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张坤的投资逻辑和风险控制

价值投机小学生   / 2021-02-11 15:06 发布

来源零城逆影理财攻略


张坤的投资逻辑


巴菲特说过对于价值投资这件事情你要么是在5分钟之内就会接受它要么可能一辈子也很难接受它我可能属于5分钟之内就接受它了巴菲特的整个体系和逻辑实际上是非常自洽的和我本身的性格也比较匹配相符 

担任基金经理后张坤的投资表现出极强的巴菲特风格——重视阅读深度研究集中持仓极少换手长期持有伟大的公司避免亏损等等一会儿我会详细介绍

张坤说自己把巴菲特的投资方法视为灯塔甚至在每年的投资随想里谈到的基本上也都是巴菲特的理念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硕士阶段学生物的时候导师告诉我们做实验的过程中把实验标准流程做好之前不要自作聪明改变流程对我来说巴菲特的投资体系就是那套标准实验流程 

一句话概括张坤投资理念在有安全边际的情况下买入成长确定性强护城河深商业模式好自由现金流强的优秀企业深度研究集中持有通过陪伴优秀企业成长获取长期稳定的回报


1精选高ROEROIC有竞争优势的伟大公司


张坤的选股逻辑基本上跟巴菲特一样只不过A股时间短部分指标的要求不同

步骤是

第一步在过去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比如5至10年,企业平均ROEROIC要在10%以上A股中这样的公司大概只有600来家,占比约20%

第二步,剔除掉高杠杆的公司张坤不喜欢商业模式上有大量负债的重资产类的公司,偏好于依靠自身诚实经营积累起来的内生性成长的公司

第三步,排除掉行业中市场地位比较低的议价能力不强的营运资金很大的企业


我们不太去讲企业是价值还是成长更为关注这个企业是不是很优秀过去的5年10年是不是交出了比较好的成绩单有没有较高的ROIC水平是不是有比较强的产生自由现金流的能力财务状况是不是非常健康资产负债水平最好比较低这样能够经历住各种经济周期的考验是不是对于它的上下游企业有比较强的议价能力管理层是不是有比较明智分配剩余资本的能力

目前中国大约有200家优秀的上市公司,其中约有100家在A股,约50家在港股,还有30至40家在美股这些公司将会成为非常稀缺的标的,随着资本流动越来越畅通,这些标的未来注定会成为投资者抢购的对象


指数基金投资者最喜欢把易方达中小盘这只主动基金拿出来诟病说名叫中小盘却一直投向大盘名不副实

其实张坤也是中途接手的这只基金张坤投资风格一直是比较偏好大盘蓝筹和龙头股的他认为小企业逆袭的难度很大


优秀的企业从来不是突然优秀的它们往往有相当长时间的优秀历史已经在过去中证明过自已易方达中小盘持仓的企业平均有超过15年上市历史有大量历史数据可供观察回溯乌鸡变凤凰的故事在资本市场中可能存在但概率很小与已经在市场中证明过自已的优秀公司相比是缺乏吸引力的

中国经济正在面临转型,从欧美的经验来看,当经济增速变慢时,行业的竞争格局通常是改善的,资本开支会更加谨慎,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和资本回报率通常也会上升,企业家的预期通常也会更加理性,优秀企业通常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处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头部企业相比于过往获得竞争优势的时间速度和强度是更强的

长期看可以确定中国经济增速会慢慢稳下来长期会走到3%4%甚至更低增速一个经济体的增速越低越稳定带来结果是企业的逆袭会非常难2000年以后美国这20年真正诞生的新的大公司只有Facebook微软和苹果都是四十几岁的公司了

目前中国1000亿市值以上的公司并不多但是我相信未来随着经济体量的发展包括行业格局的优化这样的中大型公司会越来越多地跑出来它们涨成相当大的市值之后很可能不会跌回去会站在一个很高的市值上从资产管理来看我认为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我们希望选出一些企业跟它一起成长一起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结果

从业绩归因来看我过去的持续超额收益来源于个股选择的alpha即对高质量成长公司的发掘并长期坚定持有


2重视商业模式和自由现金流


张坤非常看重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不喜欢商业模式上有大量负债的重资产类公司不喜欢变化太快的公司喜欢那些依靠自身诚实经营积累现金流成长起来的内生性成长的公司

他认为巴菲特最厉害的就是对企业商业模式的洞察他说如果未来有幸能见到巴菲特本人他很想问问巴菲特对于企业商业模式的理解


巴菲特谈到科技巨头时指出这些公司的增长几乎不需要固定资产也几乎不需要运营资金这是很神奇的商业模式不得不感叹股神对商业模式理解的一针见血的确科技巨头最重要的资产是无形资产例如数据和网络效应等相比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构筑的壁垒更容易形成马太效应一方面让对手难以进攻另一方面积累了巨大的自由现金流


对投资来说复杂的投资逻辑不一定比简单的好尝试跨七尺高的栏未必比跨一尺高的栏获得的回报更高


3重视阅读将公司研究做到极致


张坤和巴菲特一样非常重视阅读认为阅读甚至比调研更重要他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是放在阅读上为了对行业和公司理解透彻他会花大量时间去研究把公司研究做到极致

他认为年报是最客观的反映企业历史成绩单的资料每年会阅读800-1000份公司的年报平均每天2-3份也会读几乎所有可以找到的深度报告相关人物传记以及一切能和公司关联的资料


年报是刻画一个企业经营全景最好的资料通过年报能够对企业产生最贴近现实的整体印象如果说对企业的调研是听其言看年报无疑就是观其行可以很好地观察企业对历史上讲过的战略是否有切实执行执行的实际效果如何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力如何而且年报能反映出很多潜在的红灯


实地调研大多以被动接受上市公司想要传递的信息为主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不能完全反映真实通过大量阅读资料不断交叉验证方能去伪存真魔鬼都藏在细节里


除了很少事务性的事情我的时间可能50%在读书50%在看年报我的自选股里有200多只股票他们上市以来的年报我全看了


4长期持有极少换手


张坤是典型的自下而上买入持有型选手长期满仓不做择时换手率平均不到100%低于公募基金经理的平均水平350%左右位于最低10%之列

对他来说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是更重要的事情他持股标准是不想持有十年以上就不要持有一分钟在实践中也确实践行这个理念易方达中小盘连续持有10个季度以上的公司有10家持有贵州茅台长达7年五粮液6年其中茅台于2013年上半年买入后就一直持有至今且每个季度都位列前十大重仓股

在公募基金中他是少有的连续重仓持有茅台的人甚至在整个资管行业也是不多的从这点大家也能看出天天把价值投资和贵州茅台挂在嘴边的人很多可是真正在实践中践行价值投资的人其实是很少的


我的投资逻辑相对单一就是立足在企业的基本面上研究这家企业未来三五年会变成什么样不会过多考虑博弈的东西长期来看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积极的而真正优质的企业未来任何时候都能维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不必特别在意市场的牛熊转换

我们希望基金赚什么钱呢

市场上有三种钱可以赚

一种是获取信息的钱

第二是解读信息的钱

第三是控制情绪的钱

 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比之前要快很多这种情况下获取信息的钱越来越难赚 

第二种是解读信息的钱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深度研究去理解企业的生意模式和长期竞争力 在市场上很多投资人很关注一年期半年期的业绩我们希望去解读企业三五年内到底会是什么样

第三个是控制情绪的钱 一方面市场很容易低估很优秀企业的持续增长能力我们有足够的耐心跟这些企业一同成长 另一方面在市场情绪出现短期过度乐观或者过度悲观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会被整个市场的情绪带着去走

很多人更关注企业的边际信息这个季度这一年业绩怎么样行业有没有贝塔有没有5G或者投资主题拉动等等不太关注企业经营的永续性市场会低估这种很优秀的企业的连续成长不到退是积累复利最重要的品质不管对于公司经营和组合管理都是对我来说一个事情发生如果三年后回头看它不重要那它在这个时间也不重要

张坤对估值的容忍度较高不是特别在意估值的波动以及牛熊的变化更多的是从持有股权的角度进行投资认为只要从收购的角度算的过账就可以一直持有


其实价格是不是贵跟涨多少没关系它不取决于PEPB或者PS作为股票投资者单纯纠结于估值是没有意义的需要静下心来一方面是深入研究发掘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另一方面从产业资本角度考虑如果有充裕的资金例如一万亿愿意从市场收购哪些公司如果这些公司暂停交易甚至退市是否还愿意付出同样的代价

持有期限越长估值显示出的作用就会越小企业本身的价值积累就会显得越重要最后高估部分会在整个过程当中平摊掉我愿意跟生意模式很好竞争力很强的企业非常长期地一起走下去我愿意陪他们走五年十年或者二十年

我们只需买入优秀公司的股票不用做其他任何事情就能分享这些杰出企业家辛勤工作创造的财富这是多大的幸运

张坤的卖出逻辑主要看股票的基本面是否变化不会因为企业一些短期的业绩波动而卖出


卖出一家公司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基本面的变化比如最初对企业的竞争力评估出现了偏差需要修正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竞争力发生了减弱

任何一个企业都可能会遇到短期困难就像人的成长一样不可能一生的成长都是一帆风顺你要抓住一个主要矛盾不能因为一次考试一次求职一次工作的不顺利就把一个人否定掉了还是要看到他到底是不是足够强有时候看了足够长之后这些问题就会比较清晰了相信它未来能在5年10年变得更大变得更强涨得更好我们就会一直持有这个公司如果我们觉得这些逻辑不在了这个企业未来没有办法变得更大变得更强能够给股东创造更多的回报这就是该卖出的时候


5行业集中持股集中


张坤的持股特别集中他相信巴菲特所说的把你的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你的篮子认为集中投资长期受益更高

估计是随着对持仓的研究深入和业绩带来的正反馈近几年持股越来越集中↓


我不太愿意撒胡椒面愿意比较集中地持有一些行业企业一定要优中选优投资说起来很简单比如我告诉你海天味业是多么伟大的公司但是那又怎样我自始至终最多持有两个点的海天味业我并没有在这只股票上面赚到大钱说得再好但如果没有重仓没有长期持有说明对这个事物的理解程度还没到那个份上


大家很容易低估重仓持有一个公司的难度但这是对持有人水平很重要的一个考量能确定的东西不多但我们也不需要找到很多确定性的东西找到几个就足够了

张坤对行业也不会做太多的均衡处理长期持有食品饮料医药互联网等少数几个具有优秀赛道的行业

有些人认为张坤这样会风险较大或者是因为能力圈局限于这些行业我认为不是有些经理买少数行业是因为只懂这个行业或重仓

张坤入行时是地产和建筑行业的研究员任基金经理后却很少投地产反而去投了医药消费等行业他说每年会看800-1000份年报A股总共也就是4000多家上市公司这说明张坤是看过很多行业后最终只选择了少数行业进行投资属于先做过了加法再做了减法的结果


我会战略性的重视医药食品饮料互联网它们有一些共性 

第一有足够长的赛道可以去供企业成长 

第二企业比较容易做出差异化比较容易获得跟竞争对手的显著优势 

第三这三个行业大部分资产比较轻自由现金流生意模式各方面会比较好 


张坤的风险控制


1用深度研究控制投资风险避免犯错


由于张坤的持股特别集中面临的个股风险是很大的张坤强调用深度研究来避免犯错进而降低风险


做好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重仓持有个股还是散弹枪似的买很多个股但对企业基本面并没有深入了解我相信从长期来看第一种方式风险更可控长期收益更容易预期

巴菲特说无知才是最大的风险 如果你不了解这个企业哪怕只买了1%这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其实风险是更大的我觉得把研究做扎实做透认真地把idea想法从1排到20排名前5前10的idea还是要配足够量 从历史的回顾来看我们排在前5的idea长期回报是要更好的 

张坤认为股票的波动不是风险本金的永久亏损才是风险要尽量避免犯错


股票投资的风险其实不在于波动而在于本金的永久性的损失不要有本金的永久性损失就可以实现复利的有效积累巴菲特说过其实我最好的三个主意可能和大部分投资人差不多可能我最差的三个主意要比大部分投资人要好得多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希望通过一套比较严苛的标准和深度研究能够把组合里面表现最差的三个主意风险可控从易方达中小盘历史上持仓和盈亏比例来看最终我们大概是9:1的比例

股市的魅力就在于权益代表的剩余价值其波动性和收益性同样都非常大投资者要做的是想方设法封杀下行风险让收益不断向上的波动

张坤不会通过降低仓位来规避系统性风险他的组合基本上长期满仓


组合的下行风险不是通过仓位去控制的而是通过具体标的选择去控制的用苛刻的眼光去考虑企业在最艰难的情况下经营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以及出现了这种结果之后股票会下行多少如果公司潜在下行风险较大哪怕可能有比较大的上涨空间也不会纳入到组合范围里来

有些行业的龙头还没有确定跑出来我不在意我买得晚我可以等等明确了之后再买就像制造业买台积电一样你等它20092010年之后再买一样可以涨三五倍晚买可能让你错过前面的10倍20倍但你也避免了买错跌百分之八九十的可能性

就像芒格说的我们把公司分为三类Yes/No/Too hard想不出来的就放到Too hard里面就好了我一直的观点是错过一百个机会都不是你的错但做错就是你的错不要看别人赚钱眼红我赚到该赚的钱就可以了投资其实不是比较拿到你该拿的那部分就满意了但你不要犯错误不要掉到陷阱里面比任何东西都强


2强调安全边际争取不亏钱


张坤强调安全边际耐心等待优质企业短期遇到困难而不影响长期竞争力时果断介入比如2013年的贵州茅台2017年的华兰生物等

他会从公司遇到最坏情况会怎样如果以现在的价格退市愿不愿意买入角度来思考问题尽量剔除公司业绩增长中的行业景气因素


趋势投资者在趋势消失的时候迷茫为成长付出昂贵溢价的成长型投资者当发现增速没有兑现的时候不知所措与之不同的如果投资时坚持了安全边际安全边际将提供犯错坏运气和应对糟糕经济环境的空间坚持价值投资需要巨大的耐心和纪律性2008年的教训不会只有一次贪婪和恐惧永远是周而复始

对投资来说在最坏的情形下得到合理的结果远远重要于在乐观的情形下得到很好的收益我们希望以比较严格的标准去选上市公司不会因为自上而下的市场风格和景气度等因素放松我们选企业的标准避免把情况想得过于乐观

我们对公司的估值也很关注相对于企业业绩增速一两年的快慢我们更看重企业成长的持续性以及它长期能够积累自由现金流的能力在做盈利预计的时候还是避免把情况想得过于乐观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希望在悲观情形之下投资也能做到全身而退这比乐观的时候能赚很多钱我觉得要重要很多 

行业景气度毕竟是波动的状态我们希望能剔除掉行业景气度带来的波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去判断企业自身的阿尔法和本身的盈利能力


3坚守能力圈不参与板块热点


市场经常会有各种投资热点和机会张坤经历过一轮完整牛熊遇到过各种市场风格却鲜少追逐阶段性板块热点他认为应该投资专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避免进入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这样容易犯错

下图为易方达中小盘的历年业绩排名其中20132015年是市场风格偏向小盘的年份张坤的业绩都排名靠后就是因为他没去追逐市场热点但这并不影响他的长期业绩拔尖


罗伯逊(老虎基金创始人2000年倒闭)后两年业绩不佳是三者因素的叠加错过自己不擅长的没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好进入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并做错同样1999年业绩不佳的巴菲特也错过不擅长的科技股但在后两方面都做的很好在他擅长的金融消费领域做到极致并坚决不进入他不了解的领域安然度过了科技股泡沫

投资的业绩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是把握住了多少机会二是犯了多少错误罗伯逊和巴菲特都错过了科技股的机会但犯错误更少的那个人直到现在还在继续着他的投资传奇


作为投资人员每天都能接收海量信息接收信息的同时不免要思考一下有没有新的投资机会原有的持仓要不要调整一下等是不是接收的信息越多业绩越好呢至少有两个伟大的投资者——居住在奥马哈的巴菲特和常住巴哈马的邓普顿在缺少华尔街提供高频信息的环境下依然取得了卓越的投资业绩


4适度的行业分散保持组合中有花骨朵


虽然说张坤投资的行业较少也不会刻意的去控制回撤但是他还是会适度做一些行业分散并且让组合中始终保持有一些花骨朵还没开的花


控回撤是一个结果没法从控制回撤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选到了质地很好的企业在出现系统性下跌的时候自然就会有资金去买结果就是回撤没那么大

一个公司跌得少我觉得大概率企业的质量是不错的因为跌的时候大家才会用真正意义上用最挑剔眼光去看一个公司好的时候大家可能都看亮点把所有公司的弱点全部看一遍大家还愿意接受这个企业说明这个企业真的好

另一方面从行业之间经营的低相关性来看我们持有的一些白酒医药互联网交易所机场它们在经营周期上是有差异的业务相关性很低行业之间本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回撤有控制

很多行业看起来不同但其实相关性很高可能都是同步的这其实没意义任何时候我的组合里面有开的花和花骨朵确保它在不同的时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