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蚂蚁暂缓上市;独孤求败(第727期)
时空复利 / 2020-11-04 19:11 发布
一路绿灯,羡煞众公司,万众瞩目,蚂蚁要上市了。
上市前,马道长拳打巴塞尔协议,脚踢典当银行。
然后就被约谈,上市被暂缓......
略过这些剧情,蚂蚁依旧强大。
六年前,阿里要在美股上市。
道长在两大股东(软银与雅虎)不同意的情况下,将蚂蚁拆了出去。
两大股东差点翻脸,摔杯为号。
这事至今争议极大。
后来用补偿协议,终于安抚住了。
过去这些年,马道上说的话,正在一一实现。
除了未来十年房价如葱;但数据的确是未来的石油。
银行干的是典当买卖,本质上蚂蚁也是。
不过对于银行,蚂蚁是降维打击。
银行做的是息差生意,低利率吸收存款,加高利率放贷款。
所以银行的主要指标是:息差,不良,拨备。
借钱,是一定需要抵押品的。
不然靠爱借钱么?
打个比方,你向亲戚朋友借钱,对方一定会考虑安全性。
能不能还?
这种场景,可能不需要抵押品,不需要借条。
因为多年的交情,你的亲戚朋友了解你的人品,资产,还款能力等。
但是银行了解么?
这里面有巨大的信息差。
所以,金融业,经营的是信用(吸收存款),是杠杆(存款即负债),是风险(发放贷款)。
本质上,金融业是信息业。
蚂蚁对于传统银行的降为打击,正是因为具备最优质的信息。
数据。
所有数据中,最优质的就是电商数据了;这点社交数据都难以比拟。
因为消费,是真金白银,是最真实的信息。
打个比方;通过你最近的消费情况,就可以大概知道你的近况。
比如近期你的奢侈品消费比较高,或者同比下降,那么就比较容易推断出你近期的状况。
对于商家贷也是这样。
入住淘宝商家的近期流水,蚂蚁通通有。
并且,这些数据的获取成本,极低。
这些数据银行有么?这种低成本的信息优势,银行有么?
所以,蚂蚁本质上也是典当生意。
不过,不是传统的抵押方式。
是消费者近期的消费情况,累计的信用状况,作为抵押。
信息成本低廉,全面靠谱,降低风险。
蚂蚁,独孤求败。
再说阿里魔咒,是因为阿里是资本高手。
07年,阿里港交所上市。
上市的,没有核心资产天猫淘宝,是分拆的B2B业务,不值钱。
上市五年,股价追捧泡沫,暴跌。
股民一地鸡毛,阿里私有化。
07年,市场大牛市,能不跌么?
14年,阿里美股上市。
那一年,也是大牛市。能不跌么?
19年,阿里港交所二次上市。
这一次有些意外。次年,新冠来了。
20年,蚂蚁上市。
全球放水,市场什么状态,你们身处其中。
每逢市场火热,谋求上市。
这不是魔咒,是市场内在规律。
不过,好公司还是无惧牛熊的。
这些年,长期持有阿里股票的投资者,回报丰厚。
一家公司的状态,与创始人的性格是相同的。
相比于阿里的高调,我对于腾讯的喜爱,更多一点。
低调,奢华,有内涵。
单就,多么像当年的微软;重要的是尚在进化中。
相比于阿里对于蚂蚁的分拆;腾讯,是将全部资产,装进一个篮子里。
牛市如何逃顶,戳“免费送书”,读《价值投资常识》。
十年十倍,就在“时空复利”。点关注,不迷路。
@水晶球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