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万研究所桂浩明:欲速则不达——解码七月脉冲行情
桂浩明 / 2020-08-01 10:29 发布
沪深股市七月份走出了一轮波动较大的震荡行情。先是大盘在短短七个交易日内拉出了六条阳线,将股指从不到3000点的位置一鼓作气推升到3450点上方。而此后不久的十个交易日中,大盘则呈七阴三阳的格局,指数一度下探到3200点下方。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股指如此上窜下跳,急剧震荡,这在近几年是很少见的,也不由得引发一些思考。
客观而言,这波行情之所以能够展开,在很大程度上与央行的降低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以及有报道称证监会同意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这两件事有关。在此之前,大盘实际上是处于区间波动的状态,尽管底部有所抬高,交易也较为活跃,个股行情更是十分突出,但就大盘而言,走势不能算很强。上证综合指数到六月底的时候,较去年年底还是下跌的。但央行的“双降”举措,事实上向市场释放了引导利率下行的信号,至于证监会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则被认为是为了推动储蓄资金流向资本市场的一种制度安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沉寂已久的大盘蓝筹股开始启动,而它们的权重作用更是驱使了股指向上突破。
然而,在一片轰轰烈烈景象的背后,人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不协调的地方。
譬如尽管央行实施“双降”,但近段时间在资金市场上却有某种边际收缩的动作出现。至于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其实几年前就有过相应的试点,在分业经营的大背景下,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其实还难以确定。而更大的问题在于,此刻实体经济的基本面并不支持股市的快速上涨,上市公司的盈利总体上还没有太大的起色,这就对股市行情构成了实质性的压力。尽管有人把七月初开始的股市行情定义为“牛市”,可是从理论上来说,这波行情并不具备牛市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充其量就是资金推动型行情而已。甚至还有市场人士认为,在某种角度上,这波行情的走势很像2015年上半年的状况。
中国经济这几年在调整中逐步显现出了韧性与活力,在经受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后,更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注册制的成功实践,为市场的理性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股市摆脱几年来的低迷是完全可以预期的,普通投资者对牛市充满渴望,也有其合理性。但是,鉴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市场并不具备大涨、快涨的条件,举个简单的例子,明明还不是世界一流的芯片公司,却把市值炒得比“一流高手”还高;明明免税商店亏损严重,却非要把它们的股价炒上天……。以这样的方式来营造牛市氛围,这样的牛市自然是不够真实的。也因为这样,尽管每天有万亿成交,行情似乎很强势,但却对利空消息十分敏感,即便只是出现不确定因素,指数也马上掉头,百点长阴随之出现。无疑,来自外部的利空消息对市场构成了不利,但在本质上却是释放了市场内部早已存在的下行压力,于是也就有了上周开始的下跌。
在一个基本上只有上涨才能够赚钱的市场上,投资者当然是希望大盘往上走,并且最好是走得快一点。但是,欲速则不达,行情是不能离开市场基本面的。在大环境向好的背景下,股市上行是必然的,但不能涨得太快。那种很轻易就拿牛市眼光看待市场,动辄作出“大牛市”到来的结论,实际上是有违事实,也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七月份市场的大幅震荡,实际上是给每个投资者都上了一课,要尊重市场、敬畏市场,不能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实际。脱离了基本面的股市,怎样被炒上去,最后一定是同样跌下来。