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站有一点很像腾讯(第738期)
时空复利 / 2020-11-18 17:48 发布
1、腾讯起家
腾讯靠起家,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
当年,广州电信要一个即使通讯软件。
马化腾们(多位创始人)做出,但没卖出去。
据说,马化腾为了吸引与活跃用户,伪装成女性,与男性用户聊天。
这个时候,尴尬的事情来了。
接盘侠,没找到。
但用户量急剧攀升,服务器不够用。
增加服务器,是花钱的事。
可当时创始人们不知道这东西怎么赚钱,是否值钱。
差点50万或100万版本卖掉。
而的诞生,成长,是特别自然的事。
因为有着天然的巨大需求。
B站起家,也是这样。
2、B站起家
最早的B战,就是一个动漫的兴趣网站。
各个年代,各有所爱。
据说90后,尤其是00后,喜欢动漫。
慢慢的,这个动漫网站浏览量加大,服务器不够用了。
后来,B战在美股上市了;股价表现非常好。
关注B战,是因为爱奇艺太差;也因为这家公司通过信任,创作出的用户粘性。
B站的模式的确有意思。
会员就是一道筛选门槛,但是这道门槛,花钱不能解决。
想要成为B战的会员,好比考试,需要答题。
成绩合格,才可以。
看了一下题目内容,是按照B站的价值观,以及友好氛围的内容,所设定的。
通过这道门槛,用户质量极高;并且,社区内的氛围会很好。
更有意思的是信任创造。
信任这东西,是真正的长期思维。
比如拼多多的长期思维,将赚到的钱,补贴用户,从而获取更多的用户。
反面教材是爱奇艺;会员依旧打广告。
如果将消费者当做XX,那么企业才是最大的XX。
3、用户粘性
B站打过广告,甚至有人算过,B战可以通过广告费,每年赚取几十亿。
但那次的广告,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知错就改,B站决定;质量与利益,选择前者。
从而,B站的董事长表示;B站所购买的正版新番永远没有广告。
我大概在没有注册会员的时候,在B站看过一个纪录片,没有广告。
尊重用户,让利用户,重视质量;这种方法所打造出的用户粘性,对于同行的打击堪比降为。
大家用腾讯,爱奇艺,优酷;只为看片,不为别的。
在这其中,腾讯视频背靠腾讯,还算好的(例如腾讯视频事件)。
而很多家视频公司为了追求利润,不惜代价,舍弃信用(或有资本压力)。
比如,宣称会员没有广告。
但会员依旧有广告,并且存在花样付费行为。
一高一低,高下立判。
从而导致传统视频公司,没有用户粘性,谁的价格低,用户自然会选择谁。
换一个视频APP,很麻烦么?
价格战,如果结局不能垄断,那么白打。
再就是传统视频网站,看天吃饭。
电视剧好,用户增长;反之,下滑。
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传统内容生产商与新兴内容生产商的成本,是相同的么?
这也是为什么B站不需要打广告。
依靠以上信息,我们可以轻易得出结论:
B站的用户数量,是极为真实的。
一代人,一代爱好。
最早了解B站,是因为看了她做的一场晚会。
令我惊讶的是,晚会内容竟然如此用心。
虽然我没搞清楚为什么年轻人喜欢动漫,但通过了解B站,她的确被年轻人喜欢。
可没有传统视频公司的广告业务,B站靠什么存活?
尤其是,财报中的盈利能力,增长强劲。
4、盈利模式
了解B站,就会看到商业的神奇魅力,或者称之为生态魅力。
生态,是网状的,不是线性的。
比如,我们会发现很多公司的主营业务,不是主营业务。
苹果卖的是设备么?
设备,是载体。体验,是价值。
星巴克卖的是咖啡么?
淘宝卖的是商品么?
B站,卖的还真不是广告费。
动漫约等于二次元,二次元约等于有趣,有趣约等于游戏。
B站,近50%的营收来自游戏业务。
通过游戏业务,很自然的繁衍出直播,打赏,赞助等收入。
重点是,营收来源多线路,是通过舍弃广告业务,以诚信打造用户粘性,不透支信誉与当下,长期可持续,难能可贵。
大公司,历经磨难,都是依靠一个小需求,一种小众,作为一个点,成长起来的。
未持股,不做投资依据。
牛市如何逃顶,戳“免费送书”,读《价值投资常识》。
十年十倍,就在“时空复利”。点关注,不迷路。
@水晶球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