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资产负债表科目解读——预付款项

飞鲸投研   / 2020-09-18 11:14 发布

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里,预付款项可是一个很有“心机”的科目。不仅可以反映一个企业在行业链中的地位,还是一个容易向大股东输送利益的科目。

 

本文以上汽集团2019年预付款项变动异常为例,来分析这个科目。

 

一、预付款项是企业因购货和接受劳务,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预付款项一般包括:1、预付的材料和商品采购货款;2、预付的购货定金3、在建工程中的预付工程款等。

 

下表是2020年上半年预付账款最多的前十家公司,可以看出,预付账款的高低与行业性质有关联,预付账款前十的公司只有一家(上汽集团)不属于房地产建筑行业。

 

 图片1.png

 

二、预付账款按照用途的不同,预付款项通常可分为经营性预付款和非经营性预付款两类。

 

经营性预付款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预付款项。一般而言,经营性预付款项所对应的货物和服务应在一年内收回。

 

非经营性预付款项通常指企业在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时,或者在其他与投资活动相关的活动时,产生的预付款项,如预付的土地款、工程款和设备款。

 

通常,经营性预付款的持续性较好、波动性较小;而非经营性预付款项往往具有波动性大、持续性差的特点。

 

三、预付款项周转率和预付款项周转天数用以反映预付款项的流动程度

 

预付款项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预付款项

 

预付账款周转天数=365/预付款项周转率

 

下面来分析汽集团的预付款项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动:

 

2019年年报中显示上汽集团的合并报表中期末预付款项余额高达289亿,比期初增加了100多亿,账龄在一年以内的预付款项占比为98.51%,该公司绝大部分的预付账款属于经营性预付账款。预付款项突然增加这么多,这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2.png

 

正常情况下,上市公司预付账款比较多,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企业在所处产业链比较弱势

 

企业预付款项的高低与企业对上游供货商的议价能力息息相关。如果企业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及话语权,对上游供货商的议价能力较强,则企业的预付款项周转率往往较高;反之,周转率较低,企业资金被占用的时间较长。

 

2、企业提前采购(考虑采购特定的存货的市场供求状况)

 

预付款项通常情况下是预付的材料和商品的采购货款。如果原材料供应变得紧张,预期价格上涨,企业为了锁定未来的进货成本,降低经营风险,往往会加大采购量,此时企业的预付款项就会增加。例如,2013年东阿阿胶预付款项大幅上升。

 

3、大额一次性事项

 

预付款项中可能会包含非经营性质的款项,比如企业要新建一个大的项目,则相关年份可能预付土地、工程、设备等款项大额增加,预付款项周转率骤然降低。所以在分析师需要识别经营性款项和非经营性款项。比如房地产企业购地。

 

但是,上汽集团预付款项增加都不是上述原因造成的。上汽集团的年报中显示,预付款项主要都是支付给了合营单位,总占比达77.79%,这属于关联交易。

 

 图片3.png

 

2019年,上汽公司在《财富》杂志500强名单中排名第39位,是中国汽车界的“带头大哥”。但是,从这个巨额预付账款的角度来看,贝壳投研(ID:Beiketouyan)认为这个世界五百强的位置坐的是有猫腻的

 

世界五百强排名的唯一依据就是销售额,为了坐上这个位子,上汽集团采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方式:每个合资品牌,再单独成立一个销售公司负责合资车的销售,销售公司由上汽集团控股。并且,上汽集团在车企界特立独行,把合资子公司的营收作为上市公司的营收构成部分。合资公司生产的每一辆车,都先经过销售公司过一手再卖出去,而销售公司又参与并表,这样销售额就做大了。

 

2019年,汽车行业萎靡不振,合营公司也必然受到影响,产销量下滑严重。因为卖不动,合营公司的现金流也受到影响,上汽集团“回馈”两大合营公司才是预付账款的真实用途!

 

总结:预付款项的高低与行业性质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果该项目发生大幅变动,就要分析其变动原因的合理性,在贝壳投研(ID:Beiketouyan)看来应该特别关注预付单位是否为大股东或者其他关联方。如果是向关联方(比如子公司、兄弟子公司或者母公司等)“打预付款”,这种令人费解的做法往往是潜藏着“利益输送”的不良动机。(ty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