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硬科技“硬创新”时代来临

老范说评   / 2021-07-22 18:19 发布

1 市场风格转变:从大市值到中小市值

1.1 中小市值公司股价涨幅已超过电子行业指数

为了研究市值和股价增幅之间的关系,我们选取在 2021 年上市的 288 家电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统计了处于不同市值区间内公司股价的平均涨幅, 总结出了以下结论。

1.市值较高的电子公司,半年以来的股价涨幅高于行业指数涨幅。在市 值超千亿的 12 家公司中,涨幅最高的为卓胜微,半年来的涨幅为 69.8%;跌 幅最高的为鹏鼎控股,半年来的跌幅为 26.6%。 和低市值的其他电子公司相比,市值高的电子公司盈利能力强,股价也 相对稳定,行业属性对公司股价的影响比较明显。

2.市值较低的电子公司,尤其是低于百亿的 181 家公司半年来的股价涨 幅也高于行业指数涨幅。其中,涨幅最高的为明微电子,半年来的涨幅为 419.5%;跌幅最高的为鹏鼎控股,半年来的跌幅为 49.1%。 和高市值的其他电子公司相比,市值低的电子公司盈利能力较差,公司 在带电子行业中市占率相对较低,公司本身对于股价影响较高。

3.而市值处于 100-500 亿元的电子公司,半年来的股价涨幅略低于行业 指数涨幅;而市值处于 500-1000 亿元的电子公司的平均股价涨幅最低,只有 4.87%。

其中,处于 100-500 亿元区间内涨幅最高的为士兰微,半年来的涨幅为 125.5%;跌幅最高的为欧菲光,半年来的跌幅为 32.6%。处于 500-1000 亿元 区间内涨幅最高的为北方华创,半年来的涨幅为 53.5%;跌幅最高的为澜起 科技,半年来的跌幅为 24.4%。

公司市值进入中游区间后,其股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降低,市占率较为 稳定,只有当公司出现有利的模式创新或者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时,其股价的 涨幅才会出现较大的变动。


1.2 市场风格改变从大市值切换到中小市值

我们选取了不同市值区间内股价涨幅排名前五的电子公司,分析了他们的市值和平 均股价涨幅之间的关系。

尽管在上文中,我们分析得到市值处于区间两端的电子公司平均股价涨跌幅较高, 但是当筛选出市值区间内股价涨幅较大的头部公司后,不难发现市值越大,平均的股价 涨幅越低;而市值越低,平均的股价涨幅反而越高。

对比 2020 年市值和股价涨幅的关系,不难发现,在 2020 年上半年,市值越大,平 均的股价涨幅越高;而市值越低,平均的股价涨幅反而越低。

这与 2021 年市值和股价涨幅的规律正好相反,而到了 2020 年下半年,电子行业整 体的指数涨幅跌至 7.87%,市值和股价涨幅的关系也发生了较大变动,正处于转型阶段。

如今高市值不再意味着高涨幅,市场风格在 2021 的上半年已经发生了改变。

这说明,随着市值规模的提高,公司股价的上涨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半年的 考察期内,小市值公司容易出现较大的涨幅,市值高的公司将股价翻倍的难度远远高于 低市值公司。

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投资者关心的股价涨幅方面,市值反而成为了一个负相关的变 量。这并不难理解,对于电子行业,市值大的公司盈利能力高,规模大,市占率高但是 趋于稳定,爆发性地股价增长几乎不能看到。这些公司的股价涨幅往往代表着整个电子 行业的变化趋势。

而小市值股票,他们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远远小于市值高的公司。但是市值低的公 司股票出现大幅上涨,与公司本身的关系更大,而小规模的公司一旦适应市场变化,做 出较为积极的战略调整后,股价的大幅甚至是成倍增长会变得相对容易。


1.3 顺应市场风格:持续看好中小市值公司

自去年以来,国家政策对国产半导体芯片的倾斜为中小型电子企业蓬勃发展创造了 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市场风格的转变也致使 2021 年上半年中小市值公司涨幅远远超 过大市值公司,中小市值电子公司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未来半年,为顺应市场风格,投资者可重点将目光放在中小市值公司上。

2 电子行业盈利能力提升,PE 估值并不高

2.1 电子行业估值处于平均水平

我们分析了电子行业指数估值在十年以来的变化,对比现阶段(2021 年 7 月 9 日), 行业指数估值与重要时间点的估值,当前整个电子行业估值略高于平均水平。

从近十年以来的 PE、PB 和 PS 数据来看,整个电子行业估值低于 2014~2015 年牛 市高点(2015.06.12)时的估值。但是相较于过去 5 年大盘最低点(2019.01.03),估值是 相对提升的。

整体看,电子行业估值处于历史平均水平。


电子行业 PE 处于历史平均水平,但是 PB 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按照 ROE=PB/PE,过去 5 年电子行业的 PE 基本没变,但是 PB 提升了,说明电子行 业的盈利能力有明显提升,相同的资产可以产出更多的利润。

2.2 半导体行业 PE 略高于平均水平

从近十年以来的 PE 数据来看,半导体行业估值只是略高于平均水平,截至 2021 年 7 月 12 日,半导体指数的 PE 为 109 倍,远低于 2015 年、2020 年年中的估值。


半导体指数同电子行业一样,PE 与历史平均水平差别不大,但是 PB 显著高于历史 平均水平,说明这几年半导体公司盈利能力有显著提升。

2.3 消费电子估值低于均值

由于消费电子板块的历史估值只能追溯过去 1 年的变化,消费电子的 PE、PB 同电 子行业整体一样,估值处于平均水平,特别是 PE 处于均值和中位数以下。


2.4 行业盈利能力提升

电子行业销售毛利率自 2019 年 19.7%以来呈现明显上涨趋势,到 2020 年达到 20.7%, 根据 2021 年第一季度 21.9%可以预测,电子行业销售毛利率将会持续上涨。

电子行业销售净利率自 2018 年 3.7%以来一直持续上涨,到 2020 年上 涨为 6%,并且 2021 年以来涨势明显,第一季度达到 8.2%,有可能将持续上 涨。

电子行业净资产收益率 ROE 自 2016 年以来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在 7.7%以上。 自 2018 年以后有上涨趋势,2020 年达到 8.8%,将会继续稳步上升。

电子行业总资产净利率五年来一直在 3%以上,自 2019 年 3.1%以来持续上涨,2020 年达到 3.6%,有继续上涨的可能性。


半导体行业销售毛利率自 2019 年第一季度 23.2%上升至 2021 年第一季度 31.6%, 两年来涨幅明显。并且自 2020 年底呈现快速上涨趋势,有望持续上涨,在 2021 年再创 新高。

半导体行业销售净利率自 2019 年第一季度 7.1%起持续上涨,到 2021 年第一季度 达到 14.5%,上涨趋势明显,预计 2021 年将会继续上涨。

半导体行业净资产收益率 ROE 自 2018 年 3.2%以来呈现持续上涨趋势,且上涨幅 度较快,2020 年达到 8.6%。2021 年预计上涨趋势将继续保持,有可能达到历史新高点。

半导体行业总资产净利率 ROA 从 2018 年 1.5%以来持续上涨,到 2020 年上涨到 4.1%,上涨趋势明显,预计 2021 年将会持续上涨。


3 电子行业各细分领域基本面向好

3.1 半导体:需求持续上涨,前景继续看好

集成电路:产品热销,供不应求

2021 上半年度,集成电路行业涨幅最大的前五名公司分别是明微电子(419.50%)、 富满电子(295.02%)、中颖电子(161.60%)、国科微(159.26%)和上海贝岭(118.18%)。 同时明微电子、富满电子也是整个电子行业涨幅最快的公司,半导体行业前景持续看好。 其中明微电子于 2020 年 12 月 18 日新上市,涨幅达到惊人的 419.50%,不仅是半导体 也是整个电子行业涨幅最大的公司。总体来看,集成电路公司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可分 为以下几点:

1. 2021 年上半年度疫情受到控制,公司产品需求逐渐回暖且持续上涨,各产品销量 均有大幅度上涨。

2. 公司新产品实现量产以及对热销产品不断进行迭代升级。

3. 主动采取与晶圆厂加强密切合作、自建加工厂等措施,缓解公司产品上游供应链 紧张情况,确保产能供应。

4. 国家大力支持,出台《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 策》,提出了最高的十年免税政策优惠。

具体公司分析:

1. 明微电子

明微电子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134.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较上年同期增长 392.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 同期增长 417.27%。预计 2021 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2.7 亿元到 3 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 2.41 亿元到 2.71 亿元,同比增长 832.38%到 935.98%;预计 2021 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为 2.6 亿元到 2.9 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 2.38 亿元 到 2.68 亿元,同比增长 1,069.21%到 1,204.12%。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 2020 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主要产品销售不畅,去 年同期可比基数较小。2021 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游需求逐步回升并持续 旺盛,产品销量大幅上升。

(2)所处行业上游产能仍然紧张,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旺盛, 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及产品价格,实现原有产品销量上升的同时 新产品不断批量上市。

(3)采取系列措施保障上游产能供给,在晶圆代工厂紧张的大形 势下努力拓展上游供应商,通过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实现产品升级,有效地缩短了芯片在 不同晶圆代工厂之间的转产周期,灵活调配产能,缓解紧张的局势。

(4)自有封测产能 不断扩大,有效提高了产品良率和封测产能,缩短了产品交期。

2. 富满电子

富满电子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2.66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64.36%;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62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831.50%。预计 2021 上半年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 3 亿元–3.3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 1124.56% - 1247.02%。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新产品成果显现,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报告期公司产品 销售额、毛利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2)报告期内,预 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 900 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 影响金额约为 0.11 亿元。

3. 中颖电子

中颖电子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3.06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51.95%;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68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60.73%。预计 2021 年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上升 58%-65%,盈利达到 1.49 亿元—1.55 亿元;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上升 67%-75%,盈利达到 1.39 亿元—1.45 亿元。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受益于产品销售组合变化及售价变动影响,销售收入同 比快速增长,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带动盈利增长。

(2)锂电池管理芯片及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的销售同比都有倍数以上的增长。


1.1 分立器件:产品应用广泛,产业链畅通

2021 上半年度,分立器件行业涨幅最大的前五名公司分别是士兰微(125.50%)、泰 晶科技(69.19%)、惠伦晶体(49.97%)、扬杰科技(36.75%)和捷捷微电(30.94%)。 总体来看,分立器件公司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1. 公司产品应用广泛,分立器件是基础性的功能元器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电子 电力、新能源、5G 等多方面。

2. 公司产业链畅通,以士兰微和扬杰科技为例,其具备“设计+制造+封测+销售服 务一体化”能力,建立起较为完善的 IDM(设计与制造一体)经营模式,受外部影响较 少,利润综合较高。

3. 公司新产品业绩突出,国产分立器件抓住进口替代化浪潮,在分立器件细分领域 进行精耕,新产品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

具体公司分析:

1. 士兰微

士兰微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14.75 亿元,与上年度末相比增长了 113.47%;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4 亿元,与上年度末相比增长了 7726.86%。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拥有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品设计与制造一体的模式。

(2) 有多个技术门类的半导体产品,形成了产品群协同效应。

(3)公司有完善的技术研发体 系,各类电源产品、变频控制系统和芯片、MEMS 传感器产品、以 IGBT、超结 MOSFET 和高密度沟槽栅 MOSFET 为代表的功率半导体产品、智能功率模块产品(IPM)、工业 级和车规级功率模块产品(PIM)、高压集成电路、美卡乐高可靠性指标的 LED 彩屏像 素管等新技术产品等。

(4)公司品质控制进一步加强,建立起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

2. 泰晶科技

泰晶科技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2. 51 亿元,与上年度末相比增长了 245.4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38 亿元。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电子元器件产品得到国家产业 政策对于新型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支持。

(2)主要产品是频率控制和频率 选择的基础元器件,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子、移动终端、网络设备等多领域。

3. 惠伦晶体

惠伦晶体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1.53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273.55%。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转变经营策略,下游客户结构得到优化,订单和营 业收入持续增长。

(2)部分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小型化及器件产品的销售比 重进一步增加。


1.2 半导体材料:上下游行业需求高,政策支持力度大

2021 上半年度,半导体材料行业涨幅最大的前五名公司分别是中晶科技(101.84%)、 康强电子(61.13%)、雅克科技(35.15%)、神工股份(23.79%)和阿石创(14.04%)。 总体来看,半导体材料公司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1. 伴随国内芯片厂商生产线的不断铺建,半导体材料需求旺盛,销售额普遍上涨。

2. 公司继续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中晶科技为例,通过建设与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 目,提升公司经营管理能力。

3. 公司内部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以康强电子为例,其子公司江阴康强电子有限公 司进行搬迁,推动公司整体管理和运营效率提升。

4. 部分企业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根据有关规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适 当税收优惠政策。

具体公司分析:

1. 中晶科技

中晶科技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0.85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71.54%%;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35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86.75%。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为半导体硅材料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下游客户众多、应用广泛, 公司的业绩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强。

(3)管理层从业经验丰富,技术团队具备良 好专业背景;公司下游客户对硅材料质量敏感,公司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始终把质量放 在首位,客户粘性较强。

2. 康强电子

康强电子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4.74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71.57%;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23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00.07%。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随着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半导体行业快速复苏,下游 客户需求增加。

(2)子公司江阴康强电子有限公司的搬迁,较好地优化了公司内部资源 配置,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预计报告期营业收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净利润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3. 雅克科技

雅克科技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8.88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02.36%;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2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4.73%。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新增显示屏彩色光刻胶、TFT-PR 正性光刻胶和显影液等 配套试剂的经营业务,电子材料业务产品种类增多,销售规模持续增长。

(2)随着国内 特高压输电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和半导体用电子特气需求的扩大,含氟类电子特气销售在 2021 年第一季度增长较多。

(3)随着芯片等集成电路行业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封装材料 球形硅微粉的需求增长,华飞电子的球形硅微粉 2021 年第一季度实现了较好的经营业 绩。

(4)随着国内主流芯片厂商的生产线陆续建设,2021 年第一季度雅克福瑞的半导体 材料输送设备(LDS)销售同比增长。

(5)为了弥补去年的进度延后,2021 年大型船厂 和陆上储罐建设加快,预计 LNG 保温复合材料在 2021 年全年将同比大幅增长。


1.3 半导体设备:实现新产品量产,承接国产化浪潮

2021 上半年度,半导体材料行业除去 2021 年 4 月 6 日新上市的华亚智能(78.41%) 后,剩余 5 家公司股价全部呈现出上涨趋势,分别是长川科技(126.39%)、北方华创 (53.47%)、芯源微(44.94%)、华峰测控(27.01%)和中微公司(5.29%)。总体来看,半 导体设备公司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1. 半导体设备行业技术壁垒和客户认知壁垒较高,其他经营者进入成本高,现有上 市公司大多是在该行业深耕多年,有相较国内其他企业的先进技术与稳定的客户群体。

2. 全球半导体产业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是实现国内半导体产业 成长的关键,国产化浪潮使半导体设备行业迎来新的行业发展契机。

3. 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以华峰测控为例,在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功率模块解决了多 个 GaN 晶圆测试难题,成功实现量产。

具体公司分析:

1. 长川科技

长川科技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2.95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60.41%;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44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895.64%。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通过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加大与行业内 知名客户的合作力度等措施,推动主营业务增长,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业务规模实现 稳步增长。

(2)公司相关新产品投入市场实现销售,新客户拓展卓有成效,形成新的业 绩增长点,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较高增长。

2. 北方华创

北方华创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14.23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51.76%;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73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75.27%。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主营业务下游客户需求旺盛,同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 情影响及时复工复产,使生产运营及订单交付得以正常进行。

(2)报告期内,公司电子 工艺装备及电子元器件销售收入同比实现增长,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 增长。

3. 芯源微

芯源微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1.13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229.72%。预计 2021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0.31 亿元到 0.40 亿元,与上年同期 相比,将增加 0.25 亿元到 0.34 亿元,同比增加 398.59%到 543.35%左右。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销售 订单较上年同期有大幅增加,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整体经营情况良好。

(2)在集成电路 前道晶圆加工、后道先进封装、化合物、MEMS、LED 芯片制造等领域的收入均有较大 增长,2021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预计超过 3.2 亿元,基本达到去年全年水平。


3.2 元器件:市场行情走高,品牌优势凸显

2021 上半年度,元器件行业去掉 2021 年 4 月 1 日新上市的芯碁微装(74.78%)后, 涨幅最大的前五名公司分别是金安国纪(75.73%)、顺络电子(59.06%)、江海股份 (48.82%)、法拉电子(48.72%)和铜峰电子(35.84%)。主要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1. 涨幅大的前 5 名公司多为该行业的龙头企业,经营与盈利模式相近,都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和丰富的客户资源。

2. 受贸易摩擦和疫情影响,元器件产品出现国产化替代趋势,市场需求大幅度上涨。

3. 研发投入力度大,产品技术更新迅速,具有明显行业竞争优势。

4. 工信部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国家陆续释 放大量利好政策。

5. 公司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以铜峰电子为例,该公司作为同行业内首家上市公司, 在国内外市场都具有较高知名度。

具体公司分析:

1. 金安国纪

金安国纪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13.39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9.14%;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58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657.80%。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随着国内疫情得到良好控制,经济恢复迅速,覆铜板市 场行情恢复性增长。

(2)公司主要产品覆铜板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度 上升,产品的毛利率同比上升较多。

2. 顺络电子

顺络电子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10.56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75.17%;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1 亿元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02.17%。预计 2021 年 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 3.87 亿元–4.36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60.00% - 80.00%。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今年上半年保持了自去年二季度开始的持续快速发展趋 势,各项业务持续增长,有望连续五个季度的单季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2) 新工业园预计在 8 月份部分可投入生产,将缓解公司发展场地瓶颈问题。

3. 江海股份

江海股份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7.48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65.89%;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83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00.71%。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行业高景气度和持续的国产化替代,推升下游需求。

(2) 铝电解电容器产品竞争力和市占率日益提升、薄膜电容器和超级电容器快速发展,有力 地提升了经营和盈利能力。


3.3 光学光电:扩大原有销售范围,开拓新业绩增长点

2021 上半年度,光学光电行业涨幅最大的前五名公司分别是光峰科技(126.08%)、 奥普特(108.57%)、宇瞳光学(88.36%)、三利谱(84.49%)和永新光学(83.73%)。各 个公司涨幅相差不大,主要集中在 80%-130%区间内,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1. 公司普遍抓住产品下游应用行业工业 4.0 的契机,深化与客户合作范围,扩大销 售量。

2. 注重开拓中高端新型业务,在完善产品链的同时,开拓了新的业绩增长点。

具体公司分析:

1. 光峰科技

光峰科技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5.25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71.05%;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54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308.41%。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疫情对公司业务影响得到缓解,家用业务快速发展,商教、 工程领域业务稳健,影院服务业务基本得到恢复,业绩呈现恢复性增长。

2. 奥普特

奥普特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1.78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28.07%;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62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251.55%。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业绩情况较往年平均水平 低,导致与 2021 年对比基数较小。

(2)2021 年消费电子行业、新能源行业、半导体行 业等领域对于机器视觉产品的需求提升较大。

3. 宇瞳光学 宇瞳光学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4.41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97.49%;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58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218.92%。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随着国家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公司下游市场需求延续总 体较好势头,各业务领域生产经营良好,收入稳步增长。

(2)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快速增 长,带动公司盈利增长。


3.4 消费电子:客户服务再升级,细分行业地位再巩固

2021 上半年度,消费电子行业去掉 2021 年 4 月 28 日新上市新益昌(115.28%),涨 幅最大的前五名公司分别是*ST 中新(55.49%)、伊戈尔(51.74%)、朗科智能(47.22%)、 国光电器(42.66%)以及和而泰(39.47%)。**ST 中新因公司仍处于停产状态,股价较 低,波动幅度较大,不属于因经营改善而收益大幅度增长的情况,在此不做分析。总体 来看,消费电子行业公司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1. 坚持大客户优先,客户分级管理的模式。

2. 公司普遍在消费电子细分部门,如音响、照明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3. 公司在生产流程环节,多采用人工智能、自动化生产,压缩生产成本。

4. 有部分企业,如伊戈尔出售土地、建筑物导致非经常性收益大增,使净利润短时 期内增长迅速。

5. 公司在产品经营方面普遍多线并举,在维持原有行业优势的前提下,开拓公司在 消费电子新领域业务范围,重点布局如智能家居、智能电动工具等领域。

具体公司分析:

1. 伊戈尔 伊戈尔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3.60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80.97%;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8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3,746.51%。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2021 年 2 月完成出售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简平路桂 城科技园 A3 号的土地使用权及该土地上的地上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全资子公司佛山市 伊戈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95%的股权。

(2)主营业务稳定,能源产品快速扩张;实施客 户分级管理,优化客户结构等。

2. 朗科智能

朗科智能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5.60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35.96%;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49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53.02%。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针对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市场情况,加大了原材料提前备 货力度,有效缓解了报告期内上游原材料涨价对产品利润的影响。

(2)充足的备货有效 满足了下游客户的订单交付需求,客户订单亦进一步增加,业务形成良性循环。

(3)所 处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下游客户需求持续向好,凭借多年累积的品牌信誉和产品 质量获得了客户的进一步认可,报告期内订单增长较快。

(4)在 2019 年在越南布局的 产能亦得到进一步释放,越南工厂对业绩有较大贡献。

3. 国光电器 国光电器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11.07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68.51%;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55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794.38%。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1)下游客户需求强劲,产品订单同比大幅增加。

(2)虽然 美元兑人民币大幅贬值,但公司内部持续实施精益生产、降本增效等管理措施,成本管 理改善成效明显,使得公司毛利额同比大幅增加。

(3)随着销售规模扩大、增强核心竞 争力的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费用同比略有增加,但期间费用率同比大幅下降。

4 下半年投资机会:以半导体为主,手机销量有望反弹

4.1 四大终端拉动半导体增长

根据 Counterpoint、Strategy Analytics、IDC 等第三方的预测求平均,全球智能手机 出货量在今年将达到 13.8 亿部,同比增长 3.68%。虽然手机出货量增速并不高,但是高 端苹果手机有望迎来小高峰。

华为手机受限之后,高端品牌手机供给缺失,小米、OPPO、VIVO 等没有抓住良好 时机抢占高端手机市场。

所以,之前的华为 mate、P 系列高端用户换机需求被延后,今年的 iPhone 13 上市 将会迎来原华为高端手机用户的换机小高潮。

我们从苹果在台积电 5nm 制程的 A15 处理器订单量就能看出。台积电在今年 6 月 份的营收环比大增 32.1%,或预示着已在为苹果大规模代工 A15 处理器,这一处理器将 用于今秋将推出的 iPhone 13 系列。


另外,2021 年全球 PC 出货量将增长 27.27%远超过去 5 年。全球服务器增长 5%至 1300 万台,全球汽车产量增长 4.19%至 7400 万辆。

手机、PC、服务器、汽车,以及各种 IOT 将继续拉动半导体需求增长。

4.2 产能依旧紧张交货周期延长

2021 年年初开始的芯片涨价潮一直持续,并且在 6 月份又有普涨迹象,下半年有 望延续 Q1 行情。

安世半导体宣布于 6 月 7 日提高产品的价格。ST 在 6 月 1 日开始涨价。安森美半 导体将于 2021 年 7 月 10 号开始部分产品涨价。比亚迪半导体宣布从 7 月 1 日起,对 IPM、IGBT 单管产品进行价格调整,涨价幅度不低于 5%。

据富昌电子 2021 年 Q2 市场行情报告,几乎所有的芯片产品都面临着不同程度上 的货期延长,价格呈现上涨趋势。

功率半导体公司业绩增速很快,A 股的斯达半导体、华润微、新洁能、扬杰科技、 捷捷微电、士兰微等 2021Q1 业绩均超去年一季度和四季度。

特别是华润微、士兰微,今年一季度业绩是爆发式增长。主要是行业景气度较高, 功率半导体公司接收到的订单比较饱满,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


涨价是功率器件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例如士兰微从 2021 年 3 月 1 日起,对部分分立器件产品价格进行调整(所有 MOS 类产品、IGBT、 SBD、FRD、功率对管等),今年 6 月份士兰微又对一些产品价格上调,从 6 月 1 日起,对 LED 照明驱动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具体调价幅度由公司销售人员 进行沟通。

华润微电子在今年年初就率先对芯片产品涨价,2021 年 1 月 1 日起,对华润微的 产品价格做相应调整,调整幅度视具体品种不等。

4.3 汽车是功率半导体最大推动力

根据 EV SALES 预测,2021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500 万辆,同比 增长 60%。

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 240 万辆,同比增长 76%。


现阶段,全球智能手机增速放缓,IOT 对半导体的需求又很分散。只有 新能源汽车是拉动半导体增长的主要动力,相对于燃油车,纯电动车的半导 体需求有明显增加。

汽车对半导体的需求从燃油车的 396 美元上升到混动车的 572 美元,平 均单车半导体用量增长 44%。而纯电动车的半导体需求更多,从 396 美元上 升到 834 美元,平均单车半导体用量将增长 110%。

4.4 手机出货量有望触底反弹

国内最大的手机镜头供应商舜宇光学 6 月手机镜头出货量为 8581.6 万件,同比降27.1%。

假设国际知名机构 IDC 等对今年全球手机出货量预测 13.8 亿部,同比增长 3.8%比 较准确的话,那么在下半年手机出货量有望反弹,特别是下半年苹果 iPhone 13 等新款手机拉动出货量增长。


预计下半年手机出货量将迎来正增长。2021 年 6 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 2566.4 万部,同比下降 10.4%,环比增长 11.7%.相比较 5 月份出货量增速已经有明显回升(5 月同比下降 32%,环比下降 16.4%)。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