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半导体行业专题(二):第二轮“超级周期”

老范说评   / 2021-04-28 17:15 发布

上一期内容提要:半导体行业身处今年投资性价比第一梯队,但是选股和择时的难度都不是2019年甚至2020年能比。一些只属于前两年逻辑的个股,会逐渐一蹶不振,还会“抓住”莫须有的暴雷机会,逐渐落后于大部队。


例如闻泰科技,这个前面两年芯片制造全产业链的明星,不但今年明显落后于半导体的大部队,在印度疫情和反垄断审查这些并没有伤筋动骨的消息上,也成了机构加速清仓的理由。尽管公司在盘中马上澄清印度工厂不受任何影响,反垄断审查也已有惊无险,股价还是很诚实地反映了内在问题。


半导体行业专题(二):第二轮“超级周期”


半导体行业既有周期属性,但也有更强的科技产业属性,所以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的周期行业:由于有创新周期主导,它不会像传统周期行业那样,长年下来股价重心原地踏步,而是阶梯式向上跃迁。而且由于供给端创新速度比需求端提高的速度快,所以供给过剩的下行周期也比传统周期行业短得多。


目前半导体行业处于历史低估区,具备中长期投资的位置优势。但今年会不会存在“估值陷阱”呢?即使不存在,向上的空间和动能又有多大呢?


从“库存周期”看半导体行业的位置


在一个月前,我分享过机构用“库存周期”来筛选行业投资机会的手法(详见3月23日的《“局部牛市”的财富密码》)。


简单来说,由于存在供给滞后于需求的现象,大部分的制造行业都存在3~5年的库存周期,而阶段4(被动去库存)和阶段1(主动补库存)是投资该行业的黄金时期。


半导体行业专题(二):第二轮“超级周期”


当时给过3个答案,分别是汽车、环保、半导体。市场也分别以自动驾驶(新能源车)、碳中和、汽车芯片的名义,先后演绎着市场的主角。


当时的时间点有点尴尬,因为库存周期用到的月度数据,而每年1月份数据是不公布的,相当于缺了两个月的最新数据。2月份的数据出来之后,这3个答案有没变化呢?


由于去年的低基数效应,所以上至GDP,下至企业营收和利润,机构都用两年平均增速(复合增速)来代替今年的直接增速,所以我们在制作库存周期图时用到的行业营收数据,也作同样的处理。


截至3月份公布的数据,大部分主要的景气行业(下图展示的是其中6个),都处于阶段1(主动补库存)。但是,营收的增速,普遍还没追上库存的增速。相比之下,景气程度最好的仍然是环保、半导体和汽车。


半导体行业专题(二):第二轮“超级周期”


也就是说,在代表行业供需格局的库存周期里,也反映半导体行业具备很强的业绩上行动力和持续能力。


而这3个答案里,有芯片、有汽车,很容易让人想到它们的一个热门交集——汽车芯片。


汽车芯片引领的新一轮半导体“超级周期”


库存周期理论的一个核心依据,是生产商无法准确预计市场需求。无论行业多么成熟,也逃不出这个魔咒。今年汽车严重“缺芯”的现象,正是起源于去年车企对市场需求的错误预计,以致于上游芯片的产能向消费电子倾斜,结果那边涝死,这边旱死。


虽然用的都是芯片,但是汽车用的芯片是车规级芯片,消费电子用的是民用级芯片,是完全不同的生产线。


按照芯片技术要求的高低排序,可以分为4级。车规级芯片比消费电子的民用级芯片高出不止1级。


半导体行业专题(二):第二轮“超级周期”


其实也不难理解: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卡机,大不了就是输掉一场游戏,或者浪费一点时间。汽车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卡机,分分钟是以性命为代价。载在车上的芯片,不但要承受高强度的颠簸,还要确保性能的安全稳定。


电动车代表的不仅是新能源,更重要的是自动驾驶。这种背景下,汽车利润的大头不再属于整车厂,而转移到动力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和更上层的芯片环节,同时也成为地位最高、议价能力最强、成本传到能力最强的环节。整车厂早已沦为打工人的角色。


所以,无论上游原材料怎么涨价,都没办法逼汽车涨价,成本压力都往内部消化。但芯片一紧缺,一涨价,就连铁公鸡特斯拉也不得不带头涨价。


汽车“缺芯”是超预期的,而且至今依然无法准确预测还会缺多久。


中汽协在3月中旬才预测“第一季度最严重,第二季度就会缓解”。4月上旬就改口变成“二季度的影响,比第一季度更严重”。


市场预期也从6个月,变成9个月,甚至进一步发酵,预期还要紧缺1~2年。最乐观的机构预测,也要到第三季度才缓解。但从目前还陡峭增加的芯片交货时间趋势,现在做预测,就好比在股市上行趋势完好的时候猜顶,不确定性依然很大。


半导体行业专题(二):第二轮“超级周期”


从供给紧张到缓解,芯片交货时间至少还要经历继续向上的冲高期、逐渐走平的缓和期,然后才是交货时间回落,供给缓解。所以在缓和期出现之前,对所谓供给缓解的“预测”,都只能是猜测。


剔除去年的低基数效应,以2019年为基准,今年一季度国内的燃油车销量下降了8.5%,而新能源车销量暴增109%(复合增速45%)。可见换车潮比5G手机的换机潮还要可怕得多,还可以想象吃掉比亚迪市场份额的特斯拉在我国赚得盆满钵满。也不难想象,为什么特斯拉开始被要求收起傲慢,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


汽车需求的高增长,并不是这一波就完事。根据中汽协的保守预计,未来5年(2021~2025年)国内的电动车需求,还能达到每年约34%的平均增长速度。


也就是说,这次车企对市场需求预测的错误,是不能通过时间消化的,未来5年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强。


以第一次吹起“国产芯”、“国产替代”号角为序幕,体现在国产替代+市场边际扩张,半导体行业在2017年经历了第一轮“超级周期”。既带来了鸡犬升天的行情,也决出了第一批行业龙头。


同样是体现在国产替代+市场边际扩张,半导体的第二轮“超级周期”,很可能由汽车芯片引领,以汽车“缺芯”为序幕,而且就发生在今年。


讲了这么一大段汽车芯片的逻辑,其实并不是建议去挖掘汽车芯片的投资标的。因为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由于车规级芯片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极高,所以汽车使用的芯片,目前有90%以上还是进口的。


像目前汽车芯片里最缺的MCU,用的全是进口芯片,所以尽管MCU是兆易创新的第二主营业务,汽车芯片的红利也没它什么事情。


国内的公司,能在这个领域算是有一席之地的屈指可数。包括上游晶圆制造的长川科技(设备)、中芯国际(代工);中游芯片制造的比亚迪半导体(IGBT芯片)、华为海思半导体(DSP芯片)。


这里面要么尚未分拆上市,甚至根本不可能上市,要么占比还很低。所以现在国内的汽车芯片产业还处于萌芽期,只能以概念和主题投资为主,没有业绩支撑,不确定性风险很大。换句话说,未来蛋糕虽大,但谁能吃得下,甚至谁能活下去,这些都是高度不确定的。


既然有高确定性的半导体“超级周期”摆在今年,我们没必要当成一般风口概念那样浪费高确定性的机会。即使退而求其次,投资同样受益于“超级周期”的动力锂电池行业、消费电子的半导体行业,也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因为虽然空间没有汽车芯片的大,但是确定性高得多,选股也容易得多。


既然半导体有一部分的周期特性,那么如果要在年内寻找一个最合适的配置时机,能不能从行情波动规律入手,找出这个时机呢?这个问题,我们下一期解决。


另外,对于追求收益最大化,不甘于直接配置半导体ETF的股民来说,最关心的选股和估值逻辑问题,也在下期一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