总结过去一年经济工作并部署来年重要任务。全文读下来,相信不少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对前期工作的适度纠偏。这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关键在于如何理解“纠偏”的度和内在逻辑。
首先,“纠偏”是基于客观环境做出的战术调整。会议对经济的形势的判断,会议更加谨慎,稳增长压力骤增。一方面,疫情反复继续阻碍国内需求复苏、干扰全球供应链稳定;另一方面,国内一系列监管重锤之下,部分领域风险有一定外溢。因此在下行压力加大、维稳诉求提升的背景下,有必要对政策重心作阶段性的调整,“稳”和“变”之间,下一阶段稍向“稳”倾斜。

其次,“纠偏”是一个自我优化的过程,也是由制度特征所决定的。在18年6月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越是关键转型期,越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一盘棋。往往表现为,政令自出,全局统筹,并通过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巡视、督查等)和地方问责机制强化。这套机制本身是强大执行力的保障,危机模式下无往不利,无论是疫情防控、能源短缺,中国都能干净利落,刀过竹解。但硬币的另一面,是难以完全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因此需要认识到,一切重大的长期战略,必然会是一个螺旋式推进的过程,具有前进性、曲折性、周期性特征。

最后,长期来看,纠偏绝不意味着开倒车。对应到投资上,下一阶段大概率是“战术上灵活调整(交易性机会)”与“战略上保持定力(趋势性机会)”的双重叠加。




01

如何理解“战术上的纠偏”与“战略上的定力”

回到通稿,我们将此次会议概况为“三个纠偏”和“三个定力”。

  • 纠偏之一:稳字当头VS旧经济拆雷

如前述,年底会议对于下行压力的担忧明显加大,判断当前 “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并释放了较为强烈的政策发力信号。具体来说:
1)总基调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较少在会议中出现;从“高质量发展”到兼顾“量的合理增长”,“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意味着对旧经济部门,尤其是地产和隐形债务的严打,或将有一定缓和。
2)财政政策方面:从“跨周期”到“跨周期与逆周期有机结合”(12月6日会议提出;稍早在9月30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已有经济学家建议)。
3)投资方面:要求“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9月提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从11月社融结构也可以看到,地方债务已经开始发力,助力信用企稳。
但同时,对于房住不炒和地方隐形债务,仍然死守政策底线。4月会议提出“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以来,旧经济部门加速拆雷,卓有成效;企业部门杠杆率较去年末下降5.1%,楼市投机情绪明显降温。以地产为例,近两年经济工作会议在房地产方面的篇幅明显高于往年,“长效机制”的内核也在不断完善。但下半年整治以来,地产销售、投资数据大幅下行,多个热门城市出现土地流拍,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房价面临下行压力;夯实政策底意在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融资-投资-销售”负循环,波及全产业链。而长期来看,对地产链逐渐脱敏应是大势所趋。

图片


  • 纠偏之二:能源保供与碳中和

此次会议通稿在最末强调五个“正确认识”,本质上就是在论述重大战略前进过程中的曲折性和周期性,碳中和是其中之一。今年以来随着碳中和推进,叠加安全督查和恶劣天气多重因素,下半年一度出现全国范围内的能源供应危机,拉闸限电从工业端到最后波及居民生活端;同时碳中和大背景下的能耗控制,使得工业品供给端刚性提升,需求端的波动极易造成商品价格的大幅震荡,使得经济环境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7月会议对于碳中和提出,要先立后破,在年末会议上有了更清晰的含义:
1)正视当前新能源占比仍然较低和供应不稳定的局面:“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即通过一定技术手段,使得黑煤变绿,降低碳排。
2)横向比较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仍然不低,能源需求仍在上升阶段,不应让能耗成为增长的瓶颈:因此在标准设置上做出调整,“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总量和强度双控”。
3)发展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的大方向不会改变:“要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图片

图片


  • 纠偏之三:做蛋糕与分蛋糕问题

我们理解,年中提出“共同富裕”有几个主要背景,第一是去年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小康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共同富裕是对该成果的巩固;第二是新冠疫情某种程度上加速激化了矛盾,比如全球史无前例的放水推动资产价格上涨,使得劳动要素回报和资本要素回报进一步背离;第三是人口问题提前暴露,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刻不容缓。
共同富裕主线下,今年政策在多个领域发力,从短期来看,包括地产、教培、互联网、医药行业等,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冲击,效率问题较大程度上让位于公平问题。而此次会议诠释共同富裕为“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换言之,要认识到做蛋糕和分蛋糕本身不是对立的,总量增长是共同富裕的前提。
以资本要素为例,这次会议着重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一方面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防止资本野蛮生长(去年经济工作会议首提“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去年以来,以互联网巨头为重点,反垄断大幕揭开并开始向其他领域渗透(比如公牛电器、原料药领域等)。但基于长远,应理解政策目标更多意在规范,而非打压。
图片

图片


  • 定力之一:科创立国,科技与数据要素为稳增长抓手

会议用大量篇幅部署科创方面的工作。包括:
1)重磅提出“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
2)继续强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3)强化专精特新领域,要求“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
4)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长远来看,未来政策主基调仍将是有保有压的,并且政策取向的分化会进一步导致融资结构的分化,金融资源向战略新兴领域倾斜。这次会议对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加以确认,从融资属性上看也偏向利好科创企业,孵化技术和数据要素(传统的间接融资较难覆盖)。
图片
图片

  • 定力之二:发展新能源,兼具稳增长和能源转型双重使命

会议在宏观政策部署上提到“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会后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解读道,“适度超前”的重点方向在于“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集群等领域”。从会议全文来看,虽然碳中和面临阶段性的纠偏,但新能源领域投入(占比提升、稳定度提升)必然继续加码。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新能源产业链,在多个领域具备绝对竞争优势,新能源产业链的建设也将是旧经济领域下行过程中的重要增长极,兼具稳增长和能源转型双重使命。

图片

图片

图片

  • 定力之三: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由粗放向集约转型

会议原文提到: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循环经济本身不是新的提法,十四五规划即提出“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今年9月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概括来说,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核也是要扭转过去40年的粗放经济模式,推动向集约经济模式转型。



02

市场观点

1)结构化信用扩张形成共识,剩余流动性转暖,22年A股整体估值提升概率较大

从年底定调来看,叠加全面近期降准、结构性下调再贷款利率、专项债发力、地产政策缓和等信号,政策底已经形成共识,未来一年我们至少看到的是信用的企稳和结构化信用扩张。如果下行压力超预期加大,不排除会有短暂的全面信用扩张。
信用周期向股市传导的关键在于剩余流动性(M1-PPI),当信用大幅扩张的时候,企业部门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大量拿到便宜资金,且此时实体回报率可能滞后于政策周期还未复苏,则一般会发生所谓的“脱实入虚”,即企业部门资金流向金融市场,推升整体估值水位。
以M1-PPI衡量剩余流动性,今年大部分时间的组合是信用收缩(M1下行)+实体部门盈利下行但整体不差(PPI上行),对应剩余流动性收缩,因此指数层面尤其是白马股整体都在杀估值。展望下一阶段,组合较大概率是信用转向扩张(M1企稳)+实体部门盈利较明显回落(PPI快速下行),对应剩余流动性转暖,则22年A股整体估值提升的概率较大。
图片
图片

2、全面信用扩张的锚在于就业,背后制造业和出口链韧性

在前期的报告中我们多次提到,能否看到全面信用扩张,关键就美国消费→中国出口→制造业→就业这个链条什么时候崩盘。从这次会议来看,对于就业等涉及大局稳定的问题是绝对不容有失的(重提的“六稳”“六保”,首要都是就业)。
站在当前看,链条会否断裂,关键变量在于海外疫情和通胀。今年以来出口和制造业持续超预期,疫情的反复是一个重要因素。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稳定,同时海外经济体采取更加宽松的财政货币手段加以应对,最终传导到我国出口链。数据上看,每一轮海外病例高峰,基本上都能看到国内出口份额阶段性的小幅提升。另一方面,通胀压力加剧对海外经济体的制约开始凸显。包括韩国在内的多个新兴经济体不敌通胀压力,在今年启动加息。因此,如果拜登政府不能妥善解决供应链问题、压制通胀,而导致联储被迫提前加息,则“美国消费→中国出口→制造业→就业”链条断裂的风险将提升。

图片

图片


3、大势研判:指数震荡,结构性机会为主
根据当前的情况(盈利增速下行、信用逐步见到底部,但还没有扩张,且即便扩张,力度可能暂时不确定),我们可能正处于【信用收缩后期】向【信用扩张前期】过渡的阶段。对应市场可能没有太大指数机会,更多是结构性机会为主。
19Q1、20Q2-Q3是最近几年为数不多的指数级别大幅上涨的机会,即仓位远重于结构的阶段,具备的特点包括:

  • 天时:信用周期全面扩张,如下图;(目前结构性宽信用的可能性更大,除非出口链马上大幅回落)

  • 地利:盈利触底反弹,如下图;(目前盈利继续向下,预计在22年Q2触底)

  • 人和:沪深300股债收益差处于-2X标准差,即指数估值最有吸引力的位置,如下图;(目前处于均值附近震荡)

图片

图片

4、配置:继续布局政策阻力最小的高景气方向+交易景气反转方向

无论未来会不会看到出口链断裂,也无论全面信用扩张会不会启动,22年的主旋律都是结构性信用扩张,结构性信用扩张对应的方向也是最主要的机会。长期来看,高端制造、新能源、新基建、碳减排、专精特新仍然是政策阻力最小的方向。
首先,考虑到未来2-3个季度可能处于衰退的窗口期当中,我们应尽可能找到逆周期属性最强的行业,这其中计划经济相关的板块,大概率具备这样的属性(即toG的业务)。因此硬科技赛道中,我们继续推荐具备类似属性的:【光伏】、【风电】、【军工】、【储能】、【新能源运营商】。
其次,从中观层面跟踪情况来看,我们判断,在目前2022年的预测增速相对较低的板块中,随着产业推进,还可能上调盈利预测的是【军工】、【新能源车-上游资源】、【物联网】、【工业软件】、【半导体-IGBT】。
最后,在困境反转方向可以沿三个思路布局,一是受益于PPI-CPI剪刀差收窄的必选食品和猪肉;二是自身景气较大概率改善的旅游出行和汽车;三是信用周期回升带来的地产链交易性机会,如家电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