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海尔赶超美的格力的三个逻辑,第一个已经兑现!

飞鲸投研   / 2021-01-05 19:02 发布

近期海尔的A、H股表现都不错,享受着私有化完成后的初步估值提升。1月4日,海尔智家的港股涨幅达到13%,已经快速逼近前几天机构刚刚给出的目标价。

 

作为与格力美的同列的电器界三巨头之一,海尔在财务、业绩上是没啥问题的。但是谁也不愿意始终当一个万年老三,海尔目前正在逐步解决一些影响公司整体效率的关键问题。在贝壳投研(ID:Beiketouyan)看来可以分三个角度来看海尔的估值提升逻辑:

 

1.短期:私有化顺利完成带来估值回升

2.中期:私有化带来的业绩提升提高估值

3.长期:智能家居业务壮大提高估值

 

其中,短期私有化完成推动估值提升的逻辑已经初步实现,中长期业绩提升还有待验证,我们一个个来看。

 

1.私有化完成

 

私有化对海尔是一个很重要的操作。在私有化完成之前,你可以将A股上市的海尔智家、H股上市的海尔电器看做两家相对独立公司。海尔之所以与格美收入相当但利润差得很远,一大原因就是两家公司在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不必要的费用,这种“摩擦成本”吃掉了不少利润。

 

根据2019年的数据,海尔无论是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还是财务费用率都是最高的。而私有化你可以理解为海尔智家将海尔电器彻底买回来了,成为了一家公司,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内斗,缓解这种现象。

 

 图片1.png

 

2020年12月23日,私有化正式落地,港股的海尔电器变成了海尔智家。虽然这只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还并没有为公司带来业绩上的实质利好,但对于资金来说这种预期已经足够了,A股、H股至今均表现优异。

 

 图片2.png

 

2.2021年业绩驱动

 

刚才提到,私有化完成之后预计将降低费用,这体现在业绩数据上就是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同时,收购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同业竞争,让企业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

 

而且海尔刚刚成立的三翼鸟智能家居品牌将逐步打通智慧家居场景的销售,客单价22万一套的智慧家居可是很赚钱的。随着房地产竣工数量的回暖,智能家居也能吃到房地产后周期的红利。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家电行业规模近年来整体保持稳定,其中海尔主打的高端市场增长明显。2021年随着新冠疫苗的出现以及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新冠对线下销售带来的影响也将逐渐减弱。

 

所以贝壳投研(ID:Beiketouyan)认为对于海尔牛年的优秀业绩表现还是很有盼头的。

 

3.智能家居逐渐落地

 

要说海尔与格力美的相比,自己拥有的最大特色就是智能家居战略了。从公司将名字从“青岛海尔”更换为“海尔智家”就可以看出向智慧家居进军的决心。

 

其实关于智慧家居的内容我们之前的文章中提过,所谓“智慧”就是传统家居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可以想象一下把家里的冰箱、台灯、电视、微波炉等等都用一个平台连接起来,你用手机操作或语音就能够轻松控制……说白了就是互联网+传统家居=物联网。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在不断扩张。海尔则是国内智能家居的带头人,小米在这方面也做得不错。

 

 图片3.png

 

这样看,智慧家居的逐渐商业化推广将成为支撑海尔价值提升的长期逻辑。让人比较看好的是海尔专门做成套定制智能家居的子品牌三翼鸟,去年年底,三翼鸟品牌的成立标志了海尔智慧家居的商业化落地。

 

相对于传统零售的家电,三翼鸟提供的是一整套智能家居,如智慧厨房、智慧卧室等,平均客单价为22万元。三翼鸟也是全球首个提供智能家居场景服务的品牌,海尔新建品牌与传统零售品牌区分开算是个明智的选择。

 

综上,简单陈述了海尔起飞的短中长期逻辑。目前,海尔与格力美的的营收规模不相上下,但市值却差了一大截,2019年海尔与美的的收入只差了700亿,但市值却差了4000多亿。

 

而等这些逻辑一一落地后,海尔或将成为国内领先的智能家居平台;美的随着不断收购扩张或许将成为一个大小家电全零售平台;而格力目前还是只有空调拿得出手,彼时的格力或将成为空调专业户,但从家电企业的发展史上来看,只做单一业务的企业往往很难走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