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这才是最近限电的真正原因

道可道   / 2021-09-27 21:26 发布

今天我准备来聊聊限产限电

过去一周,市场讨论得最多的,是「能耗双控」。

不少地方的「两高」产业(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开始限电限产。

市场也觉得很疑惑:最近疫情还是会时不时地突袭一下,对经济还是有一定压力的。

在这种情况下,为啥咱还要搞「能耗双控」「限产限电」呢?

也有人担心,是不是接下来的冬天会像去年一样多地停电?

网上也有阴谋论说,这是咱对美国资本的一次反击,是我们主动而为之,这是真的吗?

                                                                  Part 1

                                                     ????「能耗双控」是什么?

「能耗双控」指的是「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早在2015年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就提出了,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内部原因我们在过去的 推送 也提过挺多次了——

中国过往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增长和资本加杠杆(借钱),是典型的「数量型增长」。

现在人口红利差不多用完了;企业借的债务也有点太多了,赚的钱也还利息也开始有点吃力了。

这时候我们需要转向「效率型增长」,提高产出效率。

既然要提高产出效率,那么一方面我们得提高单位产出,另一方面则是减少单位成本。

这里的成本,也包括对环境的治理成本。

所以「两高」行业自然是站在了效率型增长的对立面。

外部压力方面,主要是能源安全问题。

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上,我们对外部的依赖度还是挺高的:根据统计局的数据,1~8月份,我国进口原油34,636万吨,自己生产的只有13,322万吨。


我们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来源国,可是一直跟咱唱反调的澳大利亚。

而我们最主要的原油来源国沙特,则是美国的好哥们。

而最近能耗双控之所以火了,主要是因为8月份开始,发改委(发哥)有了不少新举措——


紧接着,多家上市公司发公告说,旗下的子公司因为「能耗双控」而停产、限产。


那么问题就来了——

                                                                  Part 2

                                                     ???? 为什么最近收严了?

其实「能耗双控」是个常规政策,并没有忽然变严格。

每年其实都有订好一个「双控」的目标。

不过在今年上半年,不少企业为了抢出口订单,开足马力生产,所以提前把额度给花掉了。

还有就是钢材方面,5月份有146类钢铁产品被取消了出口退税。

有部分钢厂以及大型国贸商抢出口,导致3、4月份的钢材出口大增。


额度被提前用掉了,到了要检查作业的时候,发哥发现很多地方指标都没完成,于是开始出来压一压,让各地重视落实双控任务。

于是很多地方抱着「补作业」的心态,玩命限电限产,甚至影响到居民用电…


                                                            截图/ 新京报

政策上虽然没加码,不过今年对能耗双控工作的容错率确实不高。

毕竟今年也是「十四五」(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开局之年,咱规划里头还写着「双碳」的目标呢,所以宽容度不高也是很正常的。

另外,把高能耗企业的生产给压下来,其实还有一个理由——省电。

根据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预测,接下来的冬天出现 拉尼娜现象 的概率高达70~80%。

换句话说,今年是冷冬的概率很高。

加上这个冬天咱还有冬奥会要搞,所以我们可不能像去年一样,让限电影响范围过大。

与此同时,网上也开始有阴谋论说,这波限电限产,其实是我们为了反抗美国资本等境外势力的阴谋,所以才故意这么搞。

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逻辑能不能成立——

                                                                   Part 3

                                                      ⚔️ 真的是对外反击吗?

我看到的网上言论,大致有两个逻辑。

逻辑1:美国蓄意炒高大宗商品价格

他们的叙事逻辑简单来说是这样的——

美联储狂印美元,拿到钱的华尔街借机炒高大宗商品价格。

中国的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都得从海外进口,这相当于推高了我们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

出口企业为了抢单子,没怎么加价直接就卖了。


而这时候我们停工停产,相当于减少我们出口的数量。

这样出口货物供不应求了,咱就可以卖出个好点的价格。

这个逻辑乍一听是成立的。

在4月份的一篇 推送 中我就提到过,中下游企业的利润被挤压,其实也不限于出口企业。

所以咱消费端的价格(CPI)一直跑不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

不过,这并不见得是美国有意而为之。

首先,意愿上,美联储印钱最主要还是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


而且如果按这个逻辑,那么过往每次美联储收紧钱根甚至加息,岂不是在帮我们的企业降低成本?

所以意愿上美国并没有这么做的动机,这只是正常的 周期阶段轮换 现象。

其次,能力上,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不是由美联储说了算的。

中长期来看,大多数大宗商品受货币供给的影响并没有经济本身的影响大。

像是美联储在2015~2018年一直在加息,但是油价却是在往上走的。


Anyway,阴谋论的第二个逻辑比较有意思——

逻辑2:中国可能重蹈「齐纨鲁缟」覆辙

我先来科普下什么是「齐纨鲁缟」,这可以说是最早的贸易战之一——

话说春秋时期,当时齐鲁两国都生产丝绸,齐国产的叫齐纨,鲁国产的叫鲁缟。


为了削弱鲁国国力,齐桓公重用的管仲想了个计谋:让齐国上下把齐纨制作的衣服都给收起来,只用鲁缟来制作衣服。于是鲁缟的价格被炒起来了。

鲁国商人一看,哎哟机会来了,赶快回国大量收购鲁缟。

结果鲁国百姓很多人开始放弃种粮食,转投纺织业,这导致鲁国粮食产量锐减。

一年后,管仲又发了道命令,让齐国百姓不得再向鲁国购买鲁缟,鲁缟的价格随之大跌。

而缺粮少食的鲁国这时候只能无奈地向齐国高价买粮食…

经此一役,鲁国经济近乎崩溃,从此再也不是齐国对手。

类似的,这次新冠疫情期间,因为很多制造业国家的疫情管控做得没咱好,停工停产了好久。

它们接不了的订单有不少流到了咱这边。


所以很多人担心:咱为了接这些订单猛扩产能,会不会等到疫苗普及率上来了,这些国家的产能恢复了,这些订单会不会都回流了?

从数据来看,咱不用那么担心——

首先,产能并没有怎么扩张。

被限电限产的,大多是「两高」企业,要扩产能并没有那么简单。

它们要扩产,需要经过环保、发改委等部门的审批。

比如钢材行业,5月份印发的修订后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提到,「坚决杜绝新增钢铁产能」。

我们从固定资产投资的分项数据也可以看出同样的结论——

1~8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数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9%;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反而比去年同期跌了1.4%。

再就是,咱的产量也没有上来很多。

虽然出口的增速是上来了,不过咱的内需还没彻底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所以我们看到整体的产能利用率并没有提高到特别夸张的水平——

所以总的来说,阴谋论说的两个逻辑都不大能成立。

                                                                  Part 4

                                                   ???? 背后有什么投资机会?

上周其实市场已经炒过一轮了,我来简单聊多两句。

主要受影响的有两类行业——

对于「两高」产业来说,短期来看,限电限产不全是利空:虽然量下来了,但是价格很可能会上去。

特别是对于那些生产不受影响的企业来说,还是个扩大市场份额的好机会。


不过我不大建议大家搞短期炒作。

特别是有些投资者,他们只盯着「供给」这个单一逻辑来炒,其实风险还挺大的——

一旦政策出现变化,比如有些地方的能耗双控政策太过激进了,之后可能会引来国家出手纠正。


                                                         截图/ 


能源产业方面,大家看得比较多的板块还是煤炭。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我们停止了从土澳那边采购煤炭。

虽然说还有印尼、俄罗斯、蒙古和美国的煤炭可以顶上,不过整体的煤炭的进口还是比去年同期跌了10.3%(数据:统计局)。

而且蒙古今年一直在闹疫情,煤炭出口也受到了影响。


煤炭的价格也一路向上:动力煤期货从去年4月份的不到500,一路涨到最高1,237.8元/吨。

短期来看自然是有不小的回调压力的,不过需求摆在那,回调压力相对还是比较有限的。


另一个长线赛道,自然是新能源。

这个我以前专门写过一篇 概览文章,今天就不展开了。

照例来个一张图总结——

 作者:很帅的投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