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全球“缺芯潮”持续蔓延,哪些机遇值得挖掘?

老范说评   / 2021-04-23 17:09 发布

进入4月以来,在芯片涨价潮中,自去年下半年持续调整的芯片板块近期“涨声一片”。截至4月22日,中证半导体指数4月以来涨幅达7.89%,成为引领A股市场反弹的中坚力量。

全球“缺芯潮”持续蔓延,哪些机遇值得挖掘?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时间:2021.4.22)


半导体行业的高景气度,在日前陆续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以及一季报业绩中彰显。4月15日,为苹果、AMD等众多厂商代工芯片的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据台积电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营收共计达129.19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创下新高;净利润接近50亿美元,净利率38.6%。

全球“缺芯潮”持续蔓延,哪些机遇值得挖掘?


(数据来源:台积电财报,截至时间:2021年一季度末)


哪些行业受“缺芯潮”影响最大?


年内芯片为什么会持续涨价呢?主要是因为芯片供不应求,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换句话说,相关涉及到芯片的行业对芯片的需求量很大,但是芯片厂商供应不上。那么具体哪些行业受“缺芯潮”影响最大呢?


01新能源汽车行业


从去年开始,汽车缺芯的声音就不绝于耳,进入2021年以来,汽车缺“芯”问题愈演愈烈。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导致芯片库存不足,厂商集中订购给供给端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转型,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代工厂产能,导致代工方面很难马上分配空余产能给汽车芯片。

全球“缺芯潮”持续蔓延,哪些机遇值得挖掘?


全球“缺芯潮”持续蔓延,哪些机遇值得挖掘?


(数据来源:Bloomberg,截至时间:2021.2.28)


缺芯对汽车行业影响究竟有多大?据统计,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200万至450万辆汽车产量的损失,相当于近十年以来全球汽车年产量的近5%。(数据来源:伯恩斯坦研究公司,截至时间:2020年末)


02电子设备制造相关行业


疫情期间线上办公成为新型办公模式,笔记本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需求旺盛。在芯片短缺的影响下,PC主机内的显卡内存、手机、游戏机、内存都因缺芯疯狂涨价。


03其它行业


除此之外,需要运用到芯片的其它行业,比如智能制造、工业设备等行业,同样受到“缺芯潮”的影响。


“缺芯潮”持续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导致了“缺芯潮”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1)需求反弹明显,且出现新的增长点。包括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5G手机和终端产品渗透率的提高,以及IoT的发展等,都大幅提升了芯片产品的需求。此外,前几年全球晶圆产能投资相对谨慎,导致现在需求上升时供应相对紧张。2)疫情造成生产链的衔接不顺利。2020年一场疫情导致许多企业关闭,另外一些企业生产链无法正常运行,直接导致芯片供不应求。为了维持足够的芯片支持供应链运作,库存水位提高成为常态。生产商放大需求预测和加大安全库存,渠道商开始做更多的库存以及抬高芯片价格。3)中美贸易摩擦,使得华为遭受美国禁令而无法获取芯片。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供应链及市占率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从而放大了芯片的供需矛盾,造成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缺芯”现象愈演愈烈。


“缺芯潮”持续蔓延,国产半导体销售额持续复苏


“缺芯”问题持续演绎,国产芯片产业链迎来发展良机。相关产业链基本可以简单分上、中、下游三个主要环节:上游IC设计、中游晶圆制造及加工、下游封测。一般来说,各个产业链都专业化分工,分为Fabless模式(IC设计)、Foundry模式(代工厂)和封装测试厂。

全球“缺芯潮”持续蔓延,哪些机遇值得挖掘?


自2012年至今,中国半导体制造市场呈逐年上升态势。在“缺芯潮”持续蔓延的背景下,2020年半导体设计、制造、封测销量更是大幅提升。据中国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占比为分别为42.7%、28.9%、28.4%,比例接近4:3:3,制造环节占比较2012年同比+5.9pp。但是国外成熟的半导体产业链价值分配中,设计:制造:封测=3:4:3,由此可见,国内半导体制造市场规模还有长足的发展空间。

全球“缺芯潮”持续蔓延,哪些机遇值得挖掘?


(数据来源: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截至时间:2020年一季度末)


“缺芯潮”下国产替代前景可期,有哪些投资机遇?


芯片产业有很大的国产替代空间,整个国内芯片行业市场化发展程度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金额为3055亿美元,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金额达3500亿美元。2019年时我国芯片自给率仅为30%左右,根据国务院规划,国产芯片自给率力求在2025年时实现70%。

全球“缺芯潮”持续蔓延,哪些机遇值得挖掘?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截至时间:2020年末)


展望后市,国泰君安证券表示,预计汽车缺芯将持续到2021年三季度,但成熟制程整体产能紧张或将持续至2022年。由于车载半导体生产周期至少半年,市场普遍预期2021年三季度后这一问题将得到解决。不过,产能紧张也带动半导体行业持续高景气,IC制造、IC设备zhen分别受益于产品提价和产能扩张。具体到投资机会上,继续看好“自主品牌+汽车科技+高景气度细分产业链”三条投资主线。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中信息及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