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辉超市:只能做一次豪赌(第874期)
时空复利 / 2021-05-04 17:17 发布
永辉超市,这家被寄予厚望的线下生鲜行业代表,业绩暴雷;惨遭社区团购屠戮。
因购物方式改变,业绩,到店数,客流等数据均有下滑。
零售这一行,本就是苦逼行业。
低毛利,辛苦钱,极度考验管理智慧。
需精打细算,精细化管理,还未必赚钱。
永辉过去作对了很多,但又被时代拿走了很多。
1、做对的事
过去十年是线上的高速期,线下苦不堪言。
唯独有一个例外就是生鲜;新冠之前,没有任何线上生鲜可以盈利。
生鲜,也是永辉超市的唯一差异化竞争。
毛利低,做物流,客户老;被永辉做到极致。
生鲜业利润薄如纸,行业平均只有15%;且物流太贵,保质期短,损耗高。
永辉创立“一线合伙人”制度,6万员工成为“股东”,分享利润,相互监督,降低损耗。
自建物流,冷库,优化供应链。
从而,可以做到生鲜损耗率在4-5%;行业平均在20-30%。
所以永辉生鲜物美价廉,客户群体主要针对家庭妇女与中老年,有闲,价格敏感。
2、时代的事
永辉具备危机感,未雨绸缪,做出过各种尝试。
方向是对的,目前看尚无成果。关键词是:效率。
去超市买菜耗时耗力,而年轻人的主要需求在于效率,新鲜不敏感,价格不敏感。
这也是互联网巨头的方向;抓住年轻客户,短期无法盈利,但可以改变消费习惯。
这是长期逻辑,比如现在永辉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家庭妇女与中老年;可十年后的家庭妇女与中老年的消费习惯已经被改变。
从而达到截胡效果。
3、永辉做不成沃尔玛,做不到好市多
沃尔玛的时代,没有互联网;而沃尔玛本身的打法,对于同行属于降维打击。
此处可略过万字......
好市多另辟蹊径,做仓储零售,单卖爆款,建立自有品牌,卖货不赚钱,只赚会员费。
模仿简单,业内人士早已分析透彻,可做起来太难。
雷军悟出少即多,创办小米;黄铮悟出低价黏性,创办拼多多;亚马逊遭遇低谷,浴火重生,也得益于学到了好市多的灵感。
而永辉的优势在于所建立的低损耗生鲜业务,模式不同,侧重不同,也就做不出好市多。
4、新零售的未来
这些年,新零售始终在革命。
变化极快,战国七雄,烽火狼烟。
变革的点,主要效率,其次价格。
支付无障碍,恨不得将消费者下单后,马上得到商品。
可无论如何变革,线上线下如何结合,实体零售不会消亡。
5、永辉的赌局
对于新零售,所有参与者,都在豪赌。
因为谁都不知道新零售会变成什么样子,并且零售业是没有终极形态的,是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而变化的。
踩对路的,节节高升;踩错路的,深不可测。
至于永辉,跌跌撞撞;既然在这个行业中,只能继续前行,继续豪赌。
1、优化生鲜业务,优化合伙人制度,还有改善空间。
2、技术,数据变革,加大科技投入;从中提效抠利润。
成功与否,没人知道;因为这是整个零售业的变革,豪赌。
有一个中性细节,那就是永辉尚具备信心。
公司回购,控制人增持。
底气就在于,做最坏的打算,实体零售不会消亡。
高危行业,生人勿扰。
点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